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
  • 读永安万历县志

    张水藩  2019-6-16/2024-3-21  495575点  108帖
    推 荐

    ^主张水藩2019/6/16 7:02:30

    读永安万历县志

    读永安万历县志(卷首 旧志序)


    张水藩白话读《永安县旧志序
    郡县拥有的志书,有一个功能是要让准备编史的人采用的。而史则是有公开的是非观念,显示了鼓励和惩戒的东西,公开展示行政上的治理和疏忽。记载的是过往,告诫的是未来,把当年得失的借鉴传留给后世,是鼓励劝勉人心变化的重要依托。有人认为:志是史的支流。我认为天下的史,一定要符合郡县志书所记载的内容,而且是普遍选取志书内容以成就它的史,这也可以说是很容易的吗!孔子编《春秋》,沿袭鲁史的旧文,只是对它的含义进行删改订正,而后天下的乱臣贼子害怕了。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怪罪我的,都只有《春秋》这本书了。又说:我志意专注在《春秋》,是因为我位置虽然不在里面,然而我的主张看法在里面。怎么以空话而托于所发生的过往事实,不就是把作为是非评判的标准,鼓励和惩戒的规范载入吗?所联结的是适用于治理的重要内容。夏商周以来,司马迁和班固还有一些遗论。这难道是可以说很容易的吗!


    永安开建县治,实际是从景泰三年开始的。原来是沙县的地方,名叫浮流,介于沙县、尤溪、清流三县之间。邓茂七伏诛后,考虑到他遗留的余党,所以设县治用以弹压,施行教化以开导百姓。


    自然界发展繁衍的灵秀之气聚合,而蕴育出山川人物,什么时候显现,什么时候隐晦,自有它固定的时机。从有天地以来,鲁国有尼山,邹国有峄山。就是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关中张载、福建朱熹,在当时也不是就闻名于世的。从春秋战国诞生孔子、孟子,一直到宋朝出了几个大儒,以及邹鲁众多名儒,才更加名重于天下的。


    永安介于沙县、尤溪,也是宋代五个贤者游学居住的地方。我曾承受福建臬台副宪,因为东西洋旧有的互辱斗争反复无常,就建议奏请设置县治。永安切近宁洋,我曾经执行筑城墙以守卫的任务,到过永安。看见永安山川雄峻开朗,知道将成为人文的深奥之地。永安地方虽然在先朝暗淡,在我们明朝确实显耀出来了。永安设县后,人文科甲都和其他县可以比美,操守和气概,事迹行为文质彬彬的样子称盛于时,这就是它聚集山川灵秀的结果。这也是有赖元哲先辈在纲常礼义方面培植了基础,造就一县模范,以开其风气之先。


    现在县治建立已经百年有多,要奔二百年了,当官的远离家乡在这个地方任职,武官在这个地方保卫平安,大夫士子生长在这个地方。其中有美好的、有恶劣的,不可没有记载。记载那些美好的,以证验那些不太美好的。推而广之,就是一个县丞、一个主簿、一个县尉,如果他有功于县治,就一定要大书特书以教导将来的人。使以后远离家乡来这个地方任职的人,本来就贤良的,将因仰慕前代流传下来的风气,而日益进身于贤者行列而努力不已;其中不是很贤良的,即观看其姓名,既没有事迹记述,也没有创建的评价(附注:内有述录创鉴无闻,据原版内字为冈即罓,古通网,网通罔。并改断句为:罔有述录,创鉴无闻),因而会想要改变其不贤的一面,而戒惧有加。因此,它所要告诉人的,是符合舆论评判,享有赞美的荣耀,是极高的光宠;它要教育人的,是依照舆论的是非,被指责的羞辱,比被杀戮还可耻,能不畏惧而加以警惕吗?记载士大夫美好的,以勉励其中还不很美好的。推而广之,有孝子顺孙,有义夫节妇贞女。有贫寒隐逸之士,有义勇谋士,如果有助于风俗教化,有功于地方,一定要大书特书,以向将来明确宣示。使后来生长在这地方、有志于成就品德的人有榜样,而天天勤勉不倦,有所欣羡追求,而进于无穷;而深深陷入错误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自庇于不正派的那些人,天天惭愧脸红,而消释不暇,能不因畏惧而更加以反省吗?是非公开后而劝惩就确定,劝惩确定而后风气教化就彰显,风教彰显而后治理就达到了。这个志的作用,难道是很容易说得清的吗!


    如果不是有形胜的纪载,山川古迹的存在,物产的储备,灾祥的必要登记,贡赋的定额,户口的增减。怎么使有志于了解民间疾苦和体恤百姓艰难的人,能详细览读而加以留意呢。过去刘知几认为作史贵在三长:学养、见识、素材,三者具备而后作史才能称得上良品。所以一定要以学养作为它的根本,用见识来贯穿它,把素材加以运作,三长具备而后就可以写出信今而传后的史志。没有学养,就会忽于大义,而综合考核把关不严,隐藏私行而采纳不公,拘泥己见而研讨务虚;没有见识,就会捏造事实蒙蔽大众而暗昧,怜惜细节忽略大局而走偏,指摘小疵放弃醇美而狭隘;没有把好素材,则杂乱无章而多余无用,肤浅没有规则而分散,卑微不振而有损于志书。永安这部县志,考据订正明确而取义广博,筹划有审查而选择采用严格,示法公正而留作鉴戒久远。我知道它是能免于被非议的了!


    永安志始作于澹斋李公杏,他联合荫封御史的林公祥、大尹曾公守成、郡守林公腾蛟这些人一起做的。感叹文献没有实据,于是就以古代的标准参酌现在的情况,参合修订而没有遗漏,综合各方舆论,执笔写成了它。


    庚午年冬天,我因为身为福建省右使入朝晋见天子。永安请我写一篇文章作他们县志的序,近来我因为思念澹斋诸公的志意,去翻检阅读那个稿,果然有在。惭愧的是六年了还没有兑现,现在偶然在竹箱中找到志稿。刚好旧治民陈赤美来省里,而且来催要这篇序,就写了作为序的文章,交给他。


    万历四年岁在丙子年仲秋月吉旦,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前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万安洞岩周贤宣 拜书


    (附注:内有述录创鉴无闻,据原版内改为罓,罓古通网,网通罔。并改断句为:罔有述录,创鉴无闻,)


    张水藩的议论:《永安县旧志序》是万历本的第一篇序,作者是明朝任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的周贤宣。他曾任延平府知府,是永安的老领导,他批准和帮助永安贡川城堡的营建。他任布政使时经常下乡到现在是永安一部分的宁洋县蹲点建城,也经常到永安指导工作。他从风水角度看永安山川雄峻开朗,很看好永安未来的发展。他和永安的几个士大夫还是有点交情,对李杏、林祥、曾守成、林腾蛟动了思念之情。贡川的《永怀祠》,就是李杏他们建来纪念他的,这篇序应该是应他们之请写的。

    这篇序是周贤宣在隆庆四年(庚午岁)朝觐时,答应下来的。当时永安的退休干部李杏、林祥、曾守成、林腾蛟等几个人,已经写出了永安志稿,并交了一份给周贤宣。周贤宣评价这本志稿是:“斯志也,考订明而取义博,拟议核而甄录严,示法公而垂鉴远。吾知其免矣乎!”周贤宣虽然欣赏志稿,但还是拖了六年,到万历丙子年,才在省城福州把这篇序交给他原来的亲兵,永安人陈赤美带回永安。苏民望给《万历县志》写序的时间在万历甲午年五月写的序,也是永安志万历本的出版时间。这个时间距离隆庆四年庚午,已经过了廿十四年。


    苏民望知县也说找出嘉靖四十三年到隆庆四年在永安当知县的卓光谟档案:“得前令卓君所藏李、曾、林三先生志草,”虽“然中多脱遗,难卒就锓”,但志稿是存在的。


    文章题目叫《 永安县旧志序》,也表示和万历新志的区别。这个题目可是在万历本的县志上的,说明当时永安人承认有一本比《永安万历县志》更旧的《永安隆庆县志》的存在。


    综上所述,永安第一次修志应该是在知县卓光谟主持下,由李杏、林祥、曾守成、林腾蛟几个当时的才俊编成的。而且这个“旧志多采其(林孜的《手录》)稿”,但没有正式出版。二十几年后苏民望知县组织人员作修改补充,特别是筹集经费给于正式出版。


    这个序写了二十几年才出版,难免被篡改,像序明明是在省城任上所写,落款却写“前”什么官,所以读起来很辛苦。像“内有述录创鉴无闻”,和上下文意思没有连贯。查对原版,发现“内”字实际是“冈”字,古代这个字,是写成“罓”, 罓古通网,网通罔,改成“罔有述录,创鉴无闻”,意思就连贯了。把它放这里,以就教于高明。



    ^107fjqlzsf2024/3/20 22:21:22

    附8、包地族谱:《四七大郎公妣陈氏婆坟》张水藩

    附8、包地族谱:《四七大郎公妣陈氏婆坟》
    四七大郎公妣陈氏婆坟
    右地在永安县大无(加土旁),地名大坪尾。其龙楼辞殿,下开帐过峡,召递走百数十里,枝脚蕃衍,护从周密。比入局,横展张天水中,帐帐逶迤。铺下大断,以辛穿田过峡,顿起御屏,耸冠群山。屏中抽脉,走马数节,复起土星,以乾转脉,变为平冈。以酉卯入脉冈中,连顿三石峰,尖秀特异。石峰下以坤艮出脉,中脱仰天湖,渡气湖心,有李嘉宾墓。及到头成太阴,开浅窝结穴,弦棱圆整,天然可爱。穴下毯唇平坦,低田融聚为内堂。左臂发出为眠弓案,平伏抱穴。右臂余  为大无(加土旁)街人居。且拖曜起石峰拱峙,峰下发冈旋裹案外,以阙内气。左帐垂下一枝如叠笏牙刀,横卧卫穴。丽山远贴,云汉作朝。岭后溪水饶过案前,合右血脉水,出会九龙永安大河于右;胡坊、吉口两水大会于左。行龙雄伟,主星尊贵,石骨清奇,穴场融暖,精神储足,局势堂皇,侍卫森严,众秀毕具,真大地也。插庚甲向,取蟠龙形,右颇低一穴,葬陈转婆,亦庚甲向。
      此妣墓通砌花砖,夺人心目,已数百年于兹矣。为本地巨憨赖顺等飘占,因会族众具告本县父师  李公讳可材者。后当堂公审,将赖顺兄弟各责三十,随勒原差押棍并大吾地保,同立甘结存案。仍今我族勒碑墓上,审语确据。    
    附审词:  审得李敬荣等之鼻祖,葬于大无坪尾,岿然二穴,由宋迄今千有余岁矣。长居清流,次居归化,三居泉之安溪湖头。子孙住居星散,秋祭扫不无阙略,此地棍觊觎之所由来。今秋有李注滋、根蟠等赴省乡试,路经大无省墓,见有二罐置之墓侧,是可忽乎。粘帖遍查,始知为赖清顺、清华等所占。族众秋祭,赖清顺等复统率多克,夺其衣帽,毁其祭器。致李敬荣等有掘冢丢骸等事之控,庭讯之下,赖冢在大无坪尾头,李冢在大无坪尾,原风马牛不相及也。突以二罐浮厝于李之坟,诞曰‘此吾赖姓祖墓也’,有是理乎?本应按律究,拟念尚未入土,姑从宽政,押令携回。至于抢夺凶殴,渐不可长,重责以儆。仍令李敬荣等前去清界立碑,各管各坟,庶后患永杜矣。余犯释。逐案。  
    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   日  
    前告理嗣孙
    归化:    铋  义  钺     根亭    溘滋    元美    
    湖头:    光垠      光坚
    吾地:    联中    永焕     兆元  昌毓   木奇   重孙   
     后告理嗣孙
    归化:  注滋  根蟠   沂  雯滋    琚    时滋
    章    深       润       根斐    
    湖头:    铨   璊    元善   为燮
    吾地: 志涣  联赐  兆锺  昌鼎   老子   兆信  华钦
    志衮   子光   昌昞  子龄    衢生   兆欧  兆行  兆虬  含  兆铎  华远  兆良  志孔  其武  
    包地:  时德  文卓 子权  锡鹤   
    岭后:  大受  麟生

    ^106张水藩2023/11/2 23:10:17

    二、大湖祖坟官司

    、大湖祖坟官司

    包地族谱记载:在大湖的四七大郎坟墓,从宋乾道二年(964年)起,就由包地敬荣、敬寿、敬德三房轮流祭扫。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期间,清流四七大郎的后裔在永安大湖和举人赖正中及其兄弟清顺、清华为四七郎妻陈氏坟墓打官司时,安溪湖头李光地家里人以敬德后裔的身份参与这场官司。审词里有四七大郎的三个儿子“长居清流,次居归化,三居泉之安溪湖头”等语。

    包地族谱还记载:赖清顺、清华兄弟在打输官司后,于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向内阁李府大相公具投了文书,希望李光地能够出来澄清“李注滋等随立木碑于蚁祖坟顶,碑内大书祖妣李门陈氏安人之墓,旁书嗣孙  光地立。”的事情

    这些旁证材料都证明:李光地的祖宗来自包地。可惜的是湖头李氏的总谱,文革时已被毁。但据安溪湖头李和顺老先生说:从现在的湖头李氏族谱,还可以查到部分当时参与打官司人的名字。

    ^105张水藩2023/9/20 18:55:32

    附7、包地族谱:《乾隆二年秋,予奉》永安知县古植序


    乾隆二年秋,予奉命摄兹土。簿书之暇,阅邑志所载之名宦乡贤,得享祀典袝祠于戟门之左右者,无几。其通邑之神灵,先宪称庙者九名,祠者十有三所。最著惟有唐之  田王配祀妃陈氏,从以遇难之五人焉。先后之文皆能铺张扬厉,比之壮缪睢阳,堪为伯仲间。尝考新唐书宗室世表中,有各(名)业者,自幼徙闽。卒于南安丞,人号其冢为“天孙墓”云。父则  武阳王,讳矫,而祖则  江王,讳元祥,高祖之第二十子也。  武阳王遭武氏之厄,  江王之事略而不传。故唐之宗室至闽者,当以南安丞为始。朔初唐以来,上下千有余载,代远年湮,难稽世次。然自闽之上游以下,至漳、泉诸郡县,及陇西成纪之派,皆奉   江王为始祖。编修潜庵公,序其祖君达,生元至正年间,开支安溪湖头,自古尤溪分派。惟永安之家谱,则自  江王至于今,世次无一遗缺。子孙之外出者,谱祥载之。居永安大湖,则始于   四七。大郎夫妇双棺分葬大无(加提土旁)坪之尾。坑源乡祠  泰(奉)祀    江王王妃之遗像。第居永之子孙,犹未能崛起闾阎,光昭前烈。是以酣堂、鉴堂两太史,展拜祠像时,睹其座封倾圯。凄怆于怀,爰布告于分派。入闽以后,子孙散处于各郡县。清流、归化者,就旧迹卜迁,而扩充之。董率斯役,乃秉铎尤溪之世均先生。集众擎以共展其孝思,甚易易事耳。独余之有感于斯举者,慨夫史册所载,两汉之间,河东平号为贤王。下之宋明两季,藩封祠墓之或存或否。想久已湮没于荒榛蔓草之间矣。不然,即广藩故迹,而论子苦(若)彼。珠廉画栋,早忘帝子之潇亡。石马金舆,兴叹美人之零落。矧当金轮闰位,帝在房州,唐室子孙几无类。今  江王之祠宇,凭依如鲁,灵光岿然独存,蕃衍昌炽,罕有其此。兹复聿新祠像,肃穆观瞻。此盖  江王之隐德未彰,武阳之毅魄如在。将来之明禋,悠远昌炽方与,宁不媲美   田王,焜耀后先耶抑。予闻:地以人传,而事以文传,言之不文,传之不远。兹祠之重建也,清流尹  克宜刘寅兄,文该华实。两太史暨广文公,咸自叙周详,无可增饰。至余之与李氏后裔,俨同父子。纪其事,而不溢其美,以俟后子增修邑志者,核其编年纪事之实耳。取云文乎哉。 
                      特简文林郎署廷平府永安县前署建宁莆田二县事丙辰科福建文武同考加一级
                  梅州吉(永安县志作古)植立夫氏拜题[微笑]

    ^104张水藩2023/9/8 21:38:42

    附6、包地族谱:《重建大湖祖祠序》清流知县刘振斯题

    附6、包地族谱:《重建大湖祖祠序》清流知县刘振斯题
    重建大湖祖祠序
    安溪湖山李氏系出天潢,乃   唐高祖第二十子,江王讳元祥公裔也。其间簪缨贵显科甲联翩,实为闽中望族。而   厚庵老先生辅相  圣祖仁皇帝,蒙   恩眷渥,  特赐谥文贞。为一代理学,名臣家声益振。余窃幸甲辰会试,与先生堂侄讳锺仪、嫡孙讳清植,二年兄同榜。因得悉其先世源流。盖李氏  之祖,曾家古尤溪,后分土设县,即今永安是也。其自古尤溪,散处于安、清、归、永各郡县。枝繁荣茂,人文尉起。安溪一派,其较著也。有  世祖四七大郎公卜居大无(加土字旁)建祠奉祀    江王公遗妈像。而大郎公夫妻俱葬在大坑大坪尾。两坟毗连,历来祭扫无缺。独  祖祠年久倾颓,遗像靡所凭依。曩者 太史酣堂先生告假归养。抵清流吾地,道经大无(加土字旁),登坟瞻相。佥议重建祠宇,未举,行随即还  朝。今奉 旨特简督学山左,勤劳王事,不遑治家。乃尤溪  广文、世均先生,为酣堂太史公堂侄,真诚念  祖体厥孝思。岁丙辰(公元1736年),亲自勤劳,族众协力,建祠旧迹,卜迁而又加扩。崇祀  江王公妈遗像,以  四七大郎公附焉。子姓会同经营,尽制其锡类,抑笃何哉!  太史鉴堂先生既自序周祥,游夏莫能赞矣。兹  广文、世均先生,以余忝年家世谊, 称悉家世。而清流一派,有前 朝广西梧州别驾淮王掌史,讳孟春公,浙江提督学使,讳于坚公,家弟子负李湘等。属余治教育有年,以故不惮跋涉求序于余。余观其诗章所写,祠宇形胜,可谓尽美(尽)善,乃知李氏之族日炽以昌。固由能尽人事,而未必非此山川问(灵)气所钟者也。今复宏大其基,鼎新其堂,以祀以飨。从此振振绳绳,长发其祥,正未艾矣。要非世均先生敦宗睦族,成厥盛事,胡克至是。木本水源,由此笃人心,风俗端,有赖焉。先生之孝思,不且与祠并垂不朽哉。因乐为之序。
    乾隆二年岁次丁已(公元1737年)六月林钟  谷旦
    赐进士第文林郎知清流县事加三级
    山左刘振斯题,字宜,号绍阳,山东济南府禹城县人甲辰科进士

    ^103张水藩2023/7/29 9:36:57

    包地和湖头李氏的关系

    包地和湖头李氏的关系
    至于湖头李氏和包地的关系,没有直接的材料,要从包地族谱的一些旁证材料中求出这些关系。包地廿三世裔孙李于坚在明宗祯五年(1632)所撰《附重修皇历祖祠引》可以看到泉州湖头:当时李光地都还没有出生,而李于坚是閩浙提学副使出身,根本用不着攀附湖头,但他文章已经点出泉州湖头了,估计湖头和他们已经有联系。
    还有从下面两件事,可以看出一些: 
    一、重建大湖祖祠
    元朝时,大湖的子孙倡议建江王(元祥公)祠,崇祀江王公妈遗像,四七大郎祔祀。乾隆二年重建江王祠,所以才有李光地侄儿李天宠,清流知县刘振斯,永安知县古植等几个人的文章。包地族谱就收载了李光地的侄儿,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武英殿供奉、壬子陕西乡试大总裁李天宠,在乾隆二年重建大湖祖祠时,以泉州安溪派世孙的身份作了一篇《吾祖之所自出自有唐》的记,在记里称:四七大郎公为“世祖”。 包地族谱还收载当时清流和永安知县所作的序,序里也都点明四七公和湖头李氏的关系。
    附5、包地族谱:《吾祖之所自出自有唐》泉州安溪派 世孙天宠谨识 
    吾祖之所自出自有唐
    江王,讳元祥,公开派天潢。传子武阳王,讳矫。公遭武氏之厄。武阳王子业公,以幼得全。从闽中,后仕贰南安令,而卒葬焉。人号其冢为:天孙墓。事具载于新唐书,于宗室世表中加详焉。白(自)兹数传而后日炽以昌,盖至于今。自闽之上游,下至泉漳诸郡县,凡陇西成纪之派未有不祖    江王者。然上下千有余年,世次无稽,传闻荒略。吾祖君达公,生元至正间,始开支安溪湖头。仍自古尤溪公派而来。而世代续综不能得其详,遍访近处著姓诸谱蝶,与吾  始祖相先后者有之。然有记栽至宋元间者已稀,况能上溯至于唐初乎。惟清、归、永安谱,则自江王于今,世次无一遗缺。其子孙之外出者,又详著某代某公之子分派某处。凡闽中李氏名家,过半是一祖之所自出。稽其源流远,有端绪,非欲自托闻望,如劝狄武襄附于梁公之说也。仰惟吾   祖之所贴厥,引伸勿替,写奕繁衍,久而弥光。如此,孙支岂可忘所自哉。岁丙辰,尤溪广文、世均长兄,亲至清、归、永本族聚居处,遍接子姓。获阅宗谱,携归以示族人。且又勤劳会众,建  江王祠。择大无(加土字旁)坑源亢爽形胜之基,因  祖世四七大郎公旧迹,上迁而又加扩焉。孙子云集响应,不日成之。水源木本之思,千载可接,可谓追远之孝也已。本深者末茂,源远者流长,振振绳绳将大兴者,吾不待于他日占之矣。今识得谱之始末,及谱中所称先世之大概,于此示后。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加二级  
    武英殿供奉 壬子陕西乡试大总裁 前翰林院庶吉士 
    泉州安溪派 世孙天宠谨识 (李天宠即李光地侄儿)

    ^102张水藩2023/7/8 12:04:06

    包地和李孟的关系

     包地和李孟的关系
    李氏七十四世孟公和包地还是有一点关系的,这不只是《李氏源流》族谱里说的,而且是元朝一口大钟的铸文里说的。包地还保存着一个清流最古老的元朝大钟,是标准的明朝以前的那种瘦长样式。这个钟是我在2004年重返包地探访时,在李升福家发现。当时他用这个钟拴牛,我看它陈旧,就认真察看了一下,发现是元朝的大钟。于是交代李升福收藏起来。
    这个大钟除了历史悠久之外,还和李火德公的祖父李孟扯上关系。在钟的外壁上一片阳铭文为:“亡考君李孟 四郎二位早生(升)天界乞保各人清吉(洁)者 至正元(公元1341)年  月  日”。另一片铭文为:“己卯日包地上坑信女阿六娘信士李文福犒捐资财铸一口□□□□□(五个字辨认不清)文稿(福)上泗洲菩萨御前供养求荐亡夫李定二郎”。看来这个钟,是包地上坑(包地的一个小地名)信女阿六娘、信士李文福捐资铸造的,还是为祈求李氏七十四世祖李孟“早生天界”而铸的。由此看来李孟应该也是包地人,或者在包地待过,至少是和包地有关系的。铁钟在那清楚写着,这也是“铁”打的事实。
    附4:包地大钟

    ^101张水藩2023/6/17 6:53:45

    包地庵

      包地庵
    和龙吟静室有联系的是包地庵,包地庵虽然叫庵,实际上是包地李氏建于宋朝的祖祠。祖祠原址有上千平方米,因为来祭祖的子孙很多是骑马来的达官贵人,所以祖祠的右侧面专建了一排马厩,现在还可以看到基础。这个祖祠因为离包地有几里路,平时没有人看守,包地李氏就请僧侣道士来常住。第一批来的是尼姑,所以也就叫庵了。
    明末清初,和龙峰寺那些四面八方来是岸们差不多同一个时间,包地庵来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现在已经没有人说得出他的名字,但有些怪。包地人也没有把他当回事,但梧地人李其羡却很崇拜他。梧地人有些田在包地庵的对面,所以经常要带饭到包地耕种,李其羡就是其中一个。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其羡经常会到包地庵,要点热开水调饭吃。老和尚都会热情给予,有时还会帮忙热一下饭,或者给点热菜。交往中李其羡觉得老和尚很有水平,于是就拜和尚为师,做了和尚的俗家弟子。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老和尚在他众多的弟子中选定李其羡作为他托付临终大事的人。随着岁月流逝,和尚慢慢老了。他知道时日不多,于是就把徒弟李其羡叫来交代后事。和尚把李其羡带到房子后面,指着一个土包告诉李其羡说:这里挖下去有十八担银元,做两个大水缸装着。我圆寂后,你就用这些银元给我做个塔,把我的骨灰放在塔里,让我有个归宿,也不枉我们师徒一场。和尚看着李其羡惊讶的样子,就说这些银元,是他刚来这边不久时,土匪留下的。他解释说:“那天晚上,一帮人挑着十八担银元在这庵前歇脚,后来怎么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等到没有动静了,师父出来一看,人都走,十八担银元就丢在门口,这就是这些银元的来历。”
    这是流传在包地的传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和尚是在瞎编糊弄人的。包地是一个很偏远的小地方,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土匪;再一个这些土匪倒像专门来给和尚送银元的。所以能解释得通的是包地庵和尚的这些银元,和东坑龙吟静室是岸的"显者仆赉千金"一样,都是他们反清复明东山再起的活动经费。只不过他们都不能明说而已,只能编个故事蒙混过去。
    不过李其羡还是尽了一个弟子的职责,在他师父归天以后,他把银元取出,在梧地的水口做了一座木塔。后来李其羡儿子,又把木塔改为石塔,因石匠的缘故,顶层改用砖头完成。这个塔命名为海会塔,是现在清流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塔。

    ^100张水藩2023/5/27 8:07:28

    包地奇怪的现象和传奇的故事

    包地奇怪的现象和传奇的故事

         公元1969年的清明前后,在福建省三明地区清流县温蛟公社包地生产队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包地人一般是在清明的前三天到后四天里种芋子,那天生产队放假,包地几十个男男女女的社员都在自己的自留地里挖地种芋子。下午3、4点钟,大家在干活时突然听到阵阵吹拉弹奏的乐声。人们仔细辨认后,发现乐声是从2、3里外,敬寿(李纲的祖父李氏71代祖李敬寿,见台湾世界李氏宗亲会所编的《李氏源流》,也是包地人的祖宗)公墓地右侧边的小山坑里传来的。因为那里有一条小路通到外面开公路的工程队,所以大家都以为是那边燕江工程队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村里演出,不太当回事。但老半天还不见人过来,好奇的年轻人赶过去想看个究竟。赶到山坑里乐声照传,却不见人的踪影,循声找去,乐声在另外一个角落传来,这样持续个把小时。据村里老人说这样的现象历史上也发生过,但已久远,已不知道是什么时代开始的。

         包地的老百姓把这一现象和历史上的一个木偶戏传说故事联系起来。

    古代人们认为木偶戏能遣神驱鬼,所以他们在演出时就有一套特别的习惯作法。木偶戏的演出经常设在庙宇大院内,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操作。演正剧前、后要演“请神”、“谢神”或“回神”戏。这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是在遣神驱鬼特殊活动的氛围下人们普遍的心理要求,也是木偶戏班主和活动的主人的共同需要。经过虔诚的祭拜,木偶戏“序幕”开演,天官在童子的陪伴下登场亮像,通过唱白表明演出活动的祈愿。戏台下鸣放鞭炮借以驱邪娱神,并进入正剧。第一场戏也是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演平顺吉祥的戏。整个演出结束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景“谢幕”,或叫 “谢神”、“送神”,也叫“回神”,场面同样庄严肃穆。天官再次登场,随即唱白,一是谢神,二是代表神作些美好许若。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那就要另作处理。

          据说以前包地发生过一次请神后,木偶却吊不动的事。木偶戏班主即按规矩严肃地为木偶举行了一个葬礼。木偶就埋葬在包地松林山李纲的祖父李氏71代祖李敬寿坟墓右手边的小山坑里。也就是包地老百姓听到乐声传出的地方。  

          在这个现象发生后不久,我插队落户到包地生产队,许多社员津津乐道,给我作详细描述,所以我的印象也特深。我到现场一看,是个非常普通的小山坑,并没有可能产生共振的石头,还长满了各种阔叶树林。到现在还是没有办法对这一现象做出科学解释。

    ^99张水藩2023/5/13 0:34:49

    包地和李纲的关系

    包地和李纲的关系

    台湾世界李氏宗亲总会在1991年出版,由李鼎元主编的《李氏源流》一书是这样介绍李纲和清流包地的关系的:

         “七十世四七(大郎)公:三六公之子,生于唐昭宗天佑二(公元905)年八月十三日,晋高祖天福二(公元937)年到包地十三郎家三十三贅伊寡媳陳氏轉娘,卒于宋太祖乾德元(公元963)年五月廿四日,葬大撫大坪尾蟠龍形,生子曰敬榮、敬壽、敬德。

    七十一世敬榮公:天福三年生,葬本鄉鲮鲤吐舌形,生子吴一郎。

        七十一世敬壽公:四七公之次子,住坑源包地、明溪蝦尾,生于天福五年,葬包塚,生子阿孝、阿章。

    七十一世敬德公:四七公之三子,贅古沙縣岭後洞張五九郎家,生四子,奉侍五九郎夫妻香火,妻張氏四娘,葬箭竹窠。

    七十二廿一阿章(夔)公:阿章字師和,經書一覽成誦,文不停缀,與楊時友善,登元豐進士,嘗為華亭縣尉,有政聲累官右文殿修撰,終龍圖閣待制,以子綱貴贈太師魏國公。    

    七十三世綱公:宋邵武人,字伯紀,政和進士,靖嚴初為兵部侍郎,金人來侵,力主迎戰被謫,高宗即位,首召為相,修內治,整邊防,講軍政,力圖恢復,黃潛善等阻之,七十餘日而罷,卒諡忠定,綱負天下重望,以一身用舍為社稷人民安危。每宋使至燕山,必問李綱,趙鼎安否,其為遠人畏服如此,詩文雄深雅健,以喜談佛理為南宋諸儒所不道,有易傳內外篇,論論詳說,梁溪集。

    七十四世孟公:封臨淮王,居江南徐州,生子珠。

    七十五世珠公:際宋元兵亂,自隴西來汀州,娶吳氏,生五子:曰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

    ----摘自《李氏源流》第54-55页(参见附一、附二)

      我们来看看包地的族谱资料,是怎么介绍这位李氏七十世四七(大郎)公和他的后人的。

    在包地村李氏族谱的资料中,四七(大郎)公是清流县包地村李氏的开山祖。四七大郎生于唐昭宗天佑二(公元905乙丑)年八月十三日,在年轻的时候和父亲三六公到大湖。在“辛卯(公元934)年,走移于汀州府清流陈村(在清流包地附近,民国清流县志地图标位于梧地、包地之间,实际准确位于梧地、包地、太山之间,现叫上水,已废村,原梧地大队长陈道寿的祖居地,旧址尚有屋基础石)教书”。晋高祖天福二(公元937)年甲午,已经三十三岁的四七大郎,到包地永福桥吴十二郎(《李氏源流》作十三郎)家,入赘他家守寡的媳妇陈氏转娘(陈氏转娘癸酉(公元913)年十一月初十日巳时生)。一段时间后,回大湖买了一片山,并把他的父亲接到包地,一起居住。期间四七郎的族叔李宝珠,与当地余姓发生纠纷,于后汉年间(公元948年)携六个儿子到清流包地来找四七郎避难。

    四七郎和陈氏转娘共生三子,分别叫敬荣、敬寿、敬德。陈氏转娘享年四十九,辛酉(公元961)年四月初八日身故,葬大湖大坪头,酉山卯向。四七大郎寿年七十七(?公元982年),于宋太祖乾德元年(癸亥963年)五月廿一日(《李氏源流》作廿四)在包地去世,先葬包地,后来迁葬大湖。

    七十一世四七大郎的大儿子李敬荣,生于天福三(公元938)年。到梧地去发展,生了个儿子叫吴一郎。后来李敬荣又到清流李家繁衍,至今已成大族。(去世后,有两个坟墓,在李家和梧地,梧地是衣冠冢)。

    七十一世敬寿公,四七公之次子,生于天福五(公元940)年。有两个儿子,分别叫阿孝、阿辛(《李氏源流》作阿章)。敬寿公经常来往于清流包地和明溪虾尾两个儿子之间。去世后葬包地松林山(《李氏源流》写为墙林山,为包地方音)包冢虎形地,坟墓已被列为涉台文物,受到很好保护。

    四七大郎的三儿子敬德公,入赘古沙县岭后洞(现在属永安市)张五九郎家,生四子。实际上敬德的后裔很多回归李氏,并且离开岭后洞四出发展,在争大湖四七郎公坟墓的官司中,湖头李氏自认敬德公后裔,参与打官司。

    对李氏七十一世以前的记载,《李氏源流》和包地的族谱都一致。七十二世以后,就各有侧重。《李氏源流》主要记载了阿章(夔)公这一派系;而包地族谱则记载阿孝的后裔。同时在包地的族谱里阿章是写做“阿辛”,漏掉了一个日字,这不知道是不是以前族谱被虫蛀掉导致的,还是怎么的。《李氏源流》里七十二世阿章什么时候搬到邵武的,因为包地族谱没有具体记载,所以也无法考证。但包地离邵武不太远,小路也就一两百里,历史上清流就曾经是邵武的辖地。

    在包地流传着一个尽人皆知的古老传说:在包地有个小地名叫曾坑的小山坑,曾经有一家人,一位老人有九子十八孙。一天这个老人去水碓坊舂米,不小心被水碓撞死。这个老人是谁,这个家族以后怎么样了,却像个迷一样没有人知道,曾坑现在还可以找到非常残旧的屋基。这些不知道和阿章有关系吗。

     总之,敬寿和阿章(辛)都是包地人,这是有确切记载的,世界李氏宗亲总会认可的事实,应该没有什么争议。

    ^98张水藩2023/4/11 21:56:45

    所不知道的包地

                        张水藩

    包地是清流县温蛟乡的一个自然村,距离清流县城120多华里,是清流边远的一个小村庄。据说包地人口最多时有300多户一千多人,当时见水就有田,现在人口也就200左右。

    现在居民基本姓李,他们是永安李四七大郎在晋高祖天福二年甲午(937年)到包地永福桥吴十二郎家,入赘他家守寡媳妇陈氏转娘后,繁衍下来的后裔。然而这里却是几个进士,包括宋朝抗金名将李纲和清朝名相李光地等中国著名历史人物的祖居地;和李火德的祖父李氏七十四世祖李孟也有很“铁”的关系。


    ^97张水藩2023/3/7 9:12:20

    赖绂后裔人物简介


    赖绂、赖简在清流城关定居后,后裔出了不少人物。据清流城关《赖氏家族史谱》记载:四~七世已无可考。


    八世祖:赖添贵公,明举人,曾任郑府长史等官。以举人任仁和教谕。有诸生逋官租及守粮者,不能偿,欲自缢。添贵出俸余,贷之。寻升郑府长史。穴土得金,言于官,一无所取。见《嘉靖清流志》


    九世祖:赖世隆,明进士、翰林院编修,有才略。正统间,邓茂七作乱。疏请择智勇大臣征讨,陈山川险易,进兵方略,切中机宜。上嘉纳,命宁阳侯陈懋统帅征之。因命世隆为导,同军招抚延建。世隆先领千人,回汀擒贼首陈美如、蔡田等解赴军门。招集延、汀散亡十余万。后以事忤权家,前功竟掩,时论惜之。长于诗文著有《玉堂遗稿》,传于世。墓在城关坪背(见清流县志)。


    九世祖:赖世传,明进士行人,八岁失怙,事母孝。英敏绝伦,才气如长虹,惜其夭卒。文章功业未底于成焉。墓在横口。


    十世祖:赖希凯,字舜卿(世传子),以举人任瑞州府通判,墓在坊郭里下戈。吏部侍郎林文俊撰墓志铭。


    从赖绂发展到现在已经廿十六世,因为居住在城关历经战乱,人口只有两百多人。



    本文写作中得到明溪文史委主任廖康标,以及清流赖绂后裔赖敬规、赖敬瑜的支持,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作者张水藩


    ^96张水藩2023/2/2 6:44:06

    关于赖简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于赖简一些问题的思考

    墓志铭里说赖绂生了五个男孩,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养子。可是在这些名单里,却找不到《临汀志》里说的赖简。墓志铭从生写到死,赖绂的子女就这几个,不可能还有其他人。至于为什么没有赖简的名字?我看是古人比较相信名字对人生运程的影响,当一个人事业不顺时,往往会通过改名,来求得运势通顺。像明朝清流知县蒋育馨原来榜名茂才,号连城,年仅18(虚)岁就中举。但十上京城考进士均未中,后改名育馨,才考中进士并选为清流县知县。赖简是在赖绂过世52年(1208年)后才考中进士,父子中进士相隔73年,赖绂41岁中进士,可见赖简是在很大年纪才中进士的,因此改名很可能在累试不第的情况下改的。因为改名是在写墓志铭之后,所以在墓志铭的子女名单里就找不到赖简。

