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
  •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实事求是的精神

    安安  2019-12-22/2020-1-22  40464点  10帖
    推 荐

    ^主安安2019/12/22 20:09:16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实事求是的精神

    编者按:
    永安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的研究成果,已被我国党史界公认并广泛应用。但是,在永安、在福建仍有少数人,以“有争议”为名,明里暗里进行莫名的攻击和诋毁,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提出,《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遗队宣言》(1934年7月15日)的发布时间为“假设日”。
    习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我们党就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党史研究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要以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诲,严肃认真地考据史实,永安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实事求是的精神。

    ——永安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的研究成果,已被我国党史界公认并广泛应用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行时,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裕将军长子粟戎生中将在活动仪式上讲话时说:“我们要和宣传长征一样来宣传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他指出要以充分的历史事实,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短暂而悲壮的历程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同万里长征一样,是我党抗日主张的宣言书、是共产主义的宣传队、是革命力量的播种机,今后我们要和宣传长征一样来宣传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活动仪式上还观看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掩不住的阳光》片花。该剧根据开国将军乔信明长篇纪实小说改编拍摄,再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作战历史以及方志敏等一批革命志士在狱中同敌人英勇而顽强的斗争历史。
    刘华书——解放军少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会长。
    嘉宾文荟
    刘华苏:
    悲壮的长征序曲—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2018-08-09
    伟大的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在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西吉县将台堡,在参观三大主力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時﹐他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跡。长征永远在路上。這次专程来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讲到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人们比较多地想到的,是到达陕北的红军主力部队。这是长征这部光辉乐章的主曲,但不是全部。最近,陈毅元帅之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陈昊苏会长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纵论长征完整性”高端论坛上的发言中,将长征的红军概括为四个部分、7支队伍:主力部队(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先遣部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守部队(南方红军游击队),接应部队(陕北红军)。昊苏同志这个基于历史事实的概括,颇为贴切,很有新意。正是各路红军的团结奋战,造就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凝结了长征的崇高精神,其中包含着“奉献”——共产党人永恒的品格。
    这里,我们重点回顾长征的先遣部队(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这个英雄群体的悲壮历程、英雄业绩和不朽精神。
    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对长征胜利作出了重大独特的贡献1934年7月初,红七军团(其是以闽浙赣苏区的老红十军为基础建立的)奉命从福建连城调回到江西瑞金。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负责人接见了军团领导,宣布由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的东部出动,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宣传和推动抗日民族运动,调动牵制国民党军,减轻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11月初,红七军团进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与新红十军会合,编为红十军团,仍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军团长刘畴西、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孤军深入,拼死前行,一路血战,伤亡很大。1935年1月,仅存的2000余人被国民党军约20个团的兵力合围于怀玉山地区,经7昼夜顽强战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弹尽粮绝,大部牺牲,方志敏、刘畴西等被俘。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悲壮历程,是长征的先导、长征的序曲、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出发的时间上看,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率先踏上了长征的漫漫征途。长征的五支部队中,第一支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6日由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2月结束于赣东北地区,行程5600余里;第二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为了给中央红军长征侦察、探路,红六军团1934年8月由江西遂川西征,行程5000余里,到达贵州东部,与红二军团会合。后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甘肃会宁以东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第三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镇,行程2万5千里;第四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行程近万里;第五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初西渡嘉陵江,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1万余里。
    从行动的意图上看,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拉开了长征战略转移的序幕。1973年,粟裕同志问朱德委员长,当年派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目的是什么?朱老总当年是中革军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是这个行动的策划人之一。朱德委员长讲,在中央苏区被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要向西突围的情况下,派你们向东向北打出去,就是要吸引敌人跟着向东向北,为主力红军突围创造条件。这就十分明确地说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作战行动的意图,直接是为了保证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出征,开始奏响了长征的光辉乐章。
    从发挥的作用上看,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成为长征不可或缺的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不足万人的部队,历时6个多月,途经闽、浙、赣、皖四省,威胁国民党腹心地区,通过大小战斗上百次的积极行动,吸引和调动了20万“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其中不乏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的精锐之师。试想,如果这20万敌军压过去,参与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将会产生何种不堪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束于怀玉山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忠实地完成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正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局部牺牲,換来了长征的全局胜利。
    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为中国革命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不久,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高度,对长征作了论述:“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悲壮历程,同样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在中国革命中彪炳史册,影响久远。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动是宣言书。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的旗帜。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四天,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滿洲事变的决议》,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抵抗日寇侵略,开始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爭。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宣战通电》(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才对日宣战)。1933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的口号。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赋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任务中,宣传抗日是第一条。先遣队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一致对外——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等,印制携带了160万份,在战事频繁的情况下,一路行军,一路散发。经考证,《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是1934年7月15日由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公布于世的。石峰村依然保存的红军原创标语80条并一幅红军抗日漫画,60%以上涉及北上抗日,如“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等。我在安徽省休宁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石屋坑的“红军祠”里,也看到了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宣言。同时,红军的北上行动,就是最实际的抗日宣言,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是反对内战、坚决抗日的!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动是宣传队。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所到之处,不仅一路宣传共产党的道理,而且在沿途开辟根据地,建设红色政权,打土豪、分田地,以事实向人民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才是适合中国的唯一的救命之路,受压迫的劳苦大众,要想翻身求解放,就要跟着共产党走。特别是方志敏同志非常善于做宣传动员工作,经常亲自在群众大会上演讲。时至今日,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的地方,处处可见当年红军的宣传标语和漫画。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动是播种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于闽浙赣皖四个省,在征战的沿途,帮助红色政权,组建革命武装;留下枪支弹药,装备当地游击队;留下的伤病员,多数成为地方武装的骨干。1934年12月18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来到安徽黟县柯村,方志敏对皖南革命斗爭作了重要部署和指示,留下了先遣队侦察营和枪支弹药,和当地武装组成红军皖南独立团,成为坚持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爭的主要武装力量。1935年2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突围出来的部队组建为挺进师,在浙西南和浙南坚持了三年游击战爭。全面抗战开始后,这两支部队编入新四军,发展为威震大江南北的两个“老虎团”。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闽浙赣皖四省的许多红军游击队中,都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血脉,后来大都成为新四军的主力、解放军的主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爭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创立屡建奇功,至今仍延续在人民军队的战斗序列中。
