• 我爱
  • 方方赴延安向毛主席汇报三年游击战争始未

    安安  2025-1-25/2025-1-25  12949点  1帖

    ^主安安2025/1/25 20:06:19

    方方赴延安向毛主席汇报三年游击战争始未

    《方方赴延安向毛主席汇报三年游击战争始未》

    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原红九团政委、岩连宁永根据地苏区政府主席、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治部主任方方,在1937年4月间,受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指派,通过化装取道闽粤边特委的秘密交通路线,经汕头、香港转道,奔赴陕北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期间,他向党中央写了关于闽西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情况的书面报告,还参加了中央正在召开的白区工作代表会议,中央政治局还正式召开专门会议,听取了他的汇报。方方汇报时称:红九团自奉中央军委命令,赴东线白区开展“远殖游击”战争以来,在岩连宁永地区建立了纵横三百里、人口四、五万的中央苏区游击根据地,发展壮大坚持至今。
    毛泽东在听取汇报以后对方方说:“你们的功劳很大,你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保留了这么多干部,保留和发展了部队,保留了二十多县的游击根据地,这是很了不起的。你们的斗争,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气焰,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你回去告诉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同志,你们的工作是有成绩的,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你们要继续坚持斗争,保存和发展力量,迎接新的斗争任务。”

    方方延安之行,是南方八省十五个游击区为数不多,能够亲自奔赴延安向毛泽东汇报三年游击战争的具体情况。毛泽东对方方所说的这段话,出自相关的党史资料,以及对方方等老一辈革命家历史贡献的研究记载等。据现有的许多文献资料均可以查阅了解到。 他到达延安后,还曾参加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听取方方的汇报所说的上述那番肯定和赞扬的讲话,这些内容在一些党史研究著作、革命回忆录等资料中均有提及,这是对那段重要历史的生动记录。它体现了方方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与党中央沟通联系以及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从延安返福建回到闽西南苏区后,方方传达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讲话精神,使长期坚持三年游击战的红军将士深受鼓舞。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亦称“双十二事变”。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1937年5月间,西安事变国共和谈以后,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指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党的路线方针已变成为了联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开展和平运动,推动粤军和国民党当局与红军游击队合作抗日。6月15日,谢育才在谢再发陪同下,面见粤军一五七师师长黄涛,后与四六九旅旅长练惕生达成练惕生与张鼎丞或邓子恢举行正式谈判的协议。7月10日,邓子恢等进入龙岩县城谈判,最终在红军集中点编地点上,经邓子恢坚决斗争,练惕生同意红军分地集中。7月29日晚,邓子恢与粤军代表练惕生、国民党专署代表张策安三方达成协议,签字生效,点编与番号确定。8月中旬,闽西各地红军游击队基本集中完毕,下旬分头在集中地点点编。国民党企图让红军游击队编为省保安团,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严正指出红军游击队番号只能改为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经争执,国民党最终承认这个番号并发放少量经费。后续改编成为新四军北上抗日。10月初,撤销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闽粤边特委,张鼎丞任特委书记,邓子恢任宣传部长。

    1938年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原活动在闽西等地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另有任用,后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3月初,新四军二支队两千多人在张鼎丞等率领下北上抗日,一个多月后到达安徽岩寺,与新四军一、三支队胜利会合,光荣地踏上了北上抗日的新征程。
    此间,方方在闽西新四军组建初期,主要是协助部队做好出征前的相关工作,未在新四军中担任具体的军内职务。但在新四军组建前后及相关时期,方方担任了一些重要的党内职务。1937年至1938年初,他担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 1938年,闽西南和汀瑞红色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开赴苏皖前线抗日,方方接受党的指示留下担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当年五、六月间改称为闽西南、潮梅特委)书记。
    1940年10月,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方方任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在广东、广西、福建一带领导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抗日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巩固党组织,吸收培训青年,争取国民党军队抗日。 1942年夏,南委事件发生后,遵照周恩来指示,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撤退,保护了党组织,为恢复党的活动做准备。 1943年5月,方方按照你的中央指示,撤退至重庆南方局。6月份,随同周恩来一同赴延安,方方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5月,出席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1946年1月,方方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担任中共代表团顾问,同月南下广州,任军调部第八小组中共首席代表,与廖承志等迫使国民党当局承认华南人民武装力量,保证东江纵队胜利北撤。7月到香港,任中共中央代表,领导华南党组织工作。后任香港分局书记、华南分局书记,开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推动爱国民主运动发展,配合上海地下党帮助民主人士脱离危险,组织护送他们北上共商国是。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以22万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后,方方在华南地区全面恢复和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大片根据地,壮大人民武装,配合大军南下。 1949年8月,方方赴赣州与叶剑英及南下大军会师,9月被任命为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参加与部署解放华南、广东和接管工作。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广东省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1952年7月后,改任华南分局第五书记、常委。1953年任分局交通运输部长。1955年奉调北京,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6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积极协助廖承志主持中侨委日常工作。1960年2月,印尼排华驱侨,方方担任国家接待和安置归侨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1966年,方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于1971年9月21日,含冤逝世。
    197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为方方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党和国家对方方的评价是:方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方方为广东等地的革命、建设等各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附:方方在福建期间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围剿”与根据地建设: 1934年4月,方方奉中央军委命令,任红军独9团政委兼军政委员会主席,率领独9团挺进连城、宁洋、永安、龙岩一带开展“远殖游击”战争,消灭周围地主反动武装,建立起纵横300余里、人口四五万的游击根据地;还向漳平、宁洋、永安等地出击,破坏敌人漳宁筑路计划,主动配合红军主力反第五次“围剿”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
    (2)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闽西南红军和游击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环境险恶。方方与张鼎承、邓子恢、谭震林等依靠群众,带领战士与数倍甚至几十倍的敌人周旋于崇山峻岭间,建立和扩大游击据点,粉碎敌人多次“围剿”,坚持红旗不倒,胜利地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3)关注群众与团结同志:
    1938年4月18日,红九团起合红七军团,首次解放永安县城,并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永安县革委会。在是否接纳福音堂教会医院女护士陈素英加入红军的问题上,方方以阶级分析的观点,说服其他领导,使她得以加入红军,成为一个优秀的医务人员,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1942年,方方曾在福建永定高寨背村指导革命工作,发现当地群众种田浇水不便,便指导群众开水圳灌溉干旱梯田。

    2025 福建·永安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