    可《临汀志·进士题名》里却是这样记载:“嘉定元年戊辰郑自诚榜赖简字仲敬,长汀县人,绂之子。调赣州宁都县尉。”清流赖绂的儿子赖简却成了长汀人,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从赖简来看。赖简能考上举人、进士,可见是个尖子生,因此被县儒学推荐上汀州府儒学的概率很高,也就是说赖简可能有在长汀读书的经历。在《临汀志·寺观》里有这么一段记载:“护国塔院 在州东。建隆间创木塔三级,建炎间烬于火。绍兴居士赖汝霖偕男尚志同募创砖塔,方一丈,四级。郡守张公昌到任,助俸一十万增成七级。”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赖绂的第五子赖汝霖有在长汀出现,时间在“绍兴17年”前,因为《临汀志·郡守题名》记载:“张昌绍兴十七年十月二日,以右朝奉大夫知,十九年十月十日满替。”郡守张昌是在这年十月二日到任的,到任之后才能帮助赖汝霖,把塔从四层加到七层。同时也可以知道当时赖简还是叫赖汝霖,还没有改名。赖汝霖的年龄大概20岁左右,这是因为他已经有儿子了;也不会太大,因为这个时候20岁,到1208年中进士,也就81岁了。以此可见赖简不仅在长汀读书,而且在长汀还比较活耀,有参与一些社会活动。

    另一方面与清流县的设置与撤销有关:清流在宋元符元年(1098年)设县,绍定元年(1228年),撤销县建置,到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才恢复设置清流县。《临汀志》于开庆元年(1259年)编撰出书,这期间清流县处于空档期,就是说当时汀州府没有清流县的存在。赖简也肯定不在人世了,由于赖简有在长汀读书活动的经历,因此有些人就把他记为长汀人了。这些应该是《临汀志·进士题名》里,把赖简误记成“长汀县人”的原因。

    赖简有可能在长汀定居吗?不可能。他虽然中了进士,但官不大,一个县尉大概也就八品,在府城是排不上号的。而在本籍的县城清流,上街一般人都要给他让路的。古人有“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观念,所以赖简不会在长汀定居。事实上赖简的后人也基本上都在清流。

    ^95张水藩2022/12/1 19:41:45

    赖绂是哪里人

     

    王垂对赖绂事迹做了具体叙述,还对他的家世做了详细介绍,不再赘述。王垂对赖绂是哪里人的问题,很明确地说:“清流人。”《明溪民国志》说:“赖绂 字冕仲。邑归仁里东五里东坑人。”这个说法也得到清流赖绂后裔赖鸿基和他弟弟赖隆基遗稿《赖氏家族史谱》的认可:赖绂“原居福建清流明溪。”也和赖绂说服明溪人俞某事迹吻合,跟王垂的说法也不矛盾,因为当时明溪就清流乡下一个驿站。据《客家赖氏源流序》一文说“得公三子枢公,徙居福建汀州府清流县黄家地开基。”“清流县黄家地”现在是明溪临近将乐的一个小地方,赖绂是否是从这里发展而来,还待考查。

    赖绂宋绍兴丙子年(1156)病逝,享年62岁,于此可推知赖绂生于公元1094年。公元1098年清流设县,赖绂考中秀才后,便要进城到清流县城关儒学就读。到绍兴五年,41岁的赖绂中进士,外出当官。古代考上秀才的平均年龄,一般是廿四岁。赖绂考上秀才时年龄已经不小,肯定要拖家带口住到清流城关继续读书;他的孩子们都“业儒”,也要在城关读书。考中举人、进士了更要在县城里建府邸,荣宗耀祖一番,清流第一个进士啊!赖绂是以清流籍的秀才参考,他中举人、进士,也是清流的荣耀,清流城关人也会欢迎赖绂的加入。因此赖绂原来是清流乡下归仁里东坑人,功成名就后就要到清流住了。至于赖绂那么多孩子有哪些跟在他身边,有哪些回明溪乡下谋生的,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94张水藩2022/10/19 21:42:06

    二、赖绂墓志铭读白

    赖绂墓志铭读白

    这么重要的资料,实在有必要用白话来读读:赖绂墓志铭说:“赖公名叫绂,字冕仲,姓赖,清流人。登汪应辰榜进士。起初调任梅州程乡县尉。当时程乡地方上处于多事之秋,盗贼像蜂群一样发起,赖绂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招安抚平,县境内全部都归于平静。任期满了以后,赖绂因为功劳和资历升为镇南军节度使掌书记、推勾狱讼之事的推官。户部侍郎李公适,督率军旅来到江西,他治理崇尚清廉严正,非常喜爱和看重赖绂,率领同僚一起推荐他。赖绂因此改任京官,到南剑州沙县当知县。到了沙县赖绂节省开支爱护百姓,暂缓不是急需的征调,以缓解百姓劳力的负担。漕运司准备增加老百姓食盐配额,赖绂怕他们强行摊派,坚决不执行他们的公文。部里的使者大发其火,然而终究不能拿他的正直办罪。赖绂因为任职的年数和劳绩转任左议郎,签书清远军节度判官。过了半年时间,碰上一场疾病,在任上逝世。时间在绍兴丙子年(1157年)七月十日,享年六十有二岁。几个孤儿戴丧回归故里,守孝三年在已卯年正月甲申日,葬赖公于清流明溪的贵溪(在今明溪城关东南十五里的大焦村三龙观后)。

    赖绂天性淳朴老实,文学议论都公平正直,士大夫对他的品行评价很高,民间乡里特别钦佩敬重他。从程乡回来的时候,听到明溪人俞某和一些人互相招呼着聚集在一起当亡命之徒。赖绂亲自去以祸福开导他们,全都感动得哭泣散去。早年赖绂在家乡闲居时,大盗赖亚夫仇恨赖绂的叔父,亲手杀了他叔叔。又想要伤害他叔叔的孙子,赖绂冒着刀枪进入盗贼大营,以死相请。盗贼受感动于他的大义而释放了他的侄儿,让赖绂和他侄儿一起回家。赖绂又将侄儿抚养、教诲,使他长大成人。赖绂所作所为大概像这样。

    赖绂曾祖父叫初,祖父叫玩,隐居不出来做官。父亲叫靖,追赠左通政郎。赖绂总共娶了两次,分别是连氏、吴氏。儿子有五个:长子叫国器,早年过世;次子叫汝翼;三子叫汝砺;四子叫汝楫;五子叫汝霖。都是从事儒学。一个女儿,嫁本乡人连师孔。开始的时候,吴氏夫人携带她的孤儿嫁给赖公,赖绂对待吴氏的儿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赖绂去世后,他的养子夔穿丧服行父丧礼节,以报答赖绂抚养的恩德。后来经纪照料赖家的,也都是夔。我王垂来汀州府做司户的时候,还来得及登赖绂公的家门,而且喜欢赖绂养子夔的贤明而又有文才。对于他想要的铭文,铭文这样写的:化行于乡,又推于官,君子之为。诚积乎内,斯感乎外,亦理之宜。德也贵也,寿止于斯。惟识公故,我志其墓,并以铭之。”

    ^93liuqy2022/8/3 19:44:55

     [强] 

    ^92张水藩2022/7/17 16:45:28

    清流第一个进士赖绂及其后人


    赖绂的墓志铭


    赖绂生于北宋元祐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甲戌),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乙卯),41岁考中进士,逝世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丙子),享年六十二岁。赖绂实际是清流的第一个进士,清流县志上在他之前虽有记载伍正己、伍祐、伍泽之三个进士,但据《临汀志》记载,他们三个是住在宁化城关的人。只是他们的后人中有部分人移居清流,然后把祖宗也引进清流而已。实际上他们在世时并没有在清流生活过,所以严格来说他们并不能算是清流人,只是部分清流人的祖先。


    《明溪民国志》在记载赖绂墓地时,附录了宋左从事郎司户参军,旰江人王垂所撰墓志铭。铭云:“公讳绂,字冕仲,姓赖氏,清流人。登汪应辰榜进士。初调梅州程乡尉。时地方多故,盗贼蜂起,公随宜招抚,境内悉平。秩满,以功循资为镇南军节度推官。户部侍郎李公视师江西,治尚清严,雅爱重公。率同列荐之,由是改京秩,知南剑州沙县。至则节用爱民,罢不急之征,以纾其力。漕司拟增民盐,公患其抑配,固不奉檄。部使者大怒,然卒不能罪其正直。因年劳转左议郎,签书清远军节度判官。阅半载,会疾,卒于官。在绍兴丙子年七月十日,享年六十有二。诸孤奉丧归,后三年已卯正月甲申,葬公于清流明溪之贵溪。公天资浑厚,文学议论皆平正,士大夫高其行,乡闾尤钦重之。归自程乡,闻明溪人俞某啸聚亡命,公亲至谕以祸福,皆感泣罢去。始公之居乡也,巨盗赖亚夫仇公之季父,手刃之。又欲贼其孙,公冒刃入贼营,以死请。贼义而释之,与之俱归。又为之抚养教诲,使之成人。公所为大率类此。曾大父初,大父玩,(改断句)隐弗仕。父靖,赠左通政郎。公凡再娶连氏、吴氏,子五人:长曰国器,早卒;次曰汝翼;三曰汝砺;四曰汝楫;五曰汝霖。皆业儒。一女,嫁里人连师孔。始吴氏夫人携其孤子女归公,公待之如己子。公死,其子夔服父丧以报德。后经纪其家者,皆夔也。垂来椽临汀,犹及登公门,且喜夔之贤而有文。于其问铭,铭曰:化行于乡,又推于官,君子之为。诚积乎内,斯感乎外,亦理之宜。德也贵也,寿止于斯。惟识公故,我志其墓,并以铭之。”


    这个墓志铭是我所看到关于赖绂最具体、最详尽的记载,《临汀志》、以及几本《清流县志》的《赖绂传》都是这个墓志铭的简述本。赖绂墓志铭是宋朝王安石江西抚州老乡王垂所撰写。宋朝胡太初修,赵与沐纂的《临汀志·司户题名》里记载:“王垂绍兴二十五年到任,二十八年满替。”王垂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到汀州府任司户,绍兴二十八年任满离去。这一段时间赖绂从沙县知县到签书清远军节度判官,生病去世,以及他子女扶柩归乡,甚至包括赖绂的安葬,这些王垂都是见证者。王垂到过赖绂的家,自称“犹及登公门”,和赖绂有交集“惟识公故,我志其墓,并以铭之。”对赖绂的养子夔很有好感,“喜夔之贤而有文。”不管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王垂都能得到赖绂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这些记述是可靠的。


    ^91张水藩2021/10/18 20:28:10

    快被淹没了,把它顶起来

    快被淹没了,把它顶起来 [拳头] 

    ^90张水藩2021/4/10 18:56:16

    28万次了

    28万次了,把它顶起来

    ^89张水藩2020/12/21 19:22:18

    永安人还是喜欢读书的

    点击数已经快破二十三万了。

    ^88张水藩2020/10/30 12:21:54

    读永安万历县志(卷九艺文志苏近斋先生去思碑)

    这是漏发的一篇文章,现在给于补上。粗心了,对不起!

    原文:         苏近斋先生去思碑

    御史(邑人) 林腾蛟撰

    番禺先生既即师席,鸣鼓进诸生。诸生鹄立鹜趋,肃雍屏息,以听先生。乃先生揖其寮胥,命曰:“吾侪所为来者,所以为诸生则耶!诗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言具在我也。夫窳范无良器,树袤表者寡直影。继今若其左右予,无宁使予废则于诸生也夫!”其寮应之曰:“诺。”又曰:“吾与若,弟兄也;诸生,吾子弟也。”日阋于墙,而率子弟以孝悌,是以枭巢畜凰也,庸可几耶?继今其监于前车,蠲忿饰下,明义远利而和衷是务,图以及于诸生,岂不可耶?”其寮又应之曰:“诺。”于是诸生跽而前曰:“先生何以教予二三子也?”先生愀然,正襟起而曰:“吾何以教二三子也!自讼之匪遑,其敢以颊舌先二三子?吾抗颜是席,方日兢兢焉。而使二三子谓予疑也哉?”诸生曰:“不敢,愿先生有以诏之。”先生曰:“居,吾语汝:金之冶也,化则器,否则顽;驹之伏辕也,驯则骕,否则驽;矿之就熯也,融则金,否则砾;敌之对垒也,克则王,否则虏。二三子之志愿何如耶?其将而器、而骕、而金、而王乎?抑其顽、其驽、其砾、其虏也?”于是诸生悚然汗洽,頳然色变,复跽而前曰:“二三子虽不敏,安能顽、驽之甘,而砾、虏之屑也!惟先生悯之,而有大造于二三子也。”先生曰:“生之至愿诚审乎,则为之而已矣。夫质贵化,气贵驯,习贵融,己贵克。故君子砭矜、箴暴、销鄙、祛吝,旦夕凛凛若大敌之我乘也,惟惧其弗克。故身外之治忽,弗聪涉焉;户外之臧否,弗齿涉焉;狱颂(附注:狱颂疑为狱讼)之庭,弗武涉焉。何则?利刃必衣甲以蓄锐也,淑媛不窥户以全美也。谷也而水走之,霤也而光入之,以受益也。二三子毋亦是务乎?”诸生曰:“唯唯。先生幸惠教予诸生,诸生不敏,敢不夙夜如教!”

    然先生益务检饬蹈迪,严取予,时时遇诸生,辄以此推言之甚。具居一年,寮寀式和,习士烝烝改观矣。无何,以艰归番禺,乃诸生思之不置。又一年,相与伐石为碑,树之学宫。摭其行实,请予书之。先生名黎庶,别号近斋。

    柱史氏曰:“永有学殆百年,而师何其寥寥也!”乃近斋先生藉藉颂慕,则临海萧先生松及。先生云,萧先生善《三礼》、《家言》,尝上书阙下,请《三礼》并置博士,不报。为教龂龂焉,激昂流俗,皭然不滓。是时,学生无学戴氏礼者,有之,自萧先生始。乃先生则弘奖兼容,然咸得士心。语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岂不信哉!

    (附注:1、狱颂之庭,狱颂疑为狱讼。2、则临海萧先生松及。先生云,改断句标点为:则临海萧先生松及先生云。)

    张水藩读文:                苏近斋先生去思碑

             御史(邑人) 林腾蛟撰

    番禺先生已经就位师席,鸣鼓催进诸儒生。诸儒生像天鹅一样站立像鸭子一样赶着去,庄严雍容注意力集中,以听先生讲课。于是先生向他的助手们作个揖,就命令道:“我们所来为的是用来为诸多儒学生做榜样的呢!《诗经》说:‘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说的都是在我们。粗劣模子是铸不出好的器材,长的树梢少有直影。今后如果让他们左右我,不如让我在诸多儒学生前废了这榜样!”他的寮属回答他说:“好。”又说:“我和你们,是弟兄;而诸儒生,是我的子弟。兄弟天天在家里争吵,而要率子弟以行孝悌,这不是用枭鸟的巢来畜养凤凰,平庸低俗不就差不多了吗?从今以后监于前车之鉴,消除忿怒专心培育在下的子弟,明确义之所在远离金钱之利,而和睦同心作为最重要任务,谋求怎么对诸儒生有利,难道不好吗?”他的寮属又回答说:“好。”

    于是诸儒生跽着向前说:“先生有什么要教导我们这些学生的呢?”先生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整理好衣服站起来说:“我用什么教你们这些学生啊!我自责都来不及了,那还敢以口舌言语走在你们前面?我面对这个席位,天天正在惶恐不安。而让你们这些学生认为我可疑的吗?”诸儒生说:“不敢有这想法,希望先生有东西以开导我们。”先生说:“坐,我说给你们听:金属的冶炼,熔化了就能铸成器材,否则就是顽铁一块;马驹去拉车,训练过就成为良马,否则就是劣马;矿石放到炉里烘烤,熔化就是金,否则就是砾石;和敌人的对垒,战胜他你就是王,否则就成俘虏。你们这些学生的志愿是要怎么样呢?其结果将是成器材、成骕马、成金、成王呢?还是成为那些顽铁、那些驽马、那些砾石、那些俘虏呢?”于是诸儒生吓得背上出汗,羞愧到脸都变红了,再跪下而向前说:“我们这些学生虽然不灵活,怎么能甘心成顽铁、驽马,而认为值得做砾石、俘虏呢!惟有请先生可怜我们一下,而施大恩德于我们这些学生了。”先生说:“儒生们的最大的愿望确实仔细考虑过了吗?如果是就这样做就是了。生理贵在起变化,心理贵在训练,习惯贵在和谐,自己贵在能克制。所以君子规劝自尊自大、劝诫暴躁脾气、去掉见识浅薄,行为低下、去除过分小气,日夜恐惧就像大敌随时趁机向我进攻一样,只怕自己不能战胜。所以身外的治理与忽怠,不聪明去涉及;户外的是非褒贬,不要谈论涉及;争罪争财(附注:颂疑为讼)的庭院,半步也不要去涉及。为什么呢?锋利的刀必定要用衣甲加以保护它的锋锐,闲雅贞静的女子不去看门外以保全她的完美。是山谷水就会在那流动,是屋宇光线就会射入里面,因为能受益啊。你们诸生不也是要这样做吗?”诸儒生们说:“是,是。先生有幸赐教我们诸儒生,我们诸生虽不聪明,怎么敢不像先生所教的那样日夜去做呢!”

    然而先生更加追求自我约束和实践,严格收受和给予,时时遇到诸儒生,总是以此推断论说之甚。一起居住一年,官舍气氛和好,学士面貌呈现兴盛改观。没有多久,先生因为父母过世回番禺了,于是诸儒生思念先生的情绪没有地方安置。又过了一年,诸儒生一起采石为碑,把它树立在学校。到扩展其实际行动时,请我写一些。先生名叫黎庶,别号近斋。

    柱下史氏说:“永安有学校几乎百年了,而好的老师怎么那样寥寥无几!”于是近斋先生显着盛大备受称颂仰慕,那么只有临海萧先生松和近斋先生了。萧先生擅长《三礼》、《家言》,曾经上书朝廷,请求实行《三礼》并设置博士,得不到答复。他教书和悦而能尽言,振奋流俗,洁净纯白没有被污染。当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戴氏礼节,是从萧先生开始学习的。这个先生就是大力劝勉兼容并蓄,然而却赢得全部士子的人心。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怎么不是确实是这样呢!

    (附注:1、狱颂之庭,狱颂疑为狱讼。2、则临海萧先生松及。先生云,改断句标点为:则临海萧先生松及先生云。)

    读后:读永安万历县志(卷九艺文志  苏近斋先生去思碑)

    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庞尚鹏,在嘉靖三十六出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和在永安当教谕的与苏近斋叙旧,并作《与苏近斋年兄对榻话旧》二首

    一、澹澹秋光似宦情,浊醪深酌道平生。归来梦断长安路,犹记当年听鹿鸣。

    二、月上东亭水接天,春风吹送钓鱼船。长公曾是西湖主,愿借苏堤柳下眠。

    眉山寺眉山寺位于广东番禺市桥镇黄编村,又称“眉山圣地”。始建于明代的正德元年(1506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大文豪苏东坡后裔、福建永安教谕苏近斋所建。苏近斋为纪念先祖,便用苏东坡的籍贯“眉山”作为寺名,命名“眉山寺”

    ^87张水藩2020/8/31 20:12:55

    永安南北塔

                           永安南北塔 

                              张水藩 

           塔起源於印度,是古印度時期國王的一种下有基座的半圓形复缽式墓地,梵文叫"stupa",直译“窣堵波”。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弟子也以这种 "stupa" 來供奉他的舍利子,后来加了四根柱子,在其间刻有佛像,供僧侣绕行其周,顶礼膜拜,称为“支提窟”。

            这些东西和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并和中国的楼台亭阁等建筑形式结合,也就产生中国特色的塔。塔的形状也从圆形发展为多角形,而以六角、八角为主;层级也从一层进到多层,以七层、九层居多。同时塔也由坟墓,变成了风水道具和人文景观。塔一旦作为风水道具,就失去它的独立性,它讲究的是围绕主体摆放在什么位置,而不是塔自身的朝向了。永安市的南北塔,就是以风水道具和人文景观面目出现的。 

            永安市南北塔始建于什么时候,现有几种说法:一为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创县时说;一为南塔明弘治18年(150 4年),北塔明嘉靖元年(1521年)说;一为南北塔均为弘治18年(150 4年)说。考诸清雍正《新修永安县志·塔》,参与第一次永安县志编纂的永安举人萧时中,在明万历年己丑间重建南塔的记中说:“邑肇创······不数十年生齿繁殖······建南、北二塔,以壮观视。”还说:“自嘉靖以来,寇讧四起,桥塔相继漂毁。”这就是说永安市南北塔是在创县后,没有几十年的时候建的,嘉靖时已经毁了,因此还是《永安市志》认为南北塔均为弘治18年(1504年)所建为的。永安南北塔的设计者应该是“指划”永安城“建邑立学,筑城开市”的风水师邓华山,因为南北塔和整个永安城有非常完整的风水联系。邓华山规划永安城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和奖励:“宪司给贴,永免子孙差徭,历今(雍正时)不替”。 

          永安南塔和北塔的景观作用类似,而风水道具作用则很不一样。南塔又叫登云塔,名字有“直登云梯朝天阙”的含义,充分表现了永安人渴望多出人才的祈求。登云塔主要的风水作用是旺文运出人才,所以它的位置就要围绕着培养人才的永安最高学府----儒学,来布局。风水上认为“凡都省府州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永安人就是根据这个说法来建塔的,塔的位置刚好处于儒学南方的一座小山上。萧时中重建南塔记里有这样记载的:邑侯王公(廷绣)“爰进父老耆旧议兴作之次,佥谓南塔逵市,举目共见,且峙学宫。东南隅文风所系,造宜先。”永安人把这个事关文风的塔,看得比影响日常生活的桥还重要。其实永安的巽位有一座文笔山,但因为离城太远作用不大,所以才在离儒学一里多远的地方再建高塔。

          永安北塔也叫凌霄塔,意其雄伟高大,直耸云霄。北塔的风水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镇锁永安水口,一个是作县衙门后靠屏障,所以特别需要雄伟高大。永安城关在福建山区算比较宽阔平坦的,水也来得很大,闽江主干流燕江从城关边上流过。遗憾的是水从西北来,就往东北去,对江之南的城关缺乏环抱。作为“指划”永安“建邑立学,筑城开市”的风水师邓华山,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在这个稍微有点弯环的水口“砥石”上设计一座塔,让塔来帮助镇住永安水口,拦住财神。同时凌霄塔刚好落在县府的后方,坐北朝南的永安县衙后背正缺乏一座秀气的靠山,所以凌霄塔也还担负着县衙屏障的作用。明万历年丁酉间萧时中在重建北塔的记中,也是这样认为的:“北者,当三水之交,关锁镇重,为邑治屏障。”凌霄塔就这样为永安人承担起了:追求富足和祈求平安的重任。

          永安南北塔现在都是七层,但历史上北塔是九层的,万历重建时还是九层。什么时候改七层的,有待考证。从风水来说希望所建的塔实体很高,因为塔越高越能发挥风水的作用。在实体做不到希望的高度时,也就希望虚势很高。七和九都是火数,火有炎上的特点,满足了虚拟的高度,所以最适合作为建塔的层数。

          塔的形状南北塔有点不一样,南塔是八角形,也就是八卦形。八卦包含天地万物,当然无比稳固,也有镇压妖邪的作用,古塔妖邪的传说很多。在缺乏避雷手段的古代,高层建筑的塔经常遭雷击,是很正常的。但以前的人不懂这些,而把这现象,理解为塔里有妖邪,才遭雷击。基于这种思维,建塔时考虑镇邪就很重要了。北塔现在为六角形,而这个六角形我怀疑是万历重建时改的。萧时中在重建北塔的记中写道:“为高,照旧制九级;为广,则拓开六面”。这样看来北塔原本可能和南塔一样是八面的,改建时“拓开六面”了。六角形的义蕴也很好,“六合”本身有四面八方的含义。中国地支有“六合”的规律,十二地支联合一体,当然是很稳固的。除这之外,是否建县以来经济文化发展,受佛教文化“六和敬”的影响而改,也是可能的。虽然第一任规划建塔的邓华山和万历改建塔的规画师邓积培可能是子弟关系,但是后者可能希望有自己的特色。

          在历史上,永安人对南北塔的风水作用是相当认可的。在萧时中的《重建北塔》的记里有:“吾邑二塔极有关系,今相继毁后,数见不利”,可见一斑。现在永安南北塔在的高楼大厦面前已经成了小弟弟了,而且建塔的坐标---文化教育中心和政府行政中心,也都已搬迁,显然风水的效应已经很有限了。但是拦住水口,对永安好像是有点意义。近代来永安的发展,和拦水口有关。1956年火车路的大桥在永安下游跨河而过,做了永安很好的水口,永安就迎来一波辉煌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几条公路穿越,几座高架桥在上下游通过,永安更是日新月异。当然这里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风水通常这样联系。 

          永安南北塔在上世纪80年代年先后进行修建,它留住了景观,留住了文化,也留住了永安人的沧桑岁月。

    ^86张水藩2020/6/21 20:20:56

    泉水不喷可能和下游水坝有关

    泉水不喷可能和下游水坝有关,水坝把水位提高,原来泉水压力不够,就没有办法喷涌了。这仅是推测,需要对喷涌停止的历史做调查,才能做结论。

    ^85张水藩2020/4/18 11:00:08

    永安历史上的天外来客

    永安历史上的天外来客


    张水藩


    在《新修永安县志》卷之十《稽古.祥异》(第241页)里记载:“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八月十三日午时,益口畲村土地亭有数樵牧坐,见空中坠一物,有声,形如小狗,角、尾、鳞、爪悉具,滚地立成一窟,中有黄泥水,三日水清,莫测其底。”这不是天外来客吗?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第一次天外来客:来客时间:“顺治十三(公元1656)年八月十三日午时。”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太阳当空的中午。地点:“益口畲村土地亭”,益口在现在的永安市燕北街道,在永安城关东北边,直线距离城关大约5、6公里,确有这个地方。事件见证人:“数樵牧”,几个砍柴、放牛的人,这不是孤证,不可能几个人同时撒谎。来客形状:“空中坠一物,有声,形如小狗,角、尾、鳞、爪悉具。”这里的“有声”不是传说中的鬼神,无声无息的;但是来客是个高速下落的坠体,却能够看得这么清楚,有点奇怪。“滚地立成一窟,中有黄泥水,三日水清,莫测其底。”不能放过“滚地”二字,是旋转着钻地的,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没有学过物理,如果不是真的是“滚地”的样子,他们是不懂得把慌撒得这么科学的。而且一百多年前,清朝内阁中书郭柏苍(1815~1890年)与徐见美到游时,还“见旧土地亭前一窟,水深不测。”因此这一次记载应该是真实的。后来在《永安县续志》卷之十《祥异志》,也发现了一条天外来客资料。


    第二次记载在《永安县续志》第434页,该志修于清道光十四(公元1834)年。书里记道:“乾隆五十五(公元1790)年庚戍三月二十二日,治南桂溪半岭乡,将晚,大雷雨,忽有物形如地龙,大如木桶,长可丈余,突穿邢贵长屋左田,钻入一穴,深不可测。只见下水如滚汤热,俄而山下田边黄泥水流出,二日乃止。”


    这次记叙也很详细:事发时间是公元1790年,距今222年前的阴历三月二十二日傍晚。事发地点:城南桂溪半岭乡邢贵长房子左边的田里。桂溪,1、是现在永安城关南溪的一条支流,在桂口(内桂)交汇;2、永安城关的东南边上坪乡的一个村庄,直线距城关约20几公里。半岭乡是否就是现在的半岭仔,待考证。这次天外来客的形状和前次不一样,它“大如木桶,长可丈余”,像不像小型卫星,那个时代地球上可还没有这个东西。这次人们还注意到穴里“下水如滚汤热”,而且“俄而山下田边黄泥水流出,”从山上的田穿透到山下,穿得真不浅啊!如果不是事实,那个时候的人可能还没有这个想象能力。这件事出在村子边,见的人一定多,作假也难。


    这两个来客应该不是来自地球,因为那个时代地球上还没有导弹,地球上榴弹炮虽然有了,但中国当时还没有,就有也不可能打到边远闭塞的山区。它们也不可能是流星陨石,因为陨石砸落,地面土石会溅起,从而出现一个开口大坑。而这两个来客都像有人操纵的穿透导弹一样,“滚”或者“穿”地而入,只留下一个不大的窟窿。那么,这两个天外来客难道是外星人送来的探测器,仅仅因为担心地球人的破坏而深沉地下,却不敢像地球人考察月亮一样把探测器公开设在露天吗?


    天晓得。


    但愿有更多有兴趣的人,能深入考察研究一番,揭开这个谜团,这里算是抛砖引玉吧。


    前几年和我妻子李清华到益口实地探访了一番,土地亭还在。就一般常见的土地亭子,应该经常有人翻新,并不会破烂。土地亭前不远有小溪,溪边的水池里有一口井。井砌得很高,但没有看到有水流出。询问当地人才知道这就是天星泉,以前常年泉涌不竭。泉水清甜可口,大家都喜欢到这里取水酿酒。酿出来的老酒,清香可口泌人心脾。可是前好几年,村里好心办了坏事,他们用砖头把泉眼围起来,砌起一口井,清泉就不涌了。究竟是井砌太高,泉水涌不上来,还是把泉眼堵塞了,或者其他原因,好像都没有人再探究,就任由这样闲置着,实在可惜。希望有关部门能把它开发起来,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资源的景点,为什么不开发利用呢?可惜啊!




    ^84张水藩2020/3/8 11:29:54

    风水解读安贞堡

    风水解读安贞堡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2-07-20 06:12:02)

    转载▼

    标签: 文化 风水 蜘蛛 鲁班尺 阳气分类: 风水思考


    风水解读安贞堡

    ------安贞堡为什么没有蜘蛛

     

    本文已在青海省文化厅主管、群文天地杂志社主办的《易刊》2012年第一期上发表。

     

    安贞堡在福建省三明永安市,是清光绪年间,池占瑞父子耗费9万银元,八千担粮食,历时14年建成的。1991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安贞堡升格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易经》是风水之源,风水解读就从易经开始吧。安贞堡的“安贞”在易经中出现三次,除了大家指出的《易·坤》:安贞吉。《彖》曰:“安贞之吉,应地无疆之外,还有《易经》讼卦的乾上坎下,九四不克讼,复命谕,安贞吉。“贞”字除了大家理解的“静而正”的意思外,还有“端方正直,坚硬、坚劲”,房玄龄的“严霜识贞木”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池老先生当年命名“安贞堡”时,想到更多的应该是“坚硬、坚劲”,因为只有坚不可摧才能“安”,他们建堡的目的就是“安”。 “安贞“作为地名首见于老北京元大都的安贞门,也就是在现在北京地铁10号线上安贞门站附近。

    安贞堡被人珍珍乐道的许多亮点中,有一点是“建堡一百多年,堡内的任何一个角角落落里,从来不结蛛网。”而且对这一现象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现在人们比较喜欢的解释是指向“堡内有两幅壁画,是当初建堡时画的。一幅是‘千蛛扫去’,画中一个仙童正拿扫帚拂去飘落的蜘蛛;一幅是‘万蝠招来’,画中仙童手挥芭蕉叶将蝙蝠收入一个巨大的葫芦中。”似乎是因为这一幅画里的仙童把‘千蛛扫去’了,所以没有了蜘蛛。

    安贞堡的五福临门图     安贞堡的喜从天降图

    实际上这是一幅被严重误读的画。《尔雅.释虫》中有注载:小蜘蛛长脚者呼为喜子。汉朝的《西京杂记》也有:“目润得酒食,火花得钱财,乾鹊噪行人至,蜘蛛集百事喜的说法。在唐时,人们多画蜘蛛于墙壁,称为壁钱,可助财运、官职。由于蜘蛛是以从上而下地坠落,故而被意为喜(喜子)从天降。因此一只悬丝垂荡的蜘蛛,蕴含着喜事临门的祝福,叫做“喜从天降”。 蝙蝠简称,因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祥瑞。民间绘画中画五只蝙蝠,意为五福临门。安贞堡的五福临门图,也可以解读为“五福临户”,因为“葫”谐音“户”的缘故。至于把“喜从天降”理解为“千蛛扫去”,则是有些人不喜欢蜘蛛,所以就把儿童欢天喜地地拿起扫帚跳跃着去招引蜘蛛,理解为“扫去”,并且把这幅图和安贞堡没有蜘蛛联系的现象起来,作为没有蜘蛛的一个理由。

     

    在全国各地这样没有蜘蛛的建筑物还有不少。像:江西省石城县木兰乡陈联村,一幢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的99间围屋,虽已颓败不堪,杂草丛生,但却丝毫未见有蜘蛛网;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灵山山岙的保国寺大雄宝殿有虫不蛀,鸟不栖,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的奇特现象;安徽省绩溪坑口村胡氏的龙川宗祠距今400多年,可找不到一只蜘蛛;云南昆明市宜良县县城内法明寺,殿内没有苍蝇蚊虫,更无蜘蛛布网;云南最大的孔庙-建水孔庙,大成殿内洁净,无蚊蝇飞鸣,无蜘蛛结网;浙江省嵊州风水塔---天章塔,塔内无蜘蛛结网;湖南永兴县高亭乡境内板梁刘氏祠堂,古厅里数百年来从不结蜘蛛网;四川省平武县境内的报恩寺,500多年来,寺内不结一个蛛网。如果认真去全国各地找,还会找到更多这样的地方。

    各个地方对没有蜘蛛这种现象,都企图做出自己的解释,归纳起来大体有这么几点:1、特殊建筑材料,如香樟、楠木等建材的芳香驱逐蜘蛛;2、“天敌”蝙蝠灭杀蜘蛛;3、符图作用,如安贞堡的“千蛛扫去”;4、空气对流形成回旋风。可是这些理由并不是都站得住脚:1、据《中国重要木(竹)材的化学成分》等文献记载,楠木的主要成分是灰分和水,即使将楠木曝晒或用冷、热水浸泡,均无法分析出任何可以杀灭蜘蛛等昆虫的化学成分,因而特殊建材理由不成立;2、通过观察,并不是所有有蝙蝠的地方都没有蜘蛛,“专家们也证实:蝙蝠是不吃蜘蛛的”;3、安贞堡“千蛛扫去”的图,本身就是一个误读,当然不能成为没有蜘蛛一个理由。4、并不是所有没有蜘蛛的地方都有回旋风。最后也有归因于风水的作用,则皆语焉不详,所以至今没有看到一个比较具体的能让人接受的说法。

    那么风水是否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呢?风水是讲究“气”的,气分阴阳。阴气在物理现象上表现为幽暗、潮湿、安静、止息,色彩冷清阴森;阳气在物理现象上表现为明亮、干燥、热闹、活动,色彩明丽堂皇。风水讲究阴阳协调均衡,偏阴偏阳都不符合风水的要求,阴阳走了极端就变成煞气。动植物对气的感受非常灵敏,因此在阴阳气不均衡的地方,植物长不好,动物不去栖息。像安贞堡等这些没有蜘蛛的地方一般来说,属于阴阳不是很平衡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采光比较好,空气流通,相对干燥,色彩明丽的特点。用风水的话来说,就是像安贞堡这些地方的风水阳气比较旺,使得蜘蛛不敢来这个地方栖息。实际上在安贞堡的一些比较阴暗的水沟口,还是可以找到个把小蜘蛛的,这现象正好反证了安贞堡阳气旺的风水理论是可以成立的:阴暗的水沟口阴气冲淡安贞堡的阳气,出现阴阳相对比较平衡的场,所以小蜘蛛才敢于在那个地方栖息。风水中阳气比较旺的地方作为宗祠、寺庙还是不错的,因为神佛不怕煞气,有煞气他们反而更灵。

    安贞堡很注意数的应用。《三五历书》说数始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侯论》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汉朝张晏说:阳数一三五七九,九,数之极也。三国曹丕在《九日与锺繇书》也认为:九为阳数,而日月竝应,俗嘉其名,以为宜於长久。所以安贞堡内的石阶分别是三、五、七、九级,不敢超越“九”这个极数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是满盈之数,物极必反,满则溢,极盛必衰,故以自谨待之;而“九”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远呈上升趋势,故“九”为至尊之数。安贞堡上楼的楼梯有九个,每个楼梯二十七级,前楼二楼回廊的窗棂条为十八根,它们都是的倍数。安贞堡建筑很喜欢用阳数,这是不是也是造成它的阳气比较旺的一个原因呢?值得思考和验证。

    风水操作中,放水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不要说众多流派各有不同的放水规则,就是一个流派也是欲放不能,不放不行。在风水中“水”是作为“财富”来看待,因此护水即护财,拦水即拦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雨水是要让它流走的,不让水有一路出,是会水漫金山成灾害的。在这二难选择中,安贞堡的风水先生想到了用铁铸的,横行霸道的螃蟹来守天井下水道出水口。这真是个绝妙的高招。虚拟的财富用虚拟的横行霸道 来阻拦,实在的水则从实在的铁铸螃蟹的滤水口流出,这样做,起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安贞堡平面呈外圆内方之形状,遵循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安贞堡用一个马蹄形的半圆围屋,包住四合院,然后用一个过水廊把两者连接起来。这在风水上叫“过气”,即让风水的龙气从围屋通过过水廊到达四合院主屋。围护墙前东西两端各有一处以四十五度向外伸出的方形碉楼,对土堡大门呈合抱形势,这在现实中有利于对土堡周围区域的防卫作用。在风水上这两座坐落在大宅左右的堡垒叫青龙白虎,是主宅的左右手,同样起着护卫住宅的作用,当然这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理上的。

    安贞堡的下水道内养了多只乌龟,利用它在沟中爬行,以疏通水道,防止淤塞,这至今还起着作用。养乌龟除了疏通水道的作用之外,实际上也有风水玄机在里面,就看你会不会读。《礼统》曾这样评说龟的: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黝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黝锦,运转应小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礼记·礼运》也说:龟兆吉凶,所谓兆吉凶,就是《礼记·曲礼上》说的: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孙颖达解释说:玄武,龟也。 玄武为吉祥的瑞物,具有压胜辟邪的作用。所以《史记·龟策列传》记载: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就是希望龟能发挥压胜辟邪的作用,保佑神气不足的老人平安。在宅中下水道养龟,也同样能起到“压胜辟邪”的作用。

    安贞堡厨房烟囱顶上,有鱼龙状的通烟孔,既是为了美观,又能改变出烟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风水认为在建筑物的屋脊烟囱上装饰鱼龙吻,可避火灾,驱魑魅。它们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排烟工具,而是代表时代特征和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载体。比如将烟囱建成楼阁状兼有风水楼赐福降喜的用意;将鱼龙兽形烟囱置于房顶,鱼龙驱水克火,有驱魔避邪,消除火灾的意味。

    “主楼第一层厅内五架梁上,横放着一根长木条,据说这木条是建木楼时木工师傅使用的木尺,在木楼临竣工时无法取下来被留置于梁上,因为它的长度超过了任何厅梁之间的宽度。”这把木尺似乎是木工师傅的无心之作,实际上又是主人的有心之为。木工师傅用的是鲁班尺,鲁班尺在风水上是有辟邪作用的。作为木工无意把鲁班尺忘在梁上,因取不下来把它放弃了;作为主人完全可以把木工放弃的鲁班尺截短取下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说明他懂得鲁班尺的风水作用,故意把尺留在五架梁上。

    有人说安贞堡座落在卧牛形的地势上,“安贞堡周边环境的设计均针对卧牛形的修整和利用。堡前大坪象征草坪,牛醒若无草吃则不发达。坪前设池一为饮牛”。这是一个附会之说,屋堡前有一个埕做明堂,一个池子畜水聚财,这是一般的建宅的常规。如果真有把埕当草坪牧牛的风水用意的话,则埕就不会铺上厚厚一层三合土,而造成寸草不生,岂不把牛饿坏。

    从安贞堡的布局看,风水先生主要是采用八宅风水理论在指导施工。各家风水各有其特点,无可非议。但是安贞堡的前朝后靠,和周围的山,显得不尽协调。后山和周围其他几座山比较起来稍显矮小,在风水上来说主山矮小就难于统领周围群山,难免有奴欺主之象。以及以14口人居住360间房子,也犯了风水“人少屋多”之忌。这些也算是安贞堡风水中的美中不足吧。

    可以解读的东西有很多,有些已经解说的很明白,像昌字天井;有些太专业,也就没有必要多说。


    这篇文章是11年去游览安贞堡回来写的,在《易刊》上发表,又再博客上发表。携程在介绍安贞堡时,介绍了这篇文章,在安贞堡的家乡永安最大的网站上,找不到这篇文章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就发。


    ^83张水藩2020/2/14 12:52:53

    转载tss《读书》

    tss你好,今天登陆了你的主页,发现这族谱对后人《读书》的交代很有意思,把它转载在这里,让更多人欣赏,你不介意吧。

    族谱《读书》断句:

    士为四民之首,丕振家声于是乎。在其才者,天分既优,加以学问之功,自可上希乎贤哲;其不才者,资禀虽下,泽以诗书之气,亦可点化其愚顽。愿我族人,加意栽培,留心督课。文章特可华国,匪特宗族有光宠也。

    ^82张水藩2020/1/23 12:00:55

    预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今天把这部分发,《永安万历县志》就算读完,读者有什么问题,还可以体。--------还是粗心大意了,对不起!这话应该是:今天把这部分发了,《永安万历县志》就算读完,读者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提出来讨论。

    ^81张水藩2020/1/1 12:41:21

    卷九艺文志题咏

    读永安万历县志(卷九艺文志  题 咏)

    古人对诗词是吟唱的,所谓吟诗唱词,而不是写的,写只是吟唱过后的记录。七步成诗,就是很好的证明,走着走着,一首诗就吟出来。所以现在也不读白,因为读白会破坏诗词的韵律美,也没有办法达到诗的意境。那么怎么办呢,吟唱吧,诗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些比较生僻的字词,做些注解,省得读者再去翻字典。

    今天把这部分发,《永安万历县志》就算读完,读者有什么问题,还可以体。

     

         题 咏

     

    游公佥宪按临永安县有感而作

    昨自龙岩过永安,小民历历诉艰难。

    山深岚障愁多病,地罕田庐恨少宽。

    杼轴不胜豪横剑,桑麻莫御岁时寒。

    兹行正是观风化,闻此能无愧素餐。

    (附注:岚:山间的雾气)

    宪副罗公按临永安县勉诸生作

    暑雨初停溪涨落,乡村农务正纷纭。

    挥镰麦垅收黄阵,跃马秧田蒔绿云。

    彩燕巢成泥寂寂,水蚕茧熟柘欣欣。

    风光流转不相待,希圣希贤可厌勤?