    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崇高精神与日同辉,万古流芳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時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爭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內涵。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悲壮历程,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浇铸、凝聚的“奉献”与“牺牲”的不朽丰碑,使之不愧为诠释长征精神的光辉典范。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革命理想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将士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国防大学金一南同志有着这样的记述:
    那是一位政协委员——原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的回忆文章。他记录的是国民党人最辉煌、共产党人最艰辛的岁月。
    1935年初,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失败,红19师师长寻淮洲战场牺牲,红21师师长胡天桃负伤被俘,由时任补充第一旅旅长的王耀武主持审讯。
    但第一次见面就令王耀武惊呆了,他回忆这位多次交手的红军战将说:“这位师长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
    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若不是被别人指认出来,王耀武绝不相信面前这个人就是红军师长胡天桃。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王耀武被作为首批特赦战犯释放。他仍然清清楚楚记得与胡天桃那次令他震惊的谈话:
    王耀武:蒋委员长对你们实行宽大及感化教育,只要你们觉悟,一样得到重用。
    胡天桃:我认为只有革命,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军阀,中国才有办法。
    王耀武: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你们硬要实行,这样必然会失败。
    胡天桃: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
    王耀武: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告诉我们,可以保护你的眷属。
    胡天桃:我没有家,没有人需要保护。
    胡天桃后来被押解到王耀武的上司俞济时那里,也无多余的话。俞济时说:你是红军的高级人员,不会不知道红十军团的情况。胡天桃回答:我不知道,你把我枪毙了吧。
    胡天桃被枪杀了。谈话中表现出来的工农红军的信念与意志,却令王耀武想了几十年。这位国民党将军当年一身戎装,与寒冬中衣衫褴褛、脚穿草鞋、干粮袋内只有一个破洋瓷碗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死。他后来承认:在那场谈话中,他不是胜利者。
    方志敏同志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最高领导,也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崇高精神的杰出代表。1935年1月29日,他在被捕的当天晚上就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方志敏自述》:“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革命。”这和他后来写的惊天动地的就义诗:“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却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引用)都表明了他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二是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血战东南半壁,历尽艰难险阻,深入国民党统治中心的腹地和后方重地,引起国民党当局的震惊,蒋介石亲自指挥、调兵遣将,组织多路大军围追堵截;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不仅要与数倍于己的敌优势兵力斗争,还要征服山高风雪等险恶的自然环境;不仅要长途跋涉,还要进行毫无外援的孤军奋战;而且是脱离根据地运动作战,缺少群众支援和后方保障。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创造了不朽的英雄业绩。特别是高层指挥员,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总是带头冲锋陷阵。在谭家桥战斗中,22岁的优秀指挥员,原红七军团团长、整编后的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冲锋在前,当他中弹负重伤倒下时,其余战士前仆后继,蜂踊而上,不少战士又牺牲在他的身旁。这一幕连敌方指挥官也感到“很大的震动”。一位外国人说过:“同样战场上的指挥者,共产党指挥官冲在前面挥手招唤士兵,‘跟我上’,而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却在士兵后面拿枪吆骂着‘给我上’”。在怀玉山突围战中,峰险壁峭,人烟稀少,食物奇缺,又时值寒冬腊月。痔疮大发的方志敏和只剩一条右臂的刘畴西拒绝躺上担架,而是和战士一样,昼夜兼程,翻山越岭,以野菜、残果、草根和树皮充饥。正如方志敏后来回忆的,“虽然七天没有吃饭,饿得两脚走不稳,打跛脚;虽然整天冻得发抖,虽然每晚不得睡眠,人是疲劳到了万分,但我总是咬紧牙关,忍受下去!吃不得苦,革不得命!”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战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中央红军的湘江战役等一起,永远载入长征的光辉史册,他们同样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三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高尚品质。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目的和任务,既是为了北上抗日,又是为了策应中央主力红军的转移,这在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形势下,是大局的需要。虽然当时红七军团的广大指战员,甚至像红七军团参谋长粟裕等领导人对中央的战略意图,特别是策应中央红军主力的转移并不清楚,但基于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本色,他们二话没说,就迅速踏上了征程。1934年11月,当中革军委要闽浙赣苏区的新红十军与红七军团合编为红十军团,北上皖南行动的前夕,方志敏等曾请示中革军委,建议红七军团以闽浙赣苏区为依托,把红七军团的行动与保卫发展闽浙赣苏区密切结合起来,并认为红七军团还是受闽浙赣军区统一指挥更为适宜(红七军团是以闽浙赣苏区的老红十军为基础建立的)。但中央未能接受。方志敏仍和以往一样,抱着“党要我做什么,虽死不辞”的决心,临危受命,离开亲手创建的闽浙赣苏区,踏上了北上皖南、九死一生的征程。1935年1月15日,方志敏率800余人的先头部队,终于杀开一条血路,进入了闽浙赣苏区,但主力受阻未跟上。为了接应大部队,方志敏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仅带少量警卫人员,毅然返回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再也没有能出來。红军将士就是这样,为了党的整体利益,为了革命事业的全局,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万死不辞!
    四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意志。方志敏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勇士们,即使被捕入狱,也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添了浓墨重彩。方志敏进行了半年的特殊的狱中斗争。他坚贞不屈,率先垂范。当敌人对他进行了无数次的示众、劝降和审讯的时候,他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而且成了信仰交峰和意志较量中的胜利者,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浩然正气。连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亦不能不公开承认“方志敏态度非常强硬,看出他至死也不会动摇的。”同时,他对狱中的红军干部和战士进行气节教育:“在敌人面前一定要顽强,怕死是没有用的”,“在监狱中要学习列宁同志的榜样,为党工作,坚持斗争,就是死了也是光荣的”。在方志敏的教育影响和指导下,乔信明、曾如清等同志还在监狱里成立了党支部。全面抗战爆发,他们出狱后,继承方志敏的遗志,重新踏上了抗日斗争的最前线。方志敏在尚存的日子里,用血与泪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十多万字的闪烁着共产主义光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稿,作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最后努力。方志敏之所以要写“可爱的中国”,是因为他要继续完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政治任务,用行动宣传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卖国政策,扩大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要在继续打破“红军捣乱抗日”“中国无力抗日”等国民党的欺骗宣传之后,进一步揭露狱中那些对他劝降的政客抛出的“你们共党只爱工农,不爱中国”的诽谤和诬蔑。正是在方志敏的感召下,国民党营垒中的林凤梧、高易鹏、胡逸民等,冒着生命危险,在狱中减轻方志敏脚镣的重量,为方志敏传纸条、送文稿。毛主席对方志敏有很高的评价:“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称他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人民英雄,亲笔题写了“方志敏烈士之墓”。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
    在国家、民族、人民处于深重灾难之际,正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无私地奉献了他们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成就了为中华民族图生存、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为炎黄子孙求富强的伟业,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康庄大道。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憧憬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我多次到皖浙赣地区,重走红军路,看到发展变化的城镇乡村、安居乐业的父老乡亲、辛勤努力的基层组织,联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复兴崛起的大道上不可阻挡地阔步向前,真是感慨良多。我想,方志敏和革命先烈九泉有知,看到他们为之献出鲜血和生命的理想,正在化作现实,该会多么高兴和欣慰啊!

