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护送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在福建永安小陶集结会师。同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福建永安小陶因此成为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发布地,红军北上抗日的亮剑之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早的出发地。”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
新华网:
新华社主办的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
新华网是由新华社主办的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传播力榜单中持续居于首位。该网以国内外重大事件报道为主,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新华网隶属新华通讯社(国务院直属机构),由国务院主管,属于国家通讯社性质。
“一城一课”党课接力 | 英雄赞歌⑪:红军长征第一缕红飘带——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东线联勤兵59.8万 · 10月10日 14:51
该文作者:
东线联勤兵
责任编辑:
李珊珊 新华网军事频道主编。
东线联勤兵是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政治工作部主办的内部刊物,主要承担部队政治工作宣传任务。该作者在多篇报道中以军事题材为主,例如《战地黄花》等作品展现了部队文化,同时涉及口腔健康宣传、反邪教教育等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
军事宣传:聚焦部队实战化训练、卫勤保障等军事任务,例如报道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毕业学员奔赴一线战位的情况。
健康科普:发布口腔健康指南,强调日常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提醒避免护理误区。
教育类内容:参与反邪教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其作品多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时效性较强,内容贴近部队实际工作与生活。
创作文本:
“一城一课”党课接力 | 英雄赞歌⑪:红军长征第一缕红飘带——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2025年10月10日 14:51:00 来源:东线联勤兵
烽火征程:红飘带的起点
1934年7月,中央苏区战火正酣。为打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作出战略决策——以红七军团为主力,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将军事斗争与抗日救亡宣传相结合,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争取时间。这支由6000余名将士组成的队伍,如同一条浸透信念的红飘带,从瑞金出发,蜿蜒向闽浙皖赣延伸,成为长征序曲中最悲壮的一章。
永安亮剑:宣言震九州
7月15日,福建永安小陶镇见证了历史性时刻。先遣队与护送的红九军团会师于此,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在此发布《北上抗日宣言》,首次以红军名义向全国宣告:“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正在为着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求得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这份宣言如惊雷划破长空,将“抗日”旗帜插上战略高地。小陶镇,由此成为红军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也是民族觉醒的星火之地。
血染征程:红飘带的不屈
先遣队转战闽浙赣边,与方志敏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在谭家桥之战中,军团参谋长粟裕率部血战突围,方志敏被捕后坚贞不屈,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1935年1月,部队损失殆尽,余部整编为红军挺进师,在浙南山区坚持游击。至全面抗战爆发,这支队伍整编为新四军,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
精神永续:红飘带的启示
今日回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生命诠释了“信仰如炬”。他们牵制敌军20余万兵力,为中央红军长征赢得宝贵时间;他们播撒的抗日火种,最终燎原成民族解放的熊熊烈焰。这条“第一缕红飘带”,不仅是军事史上的战略奇兵,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初心的生动注脚。
(注:文中历史细节严格依据《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史》等权威史料,确保史实准确。)
创作说明
结构设计:按“决策—行动—牺牲—传承”逻辑展开,突出“红飘带”的象征意义。
史实强化:新增谭家桥之战、方志敏狱中写作等细节,增强历史厚重感。
现实呼应:结尾关联“初心使命”,呼应2025年主题教育背景。
语言风格:采用“烽火”“星火”“燎原”等意象,兼顾文学性与党课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