    佥宪杨公按临永安县有感而作

    观风远到永安城,灵雨连宵未得晴。

    泽被花封桑柘盛,水流沟洫稻秧生。

    隰原馌妇无愁叹,里巷见童有颂声。

    莫讶随车春事足,雨岐举戴使君名。

    (原文缺后两句,2004版编者按顺治《永安县志》补上。)

    (附注:1、隰xí:新开垦的田2、饁yè妇:往田野送饭的妇女。)

     

         燕江十景

          知县(邑人) 林孜

             凤山凝翠

    高冈硉兀留遗迹,胜地逶迤献瑞形。

    传谷声音宣盛治,回峰羽翼舞虞庭。

    梧桐蓁蓁千年碧,竹实森森四季青。

    遥祝梵宫清玉珮,萧韶乐奏应和鸣。

    灵鸟呈形瑞气钟,何年降影入巃嵸。

    至今草木多佳润,翠竹苍梧不改容。

    (附注:1、硉兀 lù wù :山石高耸。2、巃嵸lóng zōng:山势高峻。)

            燕水交流

    昔曾遗卵生商室,续却分形落此江。

    两派合来同羽振,中流分下肖尻降。

    洲衔晓月梁悬垒,岸拍春涛泥坠缸。

    四面诗坛连近地,千年胜概溢中邦。

    不穿帘幕不将雏,只影飞飞落鉴湖。

    化作清江载佳景,从今不慕辋川图。

    (附注: 尻 kāo:1.屁股,脊骨的末端)

        三峰凤翥

    森森玉笋峙平原,碍日凌风万古存。

    瞻眺尽知称砥柱,跻攀端不让高崑。

    神仙择胜曾频憩,灵鸟呈祥亦暂蹲。

    自此人文钟秀气,不生嘉植降魁元。

    两峰如髻一峰低,娲石当年炼未齐。

    一自九苞翔仞后,人人相继蹑丹梯。

    (附注:1、凤翥 fèng zhù,意谓凤凰高飞。2、崑kūn崑崙山名,现作“昆仑”。)

         九曲龙潜

    已废,诗不载。

         东山朝旭

    高原雄据邑城东,上有清轩曲磴通。

    近市晨烟凝欲散,平林宿露淡还浓。

    青皇专主长分绿,白翚微浮已射红。

    日上海云同紫翠,楼台鼓角几千重。

    郭中震位有名山,登眺那知近阓阛。

    莫道地灵鸡叫早,金乌飞影到林间。

    (附注:1、磴 dèng :石头台。2、阓阛huìhuán:街市。)

         西竺夕阳

    已废,诗亦不载。

        莲崖秀峙

    匪红匪白是青莲,凿削真形罩晓烟。

    香案每临天上吏,翠屏常对洞中仙。

    濂溪乐道称君子,李白豪吟费锦笺。

    千载寂寥今有主,山房长望华峰巅。

    太华分来一段奇,青天削出翠英姿。

    乾坤许我频相倚,会有仙人来奕棋。

           石壁寒潭

    奇石如屏天琢成,寒漪围绕玉华清。

    渊澄彻底琉璃碧,壁立凌空帷幕撑。

    苔藓不侵蜗篆古,蛟螭深伏鉴光平。

    几回短棹吹横笛飒飒凉飚肃气生。

    铁壁峨峨障水南,云根削落镜光涵。

    婵娟倒浸深千尺,引得骊龙出九潭。

    (2004版注:原版这吹字被墨汁沾了)       

    长虹锁渡

    遥讶雌雄垂螮蝀,近观结构有舆梁。

    涛翻渡口双龙跃,日映江心万柱光。

    步履不须扶醉病,登临真足任徜徉。

    千年传诵济川绩,铁索空教贯巨航。

    西北虹霓跨水涯,风烟楼阁倚云遮。

    行人闯闯晴空上,渡口孤舟尽日斜。

    (附注:讶 yà 惊奇,奇怪。2、螮蝀dì dōng,虹的别名。借指桥。比喻才气横溢)

           两塔撑天

    南北摩云双玉简,晨昏对日两金戈。

    香烟缥缈藤萝上,经卷封藏猿狖窠。

    轮影平明侵碧汉,铎声清夜响鸣珂。

    平原遥望应千尺,青鸟回翔不敢过。

    双瞻玉笏插青霄,南北联云一样高。

    只道去天才咫尺,晨昏执立敢辞劳?

     

     

       贡川八景

         慧照禅林

       都给事中(沙阳) 官荣

    贡川名刹古丛林,楼阁玲珑仙界深。

    禅榻昼分尘鞅少,法堂时听梵钟音。

    黄昏翠竹供吟趣,绿水青山惬赏心。

    自愧俗缘抛未得,那知长此共追寻。

       侍郎(将乐) 黄琛

    丈室蒲团(注:据原版改围字为团字)绝点埃,神心已定俗心灰。

    慧灯照影泥粘絮,止水涵空镜离台。

    石砌雨晴苔藓合,小池风暖白莲开。

    年来忝结东林社,策杖寻幽日几回。

    (附注:蒲围,据原版改围字为团字,即蒲团。)

          佛阁临津

    凌虚高瞰俯清溪,乘兴登临思欲迷。

    满眼烟波堪入画,无边光景任标题。

    水连山色秋光好,天外钟声月影低。

    历览山川观玩处,浑如移步上天梯。

    梵阁辉煌跨彩霓,嵯峨上与碧云齐。

    平临一水诸天净,远带双峰众树低。

    篆袅炉烟僧入定,窗涵风月客留题。

    宦游爱此时登览,也似忘情过虎溪。

            双峰晴雪

            官 荣

    六霙汗漫舞瑶空,晚霁双峰半未融。

    危顶当阳清已液,阴崖著树白如冰(附注:据原版补冰字)。

    剡溪不见乘舟客,灞岸应无策蹇翁。

    自是三农欣击壤,预知来处必年丰。

    (附注:1、霙yīng雪花、花瓣。2、白如□。据原版补冰字)

     

             五港春涛

    正源浩浩涨溪来,石坎中分五港开。

    溅沫当空翻瑞雪,怒涛终日吼狂雷。

    行人只解津头望,画史那堪笔上猜。

    借问滔滔向东去,年光流尽几时回?

           云起象峰

    名峰如象绕溪滨,高处岧峣起白云。

    磅礴树阴尝暗淡,霏澄潭影结氤氲。

    浮空曾见楼台叠,行雨应教士庶欣。

    嗟我久违亲舍远,几回瞻怅思纷然。

    (附注:1、岧峣tiáo yáo ,山高峻貌。2、氤氲yīnyūn指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的样子。)

             雨飞龙水

    曾闻一雨度晴岚,云是神龙出碧潭。

    圣水至今飞未断,井田随处润均覃。

    濯缨去垢因好洁,洗耳逃名靡不堪。

    几欲投闲同俊彦,策筇历览也何惭。

    (附注:1、洗耳逃名:宋 • 余靖有:“寄言洗耳翁,逃名真可尚。”句.2、策筇qióng:拄竹杖。)

           岩挂清泉

    灵岩横绝卓危巅,中有清泉万丈悬。

    触地喧流翻雪浪,引源分派荫桑田。

    朝看爽气侵怀里,夜听寒声落枕边。

    闻道禅师安息处,至今遗迹尚相传。

         峰环翠竹

    列嶂环回耸碧岑,万竿修竹长森森。

    月笼琐碎筛金影,风度琮琤戛玉音。

    劲直不更桃李态,扶疏端守岁寒心。

    好同晋代嵇康辈,遣兴于今共笑吟。

    (附注:琮琤 cóng chēng象声词。)

    榈山

    栟榈一境群山宗,吾爱此地常从容。

    乾坤秀气才一簇,璧玉削出十数峰。

    翠嵂峭直耸秋汉,爽气晓刷烟霞浓。

    巅顶灵岩停今古,偃蹇常有千年松。

    心疑此非尘凡地,造化岂肯有凡庸。

    有洞可游真仙子,有水定如蟠神龙。

    奕棋弯弓与骤马,至今果有神仙踪。

    溪光澄彻清无底,水声容蓄秋溶溶。

    此间胜游不可穷,往往藏在幽僻中。

    鬼神蔽获不敢露,似恐俗眼窥天工。

    可惜此地今寂然,未遇昔日林门贤。

    一亩可耕谷口田,一竿可钓山河渊。

    天子不能使北面,王侯不敢齐其肩。

    栖栖抱道岩石下,此人终为万人传。

    桐庐若无严子陵,安得此名千万年!

      〔宋〕丞相 李纲

    栟榈百里远沙溪,水□(查原版像是“水天”字)称为小武夷。

    列岫笼烟红削玉,澄潭浸月碧生漪。

    猿猱饮水联修臂,樛木连云拥老枝。

    天下幽奇多僻壤,直疑造化恶人知。

    (附注:水□:查原版像是“水天”字)

    (邑人) 陈

    名蓝依净境,风物倍精神。翠巇藏仙迹,寒潭绝世尘。

    岭猿吟岁月,山鸟语留人。拟学栖真客,林泉老此身。

    (邑人) 陈颜

    栟榈古僧寺,松竹冷萧萧。山耸狮昂鼻,溪横龙转腰。

    珠帘垂石壁,天柱插云霄。应是仙都府,疑为路匪遥。

    榈山景

        降 仙 台

    昔日神仙到此台,台前踪迹绝尘埃。

    清风明月空遐想,妙节幢幡去不回。

        马 埒 [liè] 

    高高峰顶坦然平,传说神仙走马行。

    踪迹至今犹在目,人间无路问长生。

           烂 柯 石

    对面神仙坐白云,当时事迹至今闻。

    斧柯可惜空传朽,局内输赢犹未分。

          射 垛 峰

    传说神仙事可疑,更将弧矢习威仪。

    想因溪上崔嵬石,还见当年中的时。

        狮 子 峰

    远瞰威仪若虎蹲,分明盘踞近祗园。

    往来百兽徒惊慑,不测陶熔造化源。

         天 柱 峰

    突兀巍然气象清,擎天因此得佳名。

    游人若到高高处,宛若蓬莱顶上行。

         小 门 石

    峭壁悬崖小径通,门前有路到真空。

    游人顿觉尘嚣息,更在清风明月中。

         石 龟 岩

    石块鲜鳞类甲虫,岩墟端的有遗踪。

    方今四海干戈息,不用刳钻卜吉凶。

       养 素 庵

    昔人养素已成丹,尚有灵龟在此间。

    若问长生深到处,白云明月古来闲。

          接 仙 桥

    限若横空类跨桥,个中有路透云霄。

    上元阿母朝真去,腾踏苍龙意气骄。

           集 仙 岩

    闻说仙踪集此岩,火铃风佩两骖骖。

    不知座上当年事,较论仙经第几函。

           步 云 台

    台前水碧风初定,台上云收雨乍晴。

    行客舣舟台下宿,月明时有步虚声。

    (附注:舣yǐ ,停船靠岸。)

         榈踏沙行词

    山巘琅玕,溪横绿玉,樵歌声断渔歌续。石屏风隐读书岩,算只少武夷一曲。 贝叶伊蒲,黄花翠竹,老僧受用清闲福。任他二十四中书,止一觉黄梁梦熟。

    (附注:1、巘yǎn,指大山上的小山。2、琅玕 lánggān 似玉的美石。3、贝叶: 古代印度人將佛經书写于贝叶上。4、伊蒲:即素食)

          黄 杨 岩

          邓 肃

    石壁巉岩惊鬼划,异草幽花锁春色。

    群山迤逦不能高,突兀独磨霄汉碧。

    芒鞋千尺上崔嵬,手摘星辰脚底雷。

    拨破烟云得洞户,醉眼恐是天门开。

    入门嵯峨森碧玉,冷香吹面天香馥。

    箕踞胡床挥麈尾,万指未充空洞腹。

    我因避地访名山,扁舟夜渡沙溪寒。

    辛勤博此一笑喜,大半犹在水云间。

    猛将今无三角虎,狐狸昼号鳅鳝舞。

    灵岩知有老龙潜,挽出人间作霖雨。

            游黄杨岩

             陈世卿

    朔风夜号空,千隅几枝□。深山自春色,芳草不凋绿。

    朋来得进游,招提藏翠麓。新酒赤如丹,竹萌肥胜肉。

    一醉出门去,缺月挂修竹。归路沙溪浅,危桥溅寒玉。

    夜过渭滨居,门庭应不俗。对座寂无言,泉声如击筑。

    宗明更可人,相邀勤秉烛。开缄得捷音,豺狼俱面北。

    回櫂(即棹字)今可矣,当心嗟未足。西去有奇岩,祥云覆华屋。

    箕踞列千人,未克空洞腹。更约林宗俱,来伴白云宿。

    (附注:回櫂,櫂即棹的繁体字)

       榈奇岩,甲于诸郡,主寺僧文易俾书一纸,揭之堂隅,以为诸君子引玉之媒云。-----林 孜

    燕水之北贡川南,栟榈岩石环清潭。

    亭亭芙蓉削千尺,苍然缥质云霄参。

    前后左右如人立,各有芳名占称什。

    日临水面耀金盘,月出潭心浮玉璧。

    咫尺之外霹雳滩,龙门天堑舟人寒。

    回看此境真图画,雁荡武夷堪并观。

    自从开辟赋形色,流落人寰千万祀。

    经更朝代至皇明,沧海桑田任迁革。

    坤灵久秘寂若无,景泰之初河山图。

    经营县治风气盛,人文勃勃名上都。

    巨石捍门称北钥,一方镇定资华岳。

    中有禅林古道场,名贤对峙席嘉号。

    忝我称为地主人,因循岁月将六旬。

    混挹丹青谬题品,鼓枻频过情已亲。

    醉来击破铁如意,明月清风旧相契。

    老僧复邀历中峰,羽化飘飘若遗世。

    朗风玄圃居群仙,铿锵仙乐聆钧天。

    笑迎示我瑶华句,属和愧答归来篇。

    俚词不入仙人耳,镌刻徒为百世俟。

    猿鹤蛟龙应护持,蜗涎苔藓无侵饵。

     

        大湖八景

            镜湖秋月

    娟娟素魄半空悬,倒醮平湖一镜天。

    光漾清波银练净,风生细浪玉花圆。

    雁警霜冷栖寒渚,龙误珠吞起碧渊。

    爽溢吟襟诗逸兴,宵中转影到帘前。

             屏嶂朝阳

    巍然宝嶂自天开,咫尺应看近上台。

    云敛层巅升旭日,雾开和气蔼春台。

    重重采绚霞光烂,哕哕和鸣凤瑞来。

    千古书屏青叠叠,品题争得谪仙才。

    (附注: 哕哕 huì huì  有节奏的铃声。)

            桃源活水

    寻幽远远入山隈,照面桃花隔岸开。

    方朔昔年偷颗去,渔郎何代问津回。

    一湾漱玉涵春色,两岸清流长翠苔。

    试问源头在何处?洞门云下混将来。

    (附注:隈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梅岭层峦

    幽村村外拥层峦,梅岭如阶踞地蟠。

    几树孤高凌顶上,数重青翠接云端。

    烟枝带雪连云锁,王叶漫山和月寒。

    人道江南春信早,岭头先得一枝看。

             擎天雨霁

    雨过前峰作霁天,擎天霁色出层巅。

    鸟飞海上金流彩,云乱风中白散绵。

    高下林花分润色,轻盈堤柳軃晴烟。

    我来意欲梯危磴,摘斗扪星霄汉边。

    (附注: 軃 duǒ ,下垂。)

             高隐雪晴

    茅屋青山隐者家,田园随分度年华。

    回头又了三秋历,触目俄看六出花。

    有客观梅研易象,何人仗节在龙沙。

    朝晴喜出黄棉祅,冷暖林泉亦可夸。

             石洞寒泉

    遨游石室觉心安,别是乾坤仔细看。

    水自洞门流出冷,源通仙界本来宽。

    奇岩怪石今犹古,甘露和风暑亦寒。

    不羡浴沂归去咏,还来此地可盘桓。

             乔木郊墟

    森森古木色苍苍,葆翠凌霄接大方。

    远到郊原开锦障,近遮墟市送风凉。

    中藏柱国真梁栋,内隐行商贩物场。

    信是溯源唐宋远,湖山端的是名乡。

    (附注:原版九卷艺文诗词到这首为止,九卷末尾出现期寿的内容)

     

     

       题拱极楼(二律)

       旧县令(姑苏榆溪) 徐勋

    十里溪山百尺楼,玉栏干外俯清流。

    雨馀江阔城如浸,波撼光摇地若浮。

    柳暗画桥春色老,日沉西澨晚霞收。

    滕王阁上谁人记,景物何如此处悠。

    (附注:澨shì, 堤岸。)

    城上高楼凌昊空,画檐虚敞碧云笼。

    浊醪对景伤春暮,薄纩登高怯晚风。

    锁渡石桥溪漠漠,排空山岭翠重重。

    公馀到此销长日,北望思□餐也同。

    题登云塔万玉轩(二律)

        旧县令(姑苏剑泉)郭仁

    郭外烟霞一径通,倚岩飞阁翠微中。

    香花细落诸天净,锡仗如来万劫空。

    八月冰壶兼吏隐,千家土鼓庆年丰。

    秋风忽漫凌双舄,廊庙江湖梦想同。

    直议干明主,孤身窜八闽。岭欹云欲堕,山合昼常暝。

    问俗淳漓异,观风喜戚并。何时坐飞鹢,濯足锦江萍。

         题高飞洗心亭

               剑 泉

    羁栖金马客,憔悴白头吟。露泫江州泪,云流湘水心。

    致玄谋似拙,官冷病犹禁。日暮春明路,秋风尘更深。

    迎春日过永安,待赦先晚行遇雨(一律)

            (淮南龙岩) 卢泮

    奉使驰驱过永安,一年佳节正开端。

    皇恩雨露同时布,春色乾坤到处看。

    问俗已知墟落静,官民还喜税徭宽。

    漫言有脚阳和意,昨夜随车雨未干。


        永安县志·明万历本

                  

        蕭時中永安縣志【萬厯間修】(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千頃堂書目卷七)

    ^80张水藩2019/12/31 18:33:13

    卷九艺文志鼎建孚佑广烈王庙碑记

    原文:鼎建孚佑广烈王庙碑记

    明景泰四年,始设永安县。故有唐王庙,创自唐贞元间,历宋至今,八百有余载。中经五代、金、元,干戈鼎沸之际,或坏或毁,旋废旋兴。乡父老遇灾殄,祈祷立应,岁时伏腊,尸祝而报之者,有如一日。史嚣氏所谓神依人而行,固然哉!

    初庙南向,嘉靖四十一年毁于贼,改西向。寝殿中严,翼以夹室。川亭前峙,扞(即捍)以重门。后为堂以栖神,右为厅以祝厘。庖湢具备,届期而完,迄今三十有三年矣。父老辈刘逊、黄尚卿、陈藩始诣余,请记之,重改为也。

    按王,唐忠臣李肃,字行中,陈州中川坊人。祖冲,封琅琊。值中微,王崛起行伍,立战功,起家至招讨使。建中四年,天子幸奉天。四方观望,闽将牛氏据闽而叛。天子赐王以弓矢,率裨将胡、陈、周、张、汤,统十万兵往讨之。王志吞逆臣,欲灭此而后朝食。师出临汀浮流口,突与贼遇,王奋勇持短兵鏖战,杀伤甚众。以兵不继,王竟死焉。尸浮于江,经月不变。邑人詹纠获之,颜色如生,咸以为神,敛而殡之。贞元二年,庙而祀之惟谨。贞元十五年,事闻朝庭。录死战之臣,敕封孚佑广烈王,以妃陈氏配享。里人祀詹纠为侍将,皆义举也。

    昔汉关云长以前将军遇害江陵,论者特称其雄勇冠世,而深惜其功之不就。不知公志在灭魏吞吴,一意扶汉,则一死足以报昭烈而重千古,宜祀之者遍天下,而江陵为特隆。唐丁朱泚之乱,乱臣贼将在在而是。王将五指挥兵讨叛,义旗一指,群奸破胆,即毕命戈矛,奋身原野,足为唐家立赤帜,以愧天下之不忠者。视云长诚异代而同功!方王之战于浮流口也,忠魂凛凛,精爽长存。正统、嘉靖间,恒有阴助歼贼之异,而屹为此城之保障,其有功于永安也甚大。祀典所谓以死勤事,御大灾,捍大患,王其合焉,固宜世世血食于不废,则永固王之江陵也。代愈远,而尸祝王者益虔益严,此固人心慕王之深,益以见忠烈之在天壤间为不磨云。

    是役也,始事者,知县欧阳弘,归善人;踵成者,知县李大标,潮阳人。采忠烈入志者,知县苏民望,宣城人;撰记者,普安守、邑人赖万玙也。

    唐贞元二年新创,福首邓宗养、黄文驭、李功奴。明洪武五年重建,福首李景昌、蔡岩从、范富系。嘉靖四十一年,福首刘逊、陈天章、李怀仪、黄尚卿、李伯琏、张杰、陈藩立石

    (附注:立战功,起家至招讨使。改断句为:立战功起家,至招讨使。)

    张水藩读文:鼎建孚佑广烈王庙碑记

    明朝景泰四年,才设永安县。原来有唐王庙,创建于唐贞元年间,经历宋到现在,八百有余年。中间经过五代、金、元,战争鼎沸之际,有时坏有时毁,很快毁坏很快兴建。本地父老乡亲遇到什么祸福,祈祷马上就有应验,四季时节更换之时,祭祀祈祷而回应他的,就像是一天里的事。史嚣所说的神是依人而行,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当初庙南向,明朝嘉靖四十一年毁于贼寇,改为西向。寝殿中庭戒备,左右以夹室作为两翼。川亭在前面峙立,以双重门保卫他。后面是大堂,以便让诸神栖息,右边为厅,用以祭神祈福。厨房浴室都具备,到预定的日期就完成,到今三十有三年了。父老辈刘逊、黄尚卿、陈藩才来找我,请记叙这事,重改坐向所做的事。

    考查孚佑广烈王,是唐朝忠臣李肃,字行中,陈州中川坊人。祖上叫李冲,封在琅琊。正值家道中落,孚佑广烈王崛起行伍,累立战功起家,(改断句为)升到招讨使。唐朝建中四年,天子到奉天。四面八方的人都在观望,福建的守将牛氏割据福建而叛变。天子以弓箭赐给李肃,命他率领付将胡、陈、周、张、汤,统十万兵前往讨伐。李肃立志吞并逆臣,想要消灭这些逆贼而后吃早饭。出师到长汀浮流口,突然和逆贼遭遇上,李肃奋勇持短兵器鏖战,杀伤很多人。因为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赶到,李肃竟然战死了。尸体浮于江面,经过一个月都不变色。城关人詹纠打捞起他,面色像活的一样,全都认为是神,收敛并殡葬了他。贞元二年,谨慎小心地建庙并祭祀他。贞元十五年,事情让朝庭知道了。记录在战死的忠臣名列,敕封为孚佑广烈王,以妃子陈氏合祭。本地人把詹纠作为侍将也祭祀了,都是义举啊。

    以前汉关云长以前将军遇害江陵,谈论的人特别称赞他雄勇冠世,而深深惋惜他的功业不成就。不知道关公志在灭魏吞吴,一意扶持汉室,则一死足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情,而重垂千古,宜于祭祀他的遍天下,而江陵为特别隆重。唐遭逢朱泚的判乱,乱臣贼将到处都是。李肃王率领五个指挥带兵讨伐叛贼,义旗一指,群奸都吓破了胆,即使命毕战争,奋身在原野上,足以为唐家立起一杆红旗,以让天下那些不忠的人惭愧。和关云长比,确实是不同时代,但是有同样功勋的!正当李王奋战于浮流口时,忠魂凛凛,精爽长存。正统、嘉靖年间,经常有阴助歼贼的奇异事迹,屹立而成为永安城的保障,他有功于永安是很大的。祀典所说的以死尽心尽力于职事,抵御大灾,抵抗大患,李王都符合了,原本应该世世代代享受祭品于永久,那么永安本来就是李王的江陵了。越是世代久远,祭祀李王的人越是虔诚越是严肃,这固然是人心仰慕孚佑广烈王之深,更加可以见忠烈之在天壤间是不会磨灭。

    这一工程,起始举事的人,是知县欧阳弘,归善人;随后完成的人,是知县李大标,潮阳人。采纳忠烈入县志的人,是知县苏民望,宣城人;撰写记的人,普安太守本城赖万玙。

    唐贞元二年新创建,福首有邓宗养、黄文驭、李功奴。明洪武五年重建,福首有李景昌、蔡岩从、范富系。嘉靖四十一年,福首有刘逊、陈天章、李怀仪、黄尚卿、李伯琏、张杰,陈藩立石

    (附注:立战功,起家至招讨使。改断句为:立战功起家,至招讨使。)

    读后:赖万玙,永安城关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人,曾任赣州、浔州推官,后升贵州普安知府。和萧时中一起“删订”《永安万历县志》。他好像很谦虚把名字收到文章里面。

    ^79张水藩2019/12/30 19:52:18

    卷九艺文志重造南塔记

    原文:重造南塔记

    邑人、知州(斗阳) 萧时中撰

    邑肇创景泰初,当兵燹后,有城郭。市井安居,成守可恃,民乃平定安集。然地无他产殖,唯事耕稼。不数十年,生齿繁殖,殷殷訇訇。于是建西、北二桥,通道往来;建南、北二塔,以壮观视,遂称乐邑云。自嘉靖末寇讧四起,桥、塔相继漂毁,闾里萧索,视昔盛时气象不侔耳。

    万历己丑秋,大父母王侯绾组蒞治。时则惟百里,存亡休戚是急,无遑工作。务乃宣序民事(改断句为:无遑工作。务乃宣序民事,),顺时(底页)土而阜其财求,用明德,专化导,仅二期而信孚民和,庶几哉可役使矣!乃进父老耆旧,议兴作之次,佥谓:“南塔逵市,举目共见,且峙学宫东南隅,文风所系,造宜先。”侯颔之,遂捐俸金凡几,为士民倡。选于众,以耆民邓积培主规划,以市民公正赖士文等任职宣力,鸠工集材,各莫不奔走承次,强志用命。是秋社而赋事,越春末而献功。其规制视昔不异,高足望氛祲,广可容宴俎。启八扉下俯,城堞居廛,鳞次比密,鲜愁叹之声;四顾通道,商旅往来,有即次之安。虽山川不殊,而举目有兴起之势。

    是役也,计其费比初造时仅三之一。为费省而成功速,即是而循次依仿,悉兴起无难已。职事者伐石作亭,问言于斗阳子为之记。斗阳子曰:“嗟嗟!天地兴衰,百物成毁,固自有数焉。彼一时也,百废俱废,值数衰也;此一时也,兴衰起弊,瞻视维新,非气数当盛矣乎?虽然,匪侯父母慈惠,忠利之教,足以辑和其人民,安能使其从命如流,而成功若是其速?由兹而民物安阜,比隆富庶,学士辈云蒸蔚起,为国之祯。于是绎思奕世,载侯德者宁有纪乎?”于是乎记。

    督工 耆民邓积培 赖士文 罗世吉

    公正 邓存敬 王天赐 朱魁 温仙胜 饶维山 游丰用 李埈 饶应祖 吴遇彩 陈兴杰 乐鸣风 立石

    开基 檀越陈椿 杨永亨 李永大 黄功续 吴应福

    (附注:1当兵燹后,有城郭。市井安居,改断句为:当兵燹后。有城郭,市井安居,2无遑工作务。乃宣序民事,改断句为:无遑工作。务乃宣序民事,)

    张水藩读文:  重造南塔记

          邑人、知州(斗阳) 萧时中撰

    永安县最早开创于景泰初年,正是 战火焚毁破坏之后。有城郭,市井安居,创业守成都可以依靠,于是百姓平定,安心聚集。然而地方没有其他生产养殖,只是从事耕田种地。没有几十年,人口快速繁殖,街上人头熙熙攘攘。于是建西门、北门两座桥,通道往来;建南、北两座塔,以壮观瞻,永安就称得上是个欢乐的县城了。自从嘉靖末年寇乱四起,桥、塔相继给洪水漂毁,街市萧索,和过去兴盛时的气象不一样了。

    万历己丑年秋天,大父母官王侯绾组蒞临永安县城。当时就只有百里,存亡休戚非常紧迫,没有功夫顾及办大事。当务之急乃是全面安排民事,顺应时节照管好土地,而让百姓有丰厚财富,用才德兼备的人,专事教化开导,仅用两年百姓和睦而讲诚信,到了百姓差不多了可以差遣使用了!于是招进德高望重老人,商议兴造制作的顺序,全都认为:“南塔在城郭内大道两旁的集市,抬头就可以看见,而且耸立学校的东南方,文化风气所关系,建造应该要先。”王侯点了头,就捐出薪俸年金若干,为百姓做出带头榜样。在众人中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邓积培主持规划,以公正的市民赖士文等人任职效力,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各个人没有不奔走忙碌,各人承接有序,强于记忆,做事拼命。这年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分配劳作之事,第二年春末就报告成功了。它规制和以前比没有不同,高度足以观望预示灾祸的云气,宽广可容纳摆宴席。开八个门向下俯视,可以看到城上的矮墙和百姓的房子,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少有愁叹的声音;街上四通八达,商旅往来,有到家的安全感。虽然山川没有区别,而举目四顾有兴起的态势。

    这一工程,计算它的费用仅初造时的三之一。如果都像这样费用省而成功快,就是依次仿照这样,把原有设施全部兴建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负责这件事的人采石做亭子,问话于斗阳子,请为它作记。斗阳子说:“嗨嗨!天地的兴衰,百物的成毁,本来都有自己的定数啦。那个时候是一个时运,百废俱废,碰到气数衰退;现在又是一个时运,兴衰起弊,观瞻更新,难道不是气数应当旺盛了吗?虽然是这样,但是如果不是王侯父母般仁爱,忠和的教诲,足以团结和睦他的人民,怎么能使他们从命如流,而成功像这么快速呢?由此而人民安定万物富足,百姓同等兴盛物产丰富,学士辈英豪奋发蓬勃兴起,是国家的吉祥。于是累世推究思考,感载王侯德行的难道不应该记载吗?”于是就记了。

    督工 耆民邓积培 赖士文 罗世吉

    公正 邓存敬 王天赐 朱魁 温仙胜 饶维山 游丰用 李埈 饶应祖 吴遇彩 陈兴杰 乐鸣风 立石

    开基 檀越陈椿 杨永亨 李永大 黄功续 吴应福

    (附注:1、当兵燹后,有城郭。市井安居,改标点为:当兵燹后。有城郭,市井安居,2、无遑工作务。乃宣序民事,改断句为:无遑工作。务乃宣序民事,)
    读后: “顺时(底页)土”,括号里两个字要合为一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都不懂,《汉语大字典》也查不到。

    古代的塔基本是风水塔,根据它们不同的位置发挥不同作用。永安北塔在水口处,所以它起镇水口,旺财的作用。南塔在永安最高学府儒学的巽位,起旺文星,出人才的作用。

    ^78张水藩2019/12/28 15:07:58

    卷九艺文志忠勇祠记

    原文: 忠勇祠记

    (邑人)御史 林腾蛟撰

    邑南四十里曰邢庄。邢巨族也,世敦睦急义。然介汀、漳间,恐鼠辈窃发,莫可自卫,亦世率子弟习戈铤击刺之术。国初,有祖邢君福,以捕获功授巡检;嗣后,亦以屡擒渠魁,渐被旌赉。鼠辈相戒毋敢近,邢庄盖隐然邑南屏蔽云。

    嘉靖癸丑秋八月,河背寇流劫大田王土坪,并龙岩之苏家山。合势乘胜而下,锋炽不可当。二十八日午,卒至西洋会食,先声袭城邑。邢存嗣、邢忠翔等,急悉族众,拒于车头大坪,扼险击之。分布方定,贼遽至,挥旗而登。我众搴其旗批杀,贼堕指戬胁不可数计。自午至申,盖二十余合。贼知不可进,乃佯少却,潜越炉窠后,扪藤葛,蚁附出大圳,绕阵背,围我左翼。会日暮,失措。于是邢志宏、仲卿、必崇战殁于阵,子炯、进贵、祖晏、必安身数枪,突围出。贼悉众趋中哨,仲翔、宗善业伤重,犹力战。景清虑不能支,持矛赴之。仲翔、宗善得脱身遁。景清独战数贼,力竭,死之。宗善创甚,行不前,贼追及于下林仔,肢解以殉。存续、忠翔以身殿,余众获完。存志抵家,洞开大门以疑贼。贼至,果不敢入。乘夜遁,于是知城中有备,又虞邢氏尾其后,次旦,从蚌口觅路遁。会县尉陈君文昭、千户崔君辅国,督兵为声势。贼仓皇自刃其伤重不能行者,毁其尸以去。

    事闻,代巡玉泉赵公、分守南溪丁公、分巡枫潭万公、太守少波沈公,各嗟悼不已,发帑金恤之。死者复其家,伤者复其身,仍各表其门曰“忠勇”,且命有司立祠,祀志宏、宗善、仲卿、景清、必崇五子云。祠成,邢存嗣者介吾友李吕和、萧宜卿以记请。予谓:是时贼势鸱张火烈,使非邢庄一击,建瓴破竹,岌岌哉城也,几何不殆?而竟迂道遁去,是五子将与桓瞫、先轸肩勇并勋矣。独窃叹平居胼胝负耒,出粟饷卒,有急,身膏草野以捍邑,又非有受半缗之值、一朝之养也。饷卒乃顾趑趄岸帻,于于由由,金之不前,可胜慨哉,可胜慨哉!