    ^9崔可夫2020/1/22 10:05:31

    你考证出1934年7月15日红军有在石峰正式发布北上抗日宣言?

    ^8阿管视频2020/1/4 5:32:12

    能说出管灶龙没文化的外人只有张li华(崔可夫、平可夫)

    能说出管灶龙没文化的外人只有张li华(崔可夫、平可夫)

    (鉴于崔可夫连开6贴,为便于网友识别身份,只好连发6个回复,欢迎纪委介入,欢迎张li华向法院起诉)


         2020年元旦,我在永安论坛《请石峰论炮制者回答几个问题》、《关于某些人违规自封自授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的情况反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一一再驳石峰论》、《党史不容歪曲一一驳某些人炮制的“石峰论》、《关于某些人违规自封自授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的情况反映》、《石峰有资格申红申苏吗?》等帖子上出现了“崔可夫2020/1/1 8:31:31。我始终觉得阿管先生为了宣传家乡石峰奋不顾身那份执着和偏激还是蛮可爱的。我不是张(li4)华也不认识她,但路见不平总会有人"拔刀相助",该说的我都说了,有关石峰的话题我将就此打住,争议就交由众人评判吧。新年新气象,祝福永安,祝福石峰,也祝福阿管先生”。粗略一看,仿佛是他(崔可夫、平可夫)张(li4)华宽宏大量,主动饶了石峰村。


        实际的结果是,(崔可夫、平可夫)张(li4)华已经看出,石峰村频频出牌,证据确凿,继续无理取闹下去,她已经招架不住了。对于(崔可夫、平可夫)张(li4)华的免战牌,一向只为了自卫还击,赢得在理即可的阿管视频,当然是持欢迎态度。但是2019年12月底,她在永安论坛连续发布了前述6个恶意攻击石峰村的帖子,还在安孝义先生的《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实事求是的精神》帖子上无理攻击,称“你所谓的文化自信无知的自信其实一点都不自信,是当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文革思维”,这7个帖子上的恶意攻击言论,纯属断章取义的污秽,吸引着一些不明真相者跟着瞎起哄。现在(崔可夫、平可夫)张(li4)华的免战牌,阿管视频一边表示欢迎,一边还要设法使用高压水枪,清除这些污秽。先来看看(崔可夫、平可夫)究竟是谁?


                            一、能说出管灶龙没文化的外人只有张(li4)华(崔可夫、平可夫)


               2019年12月在永安论坛无理取闹者崔可夫口口声声说她不认识张(li4)华,可是大量的回复证明,那些言词和语句,只有出自张(li4)华之手,  2019/12/31 21:45:58和2019/12/31 22:24:02时,催可夫分别在永安论坛《请石峰论炮制者回答几个问题》的9楼和10楼回复,阿管你敢说石峰论不是你炮制的?男子汉要敢做敢担。你找的那个90岁没文化的深山老头作托诱供人家曾吧?那个老头那年只是个未成年小屁孩70多年后能准确记得请1934年7月15日这天有红军到石峰?神童+天才?。当年石峰是苏区和白区交界地带,红军白军你来我往好几次,几支不同番号的红军都来过,这90岁没文化老头能搞的明白?他记的有打过仗有飞机炸这我信,其它你就瞎扯了。你曾说他记的当年有飞机来飞机象犁头,这我信,但我告诉你当年红军北上先遣队途经小陶一带时没有发生过战斗也没飞机来。石峰有打过仗但既不是在这个时间点也与北上红军先遣队无关,有飞机来轰炸的是石粉山战斗。老头是真糊涂你阿管是装糊涂”;“阿管说粟裕黄火清回忆录不会面面俱到有疏漏,那你找的那90岁又没文化的管姓老头和你那自称是论文的东西胡扯蛋就面面俱到没有疏漏了?不要太轻狂。我正告你,粟裕是开国大将,我党我军卓越的军事家和领导者,黄火清是最高检察院检察长,这两位中央领导都是事件的亲历者,两人的回忆录相互映证互为补充,时间地点过程人物记录准确全面,它不仅仅是个人所写的回忆也是我党广大党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两段话足以证明,崔可夫、平可夫就是张(li4)华。(注:我石峰村男性老人百分之八九十能短文识字,(崔可夫、平可夫)一提到管灶龙,就说他没文化,而且与飞机、犁头联在一起,明显是见过管灶龙的张(li4)华所为)。


