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7月28日,《中央秘密通知(不列号)——关于红军北上抗日行动对各级党部的工作指示》称:“各级党的组织应该经过各种文字与口头的宣传,在群众中最广大的解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动的政治意义,证明中国工农红军与苏维埃是中国唯一的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者。” 8月14日,《中央局为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给白区党的信》称:“只有苏维埃红军才是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者与组织者。” 8月18日,中共中央《使红军抗日先遣队的出动成为真正的广大的武装民众民族革命战争的开始》称:“红军抗日先遣队将在实际上昭示全国民众,苏维埃和红军,是比诸其他一切,更能彻底进行和领导最广大的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在红军的标语宣传中,也有不少涉及“只有”或“唯一”等表述,它体现了我党与红军对自身使命和作用的长期的明确认知。比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印发的标语“只有红军才是唯一救中国救穷人的革命军队”。
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在局部抗战时期“唯一”领导与“只有”地位的明确认知和表述,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依据。这种对“只有”和“唯一”领导地位的定性与自我评价,是基于对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也是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中央局信中提到的“只有苏维埃红军才是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这里的“只有”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红军,在民族革命战争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领导地位。 党在局部抗战时期的独立自主的领导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是唯一的核心领导与引领力量。在中央的历史文件中“只有”“唯一”等均表达了“独一无二”的意思,强调了苏维埃与红军在抗日运动中作为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文件中的 “唯一”,通常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当强调某个事物具有唯一性时,意味着其在特定的情境或范围内,它是独一无二的,排除了其他事物具有相同或类似性质、地位或作用的可能性。比如在“只有苏维埃红军才是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这句话中明确强调了苏维埃红军在领导民族革命战争方面的唯一性,就具有排他性,突出了其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地位,从当时历史实际的情况来看,在领导民族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过程中,还没有其他力量能够像苏维埃红军一样全面、有效地承担起它的领导和组织的重任。文件中的“只有”也在“只有苏维埃红军才是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这句话中,充分强调了苏维埃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独特的作用。“只有”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也一样强调唯一性和排他性。在这句话中的“只有”,突出了苏维埃红军在当时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是肩负着民族革命战争领导与组织责任的独一无二的力量。它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红军在理念、行动、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能够承担起领导民族革命战争的重任,没有其他的力量可以在同等程度和意义上,担负起这一全面而关键的领导角色,它着重指出了党领导的力量,具备其他力量所没有的特质和能力,在领导民族革命战争中发挥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从领导抗战的理念、纲领、组织能力、军事实力等,以及对战争全局的影响力等方面来强调其唯一性。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其他抗日力量在局部抗战中的存在和贡献,而是从更高层面、更宏观角度,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对于推动民族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决定性意义。文件明确指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政治、军事较量中,认为只有自己领导的苏维埃红军具备担当抗日运动领导核心的能力、使命和条件,突出了党对自身在民族解放事业中重要作用的清晰认知和坚定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局部抗战阶段的七年时间里(1931—1937年),党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抗日力量,在国民党的多次“围剿”和残酷打压下,依然坚定抗日信念,率先高举起抗日的旗帜,通过对日宣战、发布北上抗日宣言、组织先遣队北上抗日,全国红军开始长征等,积极组织和领导抗日斗争,充分体现了党坚定的抗战决心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表现了党的组织性、先进性和对民族解放事业的无比执着,这就是党在局部抗战领导中的不可动摇的“只有”与“唯一”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9•18”事变后,国民党做为执政党却奉行不抵抗政策,主动放弃守土有责的历史责任,顽固坚持反对和无情镇压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各民主党派、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并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等条约,致使东北等大片国土沦陷。 中国共产党迅速从国民党手中夺取了被窃取的本应属于人民的抗日话语权、领导权,以及军事指挥权,勇于担当迅速填补了局部抗战领导权的战略真空。党的这种敢与国民党争夺抗日领导权的亮剑底气,来自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四•一二”大屠杀的惨痛牺牲,井岗山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及古田会议的党指挥枪的基因精神。它是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鲜血代价,通过坚持不懈的顽强斗争,才得以确立和巩固的。
中共始终站在抗日的最前线,积极倡导、组织和领导全国的抗日斗争。党有着坚定的抗日决心和明确的抗日政治纲领,具备了与国民党抗争和抵御日本侵略的军事实力,能够深入发动群众,组织起广泛的抗日力量。苏维埃与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如在东北等地领导抗日联军进行长期抗战,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抗日斗争的关键力量,是真正能够担当起领导和组织民族革命战争重任的中流砥柱。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历史发展的各个进程中,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着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这种在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领导抗战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具有无可争议的唯一性,这是基于多方面的事实得出的结论。首先,党在政治、军事上的引领是独一无二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对日作战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最先举起抗日旗帜,为全国人民指明抗日的斗争方向。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这一主张得到广泛响应,成为凝聚全国抗战力量的旗帜。国民党等某些的政治力量,在当时要么对日本侵略存在幻想,要么缺乏明确系统的抗日纲领和团结各方的主张,党在军事斗争上表现则坚决有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条件下,长期坚持对日作战,给予沉重打击,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兵力。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其他地区也积极组织抗日武装斗争,这些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斗意志坚定,作战英勇,成为局部抗战的重要支柱。相比之下,国民党军队在局部抗战时期,存在“攘外必先安内”等错误政策,对日军侵略存在妥协退让,其他民间武装力量则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定的抗日决心。中国共产党深入基层开展民众动员成效显著,通过组织工会、农会、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开展抗日宣传、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广泛发动群众,使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能够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抗日合力,这种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和成效是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企及的。
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抗战时期,以坚定的政治立场、英勇的军事斗争和卓越的民众动员能力,无可替代地成为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其作用具有鲜明的唯一性,是当之无愧的局部抗战唯一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