    予敬为之记,仍为乐章,庶焄蒿于登歌,表英灵于万祀。辞曰:“嶂合兮峦回,泉泠泠兮东逝。霞霁兮云澄,灵连蜷兮天际。宗党兮簪盍,望苦兮心悷。吹喧腾兮繁舞,群来下兮慰予饥渴。炳萧燎兮馨升,日惨兮风□,羌贞魂兮帝鉴,誓不化兮为厉。同仇兮故山并驾,婉婉兮聊憩。奠琼饴兮桂浆,式醉饱兮慈惠。灵夷犹兮康娱,憺淹留兮容与。扬灵兮未极,焱奄返兮遐举。佐天光兮虹霓,烂昭昭兮我所,妖殄销兮室家乐胥。

    (附注:改标点:果不敢入,乘夜遁。于是知城中有备,改为:果不敢入。乘夜遁,于是知城中有备,)

    张水藩读文:忠勇祠记

          (邑人)御史 林腾蛟撰

    城南四十里的地方叫邢庄。邢姓是永安的大族,世代以亲近友好重义气相传。然而地处长汀、漳州之间,担心鼠辈悄悄发动,没有什么可以自卫,所以也世代相传率领子弟学习舞刀弄枪武术。建国之初,有祖辈邢君福,因为捕捉的功劳授予巡检;之后,也因为屡次擒获大头目,逐渐被赐予旌旗表彰。鼠辈们互相告戒不敢靠近,邢庄因此无形中成了城南的屏障。

    嘉靖癸丑年秋天八月,河背的流寇抢劫大田县的王土坪,和龙岩的苏家山。合并顺势乘胜而下,锋头正炽势不可当。二十八日中午,终于到西洋相聚进食,先放声要攻击县城。邢存嗣、邢忠翔等人,急忙通知本族群众,在车头大坪拒敌,扼制险要以攻击他们。分布才安定下来,贼就到了,他们挥动旗子而向上攀登。我们的群众拔取他们的旗子刺杀他们,贼人断指伤胁的不可数计。从中午到下午4点,大约二十几回合。贼人知道不能前进,于是就假装稍微退却,暗中跨越炉窠的后面,攀援葛藤,像蚁一样隐蔽到大圳,绕到阵地背后,包围我左翼。刚好天黑,大家一时没有主意。于是邢志宏、仲卿、必崇战殁于阵地,子炯、进贵、祖晏、必安身中几枪,突围而出。贼人全部集到中哨,仲翔、宗善已经伤重,还继续尽力作战。景清考虑他们不能支撑,持矛来到。仲翔、宗善得以脱身逃走。景清独自力战几个贼人,力竭而死了。宗善伤很重,走不动,贼人追到下林仔,被肢解而殉战。存续、忠翔以身殿后,其他的众人得到保全。存志回到家,打开大门以让贼人起疑心。贼人到的时候,果然不敢进入。贼人乘夜逃遁,从这里知道了城中有准备,又担心邢氏尾随其后,第二天早上,从蚌口找路逃遁。刚好县尉陈君文昭、千户崔君辅国,督兵造声势。贼人匆忙自己砍杀那些伤重不能走的人,毁掉他们尸体以后离开。

    事情给代巡玉泉赵公、分守南溪丁公、分巡枫潭万公、太守少波沈公知道了,各自哀伤悲叹不已,发钱币怃恤他们。死的恢复他家,伤的恢复他的身体,还在各自的门上表“忠勇”的字,而且命令有关部门立祠,祭祀志宏、宗善、仲卿、景清、必崇五个人。祠堂建成,邢存嗣通过我的朋友李吕和、萧宜卿请我写记。我认为:当时贼人的气势嚣张火烈,如果不是邢庄打击他一下,则势如建瓴破竹,县城就危急了,该多少危险呢?而竟然绕道逃走,是这五个男子汉将和古代桓瞫、先轸比勇并勋了。我独自私下感叹他们平日用长满老茧的手从事农耕,出谷子养士卒,有紧急情况,舍身滋润草野以捍卫县城,又不是有接受政府半吊的钱,或者一天的供养。吃饷的兵卒竟回头张望犹豫观望率性随便,于于由由,像钉子一样不肯向前,能穷尽感慨吗,能穷尽感慨吗!

    我满怀敬意为他们作记,照旧为他们制作乐章,但愿在升堂奏歌中祭祀,在万祀中表彰烈士的灵魂。辞道:“嶂合兮峦回,泉泠泠兮东逝。霞霁兮云澄,灵连蜷兮天际。宗党兮簪盍,望苦兮心悷。吹喧腾兮繁舞,群来下兮慰予饥渴。炳萧燎兮馨升,日惨兮风□,羌贞魂兮帝鉴,誓不化兮为厉。同仇兮故山并驾,婉婉兮聊憩。奠琼饴兮桂浆,式醉饱兮慈惠。灵夷犹兮康娱,憺淹留兮容与。扬灵兮未极,焱奄返兮遐举。佐天光兮虹霓,烂昭昭兮我所,妖殄销兮室家乐胥。”

    (附注:改标点:果不敢入,乘夜遁。于是知城中有备,改为:果不敢入。乘夜遁,于是知城中有备,)

    读后:林腾蛟作的乐章中“日惨兮风□”,这个□的字,原版是(风戾)两个字拼成一个字,读lì,意思是:1风声;2凄凉。一般字典查不到,《汉语大字典》可以找到,电脑上也打不出来,只好这边做个说明。

    ^77张水藩2019/12/27 17:03:36

    卷九艺文志六烈祠记

    原文: 六烈祠记


    佥事(四明) 毛为光撰


    嗟嗟,仗节死义之事,岂妇人女子能辨哉?而载籍以来,刚心烈气往往出自乡泽间。余不知峨冠大绅,名为男子者,或冒耻逞颜,窃一时之生于人世,当施何面目见天下也!夫节义者,天地之正气,无古今,无男女,一也。顾其在男子恒易,而在妇人女子难;在古之妇人女子易,而在叔季难。乃至于男子无闻,而妇人女子多表见。或在穷村下邑,生丁末世者,得与古之侣傅姆而闲图史者比芳揆烈,此不亦奇哉!


    闽中庚申岁,寇盗被野。当时刓贞铲素、甘为瓦全者,无论妇女,即以人士自命,翻为贼响导以鱼肉乡闬;甚而身膺民社,不闻背城一战,率奉头鼠窜,令赭衣辈抚掌而笑,恧矣。


    今永安为延平外邑,安贡堡又永之一乡聚。顾有妇女六人抗节死,如诸生称说,呜呼烈哉!六人者:严师训妻邓氏,抗声骂贼,贼以刀针其口,尚作咄啐声,至断咽乃已;邓林彩妻陈氏,延颈大詈贼求死,贼怒,丛刺之,溪其尸;吴天性妻,被执,过井边,绐贼释手,跃入井死;罗正茂妻刘氏、罗正卿妻姜氏妯娌,奔舟,为贼所及,各相携抱子投水死;林佑女尾姑,同母被系隙室,度不能免,乃拜母,缢而死。呜呼烈哉!鼎镬在前,白刃在后,归人不归鬼,在呼吸间耳。乃慷慨就死,不少低回。岂非天地间正气激昂,喷薄不能自禁者哉?或曰:永有六贤书院,盖杨龟山、李延平诸公云,无亦遗风流教渐染所致欤!庚申至今,只十六岁所,当时从贼以生者,老死无算,仅同腐草;而六烈之名,烱与天壤共尽,则谓之不死亦宜。


    先是,余以行部经其地,诸生以祠请。余曰:“前有六贤,今有六烈,奚不可者!”已请督学胡公、部使者孙公,咸报可。县令复请予碑之,余曰:“昔秦人虎噬六国,靡然北面,独鲁仲连不肯帝秦。燕下齐七十余城,为主死节者惟画邑王蠋,至今歆羡。夫国有一士,犹然重于九鼎,矧一乡有六烈女,何为不可风哉?予独惜夫六烈者不在通都大邑,不为六丈夫耳!尝读《陵母碑铭》云:“妇人之服,衣兮衾兮。有忠有烈,男子之心兮。男子之服,冠兮盖兮。惟邪惟佞,妇人之态兮。”余于六烈亦云:“祠前松竹篱立,风来辄戛击作声,俨然抗贼状。流溪漱石潺潺,为诸淑媛发灵响。夜深月堕屋梁,玉色犹生,肝胆俱亮。嘻!入斯祠者,有不赧颜泚颡哉?”


    是役也,倡议则诸生,勤相则父老,而始终之者前令,今升兴化判许君培之也。


    张水藩读文: 六烈祠记


    佥事(四明) 毛为光撰


    嗨,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的事,怎么是妇人女子能分辨的呢?从有书籍以来,刚烈心气往往从乡泽间出现。我不知道戴高冠的大绅士,名叫男子的,有的冒耻逞颜,窃一时的生命于人世,应该要展现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节义这东西,天地之间的正气,没有分古今,没有分男女,都一样的。只看它在男子是经常和比较容易的,而在妇人女子比较难;在古代的妇人女子容易,而在末世难。乃至于男子没有听说有什么,而妇人女子多有表现。有在下等乡穷村的,生儿子于末世的,能和古代的傅姆结为伴,而和闲图史的人比较芳烈,这不也很奇怪吗!


    在福建中部,庚申年间,寇盗遍野。当时许多人磨损贞操,铲除本色,甘愿为瓦而全的人,无论妇女,即以士人自命的,翻身为贼人做向导以鱼肉乡里;甚至身为民社组织,没有听说背城一战,大都抱头鼠窜,让囚犯们拍掌而笑,惭愧了。


    现在永安是延平的边缘县,安贡堡又是永安的一个乡镇。却有六个妇女抗节而死,像秀才一样被人称说,呜呼烈哉!六个人是:严师训的妻子邓氏,大声骂贼,贼人用刀刺她的嘴巴,她还作咄啐唾骂声,直到断咽才止;邓林彩妻子陈氏,伸出脖子大骂贼人而求死,贼人大怒,几把刀一起刺向她,并把她的尸体丢到大溪里;吴天性妻子,被抓住,经过井边,哄骗贼人放手,跃入井里而死;罗正茂妻子刘氏、罗正卿妻子姜氏妯娌俩,想逃奔小船上,被贼人追到,各自抱子相携投水而死;林佑的女儿尾姑,和母一起被拘押在小房间里,她想来不能幸免,就拜别母亲,自缢而死。呜呼烈哉!锅鼎在前面,白刃在后面,做人还是做鬼,就在一呼吸之间而已。乃能慷慨就死,没有稍微徘徊。难道不是天地间正气激昂、喷勃而不能自禁的吗?有人说:永安有六贤书院,就是杨龟山、李延平诸位先生,无非也是遗风流教渐染所致吧!庚申年至今,只有十六年的样子,当时随从贼人而生的,老死的无数,只是像腐草一样;而六位烈女的名声,光明与天地共尽,就说她们没有死也可以。


    这之前,我因为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经过这地方,儒学秀才们以建祠的事请示。我说:“前面有六贤,现在有六烈,有什么不可以的!”过后请示督学胡公、部使者孙公,都回报可以。县令又再请我为它写碑文,我说:“以前秦人虎狼般吞噬六国,风靡北面,只有鲁仲连不肯奉秦为帝。燕国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为主死节的人只有画邑的王蠋,至今令人羡慕。国家有一个勇士,都还重于九鼎,何况一乡有六个烈女,为什么不可以风光呢?我就可惜的六个烈女不在四通八达的大城市,不是六个男子汉而已!曾经读《陵母碑铭》里说:“妇人之服,衣兮衾兮。有忠有烈,男子之心兮。男子之服,冠兮盖兮。惟邪惟佞,妇人之态兮。”我对于六个烈女也说:“祠前松竹像篱笆一样竖立,风来总是戛击作声响,俨然是反抗贼人的样子。流溪冲漱石头潺潺作响,为几个贤淑美女发出灵响。夜深明月西堕屋梁,她们玉色犹生,肝胆都发亮。哎!进入这祠堂的人,有不惭愧冒汗的吗?”


    这一工程,倡议的是儒学秀才们,勤勉从事的则是地方父老,而始终主持的是前县令,现在升兴化判官的许先生培之。


    张水藩读后:这一篇本来不想读,因为封建的贞操观念已经过时。后来为了全书的完整,还是读了。读后觉得这些女子很可怜,贞操固然重要,但和生命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相信现代不会有女子还会拿生命换贞操了。




    ^76张水藩2019/12/22 11:10:43

    卷九艺文志赖孝子传

    原文:赖孝子传

    御史(邑人) 林腾蛟撰

    嘉靖丙辰夏,五水暴溢,九龙、燕江平地高十数丈,沿江庐舍漂没以千数。风声怒号,雨如注,昼旦晦冥。

    先是,孝子之母死未葬,家人蒿厝之城北隅冈山上。至是,孝子急觅舟救之。独呼苍头三四人,俱出门。祖母止之曰:“水势若是,死尔,不可去!”孝子掉臂不从,曰:“柩亡俱亡矣,何颜以立天地间!”至则厝屋坏矣。出柩而曳之舟,舟小水猛,威不克载。顾冈有古树,大可数围,乃与苍头力绠柩升树。遣苍头归,报曰:“柩升矣。”乃孝子执盖树柯上守柩。是时,村民避水高阜,咸不忍孝子独立风雨波涛中,招与俱,孝子第摇手谢之,不赴。顷,水及柯;又顷,水拔树,柩并孝子俱没。越二日,水退。柩不知所之,孝子尸在冈下数武,颜色不变。远近观者若堵,咸悲孝子,又嗟异孝子能尸独留也。

    初,孝子母卒,齿尚稚。既长,则数以葬事请于父。父方信堪舆家言,苛择阴阳吉利,无所遇,以是卒不得葬。孝子以母未葬也,朝夕伤心自贬损,终其身未尝一御丝绮服。家人怪之。不敢问也。及置妇,妇间问之,曰:“吾人且未能成,奚服为?”以是知孝子意盖有在也。孝子为人恭而婉,居常俯首默默,不妄出一言。及询厥事理当否,及闾阎情状琐屑,咸能中其肯綮。少善饮,及就予家大人封君学,封君戒之,即不饮,饮即不至醉。先是,督学宪臣试子弟俊敏可进者若干人肄于学,命曰“俊秀生”,孝子与焉。孝子死,有司具其事观察诸司,诸司啧啧曰:“孝子,孝子!”署其门曰“赖孝子门”。孝子名豫,字立卿。

    赞曰:“河孽为霤,岁在龙也。澒澒城野,鱼鳖宫也。母儿何辜,罹兹凶也。号吁不应,儿心恫也。儿魄虽留,魂俱东也。尾闾可塞,恨焉穷也!化为精卫,衔石终也。”

    (附注:1、舟小水猛,威不克载。改断句为:舟小水猛威,不克载。2、督学宪臣试子弟俊敏可进者若干人肄于学,改断句为:督学宪臣试子弟俊敏,可进者若干人,肄于学,)

    张水藩读文: 赖孝子传

          御史(邑人) 林腾蛟撰

    明朝嘉靖丙辰年夏天,五条河水急剧涨溢,九龙江、燕江高出平地十几丈,沿江房屋漂没以千计数。大风怒号,雨下如注,昼夜昏暗阴沉。

    这之前,孝子的母亲过世了没有入葬,家人在城北的山冈角落上搭草棚停柩。到这时候,孝子急忙找小船去救她母亲。自己呼叫三四个奴仆,一起出门。祖母制止他说:“水势像这样,去死啊,不能去!”孝子甩掉手臂不听从,说:“灵柩丢就一起丢了,不然有什么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到山冈草棚的时候停柩的草屋坏了。搬出灵柩拉到小船上,船小水威猛,不能载。看山冈有古树,有几个人抱的大,就和奴仆尽力用绳子把灵柩升到树上。打发奴仆回家,报告说:“灵柩升高了。”于是孝子打伞在树枝上守柩。这时,村民避水到高处,都不忍心孝子自己一个人立在风雨波涛中,招呼他去和他们一起,孝子一一摇手谢绝他们,不肯过去。不久,洪水到了树枝上;又一下,洪水拔起大树,灵柩和孝子一起被淹没。过二天,洪水退了。灵柩不知漂到哪里,孝子的尸体在山冈下几步远,颜色没有变化。远近围观的人像一道道人墙围堵,全都为孝子悲伤,又感叹诧异孝子怎么能尸体独留呢。

    当初,孝子母亲过世,他年纪还小。等到已经长大,曾几次因为葬母的事请问于父亲。父亲当时信风水先生的话,苛刻选择阴阳吉利,没有找到好的,因此始终不能入葬。孝子因为母亲没有入葬,朝夕伤心自己贬损自己,终身不尝一次使用丝绮衣服。家人对他也感到奇怪,但不敢问。等到人娶了媳妇,媳妇有时问他,说:“我人都还没有长成,怎么穿丝绮衣服呢?”因此知道孝子意有所在。孝子为人恭敬而婉转,在家常常俯首默默,不随便说出一句话。到了询问那个事有道理吗,以及邻居情形状况细小的事,都能点中最重要的关键。年少时善于喝酒,等到来我家向大人封君求学时,封君告戒他,就不喝酒,就是喝酒也不到醉。这之前,督学宪臣筛选测试子弟灵敏过人,可以进入儒学学习的几个人,叫做“俊秀生”,孝子在俊秀生里面。孝子死后,有关部门把他的事备文呈报到观察等几个司,几个司啧啧称赞说:“孝子,孝子!”题写他的门上是“赖孝子门”。孝子名叫豫,字立卿。

    赞道:“河孽为霤,岁在龙也。澒澒城野,鱼鳖宫也。母儿何辜,罹兹凶也。号吁不应,儿心恫也。儿魄虽留,魂俱东也。尾闾可塞,恨焉穷也!化为精卫,衔石终也。”

    (附注:1、舟小水猛,威不克载。改断句为:舟小水猛威,不克载。2、督学宪臣试子弟俊敏可进者若干人肄于学,改断句为:督学宪臣试子弟俊敏,可进者若干人,肄于学,)

    张水藩解读:这当然是一出悲剧,现代应该不会重演。林腾蛟的父亲林祥,因为林腾蛟被荫封为御史,所以称呼“封君”。赖孝子实际是林腾蛟爸爸的学生。

    ^75张水藩2019/12/10 8:25:18

    卷九艺文志障水陂记

    原文:障水陂记

    知州(邑人) 萧时中撰

    昔太史公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歌》,而作《河渠书》,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何哉!”论其利,则滋益灌溉,岁致千万石入;语害,则横流暴出,鱼鳖其民。后世形地者流谓,其所系大有征验,其逶迤环抱则为吉,其直走反背则凶。

    永初盖沙县远村,介漳、汀间,居民不盈百亩之宅、一丘之兆,各因其向背而趋避之。自景泰间寇乱后,始创城郭,置邑治。城之西、南,二水会流,襟带于右,独东一水至城后而直流。先是,亦尝筑为陂,堰障而上迎,汇西、南二水而合流,形地者谓其改无情为有情也。嘉靖丙辰,大水漫城坏屋,漂拔巨木,而陂亦因以毁,盖本卑狭浅薄致然。距今三十余年,未有创议改建者。

    万历壬辰,君侯苏父母奉檄蒞治,起敝维新,百废俱举。庠生饶俨、李西铭等,乃敢以是请。君侯可其议,集耆民邢存志、吴衍、饶偁等掌其事,又选择市民公正有力量者麻日成、张天吉等分任其劳。兴工于是年冬十一月,告成于今春四月,盖阅数月而毕事。是役也,君侯捐俸以先倡,为子民者,孰不感激思奋以慰之。富余者输钱谷,丁壮者服筋力,盖本利民为劝相之道,故其成若是之速也。度其陂,昔也高不过数尺,阔不满丈,今增而十倍焉。诚坚固不拔,足垂永久。

    夫睹河、洛者思禹功,今君侯功在永,当不下禹矣。然尚不肯以成功自居,谓此足以称塞,且惓惓于条陈兴举之议者,不一而足,凡可待泽于下,日未艾焉。佥谓不可无纪述,使后人见清风之华、峻伟之烈也。共谋碑言于斗阳萧子,萧子曰:“碑以勒勋而传后,才如蔡邕,故能骨鲠训典,句无择言,余则安能?特以分属子民,身亲其盛,且将徼惠利于无穷者,故不敢重辞。”乃直叙其事,载诸石。使后形德慕功者,读镌而似面焉。亦今日载言之职也,于是乎记。

    掌事 耆民邢存志 吴衍 饶称 李圻

    公正 麻日成 邓万寿 张天吉 李迁 饶维岳 陈志昂 陈必寿 同立

    (附注:1、居民不盈百亩之宅、一丘之兆,改断句标点为:居民不盈百。亩之宅、一丘之兆,2、共谋碑言于斗阳萧子,改断句为:共谋碑,言于斗阳萧子,)

    张水藩读文:   障水陂记

           知州(邑人) 萧时中撰

    以前太史公司马迁跟大家背柴火堵塞黄河筑宣房宫,悲叹汉武帝的《瓠子之歌》,而写出《河渠书》这一篇记,叹道:“厉害啊,水的为利为害是怎么样的呢!”说起它的利,就是滋益灌溉土地,一年致有千万石收入;说它的害,就是横流暴出,使百姓成为鱼鳖。后世观察地形的人们认为,水流的形状所关系很大是有事实根据的,水流逶迤环抱的就为吉,水流直走反背的就为凶。

    永安当初本来是沙县的远村,介于漳州、长汀之间,居民不盈百户。一亩大的住宅、一丘的坟墓,各因其有不同趋避而有不同的向背。从景泰年间沙寇反乱以后,才开始创建城郭,设置县治。县城的西、南两方,两条河水流入会合,成襟带在县城的右边,只有东边一条流水到城后而直流去。之前,也曾经筑起低水坝,堤坝阻塞流水而上迎,汇合西、南二水而成合流,观察地形的人认为这样是改无情水为有情水。嘉靖丙辰年,大水漫浸城关毁坏房屋,洪水漂拔巨木,而水坝也因此毁坏,大约是基础狭隘浅薄导致这样。距离现在有三十余年了,都没有人首先提议改建的。

    万历壬辰年,尊贵的苏父母官奉公文蒞临县城,放弃有害老办法提倡新办法,各种荒废措施全都兴举起来。儒学生饶俨、李西铭等人,于是敢以这个问题请求。苏君侯认可他们的提议,招集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邢存志、吴衍、饶偁等人掌理这个事,又选择市民中为人公正,又有号召力的麻日成、张天吉等人分头担任其他具体工作。在壬辰年冬十一月动工,大功告成于今年春天四月,大体经历 几个月完成全部工程。在这一工程中,苏君侯捐出薪俸以率先提倡,作为子民的,谁不感激思奋以让他心安。富余的人捐献钱财米谷,年轻力壮的从事筋骨之力,大概是本来就是利民的劝勉之道,所以工程完成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度量这个陂,过去高不过几尺,宽阔不满丈,现在增加有十倍了。确实坚固不可动摇,足以传留后世于永久。

    观看黄河、洛水的人会思念大禹的功劳,现在苏君侯功劳在永安,应该不比大禹差。然而他还不肯以成功者自居,说这个只能称塞子而已,而且念念不忘于向上级分条讲述新举办提议的,这类的事情不只一个,无法列举齐全,凡是可以将要恩惠于下面的措施,没有停止日子。大家都认为不能没有纪述,使后人看见清风的华丽、峻伟的刚烈啊。共同谋划树碑的事,给斗阳萧子说。萧子说:“碑石以勒刻功勋而传于后代,才气像蔡邕,所以能做到骨力是从《尚书》中来的,句子没有失当的,我则怎么能做到呢?只是因为身份属子民,亲身经历其盛举,而且将要面临恩惠利益于无穷,所以不敢反复推辞。”于是就直叙这个事情,记载于石头上。使以后形德慕功的人,读镌刻的内容就像见到他一面。也是今天记载这些话的分内的事,于是乎就记了。

    掌事 耆民邢存志 吴衍 饶称 李圻

    公正 麻日成 邓万寿 张天吉 李迁 饶维岳 陈志昂 陈必寿 同立

    (附注:1、居民不盈百亩之宅、一丘之兆,改断句标点为:居民不盈百。亩之宅、一丘之兆,2、共谋碑言于斗阳萧子,改断句为:共谋碑,言于斗阳萧子,)

    张水藩解读:永安障水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由于下游筑起发电站,大水把障水陂淹没了,这样苏民望老先生所担心的永安风水问题也解决了。不过,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苏民望确实是个好人好官,他在永安当官无非是几年的事,他却愿意拿出自己的工资为永安人谋划千万年的事,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子,给他点个赞吧!

    ^74张水藩2019/12/5 18:20:03

    卷九艺文志唐田王庙碑

    原文:唐田王庙碑

    编修(三山) 唐震撰

    孚佑广烈王神庙者,唐田王李肃庙食之宇也。初,王诞于陈州中川坊。母杨氏,生产夕,大见灵异,知其必贵,阴保之。及成童,父相尝诲之曰:“汝祖冲勋于帝室,赐壤琅琊。既薨,累世弗振,吾所以最恨。汝能继先志,吾死且暝目。”王泣而谢曰:“惟大人之命是从。”既长,膂力绝伦,发语成章。会唐中衰,天下多故。王以世家子从戎,搴旗获馘,而功名益盛。与浑、马辈胥前后,寻封田王。

    建中间,天子幸奉天,怀光观望,谋归河中。闽叛将牛氏乘中原有事,闭关窃据。及朱泚平,天子赐王弓矢,命之曰:“闽粤弗廷,汝实征之。”于是,王率精锐数万,裨将有五,即今之胡、陈、周、汤、张是也。师次临汀浮流口,进于浮流城南,与贼遇。时王师未集,贼突兀至,锋交而后兵未继。左右俱失色,王笑曰:“此正吾报国之日也!”乃与短兵接,鏖战良久,而贼势益盛,犹手战数十而殁。尸浮于水,弥月不坏。

    邑大姓詹纠,悯王之忠且勇,敛其尸,具服,殡而祠焉。凡祷无不应。贞元十五年,而朝廷追封死于王事者,有司具其实以闻,敕赐孚佑广烈王祀,妃陈氏配享。由唐迄今,五百有馀岁矣,廊庑圮毁,鞠为蔓草,乡人黄文驭等募众维新焉。由是乡人子趋云集,弗日完成,轮奂翼然焉。处士杨永中请余为文以纪之。余惟昔张巡守睢阳,死于贼手,骨齑形粉,似真可痛。向令遂破子琦,擒思明,俘禄山,勒石渔阳,饮至唐室,不过荣身一时,齐名李、郭,安能庙食千载,人谈诸口,恍然如昨?此岂他哉!是盖富贵易衰,忠义弗振,亦故天相之也。王之迹实不忝张侯,是宜庙食,继继承承,亦千百斯载,用书为忠义劝。

    张水藩读文:  唐田王庙碑

            编修(三山) 唐震撰

    叫孚佑广烈王神庙的,是唐田王李肃庙食的庙宇。当初,李肃诞生于陈州的中川坊。母亲杨氏,生产前夕,见了很多灵异现象,知道他长大必然富贵,暗中认真保护他。等到童年懂事了,父亲李相曾经教诲他说:“你祖上幼小得勋于皇室,赐地在琅琊。已经过世,连着几代都不振作,我因此很气。你如果能继承先辈志向,我死也暝目。”李肃哭着告诉父亲说:“只要是父亲大人的命令就服从。”到已经长大,膂力独一无二的大,而且出口成章。刚刚碰到唐朝中途衰落,天下多事。李肃以世家的子弟从军,拔敌旗斩获取敌人首级,功名更加隆盛。和李浑、马辈相互前后,不久就封田王。

    唐朝建中年间(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天子到陕西奉天,李怀光居中观望,阴谋回河中。福建叛将牛氏乘中原有事,闭关窃据。到叛军头子朱泚被平定,皇帝赐给李肃弓箭,命令他说:“福建广东不归顺朝廷,你即征讨他们。”于是,田王率精锐兵马数万,付将有五个,就是现在的胡、陈、周、汤、张等人。驻军临汀浮流口,向浮流城南进发,和敌军遭遇。当时王师还没有集中,敌军突兀而至,交锋了而后续部队没有接续上来。田王左右都大惊失色,田王笑着说:“这时候正是我报国的时间!”于是就和敌人短兵相接,鏖战许久,而敌势更加强盛,还徒手与数十敌人战斗而殁。尸体浮于水面,满一个月都没有坏。

    城关大姓詹纠,哀怜田王的忠且勇,收敛他的尸体,给他穿上朝服,进行安葬而建祠祭祀他。凡是祷告没有不应验的。唐朝贞元十五年,朝廷追封死于王事的人,有关部门详细把李肃当时事实向上报告,敕命赐以孚佑广烈王进行祭祀,王妃陈氏同受祭飨。从唐朝到现在,有五百多年,堂下四周的廊屋坍塌毁坏,蔓草丛生,本乡人黄文驭等人募集众人资材维修更新。于是乡里人都像游云一样聚集来帮忙,不多时间就完成了,房子高大众多挑梁像鸟的羽翼一样展开。处士杨永中请我作文以纪载这事。我想过去张巡守睢阳,死于贼手,粉身碎骨,好像真的很让人痛心。假如张巡就破了尹子琦,擒拿史思明,俘虏安禄山,勒刻石头在渔阳,庆功酒喝到唐朝都城,不过荣身于一时,和李光弼、郭子仪齐名,怎么能受人奉祀千年,大家众口谈起,恍然像在昨天呢?这难道有其他的吗!这大概是富贵容易衰落,忠义就是不要兴起,也因此天会相助他的。田王的事迹真实不愧张巡,是应该受人奉祀,继继承承,传千百年,因此写下这些以劝告人们笃行忠义。

    张水藩解读:唐震(约1358—1392),字士亨,福建闽县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任亨泰榜一甲进士第二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在一次随太祖出巡的路上去世,朱元璋特遣使为其归葬,并为文谕祭

    文章没有落款写作时间,但从唐震的经历,我们可以判断应该在明朝洪武1388——至1392年之间,因为唐震1388年中一甲进士第二榜眼,才有资格马上授翰林院编修,1392年就走了。落款官衔是编修,就说明当时的职位编修。如果他还没有功名,永安人也不会老远去请他写碑记。

    唐朝建中年间(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李肃出征福建,激战永安,应该是永安一个有史可查的历史事件。

    ^73张水藩2019/12/1 16:29:34

    卷九艺文志黄少沧先生永怀碑

    原文:黄少沧先生永怀碑

    知州(邑人) 萧时中撰

    永自创邑迄今百数十年间,其治行称良者仅五六计,其称善教,则不若其数。岂教难而治则易哉?语有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诵。”今余于少沧黄先生信之。

    先生之先大父沧溪公,以名进士出守吉安,卓有惠政,晋督江右学政。余署教时,尝(据原版改当为尝)受督课命,居会省,则闻诸士子论明允必曰沧溪,沧溪宗师云。后以大参转余闽观察,未及抵任而殁。殁之日,靡有寸余以遗及子孙,其廉洁乃如此。而少沧先生其长子也,读礼毕事,慎念其先大夫清白家法,而以身审行之。饘粥甘心,茹淡被素,唯闭户力(据原版改办为力)学,不轻步履动,求古人躬行而已。先公大夫所荐拔称得士,其通要者,知先生居约,欲以其馀为先生计,幸一见而致之。而先生素重干谒,竟守不见之节。然厄于数,不偶场屋。万历癸未年,竟以贡选上,且自念不能俯仰,惟时有司事,乃授余永邑司训,冀以简秩免仆仆也。抵学日,一意慕向古人造士良法,辨拆几微,课业上下,拳拳罔替。每以己膳膳诸士,就课者岁时常挚馈,不特重却,且常以其馀给诸生之不足者。居常论诲,必先躬行实践,所亲就乐育必端士,其奇袤汇落落不入也,大率以身先为教,孰不欲奋励趋于古人哉!亲见祀圣宫墙卑下弗称,先生则筑起以壮伟观;或言面学故路塞不宜,先生则买宅复辟之;启圣祠拜台毁缺,先生则备砖埴从新筑造。凡所费,皆自先生,不该有众也。前值缺县署,百姓父老驰诣(附注:据原版驰请改为驰诣)于上,重得先生。先生则恳切辞解。而上亦廉知先生有守有为,竟从父老请。先生接署,输期迫年。为先生虑者,恐其或愆速戾也,时则输役纷纷,兢赴效纳,故不假一鞭笞,遂报完先于他邑,前此所未闻者。先是,赋役蠧弊滋甚,父老辈请于谭府祖,愿遵立总则,分各图自派,时为转闻。檄下,为蠧者多方挠之,且怵以害。先生弗之动,毅然行报,岁计省千余金,遂为常法。此通邑不朽惠也。先者,民苦追逮扰甚。先生视署半载,村落安枕,鸡犬以宁,深陬穷谷,扶杖交庆,快幸在一时何如耳!

    方届瓜期,拟有破调峻擢以偿先生,乃阒寂无闻及。先生不谋于人,径牒乞休。闻之日,诸士子彷徨于学,士夫辈太息于家,百姓父老咨嗟于道路,咸怆然不平于心。或曰:“人不可轻为人所知,知则必为用而诟随。”先生求致,意其远诟欤?或又言:“啬于身者,每丰于后。”先生不尽其未用,殆欲丰于后耶?余谓:先生耿介好修,顺理洁行,志念所向往,决然赴之,斯鞠躬君子哉!教士而士怀,治民而民戴,生平毕矣,又奚计其他?诸士、父老咸首是余言,但终不能释然于怀者,遂请余言劖诸石,建亭以志去后深长之思。先生广东揭阳县人,讳燧,少沧其别号云。

    督理 耆民邢存志 吴衍 饶偁

    坊里 麻日成 李迁 叶奖臣 赖天洪

    (附注:1、当受督课命,据原版改当为尝,即:尝受督课命,2、不轻步履,动求古人躬行而已。改断句为:不轻步履动,求古人躬行而已。3、唯闭户办学,据原版改办为力,即:唯闭户力学,4、百姓父老驰请于上,据原版请改为诣,即:百姓父老驰诣于上,)

    张水藩读文:黄少沧先生永怀碑

            知州(邑人) 萧时中撰

    永安自从创县到现在也就百数十年间,其间政绩称得上良的合计也仅有五六个,其间称得上善教的,就还不如这个数。难道是教书难而治理就容易吗?有俗语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诵。”现在我从黄少沧先生身上相信了这句话。

    先生已过世的祖父沧溪公,以名列前茅的进士资格出任吉安,有卓越的惠政,晋升总督江西学政。我暂任教职时,曾经(据原版改当为尝)接受督察考核命令,一起在省会居留时,就听到众士子谈论到严明恰当时一定要说到沧溪,沧溪宗师怎么说。后来以大参资格转任我们福建观察,还没有来得及抵达任所就殁世了。殁世的时候,没有一点东西可以遗留给子孙,他的廉洁就像这样。而少沧先生就是他的长子,居丧结束,常常警惕地想起他父亲清白治家的礼法,而以自身带头审慎地实行它。甘心吃点稀饭,清淡粗食不盖皮毛,只专心闭门力(据原版改办为力)学,不轻易到处走动,(改断句为)只求像古人一样身体力行而已。先公大夫所推荐选拔的可称获得贤士,其中官位显要的,知道先生居于贫困,想要用他们多余资财给先生做生计,侥幸想一见面就给先生。而先生素来看重某种求见,竟然守住不见的节操。然而受困于天数,和考场不合。一直到万历癸未年,才以贡士选上,而且自己掂量不能灵活应付世事。直到按照规定的时间有关部门才给与办理,于是就授予我永安县县学教谕。希望简单整理行旅免得旅途劳顿。抵达学校那天起,就一心一意思慕向往古人造就学业有成就的士子的好方法,辨别拆分到很细微,功课学业师生之间,诚挚的样子不可替代。常常用自己的伙食请学生吃,来上课的人年节会诚恳地给先生赠送,他不只重复拒绝,而且常常以其多余的给学生中不足的人。居家常讨论教诲的问题,必定要先亲身实践,他所亲近和乐于教育的必定是正派之士,至于媚道等类就孤独不入群了,大体以自身先做为教,谁不想努力快步向古贤人靠近呢!他自己看到祀圣宫的墙低矮不对称,先生就建高起来以壮伟观;有人说学校对面的老路不宜堵塞,先生就房子买下把它重新开辟出来;启圣祠的拜台有毁缺,先生就准备砖头黄土重新筑造。所有费用,都是先生自己掏,他认为不应当由众人负担。当时刚好缺代理县令,父老百姓飞快到上级那里,重新得到先生。先生则恳切 辞官解职。而上级也从考察中知道先生有操守有作为,竟然就顺从了父老们的请求。先生接手代理县政,缴公粮的日期迫近(附注:迫年,据原版改年为耳字)。为先生考虑的人,怕他可能耽误收粮而招致罪责,当时人们就纷纷出来服役,兢先奔赴纳粮处效劳,所以不要借用抽一鞭子,就报告完成,比其他县都更先完成,这在以前是从没有听说过的。开始,赋役侵蚀破坏滋生得很厉害,父老辈向谭府祖请示,愿意遵照份额立状总则上交,具体再由各图自己分派,当时还是口头转述。公文下发后,那些蛀虫们多方阻挠它,而且怕因此被破坏。先生不为所动,毅然实行新办法,一年下来合计可以省一千余金,这就成为经常的办法。这是全县不朽的恩惠啊。以前,百姓苦于官府的追逼骚扰。先生代理半年,村落百姓可以安眠,鸡犬因此安宁,就是在深山穷谷的角落也这样,老人扶杖交相庆幸,一时间的快乐幸福是怎么样形容呢!