            2016年,张(li4)华化名“平可夫”,在永安论坛和今日三明论坛发过《反对篡改党史》的帖子,在给今日三明论坛回复时,提到一个见过红军的老人管灶龙,“平可夫”马上回应“那个老人没文化”,很少有外人知道管灶龙没文化,而张(li4)华和我亲自见过那老人, 只有她是知道管灶龙没文化的外人。2019/12/3121:45:58和2019/12/31 22:24:02时,催可夫分别在永安论坛《请石峰论炮制者回答几个问题》的9楼和10楼的回复,再次提到“你找的那个90岁没文化的深山老头作托诱供人家曾吧?那个老头那年只是个未成年小屁孩70多年后能准确记得请1934年7月15日这天有红军到石峰?神童+天才?”能知道管灶龙没文化的,还是只有张(li4)华(化名崔可夫、平可夫)。


         2012年7月26日,张(li4)华、安孝义陪同新华社彭张青记者到石峰村采访,要找一位见过红军的老人,我带他们去见了管灶龙,管灶龙说“国民党的飞机象犁头,在大坡栋(红军营连野外指挥所遗址所在的山头)扔炸弹”,被彭张青记者写进内参,编入《永安红军标语集锦》,但彭记者的表述,没有扔炸弹的地点,在场的张(li4)华、彭张青听不懂本地话,是我一句句翻译,彭张青看表情确定的。这次张(li4)华的化名者崔可夫的回复出现了“有飞机来轰炸的是石粉山战斗”。因此,催可夫就是张(li4)华,她曾化名平可夫在永安论坛发帖《反对篡改党史》,她的另外一个化名是“人间四月天”。大家可以找出来看看。


          再来看看,张(li4)华(崔可夫、平可夫)的反驳言论“那个老头那年只是个未成年小屁孩70多年后能准确记得请1934年7月15日这天有红军到石峰?神童+天才?”,大批红军来到石峰村,是小山村的重大历史事件,象管灶龙这样很少走出大山的农民,足够让他记住一辈子,这是很正常的事。在石峰村还有一位叫冯秀银的老人,解放后入党,林强一听说她是党员,就说他的回忆可以做证据,善于见风使舵的张(li4)华马上自掏腰包,给冯秀银送红包,包括三明市余红胜市长、原永安市长郑清华去石峰,都和她照相,冯秀银也能说出小陶战斗期间,红军农历几月几日来,从哪个方向来,几月几日撤退。在场能听本地话的干部都听得懂,张(li4)华不会听本地话,但小陶镇陪同的干部听得懂,我没瞎说。遗憾的是1934年7月15日这天(甲戌年农历六月初四),也许冯秀银去其他村了,也许她先躲了,这天的情况,冯秀银没向我说起。    不是党员,没文化的目击者证词,能做证据吗?管灶龙说“国民党的飞机象犁头,在大坡栋(红军营连野外指挥所遗址所在的山头)扔炸弹”,被彭张青记者写进内参证明,只要符合情理,可以作为证据。


         张(li4)华(催可夫)的回复说“当年石峰是苏区和白区交界地带,红军白军你来我往好几次,几支不同番号的红军都来过,这90岁没文化老头能搞的明白?”的确,农民不懂部队番号,冯秀银也不懂。但是你张(li4)华(催可夫)懂,请问党史资料记载上,1934年7月15日在洪砂一线活动的部队有几支?除了7月9日先期到达的红九军团,还有吗?党史资料记载的红九军团7月9日进入石峰村,是从垇头方向来的。你是故意装糊涂。


           二、证人作证,与职务高低无关,不要拿在回忆录上大量疏漏的黄火青和粟裕的身份压人


             黄火青的回忆录明确写到“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在永安只有经过,所以,好多事情,我说不出来,过路嘛,你找别人也是这样”。“我们当时有个供给部长,这个人还活着,名叫赵镕,他从红九军团成立那天起就开始做日记,哪天到哪儿,干什么都写得很清楚,很详细,还有我们红九军团司令部搞秘书工作的林伟,他也有一本日记,现在出版了,题目叫《战略轻骑兵的足迹》……”黄火青和粟裕写回忆录时,全国的意识形态上只强调“批判王明左倾路线”,抗日宣传得不到重视,他们写的是,回忆录》,不是《大全》,你拿回忆录当大全,却对“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和《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等3个《训令》的要求,依规定日期,随军沿途散发传单”的要求避而不谈;对《燕江红旗——永安土地革命时期史实存录》(蓝皮本)》记载,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从清流方向的沙芜乡来到永安境内的安砂镇,稍作休息后,进入罗坊乡,1934年7月9日,进入小陶镇西北面的垇头、牛益坑、高漈坑、石峰一带。10日下午,沿枣溪、小溪到向小陶推进,迅速占领、湖口、麟厚、小陶本镇,及其洪砂、桐林、大陶口、大陶洋各村,并派部队推进菇田警戒。避而不谈,因此,你是别有用心。