    才到任满更代之期,应该有破格高拔以补偿先生,却死寂一样没有听说有他的份。先生不去向人谋求,直接打报告要求退休。消息传出来那天,众士子彷徨于学校,士大夫辈的人长叹息于家中,百姓父老叹息于路上,全都悲伤不平于心。有人说:“人不可以轻易为人所了解,了解就必为人所用而指责也随着来了。”先生求交还官职,想他是为了远离指责吗?有人又说:“舍不得用于自身的,常常丰足于后代。”先生不尽量发挥他还没有发挥的能量,大概是想要丰富于后代吧?我认为:先生正直好修养,遵循道理清白的操行,思想所向往的地方,肯定会奔向它,这是鞠躬尽瘁的君子呀!教育学士而学士怀念,治理百姓而百姓爱戴,生平事业完结了,又怎么要计较其他什么呢?众士子、父老对我的话全都点头称是,但是始终不能释然于怀的人,就请我写几句话刻到石头上,建亭以记住先生去后深长的思念。先生广东揭阳县人,名叫燧,少沧是他的别号。

    督理 耆民邢存志 吴衍 饶偁

    坊里 麻日成 李迁 叶奖臣 赖天洪

    (附注:1、当受督课命,据原版改当为尝,即:尝受督课命,2、不轻步履,动求古人躬行而已。改断句为:不轻步履动,求古人躬行而已。3、唯闭户办学,据原版改办为力,即:唯闭户力学,4、百姓父老驰请于上,据原版改请为诣,即:百姓父老驰诣于上,5、附注:迫年,据原版改年为耳字)

    张水藩解读:进士萧时中,号斗阳,福建永安县人。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黄才敏榜进士。嘉靖间知江西安仁县,平易近民,勤于课士。洪武三十年(1397),安仁邑绅王溥凿官陂,灌蓝田一坂田五百馀亩,又凿石陂里涧堰。岁久湮塞。嘉靖三十八年,萧时中乃凿洪岩岭通河水,灌蓝田坂千馀亩,人称“萧侯富川陂”。隆庆间,任广西兴业县知县,后官至荆门知州。万历间,萧时中参与“删订”《永安万历县志》,排名第一。

    黄少沧家教好,他自己则身教好,行政能力也不错,文章写得很清楚,不多说了。

    ^72张水藩2019/11/28 13:37:43

    关于卢候是”卢沣”还是“卢泮“的问题

    又翻了一下县志,发现在演 武 场的记载中有这样记述:

    “在县治北。其地平旷,周围可百数丈。嘉靖三十五年,为洪水致圮十之一二。万历十四年,有请迁之东漏泽园者。时本府推官卢泮署邑,亲视其地,见枯骨玼玼数千,固不允,莫若旧址为善。乃令军人运北桥废石,益加砌固。二十一年,知县苏民望又为之重建厅亭,于是永可训练矣。”

    查原版复制放大,还是不很清楚,参考的书都是万历期间的府志和县志,他们一般当代人写当代人,不至于搞错名字,重版的时候搞错的可能性比较大。

    又查《江南通志》发现庚辰科(万历八年)进士名录有盧泮,而且是“無為州人”,和府志所记同一个地方,但延平府志重版时,可能把泮,看成沣了,出现错误,因此少数服从多数,卢候取“卢泮“而不取”卢沣”

    ^71张水藩2019/11/22 21:21:55

    卷九艺文志卢侯永思碑

    原文:卢侯永思碑

    侍郎(长乐) 陈省撰

    夫吏民上者,亦称雄哉!难在民乎?余谓难不在民,而在上。据几而临一郡,数邑之民,剧不能困吾剖,巧不能遁吾察,疑不能当吾决,威不加乎怒,恩不乘乎喜,如是而称能吏,世多有之。乃若沦濡浃洽,鼓舞变动,能使民未至而望,既至而祝,既去而思,则于今不数数见焉。乃得于剑郡永安之民之于司理卢君,盖爱慕而望,欢欣而祝,去之久而思之愈勤,此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君起家进士,司刑延平。敷精敏于慈祥,运干捷于廉恕。诸所谳讯,能令奸者输诚,枉者平反,健者、黠者帖然安于不竞。即古史所称,天下无冤民,与民自以不冤者,奚多逊焉!

    一日,永离其令,奸风大作,民不聊生,相与诣佛,祝曰:“吾邑僻且瘵甚也,神其相我,得借卢侯,俾雨露永民!”当道稔其贤,从民之欲,因以邑篆属君署,则人人大喜加额。君至,刷弊剔蠧,所剖决如干将之剸犀兕,明断如皎曦之照幽微。修葺城垣,不扰民一钱,是曹盍之理也;作演武场,泽及枯骨,是召、杜之仁也。至于法立而关千百年之计,惠行而系数百万苍生之命,则清田丈亩,尤足以系永思。盖永安自丈田以来,里书势豪奸敝百出,欺隐多方,飞射毫厘至蔑顷亩。承威首发,荡产覆家,当事之人,无复为念。即念之,谓已成事,不欲任劳怨,竟莫之恤。君独恻然,谓此系民瘼非细也,事要于其当,即十反不为病,况不可已者乎?于是日夜筹画,核其敝源起于丈田之时,未取亲供供册之时,催完太速。遂请于当路,立为报田匀苗之法,补其未取亲供之敝,务报出于民而丈合于官者为定额。一时敝窦革除殆尽,奸者弭,强者敛,弱而贫者苏。

    政方月余,而德及永民甚大。兹以迁秩行久矣,民享君之惠,思君之泽。室家相聚,则曰:“卢侯蔽覆我也。”饱食暖衣,则曰:“卢侯衣哺我也。”吏不至门,犬不夜吠,则曰:“卢侯安辑我也。”相与颂侯不忘,鸠工立亭尸祝之。予同年、太守萧君时中、门人诸生、余子名世辈,率耆民征予文,以勒诸石。

    嗟乎,民易感哉!乃卢君者,何以得斯于民也?剖剧、察奸、决疑、明务,力可勉为之。望其来,忧其去,而永其思,此非才合于诚,政出于学,未可以厚望于斯世。古今称循吏系民去思者,汉推何武,唐推韦丹,外此寥寥也。何生永始之世,竟无推挽功,能不大显著?韦在元和,借周墀之荐,庶几有闻。君不为煦煦皎皎之行,以果毅沉重之守,为廊庙所知,行将由比部而铨曹,由郎署而卿贰,以大行其志,而大霈其泽。君之去思如何、如韦,而所值明时过之矣。不佞暗于世务,而喜论吏治。思欲临民者皆得如君,不难乎民,而难乎我。使期月之政,足以系千百年之思;一政之举,足以系百万苍生之命,俾海宇皆获如永民之霑霈焉。则君今日之思于永之民也,他日将思于天下之民也。余僣预言之,为君左券。

    督理 耆民赖士文 罗世吉

    公正

    张天吉 邓文魁 饶备 朱魁 赖万里 游丰用

    吴遇彩 张上元

    (附注:飞射毫厘,至蔑顷亩。改断句为:飞射毫厘至蔑顷亩。)

    张水藩读文:卢侯永思碑

           侍郎(长乐) 陈省撰

    在老百姓上面当官的人,也配称雄啊!难的是在老百姓吗?我认为难不在百姓,而在上面。凭依案几而面临一个郡府,几个县的百姓,复杂不能困扰我的分析,巧辩不能逃避我的审察,疑问不能阻挡我判断,威严不会因为愤怒而滥发,恩惠不会因为欢喜而趁机施行,像这样的就能称为能吏,世间有很多。至于轻易地让恩泽的雨露普遍沾润,百姓欢欣鼓舞于变动,能使百姓在没有到来以前盼望,已经到了就祝福他,已经离开了就思念他,现在却没有几个了。到现在才获得在延平府永安的百姓,对于司理卢君是这样的态度,大概是爱慕而盼望,欢欣而祝福,离开久了而思念更勤,这怎么可以用声音笑貌作纪念的呢!

    卢君进士出身,在延平府负责司刑。在精细敏捷中铺开慈爱和善,运用干练敏捷于廉洁宽厚。所有审讯,能让奸滑的人献纳诚心,冤枉的人得到平反,强健的人、聪明而狡猾的人顺从服气,安于不互相争胜。就是古史所称的,天下没有冤民,和百姓自认为不冤的,怎么是要多让步呢!

    到了有一天,永安失去它的好县令,作奸犯科的风气大作,民不聊生,一起到菩萨那儿,祷告说:“我们县偏僻而且贫穷疾苦,神明帮助我们,能借卢侯回来,让他雨露我们永安百姓!”当权的人熟悉他的贤能,顺从百姓的愿望,因此以永安县隶属卢君暂代,永安人人都大喜以手加额表示庆幸。卢君来到,刷去弊端剔除蠧虫,所分析解决问题像用利剑干将去截断犀兕的皮一样利落,明确地辨别做出公正的判断,像洁白明亮的晨光去照耀幽暗细微的地方。修辑城墙等,不骚扰百姓一文钱,是用曹盍的办法;作演武场,恩泽达到枯骨,是行召信臣、杜诗的仁义。至于立法而关系千百年的大计,实行普惠而联系数百万苍生的命运。清田丈亩,特别足以维系永安人的思念。大概永安自丈田以来,里书这个没有工资的职役和有势力的豪强诡诈舞弊百出,多方欺骗隐瞒,任意征派从毫厘到隐没了百亩。承接威势首先发难,就叫你倾家荡产,让当事的人,不再有想头。即使有想头,也认为已成事实,不想要再承受劳苦和怨恨,对这居然没有一点同情体恤。卢君独自为他们悲伤,认为这是人民的疾苦不是小事,事情重要的在于它是否应该做,如果应该平反就是反复也不是毛病,何况这些事都是属于不可结束的呢?于是日夜筹划,核查其问题的根源是起于丈量田亩的时候,还没有取得亲供供册的时候,催促完税太急速。于是就向当权的领导请示,马上进行报田匀苗的行动,补其没有取得亲供的毛病,一定要报册出于百姓而丈量合于官府原定额。一时间弊端几乎全部废除了,奸滑的消失了,强悍的收敛了,弱而贫的活了。

    卢君到永安施政才一个多月,而恩德惠及永安百姓已经很大了。现在卢君因为晋级已经走很久了,百姓还在享受卢君的恩惠,思念卢君的恩泽。宅院的人相聚在一起,总是说:“卢侯保护我啊。”吃饱穿暖,就说:“卢侯给我衣穿给我饭吃啊。”官吏不登门,晚上狗不叫,就说:“卢侯使我们安定啊。”在一起不忘称颂卢侯,聚集工匠建起亭子祭祀他。我的同科进士太守萧君时中、门人诸多儒学生、其他一些有名世辈,率领一帮德高望重的老人要我写一篇纪念文字,以便刻勒于石碑上。

    哎,百姓容易感动啊!这个叫卢君的人,为什么能得到老百姓的思念呢?剖析繁难、明察奸情、解决凝难、明确追求,这些努力可以勉强做到的。盼望他到来,担心他离开,而永远思念他,这如果不是才干融合于至诚,为政出于学养,就不可以寄厚望于今世。古今称为好官能牵挂着百姓的去思情的,汉朝就推何武,唐朝也就推韦丹,此外就没有什么了。何武生活在永始时代,竟无推荐功夫,能不大显扬昭著?韦丹生活在元和年间,借周墀的推荐,才能有名声。卢君不做小恩小惠的行为,以果毅沉重的操守,为朝廷所了解,就要由刑部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考核,由司局级升任省部级,以大力实行他的志向,而更大布施他的恩泽。卢君的去思像何武、像韦丹,而所遇到的政治开明程度则超过他们了。没有才能的我不明了谋身治世之道,而喜欢讨论吏治。想要治理百姓的官员都能像卢君,不为难百姓,而为难我。使一个月的施政,足以维系千百年的思念;一场政治的举动,足以关系百万苍生的命运,使海内都获得像永安百姓的滋润。那么卢君今日被永安的百姓思念,他日将让天下的百姓思念。我超越本分来预言它,敢为卢君操胜券。

    督理 耆民赖士文 罗世吉

    公正

    张天吉 邓文魁 饶备 朱魁 赖万里 游丰用

    吴遇彩 张上元

    (附注:飞射毫厘,至蔑顷亩。改断句为:飞射毫厘至蔑顷亩。)

    张水藩解读:(1529~1612年),字孔震,初号约斋,更号幼溪,长乐县古槐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推官,平反冤狱,安抚饥民、矿盗,颇有政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升任山西道御史,后巡按山海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巡按湖广。时世宗欲费资亿万南巡,陈省上疏切谏,世宗采纳。翌年,穆宗嗣位,陈省弹劾尚书霍冀工官徐杲等人“为迎合先帝,费天下财力,当治罪。”穆宗处罚二人。太监张方占民田为皇庄,经陈省劾奏,庄田收为公有,制止横敛十三万金。隆庆元年(1567年),辽王宪火节、楚王世子常冷横行不法,陈省劾奏,穆宗将二人囚禁。后巡按广西,引疾归。次年,任京畿学政,改大理寺少卿,后升任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提督操江。隆庆六年,奉召入京,任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后改右副都御史,先后巡抚陕西、湖广,提督军务。任内裁撤文武冗员,上二十八疏,以功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万历十一年(1583年),因与张居正牵连罢官。回乡后,在武夷山接笋峰下筑室隐居,名曰“云窝”,又建亭台楼阁16处。所著多佚,仅《幼溪集》传世。

    陈省这个老先生帮人作碑记,却不要把人家的名字写出来,润笔都白拿了。萧时中老先生也跟着糊涂,把《卢侯永思碑》收入县志也不注一笔,害得我们也不知道卢侯卢君是“何许人也”。好不容易翻了几本延平府志,才在万历延平府志里找到一个延平府推官卢沣的人,万历年间任职,无为州人。因为万历年间延平府就他一个姓卢的副职,所以卢侯卢君应该就是卢沣。     

    ^70张水藩2019/11/14 18:49:22

    卷九艺文志永怀祠记

    原文: 永怀祠记

    佥事(邑人) 李杏撰

    《书》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故为政者能树大功烈于民,民必元祀以报之。祀以明禋,元以崇享,礼莫殷焉者也。

    吾延在昔,守土诸贤彬彬兢美,然而丕视功载,则大方岳洞岩周公其选乎?公曩由工部尚书郎以岁上章,涒滩奉命出守吾延。雄于剸割,七邑恃为保障。永乃属邑,贡土隶焉。衣裳文物之盛,甲视他乡。二百年来,鼓舞凫翳既醉之泽,咏歌太平者,匪一日矣。嘉靖末年,流寇猖獗,大肆屠掠之惨,公也目击创残瘝恫,切念展文武之志介,张弛随宜,修捍卫民,不遑暇食。适贡众戚往诉,公乃抚慰而登进之,曰:“匹夫不获,繄谁之辜?余为若等画其筹,将安出而可。”众叩首曰:“积忿之极,矢各用奋。惟公大挥经略,宏济时艰。”公曰:“俞哉!然不可无备也。兵法:毋恃不来,恃吾有待。余将捐俸百若千缗,檄汝令筑汝堡,复汝室家,峙汝刍糗,而简恤汝众,以戒戎作,则可乎?”于是民皆揽涕稽首,曰:“小人得更生矣!”公遂白于抚、按、巡、守,即日捐资檄下。邑尹欧阳弘氏者,奉命祗若,早夜率作惟勤。测土圭,分地域,稽夫力,度财物,辨施舍,作秩叙(据原版改钗为作秩叙),纤悉罔弗戒。而乡民咸踊跃仰承德意,富者具餱,贫者输力,乃悉大和。会公仍遣汤经府开训术,万全程督考成。而堡首陈珂等纠众分猷,刻期底绩,屹然虎踞,于邑若齿唇焉。父老欢呼,顿颡嘉绩。乃复请曰:“完者将圮,可无虑乎?”公曰:“稽呈僧占废堂苗田百馀石,追入官卖。谕众输值,以完工,而岁收羡馀以修圮。”议上诸道,道曰:“然。”乃复白于抚、按,各报可。则堡有备而不费金,城仡仡万年可保于无虞也。计工肇于辛酉春正月,逾载乃告成。东西相距三百丈,南北三百二十丈。其用民力、木石、牡砺之费七千馀赀(据原版改资为赀)。

    盖工以义役,民自乐从。一时之劳,万世之利也。尝观《春秋》重民力,凡有兴作必书,而惟“城邢”无讥焉,美救患之义也。今者之役,下顺于民,上浮(据原版改孚为浮)于时,设备以御灾,体险以立制,储峙以预防,非“城邢”之义耶?兹固君子所乐与也。于时,貤封御史林公祥、国子生赖明任、邑学子邓达材咸曰:“公德不可谖矣。曾道欧尹之惠,亦尝往来于怀者,立象生祠以曾公,并而欧尹侑焉,秩祀之谓也。”乃走状命杏记之。杏遂击节飏言曰:“君子立政,凡可以利众益民而协于义者,虽殚竭财力所不惜,以其所系者大也。然非至诚恻怛而达时识势者,恶足以语此?故于公之通变宜民也,可以观智焉;于勤恤民隐也,可以观仁焉;又于惠心惠德,民役忘劳也,可以观诚焉。具斯三善事,虽大必济,载诸祭法,义协功宗。贡民肖像而俎豆之,功以宗惇,祀以元秩,垂之万载,世享公德不忘也。或谓:公在延,广矅德一乡,乃其小者。愚则曰:民心之天无小也。贡民之德公,亦犹南国之思召,召之泽不止于南,公之恩奚啻于贡。要之,随在见思,不系于祠之有无也。虽然,公何心哉?尝闻古有道者,务其实而深避乎其名。今斯之举,吾固知公之甚不欲,而奚愚言之赘耶?昔狄梁王生祠,先儒谓李邕记之为有愧。杏何人斯,敢叨斯役?特以不肖邑人也,目其盛,重违其请,好德之忱根于心者为尤切,故不揣濡毫直书以纪实,俾诏来知(原文“来知”无误。),知所师焉。

    (附注:1、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改断句为:记功,宗以功,作元祀,2、作秩钗,据原版改正为:作秩叙。 3、牡砺之费七千馀赀。据原版改资为赀。 4、上孚于时势,据原版改孚为浮。5、公在延,广矅德一乡,乃其小者。改断句为:公在延广矅德,一乡乃其小者。)

    张水藩读文: 永怀祠记

            佥事(邑人) 李杏撰

    《尚书》说:“当记人的功时,尊人也当用功大小为序,有大功则列入大祭祀。”所以治理国家的人能树大功勋业绩于百姓的,百姓必然用大的祭祀以报答他。祭祀以明洁诚敬的献享,以最大尊崇贡献,礼没有更盛大于这样的了。

    我们延平府在过去时间里,守土的诸位贤者都彬彬然而兢美,然而好好地看记功的册籍,那么我们的大郡守洞岩周公或许可以当选吧。周公过去是工部尚书郎,因为那年上奏章,申年奉命出守我们延平府。在治理上强而有力,七个县依靠他作为保障。永安乃是延平府的属县,土地隶属于它。人物文化的隆盛,和其他地方比要算第一流的。二百年来,莺歌燕舞已经陶醉到了沼泽,歌咏太平的风气,也不止一天了。嘉靖末年,流寇猖獗,毫无顾忌地屠杀掠夺的惨状,周公啊目击伤残疾苦,急切想念要展示文武的志气与节操,松紧随机以适宜,修筑城堡以捍卫百姓,忙得顾不上吃饭。刚好贡川众多忧戚之人前往诉求,周公于是就抚慰大家而让大家上前,说:“平民百姓不能获得平安,是谁的过失呢?我为你们大家谋划,要怎么办才好。”众人叩首说:“忿恨郁积于心已到极点,保证大家都会各自拼命努力。只有靠你周公大力发挥筹划治理,大力匡救当前的艰难。”周公说:“这好办!然而不能没有准备。兵法说:不要依靠人家不来,要依靠我有备而待。我将捐出薪俸几百上千吊钱,征召你们自己起来筑起自己的城堡,恢复你们的家室,堆积你们的粮草,而考察体恤你们大家,以防备兵戎再起,这样可以吗?”于是大家都挥泪稽首,说:“我们得到再生啦!”周公就告诉了抚、按、巡、守,当日捐资的公文发下。县令欧阳弘氏恭敬奉命,日夜勤劳带头工作。测量土圭,划分地域,稽查人力,考虑安排财物,分辨缓急以施援助,做好论功行赏(据原版改钗为作秩叙),很小的事全都不敢松懈。地方百姓全都踊跃承受布施恩德的心意,富有的准备粮食,贫穷的输出力气,于是全部都非常和协。当时周公还派遣汤经府来建立训术,确保工程劳役的的监督做到万无一失直到建成。而城堡首领陈珂等人纠集众人分管,在限定日期里取得成功,城堡屹然像猛虎一样雄踞,和城关像牙子和嘴唇一样相依。父老欢呼,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赞颂美善的功绩。就再要求说:“完好了将来也会塌坏,能不考虑吗?”周公说:“稽查所呈报的被僧人占有的原废祠堂的地租百余石,要追回交给官府拍卖。动员大家再捐献有价值的东西,用以完成工程,而每年的收入剩余用以修理塌坏。”这些议论向上呈报给几个有关部门,各部门都说:“就这样。”于是再告诉巡抚、巡按,也都回报说可以。这样城堡就有备用经费而不需要临时筹钱了,城堡高耸一万年也可以保证没有问题。算来工程肇始于辛酉年春天正月,过了一年才告落成。东西两边相距三百丈,南北距离三百二十丈。工程使用民力、木石、牡砺的费用七千馀资财(据原版改资为赀)。

    大概用工以义务服役,百姓自己也乐意服从。一时间的劳累,万世的利益。曾经看过《春秋》,它很重视运用民力,凡是有兴造制作必定有记录,而惟独“城邢”没有讥讽的意思,是因为赞美救患救难的大义。现在这个工程,下顺于民意,上呈现于时势(据原版改孚为浮),建设防备体系以抵御灾害,体验险情以建立制度,储备耸立的城堡以预防,这不是“城邢”的意义吗?这样的义举本来就是君子所乐意参与的啊。在当时,受移封为御史的林公祥、国子监学生赖明任、县学子邓达材都说:“周公的恩德不可忘记。像曾道欧尹的恩惠,也曾经在心中往来起伏,为曾公立象建生祠,而欧尹一起配享,这就是所谓依礼分等级举行的祭祀。”于是就写信叫我李杏记下来。我十分赞赏地扬言说:“君子立政,凡是可以利益民众而符合大义的,虽竭尽储备财力也在所不惜,因为它所关系的是很大的。然而如果不是十分诚心恻隐而且通达时势的人,怎么能和他说这些呢?所以从周公的灵活通变以适宜百姓需要,可以看出他的智谋;从勤于体恤民众的痛苦,可以看出他的仁爱;又从他利民之心和利民的精神,为百姓的工程而忘掉疲劳,可以看出他的诚意。具备这样三种善德,虽然很大的事也必然成功,这是记载于祭法,意义符合功之尊显者。贡川百姓画像而祭祀他,功以尊崇敦厚,祀以次序为大,传留后世万年,世代祭献周公恩德永不忘。有的人说:周公在延平的德行广泛令人耀眼,一个乡乃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我则认为:民心是天无大小。贡川百姓感载周公,也就像南国的百姓思念召公,召公恩泽不止于南国,周公的恩泽怎么止于贡川。总之,随处即起思念,不在乎于祠堂的有无。虽然是这样,但是周公是怎么想呢?曾经听说古代有道的人,从事其实质的事而深深地迴避其虚名。现在这个举动,我本来就知道周公是很不想要的,而为什么还要说这么多累赘的蠢话呢?过去狄梁王建生祠,先前的大儒认为李邕为他作记是为有愧的。我李杏是什么人啊,胆敢来承受这一工作?只因为不肖我是本城人啊,看到这个盛举,再来违背他们的请托,好德的诚意根植在心的人特别急切,所以就不自量力蘸笔直书以纪事实,让这个宣扬带来更多人的了解,从而知道所要师从学习的是什么。

    (附注:1、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改断句为:记功,宗以功,作元祀,2、作秩钗,据原版改正为:作秩叙。 3、牡砺之费七千馀赀。据原版改资为赀。 4、上孚于时势,据原版改孚为浮。5、公在延,广矅德一乡,乃其小者。改断句为:公在延广矅德,一乡乃其小者。)

    张水藩解读:李杏城关人嘉靖四年乙酉科进士。授予东昌府推官,历任大理寺寺正、四川按察司佥事,进升参议后退休。文章署职是佥事,说明是在四川按察司任佥事时写的,文中李杏也自称:“乃走状命杏记之。”

    文中的周公,就是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为永安第一本县志《隆庆县志》写了序的周贤宣。周贤宣是江西万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进士。曾任延平府知府,任上捐出薪俸支持贡川修建城堡,因此贡川人感激他,为他建起“永怀亭”。李杏也就是为这事写的记。

    ^69张水藩2019/11/9 8:03:50

    卷九艺文志郭公去思碑

    原文: 郭公去思碑

    教谕 邓国宾撰

    彻邑士民绎思前令剑泉郭公之德政,相与伐石竖去思碑。既成,乡大夫吴宏仁、林祥、管谷辈,庠彦李雍、饶俣辈,耆艾林元、吴奎、罗琪鼎辈,合十数百人,群造学宫。嘱国宾为之记,谓学校乃纪善之宗也。国宾辞不容再,乃前士民而问焉,曰:“闻古之县令有三异,有十奇,公得无有是乎?”士民曰:“清涤成性,惜民膏脂,抚字有方,刑罚罕用,民不畏吏,犬不夜号,四民乐业,万家安堵。迟之岁时,将与生成同功,三异、十奇何足为公知也!”曰:“亶是则公之恩惠广大为难名矣。然得无有为乎?得无以公在当路,故为溢词,如宋璟之《遗爱颂》乎?”士民同声曰:“有意为善,虽公亦私。吾人知思公之德而已,于显庸乎何知!使非公之德泽果在人心,即位都卿相,于吾人乎何与?”

    夫世之司牧所在,蜚声非不藉藉,而能系人去后思者,鲜有闻也。睹今日士民之情,则公之去思在人,信有不可解于心者。《诗》咏《甘棠》,《传》称“遗爱”,《史》纪“循良”,义盖兼之矣。公何以得此于邑之士人哉!夫为人上者,莫非君子也。然《诗》称民之父母,必归之恺悌,谓其中心无欲,而强教悦安也,谓其好恶同民,而民之攸塈也。

    公性天仁厚,心地光明,学问精粹,而德行纯懿。其存诸中者,皆恻隐慈爱之实心;见诸外者,皆公平正大之实政。治道之大端,莫先于均赋役、兴学校,莫急于省刑罚、节财用。公则躬稽黄册之弊源,厘正钱粮之飞诡,而赋役均;时诣学以发义理之精微,间捐资以助生徒之不给,而学校兴;慎好恶之端,流矜恕之德,示民以可生之路,而刑罚省;禁无名之科派,革里役之常供,敦俭约以为诸僚先,而财用节。且视民如伤,而不忍之心常施于见闻之所及。如时适愆阳,农有忧色,公即引咎责躬。去襜帷,行烈日中,而甘霖为之应祷以至。事有不便于民,公辄为之陈请;民有误罹于罪,公必为之拯拔。诚激于中,爱形于色,必得报可乃已。比与父母之于子,为之趋利避害,为之捍患御灾,又何异哉!常俸之外,毫无所取。趋朝之日,行李肃然,视浚民膏脂以为己利者,固天地悬隔。修邑乘之缺典而监戒昭,崇栟榈之特祀而风化饬。此又岂俗吏尚浮节,簿书期会以为政者,敢望下风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公之谓矣。民之思之,不亦宜乎?昔崔瑗为汲县令,童翊为顺昌令,民皆为立碑。今日之人心,其即汲县、顺昌之人心也。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讵不信夫!

    公讳仁,古吴长州人也。登丁未进士,授监察御史。以建言左迁永安,今复晋秩秋官。其福被天下,而惠永安尚未有艾云。是役也,现任知县刘、本县丞邹旸、主簿马胤龙、典史陈文昭,皆仰止前修,见而知慕,顺士民之情而乐观厥成者也。士民捐资效劳者,例书于碑阴。

    (附注:“传”称《遗爱》,“史”纪《循良》,改标点为:《传》称“遗爱”,《史》纪“循良”,)

    张水藩读文: 郭公去思碑

           教谕 邓国宾撰

    整个县的百姓都在推究思考前任县令剑泉郭公的德政,共同敲打石头准备竖立去思碑,也已经完成,乡官吴宏仁、林祥、管谷等人,有才学的秀才李雍、饶俣等人,老年人林元、吴奎、罗琪鼎等人,一起有几十近百人,成群来到学校。交代国宾我为这作记,说学校乃是纪录善行的根源。国宾我推辞到没有办法再推,就走到百姓前面问他们,说:“我听说古代的县令有三异,有十奇,郭公莫不是有这现象吧?”百姓说:“清洁成性,珍惜民脂民膏,对百姓的安抚体恤有方,刑罚很少用,百姓不怕官吏,狗晚上不叫,士农工商安居乐业,万家安居。如果能够得到岁时的延续,将会有习惯成自然效果,三异、十奇怎么值得让郭公追求呢!”我说:“诚然这样则郭公的恩惠广大得说不清了。然而怎能保证没有作伪呢?莫不是因为郭公当权,所以作夸大的赞词,像宋璟的《遗爱颂》呢?”百姓齐声说:“如果是有意作伪善,就是大家一起来也是自私的。我们只知道思念郭公的恩德而已,对于是否显著我们不必知道!假使不是郭公的恩德确实在人心中,就是他位居卿相,对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人世间官吏存在的地方,显扬的名声不是不显著盛大,而能够在离开后让人牵挂思念的,很少有听说了。眼看今日的百姓盛情,则郭公的离开,思念还在人们心中,这是确实有牵挂在心的东西。《诗经》的《甘棠》歌咏怀念召伯,《左传》称赞“遗爱”,《史记》纪载循良的官吏,含义大概都兼而有之啦。郭公是怎么得到这个县士人的仰慕呢!作为人最高等的,难道不是君子吗?然而《诗经》称百姓的父母,必归之和乐平易,认为他心中无欲求,而能强教悦安,认为他能和百姓同好恶,而民心所归啊。

    郭公天性仁厚,心地光明,学问精粹,而德行高尚完美。他心中存诸的,都是恻隐慈爱的实心;表现在外的,都是公平正大的实政。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的主要部分,没有比平均赋役负担、兴办学校更要优先的了,没有比减少刑罚、节约财用更急的了。郭公就亲自稽查黄册弊病产生的根源,改正钱粮中粮户将田地寄在享有优免徭役的官吏、绅衿名下,以逃避赋役的现象,而使赋役平均负担;时常到学校讲课以阐发义理的精微,有时捐资以帮助学生的匮乏,而使学校兴旺发达;谨慎于喜欢讨厌的开端,流露怜悯宽恕的德行,向百姓明白显示可以生存的道路,而减少刑罚;禁止没有名堂的摊派,革除乡村劳役的日常供应,诚心诚意勤俭节约以成为同僚的榜样,进而节省了财物。而且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而不忍之心常施行于见闻之所到达的地方。如当时刚好碰上天旱酷热,农民面有忧色,郭公就引咎责备自身。去掉车上四周的帷帐,行走在烈日中,因而大雨为回应他的祈祷便下来了。事情有不方便于百姓的地方,郭公总是为他们向上陈述请求变更;百姓有因失误而遭受罪罚,郭公一定会把他从困境中拯救出来。真诚激荡于心中,怜爱表现于面色,必定要得到好报才可以结束。这和父母对于子女,为他们趋利避害,为他们捍患御灾,对照又有什么差别呢!正常的薪俸之外,其他毫无所取。赴京入朝廷觐见的时候,行李萧瑟,和以榨取百姓膏脂为自己谋利的人,固有天地之别。编修县志的仪制典礼有所欠缺而 鉴察往事,警戒将来却明显,推崇栟榈的特别祭祀而风化得到整顿。这又怎么是那些崇尚虚浮枝节,把文书簿册和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政令作当政的俗吏,所敢比较下风的呢!《诗经》说:“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这是讲郭公的啦。百姓思念他,不也是很应该吗?以前崔瑗做汲县县令,童翊做顺昌县令,百姓都为他们立碑。今日永安的人心,就是当年汲县、顺昌的人心啊。“这样的人,就是夏、商、周三代能够沿正道发展的原因。”怎么能不相信呢!

    郭公名字仁,古代吴国长州人。登丁未进士榜,授予监察御史。因为提意见被下放永安,现在重新进秩到司法部当官。他将造福遍天下,而他给永安的好处还没有结束呢。这一工程,有现任知县刘、本县丞邹旸、主簿马胤龙、典史陈文昭,都向往前贤,见而知道仰慕,都顺从百姓的情感而乐观其成的人。百姓捐资和效劳的人名,按照惯例书写于碑的背面。

    (附注:“传”称《遗爱》,“史”纪《循良》,改标点为:《传》称“遗爱”,《史》纪“循良”,)

    张水藩解读:  文章对郭仁的介绍已经很具体,这样的官在现在都很难得,何况在古代。摘录《后汉书》和《咏锦绣万花谷》对“三异”、“十奇”记载以供参考。

    三异 《后汉书》曰鲁恭字仲康,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郡国,螟伤稼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

    十奇  《咏锦绣万花谷》曰:嘉祐中河清县知县王元规,军民歌:有十奇,一奇民吏不识知县儿,二奇塌却曹司旧肚皮,三奇买物价例不相亏,四奇处事明白尽无私,五奇街里不见凶顽儿,六奇蝗虫不入境内飞,七奇不敢赌钱怕官知,八奇不义不孝不敢为,九奇乡村不被公人欺,十奇百姓纳税不勾追。

    ^68张水藩2019/11/6 10:59:01

    原文:安贡堡记

    封君(邑人) 林祥撰

    邑北四十里市,曰“贡川”。居人联络,弦诵相闻,余世家焉。嘉靖三十九年,广贼入寇,掠劫烧戮,备极惨毒。流贼风燃,民汹汹无宁日。抚按行示村落,筑堡自卫。余倡士民捐资营筑,询谋佥同白欧阳尹弘。欧公恺悌,力赞其议。遍呈巡抚刘公焘、巡按李公廷龙、分巡余公日德、分守张公瀚,胥报曰“可”。下本府议。知府周公贤宣痛恻民隐,区画劝相以堡筑为己任,专委汤经历冈责成之。汤君殚竭心力,速堡之成。至于周规画,备工作,足粮糗。程能计功,奖勤黜惰,则监生赖明任,生员邓达材、乡老赖章、陈珂、余粟也。分理庶务,则范普、邓文绅、杨廷谏、林嘉言、黄应清、姜有道;至于树长画,成始终,则士民刘福、严焕、李正枝、赖明传、林腾鹄、林文、吴从周、林嘉谟、罗庭桂、叶天佑、严奕大、刘岩升。广计六百二十三丈,高计二丈四尺,费金六千有奇。大计贡民三则,派筑五百七十八丈,馀四十五丈,时诎莫举。分巡曾公一经、知府周公、知县欧公、经历汤君、县丞张君世鉴而乡宦、按察司佥事李公杏咸赞之。

    堡北临流,南水直卫,迅激崩塌,费不可支。上世都人范癸六舍田一百一十六石于奉先堂以为焚修费,乃为善集寺归俗淫僧所占,士民白诸当道,查卖助堡。抚按司府皆是其议,行阴阳万全,定价二百三十金。召原派人户,丈增五钱。官买存堡,以支倾颓。其田粮四石六斗四升,原在冯吉安、林守清户,今收入黎永怀户当差。盖永民深德周公,立祠尸祝,额曰“永怀”, 识(原文“识”无误。)不忘也。旧有浮桥,征编夫守。请移编门夫十名,守堡五门。堡无职官,靡督防御,乃请移安沙巡检永驻贡川。乡有各牙,旧有恒课,请追入堡,以备修砌。巡抚谭公纶、涂公泽民、巡按王公宗载、分巡史公嗣元、知府陆公相儒、知县卓光谟力张主之,以终底绩。楼橹修修,粉堞遒遒;上削下壑,尽侦宵逻;外奸潜夺,内犬靡聒,贡民自是永有宁宇哉!

    余于是有感焉:世之治乱,惟时事之成否,惟机际其时,适其机惟人。邓寇乱倾,百年承平,复遭荼毒,实逢其数,谓非时耶?上天厌乱,生我诸公,民之汤火,以身捍卫,谓非机哉?《易》曰:“大人休否。”又曰:“系于苞桑。”周公德望,久简岩廊,回翔闽疆,几逾一纪。以成休否之吉,以永苞桑之系,非天之不遗吾民哉?老夫耄矣,遭此乱离,今复际遇,乐此升平,亦天不遗于我也,乃喜为之记。记之日,落成日也。

    (附注:至于周,规画备工,作足粮糗。改标点为:至于周规画,备工作,足粮糗,)

    张水藩读文: 安贡堡记

       封君(邑人) 林祥撰

    城北四十里有个市场,叫“贡川”。居民一家连着一家,弦歌和诵读互相听得到,我世代在这住家。嘉靖三十九年,广东流贼入侵,掠夺烧杀,极其惨毒。流贼的风声像火焰一样燃烧,百姓动荡不安没有一天得安宁。巡抚和巡按行文指示各村落,建筑堡垒以自卫。我倡仪士子和百姓捐资营建,商议全都同意。和欧阳尹弘说了,欧公和乐平易,全力赞成这个提议。报告呈送遍了巡抚刘公焘、巡按李公廷龙、分巡余公日德、分守张公瀚,工作人员都回报说“可以。”发下本府讨论。知府周公贤宣悲痛忧伤民众的痛苦,把筹划劝勉以筑堡为己任,专门委派汤经历专冈职责就是完成筑堡任务。汤君穷尽心力,促使建堡的快速完成。至于周密规划,备材料细分工,储备足够粮食,衡量才能计算功劳,奖励勤劳辞退懒惰,则是监生赖明任,生员邓达材、乡老赖章、陈珂、余粟的工作。分头处理各自事务,则有范普、邓文绅、杨廷谏、林嘉言、黄应清、姜有道。至于做长远的谋划,始终在促成的,则有士民刘福、严焕、李正枝、赖明传、林腾鹄、林文、吴从周、林嘉谟、罗庭桂、叶天佑、严奕大、刘岩升等人。堡周长合计有六百二十三丈,堡高计有二丈四尺,花费金钱六千有多。大体计算贡川百姓出三成,派工修筑五百七十八丈,剩馀四十五丈,在困难的时候没有办法做。分巡曾公一经、知府周公、知县欧公、经历汤君、县丞张君世鉴,和返乡干部按察司佥事李公杏都赞助这工程。

    城堡北边面临河流,南水直接环卫,水势迅激河岸崩塌,费用没有办法支付。上一代是本都人的范癸六捐出田一百一十六石在奉先堂作为火灾修膳费,这个被善集寺还俗的淫秽僧人所占。百姓把这事告诉几个当权的,建议查实后卖掉补助建城堡,抚、按、司、府都认可这个提议。实行公私万全的办法,定价二百三十串钱,召来原分配的人户,丈量后增加了五钱。官府出面购买保存在堡里,以支付倾塌修复。这些田的租粮四石六斗四升,原来在冯吉安、林守清两户,现在收入归黎永怀户承担当差。因为永安百姓深深感激周公,建立祠堂祭祀他,牌匾写着“永怀”, 表示永远记住(原文无误。)不会忘记啊。原来有浮桥,派编夫看守。请求转移编门夫十个名额,看守城堡五个门。城堡没有专职官员,没有人主管防御,就请安沙巡检永远移驻贡川。乡里原来有各种牙商,都有固定的税收,这些税收改缴入城堡,以作为修砌城堡的备用金。巡抚谭公纶、涂公泽民、巡按王公宗载、分巡史公嗣元、知府陆公相儒、知县卓光谟都尽力主张这样做,以确保最终获得成功。“楼橹修修,粉堞遒遒;上削下壑,尽侦宵逻;外奸潜夺,内犬靡聒。”贡川百姓从此永远有安宁的环境啦!