          证人作证,与职务高低无关,不要拿黄火青和粟裕的身份压人。


          《林伟日记》中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记载,证明北上抗日宣言曾在红九军团全军传达,补充了《粟裕回忆录》中的日期疏漏,在《粟裕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宣传抗日和支援皖南,是当时赋予七军团的任务。中央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为了宣传我党抗日主张,中央公开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件,印制了‘中国能不能抗日’、‘一致对外——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口号’等大量宣传品,总数达一百六十万份以上,这在当时条件下是很不容易的。为了及时支援皖南群众斗争,中央限令七军团进行三四天休整和准备后,立即出动。遗憾的是,粟裕将军没有留下‘中央公开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件’的准确日期和发布方式,现在《林伟日记》的记载,补充了《粟裕回忆录》中的日期和公开、发布方式等疏漏。安孝义的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综合各项史料依据后也认为,红九军团与红七军团在永安小陶镇石峰村及其洪砂、小陶一线会师期间,实行混编居住,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和《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等3个《训令》的要求,依规定日期,随军沿途散发传单,因此,红七军团在石峰村及洪砂、小陶一线发布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3部宣言书。  上述反驳焦点,全部来自平可夫、人间四月天(张(li4)华)的网上言论,早在2006年我就将她的言论汇总、截图,并反驳,寄给了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权衡全部证据后,委派中央电视台采访组到石峰村采访,才有了《永远的长征·坚忍不拔》和《北上抗日鼓舞民心》两个节目。


          今年夏秋,我给中央写信,再次得到国家信访局的短信回复“您的来信已登记转交”。此后不久,发现了老红军《林伟日记》和《赵镕日记》,我写成了《重要发现:老红军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和《赵镕与林伟长征日记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见证长征重要前奏》,除了向媒体投稿外,再次致信中央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平可夫、催可夫(张(li4)华)自诩是党员,却违反党员五不准规定,在工作中,在互联网上出尔反尔,频频攻击她自己参与确定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名目张胆,把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日记》以顿号区分证明在苦竹(水西或水东)的少共国际指挥部指鹿为马到马洪村,被组织上摘了乌纱帽,调离党史系统,还不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假借学术争议,更加疯狂歪曲、否定党的历史。再搞下去,是让更多人认识你的本质,让你的坏名单流传更广。 关于我本人,2018年7月30日晚,永安市地方一位领导来见过我,那位领导说,看了《永远的长征·坚忍不拔》,他很高兴。“到中央,你们赢了;学术争论,中央有定论了;要给石峰村做个好规划”;后来又指示“要发挥管其乾的作用,为永安红色文化建设,多做贡献”。53岁以后,我的身体状况日益变差,目前状态很不好。几次濒临死亡,让我知道,什么都可以包容,什么都可以谅解,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要给我健康,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死去元知万事空。


            三、请平可夫、催可夫(张(li4)华)多做善事好事,善恶终有报


           “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的定位,是重大历史题材,要向中央报批,平可夫、催可夫(张(li4)华)后来的出尔反尔,激励我,催我奋进,让我在有生之年,完成了向中央报告,并由中央定调定位的心愿。


          平可夫、催可夫(张(li4)华)是永安苏区和红色石峰的功臣,希望回到申苏前期的心态,共同支持红色永安建设。目前,全市上下都在争取自己,积极申报第四批县级文保单位和遴选补报第九批省级文保单位,仅小陶就多达一二十处,那种抱着“我给你”或“就是不给你”的心态,靠权力把持申报工作的心态要不得(很多事,一个人左右不了的),现在平可夫、催可夫(张(li4)华)也成了无权之人,希望摆正心态,支持红色永安建设。否则,会被更多人,看穿看透,死后更是被人唾骂。


           当然,如果  平可夫、催可夫(张(li4)华)一定还要搞无理取闹的报复,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只好应对。黄(huang)建(jian)平(ping)进去出不来了,记得申苏期间,永安市财政连续两年,每年拨款100万,申苏结束后,我只看到一个数十万元的永安市苏区陈列馆,其他的钱被弄到哪里去了?据福建省纪委网站《福建省党史研究室整改中共福建省党史研究室室务会议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介绍,在2010—2013年‘申苏’过程中,党史室有关人员收受部分‘申苏’县赠送的礼品、土特产。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甚至在2015年以后,仍然收受‘申苏’单位送的茶叶、瓷器、檀香等土特产品,春节期间或下基层调研指导时,收受烟酒等贵重礼品。部分‘申苏’单位以现金或购物卡形式,向有关人员赠送礼金、审稿(片)费、编撰费等 ”,2011年和2012年,永安申苏,永安市财政拨款每年拨款100万元用于申苏,很可能多数就被这样送掉了。但省纪委对收取礼品的人处理太轻,对送礼人没处理。必要时,我会给省纪委去信,要求将这些钱,与黄(huang)建(jian)平(ping)案件一起查一查;同时要求省纪委查一查,黄(huang)建(jian)平(ping)和张(li4)华及其代理人为什么对永安50多出有红军标语的革命文物不修缮,却一直要拨款并拔苗助长马洪村,其中是否有不正当的猫腻,等等,我身体不好,知道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死去元知万事空!您看着办。





           平可夫、催可夫(张(li4)华)在《请石峰论炮制者回答几个问题》的帖子中,还对一个极不识相的小陶人“笑谈红尘”埋怨他的家乡(应该是寨中村,石峰村老人冯秀银和管占贤都告诉我,当时国民党有条件及时收尸,除非个别遗漏)将红军烈士葬在无名冢,后又改为红军墓的牢骚怪论如获至宝,称“这个是小陶乡亲写的噢”。其实,在土地革命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方面为保存实力,未及时打扫战场是常有的事,2006年我到张(li4)华极力推崇和鼓吹的马洪村采访,当地老人廖宜催告诉我,就在电站水库的岸边就有一具红军烈士的遗体,因未及时安葬,后来被大水冲走了。有些遗憾,是历史造成,有的已经无法挽回,不合时宜地重提此事,找现代人算账,甚至幸灾乐祸,不利于“军民鱼水情”的舆论氛围。因此,我在给小陶人“笑谈红尘”是回复中说“以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一些村庄原本没有红军墓,现在有了红军墓;原本没人祭奠红军无名烈士,现在有人祭奠和献花,这是社会进步。说明通过申苏、修缮革命遗址,很多人感受到红军好,共产党好,更加敬重红军,这是好事!”