    我对这事有点感想:世道的治乱,惟有看时事是否成全,惟有机会恰逢其时,适应这个机会的只有人了。邓寇作乱衰败,百年持久太平,再遭残害,实在是遭遇衰败的气数,能说不是时运吗?上天不喜欢混乱,生出我们的诸位先生,百姓在极端危险的处境,他们以身捍卫,难道说这不是机遇吗?《易经》说:“大人止息不好的时运。”又说:“ 牵涉到牢固的根基。”周公贤宣的德望,簡易而持久在高峻的廊庑,回翔在福建的疆域,几乎超过十二年。以成就止息不好的时运的吉祥,以确保永远巩固根基的维系,这难道不是老天不遗弃我们百姓吗?老夫我八九十岁了,遭遇这次离乱,现在又再适逢其遇,欢乐得到这太平之世,也是老天不遗弃于我啊,就很高兴地为它作记。记的时间,就是落成的那一天。

    (附注:至于周,规画备工,作足粮糗。改断句标点为:至于周规画,备工作,足粮糗,)

    张水藩解读:永安贡川因为战乱而修起城堡,也因为没有大的建设而保存城堡,这是贡川的不幸,也是贡川的幸运。贡川值得好好珍惜的祖宗留下的瑰宝,毕竟原始的城堡越来越少了。

    林祥他重礼义,居乡平易厚人,有四子即腾骥、腾蛟、腾鲲、腾鲤,俱有声当世。他和他儿子林腾蛟参与了第一本《永安隆庆县志》的编撰,他之所以被称为封君,也是他儿子林腾蛟荫封他为御史的。

    ^67张水藩2019/11/1 15:03:20

    卷九艺文志忠洛无银矿记

    原文:忠洛无银矿记


    御史(郡人) 胡琼撰


    永安忠洛乡距城六十里,崇山汇川,居人鲜少,樵采罕至,老木菑翳。断崖抉石与查腐相错,游埋剥蚀,久而异状,人视之误以为银矿也。始作于童稚之言,父老弗信,曰:“山川为矿固也,然有常产。古今一山川,未闻昔无而今有者,其诬乎?”


    正德癸酉,民有趋利者,诱浙之峒民,拥众突来,未敢恣发。适郡节推郭姓者摄县事,峒民度其老而贪,得厚啗以利。郭欣然许其开凿,且为之陈于总镇。邑人以其地密迩大帽山,为江、浙、闽、广丛盗之会,虑其闻风袭夺,因以为乱,群情惊惧罔措。时佥宪、睢阳蔡公天佑行部至郡,闻之,乃兼程诣县,数郭之罪,率庶民塞而禁之。峒民方以采无所得,及闻蔡来,众遂宵遁。至是,人心始安,皆德于蔡。然闻总镇,祸已基于此矣。


    正德丁丑,知县事、南海罗君珊,以儒饰吏,政先爱民。忽一日视事,有持总镇公文至者,云“欲进贡”,促罗偕往其所,督民发矿。罗知其罪:奉廷旨,又以实无所产。惧为民累,乃抗言:“本府旧额忠洛无场,他县场冶,又奉正德五年诏书除豁,禁民私采,是宜据实申夺。”因忤使者徐俊。盖徐俊赂得公文,诈称进贡以牟大利者。为罗所阻,于是诬罗以人命,绐于总镇。差官复来,以拘罪人为名,罗不为动。又率其党攻县仪门,迫胁备至。邑人汹汹,咸曰:“使者贪利,欲执吾宰,以蠧吾土。吾辈有死而已,不知其身。”父老惧其党及民相攻为乱,乃谋为申救之策,民不期而集者数百。遂同诉诸当道,皆壮罗之持守不变,为之别白。其事始寝,民疑释。


    罗以秋仲往朝于京,父老陈玄真等恐其宰以最他迁,则奸人复作。有罗之志者,无所征,于是具事始末,诣余乞言,期立石于忠洛,以表劝将来。余惟圣人论利为义之和,实盖以万物各得其分以为利也。夫何憸夫鄙人恣凭城社,擅采银矿,以牟大利者。其不至于胥攘胥夺,构成祸乱不已也,其害孰甚焉。且古有以锡山为无锡者,彼何人耶,今忠洛之矿,借曰有之,在位者尤当防守,以息争端。况本非实有,而或纳赂,以病民乎?郭首乱阶,所谓憸鄙之尤者,宁逭其责耶?若蔡公之刚明,已虑有今日,贤于人远矣。罗君以位卑势寡而所恃如此,尤人所难也。后之当道与宰摄是邑者,适是事若是类者,其知所自择哉!


    (附注:1、罗知其罪,奉廷旨又以实无所产,惧为民累 改断句标点为:附注:罗知其罪:奉廷旨,又以实无所产。惧为民累  2、余惟圣人论利为义之和实,盖 改断句为:余惟圣人论利为义之和,实盖3、其事始寝、民疑释。改标点为:其事始寝,民疑释。)


    张水藩读文:忠洛无银矿记


    御史(郡人) 胡琼撰


    永安忠洛乡距离城关六十里,山高河流汇集,很少人居住,连砍柴的人都很少到那,老树都是自然枯死。断崖间挑出的乱石和腐败的枝叶渣滓相错杂,游动淹埋腐蚀剥离,时间久了而出现各种形状,人们看到它误以为是银矿。开始是幼稚的儿童说起,老年人不相信,说:“山川里有矿这是肯定的,然而应该经常有出产。古今都是一个山川,没有听说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道理,这不是欺骗吗?”


    正德癸酉年,百姓中有想赚钱的,引诱浙江山区的少数民族,成帮地突然拥来,但还不敢任意开发。刚好郡里节度推官姓郭的代理永安县政务,这些峒民推测他年老而且贪鄙,需要用利让他吃个饱。姓郭的欣然允许他们开凿,而且帮他们向总镇说情。县里人认为这地方很接近大帽山,那是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强盗聚集会合的地方,担心强盗听到风声过来袭击掠夺,因而引起动乱,群众情绪受惊恐因而会不知所措。当时佥都御史睢阳蔡公天佑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来到府郡,听到这个事情,就兼程赶到县里,历数姓郭的罪状,带领老百姓围堵,并禁止他们开采。凿矿的人正因为采不到东西而发愁,等到听说蔡佥都御史到来,众人就连夜逃走了。到这时候,人心才安定下来,都感德于蔡天佑。然而报告总镇,却留下了祸根。


    正德丁丑年,主持县里事务的是南海罗君珊,他以儒家理念致力于吏治,施政先考虑爱民。忽然有一天在大堂处理政务,有一个拿着总镇公文的人到来,说“想要进贡”,催促罗知县和他一起到他的所住地,督促百姓去挖矿。罗知县知道他的错误:一方面奉有朝廷圣旨要撤销,又因为实际并没有出产。他担心增加百姓负担,就大声地说:“在延平府原来的名单里,忠洛没有冶炼场,其他县的冶炼场,又奉正德五年的诏书撤销了,禁止百姓私自盗采,这点是应该根据事实申明定夺的。”因此忤逆了使者徐俊。因为徐俊通过贿赂取得公文,虚假说是要进贡以牟取大利。被罗知县所阻挡,于是诬陷罗县令以人命的罪名,去欺骗总镇。差官以拘捕罪人的名义,又再来,罗知县不为动。来人又带领其党羽进攻县仪门,强迫威胁无所不至。县里人人头攒动,都说:“来的使者贪图利益,想要抓我们的主宰,进而侵蚀我们的土地。我们大家只有拼死而已,还顾什么自身。”老年人怕他们同党和百姓互相攻打造成混乱,就打算替县令申冤并给以救助的办法策略,百姓没有约定而聚集的有几百人。就一起去向当权的人投诉,一致支持罗知县的操守不变的态度,为他分辨明白。这事才停息,百姓的疑问才消释。


    罗县令因为秋季第二个月要去北京朝觐,父老陈玄真等人害怕他们的领导,因为考评最优而升迁到其他地方,那么奸人就可能再发作。有罗知县这样志向的人,可没有地方寻找了,于是把事情的始末详尽陈述,到我这请求写几个字,希望在忠洛竖立个石碑,以作为表率来劝告以后来这的人。我想圣人认定利是义的总和,实际是因为万物各得自到它的本分就是利。是什么奸邪卑鄙的小人恣意凭借靠山,擅自开采银矿,以牟取暴利。大概不至于全部夺取,而造成祸乱不已的局面吧,它的危害没有更严重的了。而且古代有以锡山为无锡的人,他是何等高明的人啊,现在忠洛的矿,就算真有,在位子上的人特别应该防守,以平息争端。况且本来并不是真有,而有人为受一点贿赂,就危害人民吗?姓郭的首先开启祸根,就是所说的奸邪卑鄙最突出的人,难道能够让他逃避罪责吗?像蔡公天佑的刚明,已经想到有今天,比一般人贤明多了。罗知县君因为位卑势寡而所恃的态度这样坚决,尤其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后来当权的和主宰这个县的人,处理这个事时,像这些不同类型,大概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了吧!


    (附注:1、罗知其罪,奉廷旨又以实无所产,惧为民累 改断句标点为:附注:罗知其罪:奉廷旨,又以实无所产。惧为民累  2、余惟圣人论利为义之和实,盖 改断句为:余惟圣人论利为义之和,实盖3、其事始寝、民疑释。改标点为:其事始寝,民疑释。)


    张水藩解读:胡琼字国华,号九峰子,明代福建南平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考取进士,出任职慈溪县令。历任为贵州巡按、山西御史。后因刚正直言,惨遭廷杖毒打身亡。

    陈玄真应该是代表永安的父老去请胡琼写这篇记的人,回来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树碑。没有去过忠洛,但听住在忠洛村的曾松说他没有看到碑,挖银矿的坑道倒还可以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挖的,有些已经塌了。




    ^66张水藩2019/10/30 14:01:22

    卷九艺文志科甲题名记

    原文:科甲题名记

    同知(罗池) 计宗道撰

    皇明学宫遍天下,而士之登名科甲者,何地无之?昔人云:“百步之内,必有茂草。”不可诬已。永安之为学以造士者,创自景泰间,为邑分自沙阳、尤溪。其山川之秀,盘结联络,气势嵯峨;二水自西南交至,逶迤曲折自东北而去,不五、六百里竟泻沧溟;信一方雄镇也,所以朝廷兼设武人守之。虽以地僻之故,而其人才之出,如宋左正言邓肃,亦其里人,与杨龟山、罗豫章、陈了斋咸名当时,同为郡人。则士之崛然而兴者,何限其地哉!夫地因人显,人因地杰。有是地,有是人,则有是才,有是名。而名可易得乎?于戏!今斯地之士,既以登名天府,而复得镌名斯学之宫,盖欲垂诸星汉之表,而人仰其清光也!思名以副实,追前贤芳躅于百世之下,使同一道德功业之称也!彼以名焉而已者,无足尚矣。
    (附注:不五六百里竟泻沧溟,信一方雄镇也。所以朝廷兼设武人守之。改标点为:不五、六百里竟泻沧溟;信一方雄镇也,所以朝廷兼设武人守之。)
    张水藩读文: 科甲题名记

       同知(罗池) 计宗道撰

    皇帝圣明学校遍布天下,而士子名登科甲的,哪个地方没有?古人说:“百步之内,必有茂草。”人才是不可抹杀的了。永安创建学校以造就士子的历史,是从景泰年间开始的,因为那个时候永安县从沙县、尤溪分出。永安山川的秀丽,山脉盘结联络,山川气势高峻;二条河流从西南交会而来,逶迤曲折向东北而去,不到五、六百里竟然直泻天海之际;的确是雄镇一方的要塞,所以朝廷还兼配武装人员守卫它。虽然因为地方比较偏僻的缘故,而其人才的出现还是有的,像宋朝左正言邓肃,也是这里的人,和杨龟山、罗豫章、陈了斋都是名盛于当时的,同为一个府郡的人。那么士子的崛然而兴起,为什么要限于他的地域呢!一个地方因为人的缘故而显耀,人因为一个地方的灵气而杰出。有这样的地,就有这样的人,那么有这样的才气,才有这样名声。而名气是很容易得到的吗?呜呼!现在这个地方的士子,既已经名登天子的府第,而又得到镌刻名字在这学校的牌匾上,大概是想要让他们流传在群星灿烂银河之表,而让人瞻仰他们的清光啊!思想名誉怎么和实际相符合,追赶前贤的美好踪迹于千年百世之下,使同一道德功业相称啊!但是他们如果只是为名声而已的人,就不值得崇尚了。

    (附注:不五六百里竟泻沧溟,信一方雄镇也。所以朝廷兼设武人守之。改标点为:不五、六百里竟泻沧溟;信一方雄镇也,所以朝廷兼设武人守之。)

    张水藩解读:计宗道从他的父亲计贤起,就迁到了柳州城东厢的罗池街居住,建起了罗池书屋,苦读诗书,所以括弧里就写他罗池人。成化十六年(1480年)计宗道举人第一,是柳州历史上第一位解元。《 科甲题名记》文章好像不完整,这样的文章本来应该要交代为什么要建牌匾,谁建的牌匾,还有时间的,但是却都没有。正德三年(1508年),计宗道升任福建延平府同知,这篇记应该是在这个时段写的。他为人刚直,在任敢于为民请命,而且喜欢科学。所以他对“以名焉而已者”,就不值得崇尚了,这在当时应该是不同凡响的。

    ^65张水藩2019/10/26 9:03:14

    卷九艺文志栟榈书院

    原文: 栟榈书院

    前御史(知县) 郭仁撰

    夫士之奋起久陋也,莫不怀忧世之心,思以补衮职之阙,其志固矫然立也。及乎儋爵立朝,虑惟恐不周其身,而或罹于咎;言惟恐逾乎其位,而或贻之危。于以并讳其言,而遗国家之虑,好为全身固家之图。是在非其任,(加逗号断句)微其责者(附注:据原版徼字改为微),犹之可也。有当责受任者,而非靡于风焉,则安望其议论之明于世,节义之立于朝,而阴慝回邪之消沮于下哉!惟君子于所谓矫然立者,不敢隳也。虽际会明良之盛,亦若蒿目怛中,惴惴然惧其职之旷,过虑而极言。即咎且危,其心固无悔。非栟榈之高有,(改断句)非凡近所易窥也。

    先生名肃,字志宏。警悟博学,美风仪,善谈论,最为李文忠公纲所知。仕高宗朝,为右正言。居官不两月,切论时事凡二十余疏,竟忤执政,罢归。夫先生怀忧世之志,岂特居谏垣尽言责哉!其始在诸生之列,即上诗讽谏花石纲搜扰之害,志概风节可想见矣。余初不知先生何许人,昨岁以言外补得令永安。乡人有以君子朂我者,持先生集赠行。展而读之,景慕其高;比考行迹,乃知先生为沙县之栟榈人。栟榈自国朝割隶永安,是先生为永安人,永安之有先生,乡之望也。古者乡先生殁而祀于社,非率民以听神,将以垂后作则。(注:改逗号为句)俾其乡之后进觌前哲之遗范,思性行之可宗,观法恒于斯也。然则栟榈先生之于永安,非合于祭法者乎?虽尝祀于乡贤,非特典也,宜有专祀。余因谒郡,道出栟榈,循山陟阪,询咨耆宿,乃得先生潜读故地焉。地在栟榈寺之前,为平麓者凡百武许,后负岩壁,前绕流泉。薙秽除漫,发此奥区,盖数百年之湮废,良有待也。余敢不勉图为先生复其旧观哉!既构堂三楹,作室两腋,治门设键,题本主其中。俾寺僧一人世主之,置门子一人岁守之。惟是章缝时其游息,而樵牧毁画者有禁。春夏之仲,祀以特牲,令、丞执礼而师生相之用虔。庶几永安之士观感兴起,退而省曰:“先生之志,吾奚难于志!他日立朝,吾之有言,奚异于先生之言!”则是先生垂远之休,将复伸于今日,而吾道有耿光矣,安得而不祀之?(注:改句号为反问)祠未请制,故因先生之地旧称而名之曰“栟榈书院”。落成之日,实嘉靖三十年三月□日也。

    (附注:1、是在非其任,(加逗号断句)徼其责者(附注:据原版徼字改为微),犹之可也。2、非栟榈之高,有,(改断句非栟榈之高有,)3、将以垂后作则。(注:改逗号为句)4、安得而不祀之?(注:改句号为反问))
    张水藩读文: 榈书院

         前御史(知县) 郭仁撰

    士子奋起之路的丑陋已经很久了,开始没有不是怀忧世之心,思以补帝王的职事之缺陷,他们的志向固然坚劲树立了。到了任官受爵立于朝廷时,害怕的是为自身利益考虑得不周到,有时难免犯错误;说话害怕超越他的职权地位,以免有时留下危机,以至于同类的言论也一起合并回避了,而把为国家考虑的言论遗落,好为保全自家身命安全考虑。这如果不是在他的职务内,(加逗号断句)不是(附注:据原版徼字改为微)他的职责的,尚且可以原谅。有些担当职责承受职务的,虽然没有顺风倒下,但是怎么能希望他们的议论能点亮天下,节操与义行能立于朝廷,而邪佞之人邪曲不正之风在下面减弱呢!只有君子对于所认定的坚劲树立的志向,是不敢动摇的。就是逢到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聚会的盛世,也会像极目远望而心中忧伤的人,恐惧不安的样子害怕他职责的荒废,由于过度担心而竭力陈说。即使容易犯过错,而且也很危险,可是他心里坚定无悔。如果没有栟榈高风亮节的存在是不能理解的,(改断句)也不是平庸浅薄的人所轻易能窥见的。   

    先生名叫肃,字志宏。机警聪明而博学,仪容很美,善于谈论,李文忠公李纲最为了解他。在南宋高宗朝出仕,做了右正言官。做官不到两个月,激切议论时事的奏章共有二十余篇,竟然忤逆了当权的人,被罢免回家。先生怀忧世的志向,怎么只是入住谏官官署尽言责而已呢!他开始在太学入列为太学生时,就上诗委婉地规劝花石纲搜刮扰民的危害,气概 风骨节操可以想象了。我开始不知道先生是什么人,去年以言外郎资格得以填补永安县令的缺。同乡有人以君子勉励我的,拿着先生的文集作为临行赠品。我打开来读了它,仰慕他的高风亮节;等到考查了他的行迹,才知道先生是沙县的栟榈人。栟榈在我朝时分割隶属永安,这样先生就是永安人了,永安之有先生,是地方的声誉。古代辞官居乡或在乡教学的老人去世后祭祀在乡社,这不是率领百姓去听从神,而是将要以他垂示后人作为榜样。(改断句逗改句)使这个乡的后人能向前看到前哲遗留的风范,思考本性与行为可以 取法学习的,使观察自己内心时时留在这些方面。既然这样,那么栟榈先生对于永安,不是符合于祭法的人吗?虽然曾经在乡贤里祭祀他,那不是单独特别的祭典,应该要有专门的祭祀。我因为这事专门到郡里拜访,走过一段路出来到了栟榈,沿着山坡攀爬在上升的斜坡上,询咨年高望重有德的老者,才得到先生潜心修读的老地方。这地方在栟榈寺的前面,山脚下比较平整的的地方总共有一百步见方,后面背靠岩壁,前面流泉环绕。清除杂草藤蔓,要开发这块大概已经湮废有几百年了的腹地,确实要有一些时日。我怎么敢不勉力追求为先生恢复它原来的面貌呢!已经构建堂屋三间,两侧作厢屋两列,安门设键,公文放在堂屋的主要位置。让寺庙一个僧侣世代主持这地方,设置门卫一人常年看守。只是接待有时来游息的儒者,而禁止砍柴放牧的毁坏画面。春天夏天的第二个月,只用一种牲畜祭祀,县令、县丞执主礼,而师生虔诚地协助他们。永安的士子或许可以看到这些事物以后,产生新的印象和感想而振作起来,退而反省道:“先生有这个志向,我为什么难于有这个志向!以后有机会也立于朝廷,我有要说的话,为什么要和先生的话不同呢!”那么这样先生显示久远的祥瑞,将再伸张于今日,而我的主张将更有光辉了,怎么能不祭祀他呢?(注:改句号为反问)作为祠堂还没有请示获得编制,所以就沿用先生之地的旧称而叫它作“栟榈书院”。落成的时间,实际是嘉靖三十年三月□日。

    (附注:1、是在非其任,(加逗号断句)徼其责者(附注:据原版徼字改为微),犹之可也。2、非栟榈之高,有,(改断句非栟榈之高有,)3、将以垂后作则。(注:改逗号为句)4、安得而不祀之?(注:改句号为反问))

    张水藩解读:      《栟榈书院》这一篇文章是当时县令郭仁写的。郭仁嘉靖丁未科进士,和永安人林腾蛟是同科进士,也都同样当过御史,也都是仗义执言的人,为此郭仁被从京城下放到偏僻的乡下永安来。他的事迹在《宦迹》里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有看到介绍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八景图卷》作者是郭仁,和永安县令的郭仁在时间、籍贯上有一点同,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

    ^64张水藩2019/10/23 19:40:16

    卷九艺文志永安县学建立乡贤名宦祀典记

    原文:永安县学建立乡贤名宦祀典记

    (三泉) 林腾蛟撰

    永安故沙隶地,景泰间始割置邑。层峦叠巘,江汇川渟,鸠孕灵秀,笃生哲贤,以名于世。第土瘠民贫,俗狷而风劲,故吏兹土者,辄病于安辑之难。呜呼!是岂难于治哉?亦难其人耳。

    吾师万安梅川萧先生来典吾庠教事,修学宫,备祭器,严课业,厥有成绩矣。又病吾人之无所观法,而民俗日偷;师帅之不得其人,而民生日疚。乃喟然叹曰:“表德以垂范,崇祀以明典,非教化先务耶?”爰考载籍,博咨故老,咸啧啧然称曰:“宋了斋陈忠肃公瓘,守正不挠,在谏垣知无不言。其大者,辨王安石之邪说,斥惇、卞、京、布之奸。而《尊尧》之集,耿耿乎足以明君臣之义。大宋栟榈邓正言公肃,当徽、钦、高宗朝,遇事敢言,进《花石纲》诗,哀留李忠定,劾耿南仲父子及臣伪楚者,其尤凛凛也。明,忠山邓都宪公文铿,持正风裁,不畏强御,肃边执宪,贵戚敛手避之。此非产于永而名于世者乎?”又称曰:“故知县邓公概,以名进士出牧兹邑。时邦逢新造,民狃宿顽。公敕以廉明,裁以威断,以十条与民约,而民信之,至今怀思不忘。此非宦于永,有德于民者乎?人心不磨,祀典久旷,情法殊歉。”梅川师得之,欣然喜曰:“是足以尸祝而作则矣。”乃谋之沐泉师、汤冰涯师,陈议合;又谋之大尹竹村裴,亦克允。遂上其议于当道诸公,各来报可。于是即庙门之东榜曰“乡贤”,西旁曰“名宦”。乃安神栖,乃虔祀事,时壬寅年秋也。若是,永之吏若氓睹兹巨典,莫不喁喁然思向而知所兴起矣。梅川师,表章垂训之功大矣。

    蛟小子末学不才,私窃识之曰:“地一也,而古今异产焉;民一也,而古今异治焉。是不可以求其故乎?随俗以物化,狃故以习迁。是故有必产而无必成矣。崇贿以浚血,任情以仇下,是故有是民而无是治矣。呜呼!岂非示之无则,而作之无素乎?我梅川师,敷文明训以躬率多士乃之,振(附注:据原版此处漏句:训以躬率多士乃之,振)湮修旷,作立仪轨,以兴起人心。则生兹土者,将不有厉节概,砥名行,以不辱于先贤;吏兹土者,将不有敦循笃,崇抚字,以不负吾民乎哉?由是,吾永当永为名邑,而不病于难治,以增兹山川之光宠,而称吾梅川师之功不衰。”蛟何幸,实躬逢之,谨记。

    (附注1、西旁曰:据原版旁改为榜,即:西榜曰;2、敷文明湮修旷,据原版此处漏句:训,以躬率多士乃之,振  即:敷文明训,以躬率多士乃之,振湮修旷,3、引号延后的到:之功不衰。”)

    张水藩读文:永安县学建立乡贤名宦祀典记

            (三泉) 林腾蛟撰

    永安原来是沙县的隶属地,景泰年间才割开设置为县。永安山峦层叠,江河汇合积聚,聚集孕育灵秀之气,得天独厚生出哲人贤者,以传名于世。但土地瘠痩百姓贫困,民俗狷急像而风一样强劲猛烈,所以在这个地方当官的,总是担忧于安抚的困难。哎!这难道是难于治理吗?也就难在这里的人而已。

    我的老师万安梅川的萧先生来主管我们学校的教育事务,修理学宫,配备祭器,严格课业,于是有了成绩。又担忧我们永安人没有地方观察法度,而民俗日益苟且;作为师范统帅的又不得其人,而民众的生计日益贫穷。于是喟然长叹说:“表彰有德行的人以留作后代的榜样,崇拜奉祀有品行的贤人以明确是非标准,这不是教化工作的首要的事务吗?”于是考查书籍记载,广泛地咨询故旧老者,都啧啧然称赞说:“宋朝了斋陈忠肃公瓘,处理事情公平正直,在谏官官署知无不言。其中比较大的,有辨驳王安石的邪说,斥责章惇、蔡卞、蔡京、曾布的奸滑。而《尊尧》的这本集子,耿耿忠心足以表明君臣之义。大宋时栟榈邓正言公肃,正处在徽宗、钦宗、高宗的朝代,遇事敢说真话,进献《花石纲》的诗,哀求皇帝挽留李纲,弹劾耿南仲父子和投靠伪楚的人,他特别凛凛然有正气。明朝时,忠山的邓都宪公文铿,秉持公正风纪,不害怕有权势的人,整肃边疆执行法令,贵戚收手避让他。这些不是出生在永安而闻名于世的人吗?”又称赞道:“原来的知县邓公概,以名列前茅的进士资格出来管理永安县。当时永安政府建立不久,百姓习惯于原来的老毛病。邓公以廉明的作风进行整治,以威严果断的态度进行裁决,以十条规定和百姓约定,而让百姓信服他,至今怀念思想他不能忘记。这不是在永安做官,有德行于民的人吗?人们思念的心不能磨灭,而祭祀制度已经空旷很久了,制度严重对不起感情。”梅川老师获得这些信息,非常欣喜地说:“这就足以祭祀而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榜样了。”于是去和沐泉老师、汤冰涯老师商量谋划,叙述谋议取得一致意见;又和知府裴竹村商量,也获得允许。于是就把他们的意见呈报到各主管部门的领导,各处报回来的都是可以。于是就在孔庙门口的之东边匾额上写“乡贤”,西边匾额上(附注:据原版旁改为榜)写“名宦”。就安置神牌栖息,也就虔诚安排祭祀事宜,时间是在壬寅年秋天。像这样,永安的官吏如果全部观看这隆重盛大的典礼,没有不伸长脖子踮起脚思考向往而知道向什么方向而奋起了。梅川老师,用表章来垂示教训的功劳太大了。

    腾蛟我这个晚辈没有学识没有才能,私下里记住叫做:“地方是一个地方,而古今会有不同的出产;百姓也是一样的百姓,而古今会有不同的治乱结果。这不是可以探求它为什么呢?随着风俗改变可以有很大变化,习惯因此得以在习得中改变,因此有些事物是有其必然产生而没有必然成就的。崇尚贿赂以疏浚血脉流通,放任情绪以仇恨下贱百姓,因此有这样的百姓而没有这样治理局面。哎!这难道不是展示给人的是没有榜样,而平时又不作为吗?我梅川老师,铺叙文辞明确教育内容,并亲自带领多个学士恢复起来,提振湮没的修齐荒废的(附注:据原版此处漏九个字:训,以躬率多士乃之,振),建立礼法规矩,以振作起人心。那么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将没有不砥砺志节气概,修养自己的名声与品行,以不侮辱先贤;在这块土地上当官的,将没有不敦厚笃实纯朴,推崇对百姓的安抚体恤,以不辜负我们百姓啊!由此,我们永安人要把永安当做有名的县,而不让它困恼于难治,以增加这山川的光荣,进而称赞我们梅川老师的功德而不衰。”腾蛟我多么的幸运,实实在在让我亲身碰上了,恭敬地记了这些。

    (附注1、西旁曰:据原版旁改为榜,即:西榜曰;2、敷文明湮修旷,据原版此处漏九个字:“训,以躬率多士乃之,振” 即:敷文明训,以躬率多士乃之,振湮修旷,3、引号延后的到:之功不衰。”)

    张水藩解读:林腾蛟(1517-1560年),字士才,号三泉,本永安贡川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选入太学,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出任广东新会县知县,后调任安徽休宁县知县。因政绩卓著,奉诏升任山道监察御史;因指出吏部有人贪赃枉法,得罪吏部尚书等权贵,“升授”他为河南按察司佥事。他在河南查出伊王朱典模的罪行如实上奏朝廷,遭到伊王恶毒攻击,突发暴病,含恨去世。他立遗嘱要求他儿子,一定要等伊王结案处理清楚这事,而后才能入殓,终于死后扳倒伊王。洛阳、开封、汝州、伊阳、陕县等地百姓都为他立祠纪念。他著有《三泉集》。

    ^63张水藩2019/10/22 19:29:37

    回复tss

    tss你好,这边毕竟是公共场所,一般不宜将带有隐私的联系办法在这里公开。不知道有何贵干,但说不妨。

    ^62tss2019/10/21 22:15:21

    你好,藩老师,能留一个联系方式吗

    ^61张水藩2019/10/21 7:20:52

    卷九艺文志万历二十一年重修儒学置田记

    原文:万历二十一年重修儒学置田记

    修撰(侯官) 翁正春撰

    永之有学,盖自景皇帝时沙寇平,议设县置令,以广德化,学宫与县治并设云。弘治壬戌,毁而复建,主者弗虔其事,规制多不如度。历岁久,庙宇就圮,大非所以妥圣灵者。且自隆庆癸酉来,科第寝微。诸逢掖有执堪舆家之说,归咎学宫,谓明伦堂前左右两夹道门宇低塞,其右逼近白虎;而棂星门去庙远,明堂旷荡不收,士挟策战文场弗得隽。职此之由,甚欲扫而更之。

    会今邑侯苏公莅永之三日,遵故事谒文庙。心知其然,遂锐然以修学作人为己任。诸青衿有以前说进者,侯曰:“嘻!堪舆之说,圣道之所不载。顾多士入焉而溺,雄心锐气多因之然不振,是宜亟为改图,以释尔众之惑。矧昭代以六事察守令,校其首。兴废振弊,匪令畴(据原版意思可简化为俦字)尸,多士即不言,余固恻乎疚怀矣!”分守建南吴公行部,侯上其状,报可。于是鸠工庀材,诹日僝功,值视物,工视力,经理有方,绩用成而民不知。撤两夹道为通衢,旁列两屏如翼。进棂星门五丈许,泮池旧方广,今裁之为半璧形;移学前右坊,以辟白虎。向诸士之溺而惑者,一旦犁然释矣。由是,文庙焕然,视昔尤壮丽。他若两庑、两祠、尊经阁,多仍其旧,鼎新付之七八。计所费镪,凡百十馀缗。又念诸生中有贫不克婚,丧不克葬,齑粥乏兼(附注:据原版兼字改正为煎字)辰之储者,皆当为之计画。乃又出镪三百缗,买忠山苗田六十六石,查出永留庵苗田一十六石,以为学田。侯皆亲履町畛,图其形以杜弊窦,俾诸弟子岁取给于是,庶几贫者婚,贫而丧者葬,齑粥偶乏者因之有备也。

    嗟嗟!学校,守令之先务。俗吏所为急,乃斤斤簿书期会。间即有茂才异等,亦惟发奸摘伏为智,风行雷厉为威,谨迎送,望风旨,市宠猎名以为事。而于学校不啻弁髦,甚者传舍其官,狭小其地。谓古者国小,不备其制。殊不知家有塾,党有庠,即世家富室爱其子者,肄业有所,隆师有礼,靡所不周其图。矧铜章墨绶,俨然司一邑之民土。而于建学立师之道,藐焉弗撄诸怀,视其子弟贫若秦人视越之肥瘠,则为民父母之谓何?今苏侯通经术,明世务,每以文学饰吏治。而修学置田之举,有大造于永庠。作用若是,亶足称儒吏者,《汉》、《史》所载诸循良,可并谈欤!

    是役也,经始于万历癸巳夏,落成于是岁季冬。董其役者,县尉陈君策,耆民邢存志、饶偁。征余文记之者,庠师苏君日登、杨君继秀、李君南闱,弟子员则饶俨、余俊鹄也,例皆得书。侯讳民望,字子仁,冲谷其别号,直隶宁国之宣城人。

    (附注:1、匪令畴(据原版意思应简化为俦字)尸,即:匪令俦尸,2、齑粥乏兼 据原版兼字改正为煎字。3、旁列两屏如翼,进棂星门五丈许;改标点为:旁列两屏如翼。进棂星门五丈许,4、“汉”、“史”所载诸循良,改标点为:《汉》、《史》所载诸循良,)

    张水藩读文:万历二十一年重修儒学置田记

           修撰(侯官) 翁正春撰

    永安有学校,大概是从景泰皇帝时,沙县寇乱平定后,议定设县治并委派县令,以推广德化的时候,学校与县衙一起建起。弘治壬戌年,学校被毁而重新建起,主事的人没有很诚心对待这个事,规章制度有很多达不到要求。时间一久,殿宇就坍塌,实在不是适合安置圣灵的场所。而且从隆庆癸酉年以来,科举考试登科的逐渐少了,众多读书人持有堪舆家的风水说法,归咎学校。认为明伦堂前左右两边夹道的门宇太过低矮堵塞,它的右边逼近白虎;而棂星门又离孔庙太远,前面的明堂旷荡没有收束。导致士子挟带政见谋略出战文场而不能登科。由于这个缘故,很想要扫除旧的学校面貌而更新它。

    现在碰上县令苏公莅临永安的第三天,遵照原来的规矩要拜谒文庙。县令苏公心里知道这些事情,就坚定地以修建学校造就人才为己任。众多秀才中有人把前面的风水说法讲给苏县令听,县令说:“嘻!堪舆的说法,是孔圣人的学说所不收载的东西。但看现在很多士子学习了它而沉溺其中,雄心锐气多因为它而提振不起,这是很需要尽力加以改变的,以释放你们大家的疑惑。况且政治清明的时代以六项工作考察太守和县令,学校工作居在首位。那些已经荒废衰落的好东西要再提振兴起,不是我县令像个行尸走肉,这事你们众多士子就是不说,我本来也就很伤心悲痛了!”建南按察分司吴公巡行所属部域,苏县令把他的报告呈上,批复:可行。于是招集工匠,准备材料,商量选择吉日完成建筑工程,材料重视价值,工匠重视实力,经营管理有方,功用已完成而百姓还不知道。撤改两夹道使它成为四通八达的大道,旁边并列两屏就像翅膀。进棂星门五丈左右,泮池原来是长四方形,现在经过裁剪使之成为半个圆璧形;移开学宫前的右坊,以开辟出一块白虎的位置。原来诸多士子沉溺其中的疑惑问题,冰消瓦解于一旦了。由此,文庙面貌焕然一新,比过去更显得壮丽。其他的像两边庑廊、两个祠堂、尊经阁,大部分还是保留原来的样子,更新也就七八成。合计所花费的钱币,总共有一百一十多串。又考虑到诸多儒学生中有贫穷不能成婚,父母丧不能安葬的,有连煮早上稀饭的储粮都没有的人(附注:据原版兼字改正为煎字),都应该为他们着想安排。于是又规划出钱币三百串,买了忠山的苗田六十六石,查出永留庵有苗田一十六石,收为学田。苏县令都亲自到那田间的小路,去丈量并制图以杜绝漏洞,让这些贫困的弟子每年都能从这里取得给养,这样才能让贫穷的学生成婚,贫困而逢丧事的能安葬,偶然没有稀饭的也因为它,而有所储备了。

    哎!学校工作是太守县令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缺乏眼光的世俗官吏所着急的,乃是斤斤计较于簿册账书和期会。其中就是有个别优秀突出的人才,也只是以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为能事,以行动雷厉风行为威严。小心谨慎地迎来送往,观望风向,以争宠猎名作为大事。而对于学校不只是看作弃置无用之物,其中更有过分的是占用学校宿舍为官舍,侵占学校用地使其面积越来越狭小,还说古代国家小,没有现在学校的规模。却不知道古代家族有私塾,五百家的乡党就有学校。就是世家富室爱惜孩子的,也都有专门的学习场所,敬重老师有很隆重的礼仪,无不尽量周密其追求。况且古代有手持黑带子系着金属印章的子男,庄重严肃地管理着一个封邑的百姓和土地。

    而对于建立学校,树立师道尊严,轻视它而不触及内心,看待他辖区里子弟的贫苦像是秦国人看越国人的肥痩无关痛痒,那么这算是百姓的什么父母官呢?现在苏县令精通经术,明了世务,每每以文学刷拭吏治。而修理学校添置学田的举动,是有大功劳于永安学校的。能发挥像这样的作用的,实在是足以称为儒吏的了,和《汉书》、《史记》所记载的那些奉公守法的官吏,可以一并评论的了!

    这一工程,从万历癸巳年夏天开始经营,在当年冬季落成。主持这一工程的人,是县尉陈君策, 年高有德的邢存志、饶偁。叫我作文记叙这件事,是永安儒学的老师苏君日登、杨君继秀、李君南闱,儒学弟子生员则有饶俨、余俊鹄,照例都得写一笔。县令名叫民望,字子仁,冲谷是他的自称,直隶宁国宣城人。

    (附注:1、匪令畴(据原版意思应简化为俦字)尸,即:匪令俦尸,2、齑粥乏兼 据原版兼字改正为煎字。3、旁列两屏如翼,进棂星门五丈许;改标点为:旁列两屏如翼。进棂星门五丈许,4、“汉”、“史”所载诸循良,改标点为:《汉》、《史》所载诸循良,)

    张水藩解读:翁正春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第一名,算是一个状元。他当过皇帝的讲官,后来特加太子少保。曾经趁“万寿节”,向皇帝陈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实贤才、谨财用、恤民用、重边防”等8策。

    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一曰田野辟,二曰户口增,三曰赋役平,四曰盗贼息,五曰军民和,六曰词讼简。不同时代有些变动,像苏县令说的学校问题,这边就看不到。

    苏民望是个很讲风水的人,他做陂,做学校都讲风水,但是却反对人们沉溺其中,雄心锐气多因为它而提振不起。

    ^60张水藩2019/10/18 21:06:03

    卷九艺文志弘治十二年重修儒学记

    原文:弘治十二年重修儒学记

           提学副使(晋江) 蔡清撰

    延平府故无永安县。景泰初,当道者征邓茂七之乱,始请于朝,析尤溪及沙县之接壤处别为县,以便治。县建于景泰壬申年,而儒学则建于甲戌年。主建学事者,知县韩隆也。继是重修而增建者非一,各有纪载。至弘治壬戌,学弗戒于火,自大成殿而下一归于尽,所馀亦皆残敝弗堪。知县事、临川刘君灿曰:“永安土瘠民贫,官亦不暇给,而复重以此,奈何?然此化本所在也,庸何缓乎?”乃集僚佐及师生,图所以重建之方。用申于当道,得报可。遂经画百费,皆酌民力处之。有不赡,则自出其数年例所得于官者。若堂食、纸札价之类,悉以克之。肇工于弘治癸亥年十一月初七日。故址之卑者崇之,隘者广之。位置概因其旧,而间有所前却或改张,惟其宜也。中为大成殿,翼以两庑。殿后为明伦堂,翼以两斋。殿庑之南为戟门,戟门之左为四贤祠,右为文昌祠,又为南泮池,为棂星门。明伦堂之后为青云楼,楼之右为会馔堂。两庑之背为号房,各二十四间。西庑之北为神库,东庑之东、越路为神厨。而学之通门则居棂星之左。木石甃筑之类,色色务于精致。若夫神像之塑、神主之立,尤加谨焉。此其大凡也,其细者不必录矣。是役也,君常与县丞吴禧、凌谔,主簿祝俨、沈澜,典史邓汉,相继旦夕程督之。而选用耆彦曾仲纪、童昌董其事。故仅越岁而就,落(2004版注原文脱一“成”字。我看没有脱落)之日,戊辰之吉也。教谕韩颙、训导林谷谓是役所关系不细,乃以书详其事,遣门生吴昂来请记。且曰:“刘君发身乡进士,志慕古人。其治永安也,惠深而教洽,故其举,役虽重且繁,而成功之速,则有在于程督之外者。然则刘君其可谓之贤也已。因具书,为节其要,而次之如此。”

    嗟夫!贤令长之所以汲汲于此者,要以为国家育才计尔。而永安人才于今日指,盖未可多屈,岂其以新造未久之故耶?耳目所及,如广州之顺德,台州之太平,亦皆因寇乱,析他县馀地创建者。考其时,顺德之建与永安同年,太平又稍后。今二县人物彬彬辈出,至有魁天下而赞皇猷者。其学行、事业,永安人士宜有得于见闻矣。况所谓四贤者,皆产在数百里之内,其风韵未远也。诸士子日肃过于殿庑及四贤祠,其神志之所游当何尚,所务当何在乎?亦可以深长思矣。夫圣贤之盛德大业,嘉谟懿范,悉已收之载籍之中,学者日事乎此,苟得其的,而不至于买椟还珠焉。其效岂止于科第不乏人,足为学校之光荣而已哉!而亦岂止为永安一县人物哉!责人则明,愚于是乎不能已。

    (附注:1、因具书为节其要而次之如此。”改断为:因具书,为节其要,而次之如此。2、而永安人才于今日,指盖未可多屈,改断为:而永安人才于今日指,盖未可多屈,)

    张水藩读文:弘治十二年重修儒学记

       提学副使(晋江) 蔡清撰

    延平府原来没有永安县。景泰初年,执政当权的人讨伐邓茂七的反乱,才向朝廷请示,分开尤溪和沙县接壤处另设为县,以便治理。县建于景泰壬申(1452)年,而儒学则建于甲戌(1454)年。主持建造学校事务的人,是知县韩隆。继这之后重修而增建的不止一次,各次都有纪载。到弘治壬戌年,学校没有做好防火措施,从大成殿以下,全部被火烧尽,所剩馀的也都残破不堪。主持县事的临川刘君灿说:“永安土地贫瘠百姓贫穷,官府开支也供不应求,如今又再遭受这个灾难,怎么办?然而这是教化的根本所在,怎么能慢慢来呢?”于是招集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吏以及师生,筹划怎么重建的方案。把这个方案申报到主管那里,得到的答复是:可以。就经营筹划各种费用,都是酌情考虑百姓承受能力来安排。有不足的部分,则从中央政府这几年来补给的年度费用里支出。像公署膳食、纸札费用之类的,全部以这办法克服了。开工于弘治癸亥年十一月初七日。故址的低处填高它,狭隘的扩广它。位置全部沿袭其原来的,其中个别的也有所前移后退或者小有改变,也是根据总体布局适宜与否。中间为大成殿,用两座廊庑做它的两翼。大成殿后面是明伦堂,用两斋房做它的左右臂。大成殿和廊庑的南边为戟门,戟门的左边是四贤祠,右边是文昌祠;前面又是南泮池,还有棂星门。明伦堂的后面是青云楼,楼的右边是大食堂。两廊庑的背面是号房,左右各二十四间。西廊庑的北边是神库,东廊庑的东边,越过路面是神厨。而学校的通门则安排在棂星门的左边。木石砌筑之类的,样样都务求达到精致。至于神像的雕塑,神主的排列,就更加特别谨慎了。这是它的大概,其中的细节就不必记叙了。这一工程,刘君灿常和县丞吴禧、凌谔,主簿祝俨、沈澜,典史邓汉等人,相继从白天到晚上对工程劳役加以监督。而选用年高望重的曾仲纪、童昌主管这件事,所以仅仅过了一年就完成。举行祭礼的日子是戊辰这个吉祥的时刻。教谕韩颙、训导林谷认为这一工程所关系的事不小,就用信把事情详细地写出,派遣门生吴昂来我这里请我做记。而且说:“刘君出身乡举进士,志向仰慕古人。他治理永安时,施恩惠深厚而教导周遍,所以重建学校这一举动,工程虽然负担沉重而且事务繁多,而成功的快速,则是在于工程劳役的督促之外的。既然这样,那么刘君就可以说是很贤能的了。因此就全部写出来,为调节其重要部分,而做这样的顺序安排。”

    哎!贤明的县令长官之所以急切于此事的原因,主要是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大计着想。而永安人才在今日的美好,(改断句)则是不应该老是屈居末位的,这难道是因为学校新造不久的缘故吗?我们所能听到看到的,像广州的顺德,台州的太平,也都因为寇乱,分开其他县多余的土地创建的。考查它们的时间,顺德的建县和永安同一年,太平又稍微后面一点。现在两个县文质彬彬的人物一辈一辈地出现,以至有考取天下第一而辅助皇帝功业的。他们的学业、品行和事业,永安人士应该也看得见或者有听说的。况且所说的四个贤人,都出现在永安方圆几百里之内,贤人的风韵并不远。众多士子天天端庄穆肃经过殿庑以及四贤祠时,神志之所思的应该是崇尚什么,所追求的目标应当是什么?这也确实是应该要深入地长久思索的。圣贤的盛德大业,经国谋略等美好风范,全部都已经收入到典籍之中,学习的人天天钻研这些,如果获得其中心思想,就不至于买椟还珠了。学校的功效怎么能止于确保永安科第不缺乏人才,和成为儒学的荣耀而已呢!而且也怎么能只成为永安一县的人物呢!要求别人就很明白,我在这问题上不能自已做到。

    (附注:1、因具书为节其要而次之如此。”改断为:因具书,为节其要,而次之如此。2、而永安人才于今日,指盖未可多屈,改断为:而永安人才于今日指,盖未可多屈,)

    张水藩解读: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朝晋江人。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的理学家。他认为学宜养正性,持正行;要诀在于: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八个字而已。

    据传曾国藩在回答儿子关于读书的问题时,曾说:“朱子教人读书,曾讲过八个字: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虚心,好理解,即不存成见,虚怀若谷。涵泳二字最不易识,我直到四十上下才慢慢体验出。所谓涵者,好比春雨润花,清渠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泳者,则好比鱼之游水,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乐。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游’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也是说人性乐于水。善读书,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稻如花如鱼如濯足,则大致能理解了。切己体察,就是说将自身置进去来体验观察。好比《孟子·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年轻时读这两句话无甚心得。近年来在地方办事,乃知在上之人必遵循于道,在下之人必遵守于法。若每个人都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将凌上了。我想你读书无甚心得,可能在涵泳、体察二语上注意不够。”

    ^59张水藩2019/10/18 20:55:25

    回复聂书专夕阳无限留言

          谢谢网友聂书专发的道光和民国版本的永安县志照,我所用的是2004年永安方志办出版的文本。永安方志办在零几年,我还在清流的时候就通过清流方志办送我一本了。退休到永安后,就把它拿出来读,承今日永安网和永安论坛发表我的读文。在这里应该向方志办和两个网站的朋友说声:谢谢!

           谢谢夕阳无限,你终于告诉我,我白话阅读在这里是有意义的了。谢谢!我是尽可能把文言准确地翻译成白话,如果是青年学生

    读了不仅可以了解历史,可能对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也会有点好处。

            谢谢朋友留言!

    ^58夕阳无限2019/10/16 15:22:34

    永安一座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看了 张老先生解读,本人茅塞顿开,没想到我生活了近8年的城市,有那么久的历史和许多故事,看到这些不由感叹,永安一个值得人怀念的城市。

    ^57聂书专2019/10/15 21:26:02

    民国版永安县志,1940年。




    ^56聂书专2019/10/15 21:22:58




    ^55张水藩2019/10/15 16:55:58

    卷九艺文志成化八年重修永安县学记

    原文:成化八年重修永安县学记

              洗马(四明) 杨守陈撰

    永安,我国朝析沙、尤所置县也。学宫,政化之本,有司所宜先务。前此,草创而未精备。会乱,刘公忠器以名进士知县事。视筊(附注:据原版改视篆为视筊),来率诸生门奠谒。毕,首举学圯(据原版学圮改为学圯)宜修,阙宜广者。退与同寅贰令陈公铭、判簿汪公广、幕宾冯公琬、司训徐公让,捐俸首倡之。邑之同义者,争先乐助。环宫之墙,百堵皆作,圣宫、贤庑,葺而新之。改筑明伦堂、棂星、戟卫二门,皆极宠丽。肄业有斋,休宿有室,庖、湢、禀、库各有所。栋桷之挠朽易治之,瓦盖砖级之陊剥者丹白之,漫漶不鲜者更饰彩绘。功始就绪,而刘以内艰去。陈君辈益勒弗弛,殚心力而集之,务臻厥美。经始于成化壬辰,落成于明年,凡所宜有,莫不毕备。皆真材坚甓,视旧规穹然增而高,焕而美矣。

    乃者以书币介乡贡进士,同郡冯君忠来以记征余。惟永安为闽之沃壤,而闽故为先哲诸儒辈出之乡。永虽新邑,而何地无才?然游其间迄今二十馀年,而未有歌《鹿鸣》来者,意前有司视学校为虚观,作兴未加之意。方圣天子益隆文教,而又得诸公以修举之作兴之,而被以思乐芹藻之化,则他日科第联翩,岂无炳炳德业若先哲者乎!且闻落成释奠之馀,庙庭有桂,小而能花。夫前者后之占,天时者人事之验。适郡工告成,而嘉祥随应,是必有符合矣。诸所游者,饰而学,志而道,出与时会,大行其所抱负,无以负朝廷养育之恩。与诸公作兴惓惓,可并出以俟。是役也,度材植,令工佣,则曾、孙、吴、应,亦皆以义而起者云。

    (附注:1、刘公忠器以名进士知县事视篆来,率诸生门奠谒毕,首举学圮宜修、阙宜广者。据原版改视篆为视筊;学圮改为学圯。并改断句为:刘公忠器以名进士知县事。视筊,来率诸生门奠谒。毕,首举学圯宜修,阙宜广者。2、庖、湢、禀、库各有所。改断句为:庖、湢,禀库各有所。3、“乃者以书币介乡贡进士、同郡冯君忠来以记征。余”更改为:移到下一段,同时改断句为:乃者以书币介乡贡进士,同郡冯君忠来以记征余。)

    张水藩读文:成化八年重修永安县学记

              洗马(四明) 杨守陈撰

    永安是我国朝分开沙县、尤溪部分区域所设置的县。学宫,是政治教化的根本,有关部门所应该优先处理的事务。此前,永安学校匆匆草创而未达精细完备。正值反乱的时期,刘公忠器以名列前茅的进士资格,来主管永安县政事。一天他掷得好筊(附注:视篆据原版改篆为筊,即视筊),就来到儒学,率领众多学子门生参谒祭奠孔子。礼毕,首先列举学校泮池上的桥(据原版学圮改为学圯)应该要修建,宫室应该要扩建的问题。回去后和同僚副县令陈公铭、判簿汪公广、幕宾冯公琬、司训徐公让商量,他们一起捐出薪俸带头倡导这件事。县里认同他们的仗义人士,都争先乐助。环学宫的围墙,四面八方都围起来了,孔圣宫殿、先贤廊庑,都修葺一新。改建了明伦堂和棂星、戟卫两个门,都漂亮得让人喜爱。学习有书房,休息住宿有房间,厨房、浴室,供给的仓库各有所在(改断句)。栋梁椽子溃败腐朽的换掉,修理好它,瓦盖的屋顶、砖砌的台阶,已经破败剥蚀的涂红或者刷白它,模糊不可分辨和不新鲜的更换装饰彩绘。工程才有点就绪,刘忠器因为遭母丧离开了。陈铭君等几个人更加强制自己不敢松懈,竭尽心力集中解决问题,务必让它达到最美。成化壬辰年开始经营,在第二年就落成,凡是应该有的,没有不具备的。都是真正的良材,坚硬的砖瓦,比原来的规模更加宽广,而且更高大,光明而靓丽。

    以前有书写的礼单,在乡贡进士之间互相往来的风俗。同郡的冯君忠来到我这,以写记的事来征求我的意见。想来永安是福建的一块沃土,而且福建原来就是儒者先哲辈出的地方。永安虽然是新建的县,但哪个地方没有人才呢?然而我游历这个地方到现在有二十馀年,却没有唱着《鹿鸣》雅歌而来的人,想来是以前有关部门把学校看成是虚幻的东西,没有加以推动的意愿。现在正当圣明天子更加看重文教的时代,而且得到诸公以兴复为目的的推动,又欢乐沐浴在才学之士的风化下,那么他日科第联翩而出,怎么会没有光彩照耀,德业像先哲那样的人呢!而且听说落成时,在举行释奠礼之后,孔庙的大庭里有桂树开花,树很小而能开花。前面的现象是后面的征兆,天时这东西是人事的效验。刚巧永安儒学工程告成,而祥瑞随着出现,这必有和它相符合的事出现。诸多在这游学的人,既注意穿着打扮,又专心致志于学习,立定志向而坚定实践,出到社会上能与时俱进,充分地施展他们的抱负,没有辜负朝廷的养育之恩。与诸公所真挚诚恳推动的事业,可以一同出发。这一工程,负责度量木材,安排工人的,则是曾、孙、吴、应等人,也都是出于义务而来的人。

    (附注:1、刘公忠器以名进士知县事视篆来,率诸生门奠谒毕,首举学圮宜修、阙宜广者。据原版改视篆为视筊;学圮改为学圯。并改断句为:刘公忠器以名进士知县事。视筊,来率诸生门奠谒。毕,首举学圯宜修,阙宜广者。2、庖、湢、禀、库各有所。改断句为:庖、湢,禀库各有所。3、“乃者以书币介乡贡进士、同郡冯君忠来以记征。余”更改为:移到下一段,同时改断句为:乃者以书币介乡贡进士,同郡冯君忠来以记征余。)

    张水藩解读:洗马的洗读xiǎn,开始是太子的侍从官,后来专掌书籍,官阶大概五品。杨守陈是个庶吉士,也就是进士中的佼佼者。他曾经以洗马官的身份请假探亲,走到一个驿站,驿丞不知洗马是什么官,坐他对面,问他:“先生你的职务是洗马,一天要洗几匹马?”杨守陈随便应道:“勤劳就多洗,懒惰就少洗,没有固定。”过了一会儿,有报告说一个御史就要到来,驿丞就催促杨守陈让出上等的住处,杨守陈说:“等他来了我再让也不迟。”等到御史来了,原来御史是杨的门生,见到杨就长跪问安。驿丞见状也匍匐在台阶下,百般乞怜,杨守陈也不和他计较。这和上面黄泽打不肯让路的盐运使丁铁的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一则明朝浮白斋主人讲关于洗马的笑话:刘定之升任洗马官,有一天上朝时,他遇到少司马王伟。王伟与他开玩笑说:“皇宫里的马多,马要一匹一匹地洗。”刘定之答道:“何止皇宫的马,各位司马如果脏了,我也要洗洗的。”

    ^54张水藩2019/10/13 8:17:54

    卷九艺文志新建永安县儒学记

    原文:新建永安县儒学记

                  布政(三山) 黄泽撰

    学校,育材之地,风化之源,自古有国家者之所慎重也。我太祖高皇帝混一区宇以来,列圣相承,而于学校之政尤加意焉。故内而京师,外而郡邑,莫不建学,以育天下之英材。由是,八九十年之间,髦士汇进,治化大兴,视唐、虞三代为尤盛也。

    天顺纪年之初,永安儒学新创。既成,知县、古舒韩君隆驰书具其本末以告曰:“永安地名浮流,属于沙县。正统末年寇作,上命尚书薛君希琏总领天兵讨之。景泰二年寇平,佥议沙县山溪广远,民居四散,政教弗克遍及,莫若分邑治之。薛公俱陈便宜以闻,始命置县于浮流,周围筑城,匾曰:‘永安’。于时,隆来知县事,乃与初委通判交南杨君季琦,既而经历、江阴秦君惠,鸠工聚材,经画规制。首及学校,建大成殿,翼以两庑,戟门、棂星门前后布列。继创明伦堂、东、西二斋、神库、膳堂,次序毕举,圣贤遗像亦皆塑饰。经始于景泰乙亥,计其兴工虽不久,而迄今有成,宜纪于石,使后人有所考顾(附注:据原版改字为其文以记之。”

    余惟化民成俗,必本于学校。兹学之设,既择师儒以掌其教,又广生徒以充其额。训之以礼义廉耻之方,申之以孝悌忠信之行,将见斯民有所感慕,皆知为善,而风淳俗美矣。其士子作养于兹者,尚期立身行道,致君泽(原文“择”,应为“泽”字。)民,以为斯学之光,庶不负朝廷建学之意,与有司创立之功矣。是为记。

    (附注:使后人有所考见。愿其文以记之。据原版改字为。改断句为:使后人有所考其文以记之。)


    张水藩读文:

     新建永安县儒学记

                  布政(三山) 黄泽撰

    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材的地方,社会风化的源头,自古以来拥有国家的人,都很慎重对待它。我朝太祖高皇帝统一天下以来,一代一代的圣王互相承接,而对学校的政策特别加以留意。所以内从京师,外到郡县,没有不建学校的,用以培育天下的英材。由于这缘故,八、九十年之间,英俊之士汇会前进,治化大兴,比照唐虞三代更为突出。

    天顺纪年的初期,永安儒学刚刚创立。学校建成后,知县古舒人韩君隆急速送信来,把办学校的具体过程告诉我说:“永安本来地名叫浮流,属于沙县。正统末年贼寇作乱,皇上命令尚书薛君希琏总领天朝大兵征讨他们。景泰二年贼寇平定,都议论沙县山溪广阔辽远,百姓居住分散四方,政治教化不能普遍到达,不如分县治理。薛公把全部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理由告诉皇上,才授命在浮流设置县治,周围筑城,城门匾上写:‘永安’。在这个时候,我陈隆来主管永安县政事,先是和刚任通判的交南人杨君季琦,接着是和经历江阴人秦君惠,一起招集工匠,聚集材料,按规格制式经营筹划。首先安排的是学校,建设大成殿,以及两边的廊庑,戟门、棂星门在前后布列。接着创建明伦堂、东、西两斋、神库、膳堂,先后都兴办完毕,圣贤遗像也都雕塑装饰了。在景泰乙亥年开始经营,算来它动工虽然不久,到现在已经做成,应该要把这事铭刻在石头上,让后人有考查的根据。希望您光顾一篇文章,让它记载这件事。”

    我想教化百姓形成良好风俗,必定要植根于学校。这学校的设立,既要选择儒师以掌理其教育,又要广招生徒以扩充其数额。以礼义廉耻的内容来训育他们,以孝悌忠信的行为规范来约束他们,不久将来一定能看到这地方的百姓因有所仰慕而感化,都知道从善,因而风气淳厚世俗美善。那些士子在这里接受培养的目的,是期望他们能立身行道,辅佐国君施恩惠于百姓(2004版注原文“择”,应为“泽”字。),并成为这学校的荣耀,才不辜负朝廷设立学府的用意,和有关部门创建学校的功劳。这就算是记了。

    附注:使后人有所考见。其文以记之。据原版改愿为顾字。并改断句为:“使后人有所考其文以记之。”)

    张水藩解读:

    整理一点黄泽的资料:他闽县人,永乐十年进士。他在职时曾经安置难民,带队民工到北京服役。

    黄泽上疏皇帝说要:“正心、恤民、敬天、纳谏、练兵、重农、止贡献、明赏罚、远嬖幸、汰冗官。”所提十件事也很不错。

    黄泽在任时有政绩,然而常常暴躁发怒。盐运使丁铁遇到他没有让路,黄泽居然就命人鞭笞他,这就太过分了,被丁铁报告了皇帝。

    巡按御史马谨也弹劾黄泽九年任职期满,自己出去巡行所管的县,聚敛白银三千两用来抵偿公家的财物。为什么要抵偿公家的财物,看不懂。而且越过辖区境界回家,于是被捕下狱。还好最后处理只是黜为民,大概还不算贪污吧。


    ^53张水藩2019/10/11 6:11:23

    卷九艺文志永安县治记



    原文:

    卷九 艺文志

    永安县治记

    编修(清流) 赖世隆撰

    皇帝继统改元之二年,沙县寇悉平。诏以浮流险要之地,分置县以治之,赐其名曰永安。是年,始命古舒韩君隆来知县事。又明年,政既通,乃聚材鸠工,首建县治定其规制,不逾时,厥功告成,请余记之。按郡志,沙县界于尤溪、将乐、清流三县之间,尝多盗贼出没,而浮流实当其冲,屡遭焚掠。正统间,御史张君淑因通判倪君冕之言,以沙县地远且广,上流三百馀里溪(据原著补入山字)岩险迩寇巢穴其间。官民睽隔,无以葺奸宣惠,欲奏请分县,予时亦力赞其言。章既上,朝议已允。有司徇私,事遂寝。末年,贼大作,闽中诸邑无城廓者多残破。虽命将出师,诸贼犹分寇旁郡。闻官军次沙县,令有司招抚,乃解归,遣老弱者为降。既班师,贼再反复业馀民重罹祸,而死者又不可胜数。

    朝廷乃敕镇守官、今尚书薛君希琏,总督福建、江浙诸军讨之。至是,在闽诸大臣及有司莅事者皆能协心合谋,赏罚有章,将士用命。官军民丁始皆奋勇杀贼,直抵浮流以上诸境,斩俘以万计,余贼乃服。事平,佥议经久之计。倪君仍申前议,以余言为质,薛君俱陈其便宜以闻,于是浮流置县之议乃定。遂分沙县二十都上保至三十二都,暨尤溪四都之地以隶之。筑城为之保障,分军为之守御,建学为之教育,凡官府之所宜有者,皆视他县。永安既城,实为延平上流之镇,诸邻县恃以为安矣。嗟夫!不因乱,曷以治?不有废,曷有兴?然治兴于前者,又当保其不废于后也。

    今永安因寇乱而新创,韩君首为之令,能抚绥其民,以成县治,可谓其治于前矣。后之继为县者,尚思置县命名之意,保其治于不废,则民得其安矣。民得其安,则官亦安矣。上下相安,然后可保其治于永久也。予尝招捕躬历其地,而知其实,故韩君请记,予亦不辞,敢书其概,以告夫来者。

    1、上流三百馀里溪岩险迩寇巢穴其间。据原著补入 “山”改一断句,上流三百馀里溪山岩险迩寇巢穴其间。2、 “贼再反复业馀民重罹祸,改断句再反复业馀民重罹祸 )

    张水藩读文:


    卷九 艺文志

     永安县治记

    编修(清流) 赖世隆撰

    皇帝继承帝统改元的第二年,沙县的盗寇全部平定。皇帝因为浮流地势险要,下诏分开独立设置县府以治理它,赐它名字叫永安。这一年,古舒的韩君隆才奉命来永安主管县政事务。又过一年,政令已经顺畅,就聚集材料招来工匠,首先着手建县衙。在制定县城的建设规划后,按时施工,很快就大功告成,请我记叙这事。按照郡志的记载:沙县界于尤溪、将乐、清流三县之间,曾经是很多盗贼出没的地方。而永安的前身浮流确实首当其冲,屡次遭受焚烧抢掠。正统年间,御史张君淑因为通判倪君冕的话:以沙县地域距离远而且广阔,上游三百余里的溪(据原著补入)岩石很险恶,附近的盗寇就筑巢穴在那里面。官民分隔,没有办法整治奸人,而普施惠爱。张君淑想要奏请皇帝分县,我当时也极力赞成他的打算。奏章已经上呈,朝庭公议也已经认可。主管的官员徇私,事情于是就沉寂。正统末年,盗贼大发作,福建省里几个没有城廓的县多半残破不全。虽然命令大将出师,几个盗贼还是分头侵犯旁边的郡县。听到官军扎营沙县,命令有关官员招安,就解散回归乡里,派遣老弱的人伪装投降。官军已经班师回朝,盗贼又再反叛。回归旧业的劫后百姓重又遭受灾祸,因此而死的人又不可胜数。

    朝廷就敕命当时的镇守官,现在的尚书薛君希琏,总督福建、江浙诸军讨伐他们。到这时候,在福建的几个大臣以及在职的官员都能同心协力,赏罚凭制度,将士很拼命。官军和民丁才都一起奋勇杀贼,直接抵达永安的前身浮流上游等地方,斩杀和俘虏的人数以万计,其余的盗贼才降服。事情平定以后,群臣百官在讨论长治久安的办法。通判倪君仍然重申前面的提议,以我的话为验证,薛君向皇帝详述置县合宜的理由,于是浮流置永安县的提议就决定了。分沙县二十都上保到三十二都,和尤溪四都的地,以隶属新的永安县。筑城作为它的保障,分驻军队守卫它,建学校为它发展教育。凡是官府所应该有的,都参照其他县的样子设置。永安已经成为县城,实际是延平上游的一个重镇,邻近几个县都依赖它获得平安。哎!如果不是因为混乱,怎么能得到治理呢?没有有废,怎么有兴呢?然而治兴在前面的,又应当保其不废在后面啊!

    现在永安因为寇乱而新创,韩君是第一个当它县令的人。他能够安抚那里的百姓,以建成“县治”,可以说他的治理在“县治”之前了。后面继续当县令的人,还要想想置县命名的深意,保持其“县治”于不废,那么百姓就得到他们的安宁。百姓得到他们的安宁,那么当官的也平安了。上下相安,然后就可以保其“县治”于永久。我曾经因为招捕的事亲历那个地方,因而知道这些事实,所以韩君请我作记,我也不敢推辞,大着胆子写出这些概况,以便告诉后来的人。

    (附注:1、上流三百馀里溪岩险迩寇巢穴其间。据原版补入 “”字,改断句,即:上流三百馀里溪岩险迩寇巢穴其间。2、 “贼再反复业馀民重罹祸,改断句为:“再反复业馀民重罹祸” )

    张水藩解读:

    《永安县治记》是永安万历志卷九艺文志的一篇文章,是明朝翰林院编修,清流人赖世隆写的。赖世隆和永安因缘是比较深的。永安和清流是山相连水相接的邻居,清流水路就必须经过永安才能出去。赖世隆参加乡试、会试走水路都要经过永安,并在永安落脚。他写过《九龙行》的诗,可见他对九龙十八滩是比较熟悉的。邓茂七作乱时,他关心永安,上“疏请择智勇大臣征讨,陈山川险易,进兵方略,切中机宜。上嘉纳,命宁阳侯陈懋统师征之。因命世隆为导,同军招抚延建。世隆先领千人,回汀擒贼首陈美九、蔡田等,解赴军门。招集延、汀散亡十余万。”《清流道光志》到直接参与永安的平乱。凭着他对永安的了解,他对永安置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很充分的认识,在两次置县的讨论中,他都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永安人也没有忘掉他,第一任县令韩隆建起县衙,就请他写这个记。一百年后修县志,又把他这篇文章收入。我把文章用白话细读了一遍,把它放在这让大家共享,也欢迎批评指正。

    ^52张水藩2019/10/9 8:13:08

    卷八养济院漏泽园仙释

    原文:

    养 济 院

    原在浮流仓之右,知县裴建改北门外演武场前。知县许培之修。万历二十一年,知县苏民望又于本院内及厉坛前空处,共增架十六间,以居残疾。

    漏 泽 园

    在东门外五里龙喷坪。周围有墙,立义冢石在焉。后增南门外康坪。父老咸谓来龙之处,具呈禁止,于龙喷坪一处埋瘗。百姓贪近厌远,多就康坪。

    仙 释

    唐裴头陀 尝以铁履渡江,来居栟榈山。剪荆棘,结草庐,趺坐其中。座侧石窍日涌米二升以赡之,客至则增。后人凿而大之,米不复出矣。

    通公 不知其代。《仙箓》云:王公传蓝公,蓝公传通公。三十一都蔡地原人。自幼素,长为曹岩张家佣。一日耕田,众拔秧,公坐田畔不事事。俟众秧毕,用手一挥,数亩田即栽讫。又能返水上行,令田不涸。约日去,众环视之,不得间。撒树叶溪中,成鱼,众趋观鱼,即坐化矣。乡人塑其身,祀为生佛。祈晴祷雨,其应如响。近年被蔡地原人取其中指,灵迹遂减。

    马氏 名五娘。二十七都铜盘人。父马大相,母罗氏。广道元年正月十五日生,容貌丰美。及笄归婚,是夜,身中毒病,夫家弃还其父。父请僧徒送河边,将沉之。忽云雾飚起,有神附人语之,降童引上百丈岩头,得仙果食之。二妹及嫂杜氏来看,五娘以果分与之食,俱得飞升,云是九天玄女度之。今铜盘殿,其祖居地也。及百丈岩、上坪、云峰洞,三处皆有显迹。乡人以木刻像祀之,随所祷祝皆应。唯云峰洞木像一出,即大风随起,彼二处则不然也。

    黄天玄 未知何乡人。住持宜福观。秘传符箓,精五雷祈祷之术,祷雨辄应。后至新庵洞石龛坐化。


    张水藩读文:

    养 济 院

    原来在浮流仓的右边,知县裴建改在北门外演武场前面。知县许培之修膳。明朝万历二十一年,知县苏民望又在本院内到厉坛前面空地处,共增架建十六间,给残疾的人居住。

    漏 泽 园

    在东门外五里的龙喷坪。周围有墙,立了“义冢”的石牌在那。后来增加南门外康坪。父老都认为那是城关来龙的龙脉,备文呈请禁止,就在龙喷坪一个地方埋葬。百姓贪近厌远,大多就在康坪埋葬

    仙 释

    唐裴头陀 曾经用铁鞋子渡江,来栟榈山居住。剪除荆棘,结草为庐,在里面盘腿端坐。座位侧边石孔每天涌出米两升以赡养他,有客人来就会自己增加。以后的人凿大了石孔,米就不再出来了。

    通公 不知道他是哪个时代的。《仙箓》里有说:王公传蓝公,蓝公传通公。三十一都蔡地本地人。自幼吃素,长大为曹岩张家做佣人。一天耕田,大家都在拔秧,通公坐在田畔无所事事。等到大家拔完秧,他用手一挥,几亩田立即就栽揷好了。又能让水返上而行,让田不干涸。约好哪一天要离开,大家周围环绕注视着他,他得不到机会。就撒树叶在溪中,变化成鱼,大家都跑去看鱼,他就马上坐化了。乡里人塑他真身,当活菩萨祭祀。祈祷晴雨,他的反应就像听得到似的。近年被蔡地本地人取了他的中指,灵迹就减退很多。

    马氏 名叫五娘二十七都铜盘人。父亲马大相,母亲罗氏。广道元年正月十五日生,容貌丰美。满15周岁结婚,那天晚上,身上中了毒病夫家把她丢还给她父亲,父亲请僧徒送到河边,就要把她沉到河里时。忽然云雾迅猛兴起,有神附在人体说话了,降落神童把五娘引上百丈岩顶上,她得到仙果便把它吃了。二妹和嫂嫂杜氏来看望,五娘仙果分给她们一起吃,都一起得到飞升,有说是九天玄女超度她们。现在的铜盘殿,就是她们的祖居地。以及百丈岩、上坪、云峰洞,三个地方都有显灵的遗迹。乡里人用木刻像祭祀她们,随你祈祷祝愿什么都会应验。只有云峰洞的木像一出,大风随后就起,其他两个地方就不这样。

    黄天玄 不知道是哪乡人。长久住持宜福观。秘密传授符箓,精于五雷祈祷的法术,祈祷下雨总是会响应。后来到新庵洞小石阁里坐化。

    张水藩解读:

    养济院是古代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和乞丐的场所,一般是由政府出资修建,也有以私人名义捐修的。有些规模还比较大,像《宛署杂记》记载宛平县养济院在万历年间,几年里收容了两千多人。

    漏泽园是古时官设的丛葬地,凡无主尸骨及家贫无葬地者,由官家丛葬,制度始于宋朝。《宋史》有如下记载:高宗南渡,民之从者如归市。既为之衣食以振其饥寒,又为之医药以救其疾病;其有陨于戈甲、毙于道路者,则给度牒瘗埋之。若丐者育之于居养院;其病也,疗之于安济坊;其死也,葬之于漏泽园,岁以为常。这些记载可能有溢美之处,但有这些措施应该是事实。

    《白蛇传》中金山寺的住持法海,俗名裴头陀。而永安县志居然记载他在栟榈山居住的故事,这值得有兴趣的朋友,好好挖掘一把。

    通公、马氏、黄天玄这些都是可以落实到村庄庙宇的本地人,对他们的事迹我们感到好奇。马氏的出生时间好像很清楚,实际是一个查不到的年号。



    ^51张水藩2019/10/7 8:10:27

    卷八杂志祥异邱墓寺观

    原文:

    卷八 杂 志

    祥 异

    嘉靖二年三月,太平坊火;六月,仁义、安仁二坊火。共毁民居千余家,有司赈恤被火之家。

    三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大水,漂去民房以千计。

    三十六年,流贼李有胜、张石秉劫掳贡川、金井,杀死军馀三十六人。

    三十七年,广贼劫贡川,杀戮、烧毁过半。

    三十八年十月,马骝现大类黑眚。

    四十年,饶平贼苏阿普等抵南城外,烧毁房屋并唐王庙、西桥。

    四十一年,三十都民邓兴,以平米为名,啸聚流劫者三年。江广军门召曾婆婆兵、本省军门发李游击兵攻剿。周知府招降苏阿普、赖中潭、傅诏五等,贼始平。招安之际,邢存嗣、朱继文周旋其间,勇义服人,功居多。林天赠南营统贼兵,十六年而散其党,地方以宁。