           石峰村的规划,很细致,很科学,不着急,慢慢来,面包会有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会叮嘱我的乡亲,无论怎么看,平可夫、催可夫(张(li4)华)是永安苏区和红色石峰的功臣,随时欢迎,功臣张(li4)华(平可夫、催可夫)到石峰村走走,看看!!



    ^7座山雕2019/12/28 11:40:06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驻扎在石峰村吗?党中央入驻石峰村吗?


            永安县小陶石峰村,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   怎么,当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或中革中央军委曾驻扎在小陶镇石峰村?怎么教科书都没看到?如中央机关及主要领导人都没驻扎在石峰村,那石峰村发布北上抗日宣言的权力是中央临时政府或中革军委授权的喽?如没授权自行发布是否越权还是想另立中央,这样的话罪莫大焉了!

    ^6阿管视频2019/12/28 10:58:57

    老红军日记证明所谓“假设日”是荒唐无耻的臆断

    老红军日记证明所谓“假设日”是荒唐无耻的臆断



    平可夫、催可夫典型的两面人,毫无信誉可言,她多次带着省党史专家林强到石峰村考察,提议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先生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她亲自把关建立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尽管后来,出于个人感情交恶,提出争议论,并频频化名上网攻击中央已有定论的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村,而且还串通枪手炮制了所谓的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1934年7月15日是假设日的谎言。《燕江红旗》记载,红九军团先头部队1934年7月9日就到达石峰及其周边村庄,老红军林伟、赵镕日记和涂今通及粟裕的回忆录都记载,中共1934年7月15日发表北上抗日宣言。详情请看——





    7、《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林伟日记)》第4至5页第页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黄光棉 摄影)-1




    8、涂今通回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




    9、老红军《赵镕文集》之《赵镕日记》82页至83页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管梓任 摄影)



    《林伟日记》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



     



    重要发现:老红军《林伟日记》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组图)

    2019-08-02 15:30:25

    来源: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作者:文/管其乾、管梓任 图/黄光棉

    浏览次数:323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投稿纠错【收藏】论坛

    分享到:0



    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封面(黄光棉 摄影)


    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中有关作者、编辑和出版单位的记载(黄光棉 摄影)


    2006年7月7日《三明日报》刊登《永安石峰发现红军抗日标语群》抄录了石峰村红军标语80条,并配已故的老支书管树旺擦拭红军标语的照片(管其乾 摄影)


    《林伟日记》第4至5页第页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黄光棉 摄影)


    2010年冬前保留在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管占炳老厝的与北上抗日宣言口号一致的红军标语“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赖晓斌  摄影)


    《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林伟日记)》17页记载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渡过闽江后返回途中于8月22日在石峰村宿营并清点战利品、接中革军委命令(黄光棉 摄影)


    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封面和书中有关作者、编辑和出版单位的记载(黄光棉 摄影)


    保存于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管其乾 摄影)


    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有关先遣队进入永安的时间和线路 ,其中有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石峰村民房(管其乾 摄影)


    永安市政府2011年10月授予管培德老厝的铜牌显示,这里是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地旧址,该老厝曾入选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管其乾 摄影)


    永安红色文化爱好者张伊岩(右)在永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地旧址管培德老厝考察红军标语(管其乾 敬上)


    2011年5月16日,福建省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林强在红军北上抗日第一村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解读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红军标语,并强调“这样的标语要赶快抢救”(罗联久  管其乾 摄影)


    2011年10月永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牌匾显示,这里是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村驻扎点暨红一军团二师指挥所(管其乾摄影)


    保存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田竞  摄影)


    石峰村红九军团先头部队指挥部管辉彩老厝的红军抗日漫画《蒋介石下令言抗日者杀无赦》(管其乾  摄影)


    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因病掉队后,一直在山高林密的石峰村定居, 2002年2月3日去世,享年89岁。生前享受民政部门发给的失散红军津贴(黄光棉 提供)


    由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老红军口传的《红军抗日歌》在石峰村活态传承(截图)


    2012年4月29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左)通过本文笔者管其乾将他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转交石峰村两委(赖晓斌 摄影)


    2015年5月1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视员邢济萍(左5)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黄光棉 摄影报道)

        连续几天来,一个喜讯在“保护革命文物助力乡村振兴”微信群和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垇头村和美坂村等村庄的乡亲微信中传开了:《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林伟日记)》第4至5页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公开发表《北上抗日宣言》。这一细节,以铁的事实回答了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人对1934年7月15日我党我军是否公开了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质疑。也为石峰村是红军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和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的央视声音增加了更加坚实可信的史料。

        由小陶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黄光棉7月20日网购的《林伟日记》第4页至第5页中写道“七月十五日(晴),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昨晚发表派遣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师北上抗日宣言。这些宣言也同时在长汀用艳红色油光纸,铅印了数百斤,也于昨天同地图一起运到。全军同志听到上级动员说我中央已派军北上抗日,大家均无不欢喜雀跃,十分高兴。宣言说: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与工农红军‘决不能坐视全中国广大劳苦民众为日本帝国主义整批地屠杀与躁躏,以及东北义勇军的孤军奋斗;故即在同国民党匪军的优势兵力残酷决斗的紧急关头,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不辞一切艰苦,以最大的决心,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下午1时许,出发东进,七军团已出动三天了。大家兴奋异常,又要打到白区去了。七时许到达杨家店附近宿营,行程四十五里”。

        一、荣誉村民安孝义发表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其观点被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品的《永远的长征·坚忍不拔》节目和专家采纳,央室和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协助拍摄的历史纪录片形成定论“后来,经过党史专家细心比对发现,石峰正是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后开始发布《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地方”;唐双宁说“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应该说是从更广义上讲,是长征的一部分”

        2012年元旦,永安民间党史研究爱好者安孝义先生在《永安之窗》发表了《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此文曾被河北《档案天地》2012年第5期以《 揭秘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为题发表;2012年第4期《三明党史月刊》刊登安孝义论文《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2014年第8期湖南省党史研究室主管的《湘潮》杂志(下半月刊)发表安孝义先生的《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这些经过编辑们认真审稿和审核把关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网上和报刊杂志上的转载或刊登,还更多。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工人党史研究爱好者的论文,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重视,与论文相关的观点曾出现在2016年10月22日《朝闻天下》纪念长征胜利大会重要讲话新闻播报之后和23日晚播出的央视历史记录片《永远的长征·坚忍不拔》的报道中。在由中央党史研究室曲青山主任担任出品人、副主任高永中监制,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字幕证明协助拍摄,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出镜与村民同唱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口传并活态传承的《红军抗日歌》的《永远的长征·坚忍不拔》节目中,播音员播报说“后来,经过党史专家细心比对发现,石峰正是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后开始发布《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地方”,而由石峰村籍永安媒体记者管其乾向中央推荐的党史专家唐双宁先生则在节目中说“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应该说是从更广义上讲,是长征的一部分”。而在同样有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郑毅出镜并随同采访的,2016年10月22日央视《朝闻天下:北上抗日 鼓舞民心》新闻中,播音员介绍说“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最早派出的一支担负抗日宣传重任的先头部队,在艰苦的长途转战中,这支部队通过布告、标语、歌曲积极进行抗战宣传,极大地鼓舞着人民的士气”。

        二、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的观点自2006年起就相继得到永安、三明和福建党史研究室领导及专家的认同,央室《今日长征路图集》以照片的形式确认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石峰村驻扎并留下标语;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实地考察后来信“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俗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也是‘红七军团与红九军团会师地之一’”,之后,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2014年夏,永安、三明三级党研室相继拨款10余万元在石峰村建成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

        石峰村民、党员吴修波高兴地说,2011年7月永安申苏期间,永安电视台记者彭永森到石峰村采访90岁的老农管灶隆,他亲口告诉永安媒体记者“甲戌年六月初四日,红军从连城上余方向的(鸡母畲)高漈坑岭下来”,遗憾,管灶隆不识字,说不出更多的话,现在《林伟日记》以真实可信的口实证实了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并在红九军团传达,“全军同志听到上级动员说我中央已派军北上抗日,大家均无不欢喜雀跃”。说出了老一辈村民的心里话。

        石峰村于2006年春发现红军标语80条及一幅红军抗日漫画,其中百分之60以上标语。2006年2月21日《海峡都市报》A12版以半个多版发表了《永安石峰村:永远的红色记忆》;22日,《海峡都市报》A14版发表了《海峡都市报》记者方传柳的后续报道,报道说,“石峰村的标语,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政府应加以保护!”省委党史研究室宣编处处长刘云刚说,永安石峰村的标语,是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革命时期,派出第一支抗日先遣队,途经永安时留下的重要证据,它对党史研究有很大价值,还是开展爱国教育很好的文物”。

        就因为省党史专家刘云刚先生的鉴别,不仅,原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燕生、副主任林家卓等到石峰村实地考察,并拍摄了2011年永安申苏期间被永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匾的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地旧址石峰村管培德老厝及其标语照片。2006年10月,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今日长征路图集》60至62页,以照片和图片说明的形式确认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石峰村驻扎,并留下标语。

        石峰村的位置正好处于闽浙皖赣4省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书收录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路线要图》,是毗邻连城尧家畲最近的村庄之一。

        据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燕江红旗——永安土地革命时期史实存录》(蓝皮本)》记载,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从清流方向的沙芜乡来到永安境内的安砂镇,稍作休息后,进入罗坊乡,1934年7月9日,进入小陶镇西北面的垇头、牛益坑、高漈坑、石峰一带。10日下午,沿枣溪、小溪到向小陶推进,迅速占领、湖口、麟厚、小陶本镇,及其洪砂、桐林、大陶口、大陶洋各村,并派部队推进菇田警戒。


     7月6日晚,以红7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从瑞金出发,秘密东进,经过长汀、连城,于7月15日进入永安市西南部的小陶镇石峰村及其洪砂、小陶一线,与先期到达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师。

        2011年永安申苏期间,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教授曾两次深入石峰村,先后考察了石峰村瓦窑头厝等处红军标语,石峰村的红军标语和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墓、红军纪念亭等影像资料入选永安申苏历史资料片《红旗飘飘映永安》、申苏主题歌《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和永安市申苏报告PPT等。2012年2月22日,省党史专家林强先生给石峰村两委回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尤其是土地革命时期,石峰村先辈和广大群众为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是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俗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也是‘红七军团与红九军团会师地之一’,这已成为红军斗争史上英勇悲壮的一页,将永垂青史。”

        2012年4月29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先生考考永安苏区,在听取林强教授对石峰村红军抗日标语的介绍之后,经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提议,石仲泉在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王仁荣在场的情况下,为石峰村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

        2014年夏,永安和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先后为石峰村争取到拨款1余万元,利用石峰村修旧如旧的红军标语房建起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