    丘 墓

    陈世卿墓 在县北二十七都。夫人罗氏附葬焉。王安石撰碑,铭世卿墓。曾巩撰神道碑。

    林腾蛟墓 在二十六都金山堂。佥事詹莱撰墓铭。

    李杏墓 在二十七都畲里。参政黄钟撰墓铭。

    寺 观

    高飞寺 在城中。祝圣之场。唐中和二年建,明正统重建。

    栟榈寺 晋天福五年建,宣德五年重建。

    上灵峰寺 唐天祐二年建。

    进福寺 五代间建,成化二年重建。二寺俱在二十四都。

    同化寺 唐中和四年建,宣德元年重建。

    善积寺 唐会昌元年建,正德三年重建。二寺俱在二十五都。

    宝应寺 在二十九都。宋景祐四年建。

    禅林寺 宋大中祥符六年建。

    宝林寺 元延祐元年建,景泰三年重建。

    招化寺 唐会昌元年建。三寺在三十都。

    小进福院 在二十四都。

    翠云院 二十五都。宣德四年重建。宋陈世卿、张君谷肄业之所。

    大进福院

    上景福院 唐贞元二年建。上二院在二十八都。

    保宁院

    五峰院 上二院在二十九都。

    永庆院

    天盖院

    感恩院

    感应院

    德兴院 上五院俱在三十都。

    永安院

    上保福院

    恩福院 唐大顺年间建。

    西明院

    新兴院

    东莱院

    报恩院 上七院在三十一都。

    小佑院

    新丰院 唐龙纪元年建,宣德八年重建。

    上安仁院 唐景福二年建。上三院在三十二都。

    观音院 四十一都。

    福岩院 四十二都。上二院俱周广德三年建。

    报恩院 晋天福元年建。

    福寿院 宋建隆三年建。上二院俱四十三都。

    永兴庵 宋咸淳元年建,景泰三年重建。

    东华山庵

    西华庵

    新岩庵 正统十二年毁于寇。上四庵在二十五都。

    慧照庵 在二十六都贡川。宋咸淳元年(原文“至”,应为“年”字。)建,景泰三年重建。

    秀峰庵 在二十六都余荆山。宋建炎元年建,隆庆间余寿重建。

    东山庵 益溪。

    斗山庵 宣德、景泰年间重建。

    白云庵 斗山上。元延祐元年建,宣德四年重建。三庵俱在二十七都。

    石笋岩院 二十八都。宋咸淳元年建,正德元年重建。

    甘乳岩庵 宋成淳元年建,正统八年重建。

    天台山庵 慧真和尚、原蛟精成人者,居此庵而化。今废。二庵在二十九都。

    龙安庵 三十都。宋绍兴元年重建。

    招福庵 三十一都。宋德祐元年建。

    善福庵 三十二都。元至顺二年建。

    通天岩庵 四十一都。景泰三年建。

    日升庵 东门内。弘治间许英建,许伦重续修。

    三官堂 西门外。嘉靖间建。

    真武堂 卢后。陈真焕建。

    龙兴堂 县北。元中统(原文为“元中正统”,疑“正”字衍,应为“中统”。)三年建。

    积庆堂 元中统元年建。

    南华堂

    高明堂

    杨后堂 上四堂在二十五都。

    龙凤堂 二十七都益口。元至顺三年建。

    瑞峰堂 四十一都。宋嘉定三年建。

    南城堂 南门外,曾氏家祠右。有真仙庙。

    夫人宫 登云塔下。知县郭仁建。

    东岳宫

    天妃宫 二宫在贡川堡。

    崇灵宫 余荆山。宋熙宁进士余括、余授读书其中,诗云“我爱当窗山献秀,四时不了眼中青”之句。

    临水堂 在二十五都。

    登云塔 南门外,与学宫对峙。一笔凌霄。毁于火,万历十九年,知县王廷绣重建。

    永镇塔 在北门外。南临斗极,北镇坤维。笔凌青汉,奇钟拔世,雄文柱插,重霄势挺,回澜劲气,诚一方之胜概也。毁于火。

    晏公庙

    正顺庙

    名山庙 上三庙在二十六都。

    瑞峰阁 县东。宋嘉定中建。

    观音阁 东门内。一阁巍然,为县补空障缺。万历十八年毁于火。

    临津阁 二十六都固发口渡岸。元至正(原文“年正”,乃“至正”之误。)二十二年建。

    梅斋阁 二十五都黄梅岩之下。宋左正言邓肃建。

    义斋 大湖举人赖福建,以教乡之俊秀。


    张水藩读文:

    ●卷八 杂 志

    祥 异

    嘉靖二年三月,太平坊火灾;六月,仁义、安仁二坊火灾。共烧毁民居千余家,有关部门赈济抚恤被火烧的人家。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大水,漂流而去的民房数以千计。

    嘉靖三十六年,流贼李有胜、张石秉劫掳贡川、金井,杀死未取得正式军籍的民兵三十六人。

    嘉靖三十七年,广贼抢劫贡川,杀戮、烧毁过半。

    嘉靖三十八年十月,黑猴子出现,很像传说中的黑精灵。

    嘉靖四十年,饶平的强盗苏阿普等人抵达南城外,烧毁房屋以及唐王庙、西门桥。

    嘉靖四十一年,三十都民邓兴以平抑米价为名,互相招呼聚集流动抢劫了三年。江广总督召集曾婆婆兵马本省总督派李游击部队攻剿。周知府招降苏阿普、赖中潭、傅诏五等人,劫贼才平定。招安的时候,邢存嗣、朱继文周旋在其间,表现勇义让人心服,功劳居多。林天赠在南营统领归降的贼兵,经过十六年,才把他们完全解散,地方上得以安宁。

    丘 墓

    陈世卿墓 在城关北边的二十七都。夫人罗氏附葬在一起。王安石撰写碑文,铭刻在世卿墓。曾巩撰写神道碑。

    林腾蛟墓 在二十六都金山堂。佥事詹莱撰写墓铭。

    李杏墓 在二十七都畲里。参政黄钟撰写墓铭。

    寺 观

    高飞寺 在城中。祝圣的场所。唐中和二((882)年建,明正统重建。

    榈寺 后晋天福五(940)年建,明朝宣德五年重建。

    上灵峰寺 唐天祐二(905)年建。

    进福寺 五代间建,成化二年重建。以上二寺都在二十四都。

    同化寺 唐中和四年建,宣德元年重建。

    善积寺 唐会昌元(841)年建,正德三年重建。以上二寺都在二十五都。

    宝应寺 在二十九都。宋景祐四(1037)年建。

    禅林寺 宋大中祥符六(1013)年建。

    宝林寺 元延祐元(1314)年建,景泰三年重建。

    招化寺 唐会昌元(841)年建。以上三寺在三十都。

    小进福院 在二十四都。

    翠云院 在二十五都。明朝宣德四(1428)年重建。宋朝陈世卿、张君谷学习的场所。

    大进福院

    上景福院 唐朝贞元二(786)年建。以上二院在二十八都。

    保宁院

    五峰院 以上二院在二十九都。

    永庆院

    天盖院

    感恩院

    感应院

    德兴院 以上五院俱在三十都。

    永安院

    上保福院

    恩福院 唐朝大顺(890-891)年间建。

    西明院

    新兴院

    东莱院

    报恩院 以上七院在三十一都。

    小佑院

    新丰院 唐朝龙纪元(889)年建,明朝宣德八年重建。

    上安仁院 唐景福二年(893)建。以上三院在三十二都。

    观音院 在四十一都。

    福岩院 在四十二都。以上二院都是后周德三附注:查后周年号为显德,故改广字为显。956年建。

    报恩院 后晋天福元(936)年建。

    福寿院 北宋建隆三(962)年建。以上二院都是四十三都。

    永兴庵 南宋咸淳元(1265)年建,明朝景泰三年重建。

    东华山庵

    西华庵

    新岩庵 明朝正统十二年毁于寇。以上四庵在二十五都。

    慧照庵 在二十六都贡川。南宋朝咸淳元(1265)年(原文“至”,应为“年”字。)建,景泰三年重建。

    秀峰庵 在二十六都余荆山。南宋建炎元(1127)年建,明朝隆庆间余寿重建。

    东山庵 在益溪。

    斗山庵 明朝宣德、景泰年间重建。

    白云庵 在斗山上。元朝延祐元(1314)年建,明朝宣德四年重建。以上三庵都是在二十七都。

    石笋岩院 在二十八都。南宋朝咸淳元(1265)年建,明朝正德元年重建。

    甘乳岩庵 南宋成淳元(1265)年建,明朝正统八年重建。

    天台山庵 慧真和尚传说是蛟龙精变化成人的,居住在这个庵里坐化。现在已经荒废。以上二庵在二十九都。

    龙安庵 在三十都。南宋绍兴元(1131)年重建。

    招福庵 在三十一都。南宋德祐元(1275年)年建。

    善福庵 在三十二都。元朝至顺二(1330)年建。

    通天岩庵 在四十一都。明朝景泰三(1452)年建。

    日升庵 在东门内。明朝弘治年间许英建,许伦重续修。

    三官堂 在西门外。明朝嘉靖年间建。

    真武堂 在卢后面。陈真焕建。

    龙兴堂 在城关北面。元朝中统(原文为“元中正统”,疑“正”字衍,应为“中统”。)三(1262)年建。

    积庆堂 元朝中统元(1260)年建。

    南华堂

    高明堂

    杨后堂 以上四个堂都在二十五都。

    龙凤堂 在二十七都益口。元朝至顺三(1332)年建。

    瑞峰堂 在四十一都。宋朝嘉定三(1210)年建。

    南城堂 在南门外,曾氏家祠的右边。有真仙庙。

    夫人宫 在登云塔下。知县郭仁建。

    东岳宫

    天妃宫 以上二宫在贡川堡。

    崇灵宫 在余荆山。宋熙宁进士余括、余授在那里读书,有诗说“我爱当窗山献秀,四时不了眼中青”的句子。

    临水堂 在二十五都。

    登云塔 在南门外,与学宫对峙。像一把笔凌霄而起。被火烧毁,明朝万历十九(1591)年,知县王廷绣重建。

    永镇塔 在北门外。“南临斗极,北镇坤维。笔凌青汉,奇钟拔世,雄文柱插,重霄势挺,回澜劲气。”确实是一方的美好的境界啊。现在被火烧毁。

    晏公庙

    正顺庙

    名山庙 以上三庙在二十六都。

    瑞峰阁 在城关东边。宋朝嘉定中建。

    观音阁 在东门内。一座阁楼巍然挺立,帮城关填补空缺。万历十八年被火烧毁。

    临津阁 在二十六都固发口渡岸边。元朝至正(原文“年正”,乃“至正”之误。)二十二(1362)年建。

    梅斋阁 在二十五都黄梅岩之下。宋朝左正言邓肃所建。

    义斋 大湖举人赖福建的,以教育本乡里的俊秀子弟。

    (附注:以上二院都是后周广德三年建。后周年号为显德,故改广字为显。)

    张水藩解读:

    整理了寺、院、堂、殿、庙、祠、观、宫、庵、阁、斋的一些资料,供参考。

    寺原来是古代官署。《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也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

    本意指围墙。后指有围墙的房屋。此外,院在旧时也指官署。建筑规模较小的寺,叫作院,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佛教的庙宇,统称为寺院。

    堂原指正房,高大的房子。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而在宗教建筑中,殿堂是他们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自汉代以后,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堂是供宗教人士说法行道用的地方。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龙虎殿、药师殿、演教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转轮藏殿等。

    庙在古代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的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武庙。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观《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另一说是,道教始祖老子曾在陕西盩厔楼观台讲道,故后世将道教建筑称观。

    宫原指有套间的房子,后来发展为指多间建筑组成的建筑群,最后专指皇帝的居室。宫也可指寺庙道宇,后专指道教的庙宇,如北京的万寿宫、文昌宫等。

    庵为尼姑居住处。中国僧人在盖屋时,常用庵闾,成为一座小茅棚,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礼佛的专用建筑名称。因此今日尼姑所住之处多称庵,俗称尼姑庵。

      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菩萨之用。以阁楼供菩萨神祗的场所也称阁。

    斋就是屋舍,多指书房学舍。

    陈世卿墓不知道还在吗?八大家中居然有两大家为他题写碑文,这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值得保护。



    ^50张水藩2019/10/5 21:17:03

    卷七人物志武功贵戚仪宾期寿

    原文:

    武 功

    邓 授 二十六都人。授四川卫指挥佥事。邓昂,即授之孙。

    魏 才 二十七都岭后人。湖广辰州卫指挥,升四川行都司指挥佥事。

    刘 贵 二十六都人。由陈氏旧军授汀州卫镇抚。刘胜,即贵之子,袭父职。

    俞 顺 二十六都人。昭信校尉、平山卫百户,调金吾卫百户。

    陈再兴 二十六都人。授徐州卫百户。子陈顺,袭父职,调云南楚雄卫百户。

    陈 铭 二十七都人。授山海卫百户。孙陈通,袭父职,调睢阳卫百户。

    高 桂 二十五都人。授南海卫千户。

    陈徐驴 二十六都人。授云南吕化卫千户。

    陈 旻 三十二都人。授万全碣石卫百户。

    萧府晋 二十八都人。袭镇海卫百户。

    贵 戚

    内 监

    欧 贤 二十九都人。正统己巳,选入内廷。颖敏好学,识理道。天顺改元,以长随转奉御,升御马监右监,寻迁左少监,未几升太监。宠数优隆,赐蟒衣、玉带,免原籍赋役,令有司起第。英宗遗命司香裕陵。越成化甲午,改景陵监堂印。寻奉敕镇守居庸关,赐蟒衣一袭。时边报不宁,移镇陕西。辛丑,奉敕审录罪囚,多所平反。癸卯,削平洮贼,赐白金表里。甲辰,关中大饥,贤与都御史郑公时请内帑银百万两买粟。公曰:“有银无粟,民终无济。亟请拨漕运官粮抵汴、赴陕。”朝廷可其奏,全活者十五六。乙巳,民方凋瘵,春耕不给。乃出官廨所蓄豆谷,给散军民为种,其惠甚溥。是年冬,贼入靖虏,躬率官军兼程而进,斩首千馀级,获辎重、驼马无算,赐敕奖论(附注:赐敕奖论。据原版改论为谕,即:赐敕奖谕)。宪宗皇帝得报,岁加禄米十五石。迨孝宗即阼,有白金、彩缎之赐。是年冬,虏犯兰靖地方。与巡抚亟修墙堑,以断贼归路,果一鼓而歼之。庚戌,啰哩入寇,即移檄守臣扑灭,未浃旬,悉就擒戮。又获宝钞文绮之赐。辛亥春,复赐蟒衣二袭。及卒,遣神宫监太监刘忠谕祭。公天性淳朴,无崖岸、骄贵之习。训诸子侄,毋恃势位,各安本业,亦不为营求以叨爵秩,又绝他生福利之念。太师张懋谓:“昔马存亮、杨复光之弭乱讨贼,郑众、严遵美之辞赏避权,吕强、张承业之忠亮朴素,出乎其类,欧公兼有之矣。”故备书之,俾来者视以为式。

    附注:赐敕奖论。据原版改论为谕,即:赐敕奖

    仪 宾

    陈濲金 二十六都贡川人。为岷府仪宾。五代孙陈文奎,今为唐元王府仪宾,占籍湖广武冈州。

    附:期寿

    陈 广 年一百一岁(吉山人)。

    吴 茂 年九十九岁(在城人)。

    赖宗镛 年九十八岁(大湖人)。

    李 荣 年九十七岁(在城人)。

    麻 定 年九十六岁(在城人,塞头住)。


    张水藩读文:武 功

    邓 授 二十六都人。授予四川卫指挥佥事。邓昂,就是邓授的孙子。

    魏 才 二十七都岭后人。湖广辰州卫指挥,升四川行都司指挥佥事。

    刘 贵 二十六都人。由陈氏旧军授汀州卫镇抚。刘胜,就是刘贵的儿子,承袭父职。

    俞 顺 二十六都人。昭信校尉、平山卫百户,调任金吾卫百户。

    陈再兴 二十六都人。授予徐州卫百户。儿子陈顺,继承父职,调任云南楚雄卫百户。

    陈 铭二十七都人。授山海卫百户。孙子陈通,继承父职,调睢阳卫任百户。

    高 桂 二十五都人。授南海卫千户。

    陈徐驴 二十六都人。授云南吕化卫千户。

    三十二都人。授万全碣石卫百户。

    萧府晋 二十八都人。继承镇海卫百户。

    贵 戚

    内 监

    欧 贤二十九都人。正统己巳年,选入宫廷里。聪明好学,懂道理。天顺改元,以长随身份转任奉御,再升御马监右监,不久升左少监,没有多久升太监。几次恩惠优待尊敬,赐给蟒衣、玉带,免除原籍家里的赋役,令有关部门盖起门第。英宗遗留命令让他管裕陵的香火。到成化甲午年,改任景陵监堂印。很快奉敕命镇守居庸关,赐蟒衣一件。当时边疆传来不安宁的报告,移镇陕西。辛丑年,奉敕命参加审录罪囚,有很多人获得平反。癸卯年,削平洮贼,赐给白金表里的衣料。甲辰年,关中大饥荒,欧贤和都御史郑公当时请求用宫内的帑银百万两买粮食。贤公说:“有银子没有粮食,百姓终究是没有救。急切请拨漕运官粮抵达汴京转运赴陕西关中。”朝廷认可他们的奏请,保全救活的有十分之五六。乙巳年,百姓正处于困穷状态,春耕供给不足。于是拿出官仓所储蓄的豆谷,散发给军民做种子,这个恩惠施行很普遍。这一年冬天,敌人侵入靖虏卫,他亲自率官军日夜兼程而进,斩敌首千馀级,缴获辎重、驼马无数,皇帝赐给敕命给予褒奖表彰。宪宗皇帝得到报告,一年加他奉禄米十五石。到了孝宗即位,有白金、彩缎的赏赐。这年冬天,北方虏贼侵犯兰靖等地方。欧贤和巡抚紧急修膳墙堑,以断贼人的归路,果然一鼓作气歼灭他们。庚戌年,哩人来抢劫,发檄文要求守臣将其扑灭,还没有十天,就全部消灭了来犯的敌人。又获得宝钞文绮的赏赐。辛亥年春天,又再赐蟒衣二件。到欧贤过世时,皇帝派遣神宫监太监刘忠参加祭奠。贤公天性淳朴,没有孤高骄横的习气。教育几个侄子,不要依靠势力地位,各安本业,也不要因为贪图爵禄而去,又杜绝他们别生福利的念想。太师张懋认为:“过去马存亮、杨复光消除祸端讨平贼人,郑众、严遵美辞让奖赏避让权力,吕强、张承业的忠亮朴素,同出于他们一类人,欧公则兼而有之了。”所以全部都写在这,让后来的人看作榜样。

    附注:赐敕奖。据原版改论为谕,即:赐敕奖

    仪 宾

    二十六都贡川人。是岷府仪宾。五代孙陈文奎,今为唐元王府仪宾,入籍湖广武冈州定居。

    附:期寿

    陈 广 年一百一岁(吉山人)。

    吴 茂 年九十九岁(在城人)。

    赖宗镛 年九十八岁(大湖人)。

    李 荣 年九十七岁(在城人)。

    麻 定 年九十六岁(在城人,塞头住)。

    张水藩解读:

    以前当兵有些是世袭,这些叫军户,他们的头领就是十户、百户、千户、万户,这些头领也是世袭的。

    永安的欧贤是个太监,但他却是个不简单的太监。你看他先监军镇居庸关,后镇陕西,参与审录罪囚多有平反;削平洮贼;领导救荒;加强边防修膳墙堑;多次阻击入侵之敌。教育家乡子侄“毋恃势位,各安本业,亦不为营求以叨爵秩,又绝他生福利之念。”

    期寿部分在原版里没有看到,应该是后人补上去的,而且期寿一般写作耆寿,可能是比较后期的人补的。


    ^49张水藩2019/10/3 17:50:39

    卷七人物志忠烈贞烈附

    原文:

    忠 烈

    陈君用 字子材。先南平人,后徙浮流镇。少负气,勇猛过人。至正末,红巾贼由抚旴入闽,闽阃授君用南平县尹,给钱五万缗,俾募兵,复散家财以继之。道兵克复建阳、浦城等县。累官权同知、副都元帅。至正十三年,贼围福城,率兵散之,城乃全。遂引兵逾北岭,至连江阻水而阵。君用曰:“今日不尽杀此贼,誓不生还!”率壮士六十人,徒涉斩贼,溃复合,大呼转战而死。事闻。追封颍川郡侯,谥“忠毅”。现郡入乡贤祠。此忠烈也,见《府志》,皆列名贤之上。梓成,其裔、邑庠生陈一忠方录出,谨载于末。

    贞 烈

    陈 氏 安沙黄真胜妻。过门,夫遘疾,舅、姑尤之,送归母家,至废寝食。夫亡往哭,自经死。查道立祠,匾以“贞烈”。佥事查约改观音阁为陈烈妇祠。诗曰:“人间处处观音阁,天下寥寥烈妇祠。除却金身旌木主,不知公论是耶非。”又诗曰:“堂堂吊影未亡人,百计无如一死真。千载《柏舟》应绝笔,不图闽有玉田陈。”

    陈氏女 嘉靖十二年,流贼入境,掠其家,尽污其妇人。时女年甫笄,且盛色。贼胁以刀,乃坚拒不从。家人曰:“姑从,以缓死。”女号泣,怒詈,爪贼面流血,遂遇害。

    六 烈 嘉靖庚申岁,流贼劫贡川。严师训妻邓氏抗声骂贼,贼以刀针其口,尚作咄啐声,至断咽乃已。邓林彩妻陈氏,延颈大詈贼,求死。贼怒,丛杀之,溪其尸。吴天性妻邓氏,被执,过井边,绐贼释手,跃入井死。罗正茂妻刘氏、罗正卿妻姜氏,妯娌奔舟,为贼所及,各相携抱子投水死。林祐女尾姑,同母被系隙室,度不能免,乃拜母,缢而死。此六人者,妇人女子,甘死如饴,惟恐辱身,何异烈丈夫舍生以取义,杀身以成仁?呜呼,烈哉!

    赖启娘 年十七归庠生张懋。及期生子,而懋卒。抚膺大恸,誓为懋植孤。未几,子又夭。姑郭氏怜之,谓曰:“汝夫死,又无子,吾且以承佑为后,给吾养,当遣汝他适,无以我老累少年。”启娘收泪答曰:“吾既不能立张氏后,又可失身以从人乎?”遂秉节不移,孝养舅、姑,各八十馀而终。邑有司白诸当道,嘉靖八年奏闻,旌表而复其家。

    庄 昭 名家女。幼丧父,独与母居,邻人罕识其面。而年二十一归于赖五十,明年,生子璧。越再期而赖卒,人争窘迫之,百端不移。嫁女植孤,孝养姑氏。姑氏老无齿,日哺脂滑柔脆以为养。璧甫成而殁,鞠诸孙,遣游国学庠校间攻苦服勤七十九而终。郡守彭澄修郡乘,首先采入,仍令教谕邓国宾祭节妇墓,揭以“冰玉流芳”之匾。太师徐少湖公序《柏舟遗响》卷,谓其标赤帜于三纲之途云。


    (附注:遣游国学庠校间攻苦服勤七十九而终。改标点为:遣游国学庠校间攻苦服勤七十九而终。)


    李寿娘 生员陈钊妻。钊亡无子,寿娘年二十三,居家守制,不逾闺阃,朝夕哀毁三年。一旦,姑魏氏继亡,寿娘事祖姑、家翁,孝敬尽礼。或劝其他适,涕泣言曰:“妾闻之:烈女不嫁二夫。且以夫之兄弟俱丧,翁更无嗣,陈氏之绝续,系妾之一身耳。倘得徼天幸,立陈氏后,妾死且不朽。且祖姑曾氏在堂,相依为命,安忍须臾离也。”乃誓死靡他,专事祖姑,晨昏起居,与之同榻。后曾氏得以善终,而无失养之苦者,寿娘力也。迨翁殁,族人怜之苦节,与立堂侄陈兴仁为子,以奉陈钊之祀。嘉靖四十一年,通学嘉其行,以状白学道,给“褒节”二字旌之。万历二十一年,知县苏制匾加奖,仍造其庐。巡按御史陈临县,以其事闻,加殊礼焉。现今年八十有五。

    附节妇以俟论定

    范 氏 贡川叶天赐妻。二十岁而天赐卒,现年七十岁。无子而守节,封君林祥为诗以美之。



    陈 氏 二十七都赖元爵妻。年十九而夫死,遗腹生善节。守贫抚孤,至于成立。年至六十二而终,县学匾以旌之。
    张水藩读文:

    忠 烈

    陈君用字子材。原来是南平人,后来迁移到浮流镇。他少来凭恃意气,不肯屈居人下,而且勇猛过人。元朝至正末年,红巾贼由说抚州话的一带地区进入福建。福建统兵的将军授于君用南平县尹,给予钱币五万缗,让他招募兵马。他又再拿出家财以继续这个行动。南平道兵用武力收复了建阳、浦城等县。他的官也累升到权同知、副都元帅。至正十三年,贼围困福城,他率兵分散敌军,城才得保全。就引兵逾越北岭,到连江隔水列阵。君用说:“今天不杀尽这些贼人,誓不生还!”率领壮士六十人,徒步涉水过河杀贼,溃散了又再聚合,一边大呼一边转战而死。事情让上面知道了,追封他颍川郡侯,谥号称“忠毅”。现在郡里列入乡贤祠。这是忠烈行为,可以在《府志》看到,都列在名贤之上的。本书刻板好了的时候,他的后裔县秀才陈一忠才摘录出来,慎重地把它记载于末尾。

    贞 烈

    陈 氏安沙黄真胜妻子。刚刚过门,丈夫遇到疾病,公婆归咎于她,送回母家,悲伤到达废寝忘食的程度。丈夫亡故,前往哭悼,自己上吊而死。查道台为她设立祠堂,挂“贞烈”牌匾。佥事查约改变观音阁为陈烈妇祠。写诗道:“人间处处观音阁,天下寥寥烈妇祠。除却金身旌木主,不知公论是耶非。”又诗道:“堂堂吊影未亡人,百计无如一死真。千载《柏舟》应绝笔,不图闽有玉田陈。”

    陈氏女 嘉靖十二年,流贼入境,掠夺她的家产,污辱她家全部妇人。当时陈氏女刚刚十五岁,而且姿色很出众。流贼以刀相威胁,乃然坚拒不从。家人说:“姑且服从,以此求得缓死。”陈氏女大声哭泣,怒骂,手爪抓贼脸到流血,终于遇害。

    六 烈 嘉靖庚申岁,流贼掠夺抢劫贡川。严师训的妻子邓氏大声骂贼,贼人用刀刺她的嘴巴,还是作呵斥声,直到割断咽喉才停止。邓林彩妻子陈氏,伸长脖子大声骂贼,要求他们杀死她。贼人发怒,包围住杀死她,并把她的尸体丢到溪里。吴天性妻子邓氏,被抓住,过井边,欺骗贼人放手,跳入井里淹死。罗正茂妻子刘氏、罗正卿妻子姜氏,妯娌俩向河边的小船奔去,被贼人追到,他们互相搀扶,各自抱着孩子投水而死。林祐女儿尾姑,和母亲一起被拴在小房间里,猜想不能幸免于难,就拜别母亲,自缢而死。这六个人,都是妇人女子,甘死如饴,惟恐身受侮辱,和烈丈夫舍生以取义,杀身以成仁有什么不同?呜呼,壮烈啊!

    赖启娘十七岁嫁给秀才张懋。到了就要生孩子的时候,而张懋过世。捶拍胸口悲哀大哭,发誓要为张懋培植孤儿。不久,儿子又夭折。婆婆郭氏可怜她,对她说:“你丈夫死了,又没有孩子,我姑且以承佑为后代,给我养老,应当打发你去嫁其他人,不要因为我们老人连累你少年人。”启娘收起眼泪回答说:“吾既然已经不能立张氏后代,又怎么能失身以从人呢?”就秉持节操不移,孝顺赡养公婆,各自活到八十多岁而终老。县有关部门向几个当权人反映,嘉靖八年上奏给皇帝知道,命官府立牌坊表彰而且免除她家的赋税。

    庄 昭名字叫家女。幼年丧父,自己和母亲一起生活,邻近居住的人都非常难得见到她一面。二十一岁时嫁给赖五十,第二年,生儿子叫璧。再过一整年而赖五十过世,人们争着逼迫她,她就百般不移。嫁女儿培植遗孤,孝顺赡养家婆。家婆年老没有牙齿,每天喂她脂滑软弱的东西作为营养。赖璧还没有成就,就殁世了,她抚养几个孙子,打发他们游学于国学儒学之间她一辈子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七十九岁而终老。郡守彭澄修郡志,首先把这件事采入郡志,还叫教谕邓国宾祭祀节妇的墓地,标示以“冰玉流芳”的牌匾。太师徐少湖公写《柏舟遗响》在序卷里,认为她标红旗于三纲的途中。


    (附注:遣游国学庠校间攻苦服勤七十九而终。改标点为:遣游国学庠校间攻苦服勤七十九而终。)


    李寿娘秀才陈钊的妻子。陈钊亡故而没有孩子,寿娘当时才二十三岁,居家坚守礼制,不逾越妇女居住闺阁的礼义,早晚居丧尽礼三年。有一天,家婆魏氏也亡故,寿娘服事祖家婆和家官,积孝敬尽礼节。有人劝她改嫁,她哭泣着说:“我听说过:烈女不嫁二夫。而且因为丈夫和兄弟都已丧故,家官也就没有子嗣,陈氏的绝传或者续传,都维系在我一身了。如果能得到老天的光顾,立陈氏一个后代,我就死也是不朽的。而且祖家婆曾氏还在高堂,相依为命,怎么忍心离她一会儿。”于是誓死不再想其他的,专心服事祖家婆,早晚起居,和她同睡一床。后来曾氏得以善终,而没有失养的痛苦的原因,是寿娘的努力啊。等到家官殁世,同族人可怜她的苦节,共同立堂侄陈兴仁为她儿子,以奉陈钊的祭祀香火。嘉靖四十一年,通学赞许她的行为,以状子的形式报告给学道,给“褒节”两个字表扬她。万历二十一年,苏知县制作牌匾嘉奖她,还送到她家。巡按陈御史来到县里,有人把这个事告诉他,也给了她特殊的礼节。今年八十有五岁了。

    附节妇以俟论定

    范 氏贡川叶天赐的妻子。二十岁而天赐过世,现年七十岁。没有孩子而守节,封有爵位的林祥写诗以赞美他。

    陈 氏



    二十七都赖元爵的妻子。十九岁而丈夫死了,遗腹生的儿子叫善节。她守贫抚养孤儿,一直到孩子成立。年龄到六十二岁才终老,县儒学给牌匾以表扬她。


    张水藩解读:


    陈君用的事迹是他的后人陈一忠从府志里摘录出来的,查对一下府志原文,摘录文有点补充,但还是有点交代不很清楚。


    贞烈部分肯定是宣扬封建贞操观的地方,本来想不读,但简单浏览一下,却发现这些妇女命运很悲惨,更多地是让人感到封建贞操观害人不浅,所以也就把它读出来。后面有三个人应该是在世立传,是个例外,写得很谨慎。




    ^48张水藩2019/10/1 15:30:02

    卷七人物志良吏儒林孝义

    原文:

    良 吏

    陈 隆 字文升。弘治庚子乡荐,任潮阳知县。清勤慈爱,兴学劝农,节夫马费,革左右侵渔之弊,政平讼理。复调任,致仕。潮人感恩,立祠报祀,题其碑曰:“循良遗爱”。其刑(附注:据原版改刑为形)家孝友,可敦薄俗,平心率物,素重乡评。年至九旬,好学不倦,杜门教子,谢迹公庭,一邑称之。

    (附注:其刑家孝友,据原版改刑为形,即:其形家孝友)

    儒 林

    林 祥 字时和,腾蛟之父也。幼失怙,鞠于兄,事之如父焉。重礼义,尚躬行。居乡平易和厚,而人不可干以私。诚信素著,表正乡闾,虽巨奸大猾亦俯首就化,所居乡一时咸变工、贾之习,向文学,彬彬焉。同时,特善张仁、林元二人者,意气合也。如知县姚公仲韶、教谕萧公松,时称正大,故语常骎骎入。后有士辈耽乐优戏,纵而忘倦者,忽自念曰:“使在县有如姚为长令,学有如萧为师长,乡有如林者为先达,予辈恐不敢如是放肆。”其系人思慕之正如此。以选贡授长沙经历,屡乞休致,知府勉留数数。时遇觐,里役致常路费,却不受,曰:“吾苦不耐北风,幸乘此归乡足矣。”归时囊无寸余,盖皭然不污者,人谓无忝乡贤之列。

    张 仁 字守性,号常斋。居贫力学,取受纤芥不苟。晨炊或不举,意气自如。时有观化者,按学进讲,深加奖赏,有“贫而能乐,学而能守”之语,仍令竖社学以居训。且善楷书九成宫体,独善唐李商隐诗,其吟咏亦绝相似。竟以贡授南雄府司训,逾年,卒于官。惜无嗣,其婿林腾蛟扶榇以归葬。

    孝 义

    赖 豫 字立卿。性至孝,读书与俊秀选。幼丧母,制于父命,卜择风水未葬,将母柩暂安置郭外。豫哀痛迫切,衣服、饮食恒从俭陋,每言及辄伤感。嘉靖丙辰五月内,适水暴涨。豫同仆渡河,缚母柩于大树,抱柩哀哭,其仆招之升屋登舟,不从。既而水愈盛,拔树推柩,豫随柩皆溺没。尸入急涛中十步许,衣挂于树,不去。越二日,获其尸,如生人,皆惜而异之。知县陆策、训导李一潮上其事诸当道。按察使李公谓其孝行可嘉,檄祀乡贤。郡守彭公题其门曰:“孝子赖豫之门”。

    陈 珤 字信卿。邑庠生,千户陈璨弟。璨管屯,值荒,责偿不能盈数。珤不忍兄窘,即鬻己房产赔偿。甘心蓬藿,教读以为活。分巡道郑按县学校,上其事。檄下,制“友恭”匾奖之,乡官、佥事李杏书“友恭”二字旌之。


    张水藩读文:

    良 吏

    陈 隆字文升。明朝弘治庚子年被地方推荐,出任潮阳知县。 他清廉勤恳温和怜爱,兴办学校鼓励农耕,节制人力车马费用,革除身边左右侵夺百姓的弊端,政事平和诉讼得到审理。又调回任,后来退休了。潮阳人很感恩,建立祠堂用祭祀报答他,题在那碑上的是:“循良遗爱”。他在家的表现附注:据原版改刑为形)就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可以用厚道来改变轻薄的习俗,以平常心做众人的榜样,一向来都得到乡亲的好评。活到九十多岁,还是好学不倦,闭门谢客专心教子,推辞所有到公庭的活动,一个县的人都称赞他。

    附注:其刑家孝友,据原版改刑为形,即:家孝友

    儒 林

    林 祥字时和,腾蛟的父亲。幼年失去父亲,由兄长抚养大,林祥也服侍兄长像父亲一样。重视礼义,崇尚实践。在家乡居住为人性情温和宁静敦厚,但是人们是不可以以私情来索求好处的。诚信一向来都是很显著,成为乡间的表率,就是阅历深而非常阴险狡猾的人也都俯首接受感化,所居住乡间一时间全都改变了学工学经商的风气,改向学文化,进而文质彬彬了。同时,特别善待张仁、林元两人的原因,是因为意气相投啊。像知县姚公仲韶、教谕萧公松,当时都称为是正大的人,所以他们的话语常常很快就能进入人心。后来有士子辈的人沉溺于娱乐玩耍,放纵而不知疲倦时,忽然自言自语说:“假使在县里还有像姚仲韶做县长,教育有像萧松的人为师长,乡间有像林祥这样的先达,我们恐怕不敢像现在这样放肆。”他叫人思慕向正达到这种程度。林祥以选贡的资格被授予长沙经历,多次请求去职退休,知府多次挽留它。正当朝见君主的时候乡里差役给一笔正常的路费,林祥推却不予接受,说:“我苦于受不了北风,刚好乘这个机会回家就好了。”回家时行李没有一点多余,就因为他洁净不污的原因,人们认为他无愧于乡贤之列。

    张 仁字守性,号常斋。处在贫穷的境况下还是力学不止,从不随便收取别人一点点东西。有的时候没有办法煮早饭,他还是意气自如。当时有观察教化的人来,他按所学的进讲,获得来人深加奖赏,有“贫而能乐,学而能守”的评语,让他继续设立社学以便从事教育。他还善长楷书九成宫体,对唐朝李商隐的诗特别有钻研,他的吟咏也绝对相像。终于以贡士的资格授予南雄府司训,过了一年,在官任上过世。可惜没有子嗣,他的女婿林腾蛟扶棺归葬。

    孝 义

    赖 豫字立卿。性情十分孝顺,读书得以和其他俊秀一起当选。幼年母亲过世,受制于父亲的要求,占卜选择风水还没有安葬,就把母亲的灵柩暂时安置在城郭外。赖豫哀痛深切强烈,穿衣服、饮食都是从最俭陋要求,每次说到总是很伤感。嘉靖丙辰年五月内,刚好碰上河水暴涨。赖豫和仆人渡河,捆绑母亲灵柩在大树上,抱灵柩伤心大哭,他的仆人叫他上船回屋,他不听。过后洪水更大了,拔起树推着灵柩走,赖豫随着灵柩都淹没了。尸体冲入急浪中十步远左右,衣服挂在树上,流不走。过了两天,捡到他的尸体,像活人一样,大家都惋惜和奇怪这事。知县陆策、训导李一潮把这件事上报到有关部门。按察使李公认为赖豫孝行可嘉,行公文把他祭祀在乡贤里。郡守彭公在他家门上题:“孝子赖豫之门”。

    字信卿。县里秀才,千户陈璨的弟弟。陈璨管理屯粮,碰上荒年,催促交纳不能满数。陈珤不忍心看哥哥窘迫,马上卖自己的房产赔偿。心甘情愿住草屋,以从事教读为生计。分巡道郑依照县里学校的习惯做法,上报他的事迹。公文下来,制作“友恭”的匾牌褒奖他,本乡的官员佥事李杏写“友恭”两个字表扬他。

    张水藩解读:

    这部分的几个人都是比较有个性:陈隆闭门谢客有点孤,林祥老想辞职不识抬举,张仁早上揭不开锅了他还意气自如,赖豫最可怜,迷风水连命都搭上了。陈珤的哥哥管屯粮看来有点像是现在的承包制,收不起来就要赔,连累陈珤要卖家当。


    2024 福建·永安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