        2015年5月13日下午,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视员邢济萍在福建省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龙陪同下莅临苏区永安市小陶、洪田两镇调研,并指导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和规划工作。随同考察的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郑龙、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王仁荣和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等还在被邢济萍称之为“背后是我们中央党研室老领导(指石仲泉)题字”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

        因此,曾两次把石峰村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口传的《红军抗日歌》唱到央视的石峰村民管联汗说“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的定论是福建、三明和永安三级党史研究室人员实地考察后,经多次研究确认的研究成果,应该感谢三级党史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不辞辛劳,多次到石峰村考察,并建立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

        三、由永安、三明和福建三级党史研究室确认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研究成果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红头文件闽委发(2014)19号、驻建部第四批和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公布名单、福建省政府公布闽政文〔2018〕218 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确认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申报材料等相关资料的确认,《林伟日记》中的相关记载增强了石峰村民建设好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纪念园的信心

        2012年,由永安市小陶镇政府和永安市发改局盖章的红头文件,采纳福建、三明和永安三级党史研究室人员实地考察后,经多次研究确认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的研究成果,上报福建省发改局,2014年10月,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及其周边的牛益、垇头等村的红色旅游地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红头文件闽委发(2014)19号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的确认,该文件将永安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纪念园列为重点红色旅游地建设项目。

        2015年8月,以永安市政府盖章的石峰村《中国传统村落登记表》采纳福建、三明和永安三级党史研究室人员实地考察后,经多次研究确认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的研究成果,上报住建部,经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旅游部和财政部等国家四部局组成的专家组评审,2016年冬石峰村获住建部批准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石峰村。

        2017年秋,与石峰村毗邻的垇头村和美坂村《中国传统村落登记表》采纳福建、三明和永安三级党史研究室人员实地考察后,经多次研究确认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的研究成果,上报住建部,经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旅游部和财政部等国家四部局组成的专家组评审,2018年冬, 垇头和美坂村获住建部公示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石峰村。

        2019年夏,2017年11月获批三明市第二批中央红军村的石峰村按照明规综〔2017〕52号文件《三明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切实做好 中央红军村 相关规划设计的通知》精神,完成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石峰村保护与发展规划》,中央财政安排给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石峰村的拨款300万元已到账永安市财政局账户。

        至于少数人列举不在红七军团“三人团”之内的粟裕回忆“占领水口之后,军团部即在该镇召开‘八一’纪念大会。这时向部队正式宣布: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遗队’的名义活动,对内仍称红七军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粟裕并没有否认在其回忆录中同样强调过的“中央公开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件,印制了‘中国能不能抗日’、‘一致对外——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口号’等大量宣传品,总数达一百六十万份以上”。因此,《粟裕回忆录》所称的忆“占领水口之后,军团部即在该镇召开‘八一’纪念大会。这时向部队正式宣布: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遗队’的名义活动,对内仍称红七军团”与其同时回忆到的1934年7月15日“中央公开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件”,并不矛盾,从永安小陶镇到尤溪县水口镇,相关数百里,走了半个月,在小陶镇石峰村“刷标语、贴布告”之后,部队继续隐蔽部队番号,甚至假借敌军之名过路等于战术谋略行军,也是出奇制胜的法宝。至于,到了水口之后,“这时向部队正式宣布: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遗队’的名义活动,对内仍称红七军团”,那是因为“调敌”任务更加突出紧迫。

        “《林伟日记》中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记载,证明北上抗日宣言曾在红九军团全军传达,补充了《粟裕回忆录》中的日期疏漏,在《粟裕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宣传抗日和支援皖南,是当时赋予七军团的任务。中央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为了宣传我党抗日主张,中央公开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件,印制了‘中国能不能抗日’、‘一致对外——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口号’等大量宣传品,总数达一百六十万份以上,这在当时条件下是很不容易的。为了及时支援皖南群众斗争,中央限令七军团进行三四天休整和准备后,立即出动。遗憾的是,粟裕将军没有留下‘中央公开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件’的准确日期和发布方式,现在《林伟日记》的记载,补充了《粟裕回忆录》中的日期和公开、发布方式等疏漏。安孝义的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综合各项史料依据后也认为,红九军团与红七军团在永安小陶镇石峰村及其洪砂、小陶一线会师期间,实行混编居住,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和《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等3个《训令》的要求,依规定日期,随军沿途散发传单,因此,红七军团在石峰村及洪砂、小陶一线发布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3部宣言书”,石峰村民吴修波说。

        曾一次次参与举红军旗、穿红军服,迎接申苏检查的石峰村民、党员吴修波说“老红军《林伟日记》中有关北上抗日宣言发布时间和红九军团返回途中宿营石峰村的记载,更加增强了我们村民建设好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村纪念园的信心;俗话说‘饮水思源’,我们也要感谢福建、三明和永安三级党史研究室人员一次次关心、关注石峰村,他们一次次进入石峰村实地考察,又从相关史料中找出石峰村是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俗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的历史定论”,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我们如果不说感谢,是我们不懂得感恩;如果今后还有人要以‘有争议’为由否认福建、三明和永安及中央党研室实地考察后,经多次研究确认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的研究成果,我们村民决不答应”,石峰村民管子海说。

        在《林伟日记》17页中找到了1934年8月22日,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渡过闽江后从尤溪返回的红九军团在石峰村宿营。“军团命明日在此休息一天,检查搬运炸药情况,并命各部可以现洋雇请民工搬运,以减轻部队负担。军委来电,要我军迅速向朋口前进”。

        “守土尽责,主动为党发声,也是党史研究爱好者们的职责,今后我还要继续唱响《红军抗日歌》,宣传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村的央室定论,建设好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纪念园”,石峰村民管联汗说。


    ^5阿管视频2019/12/25 16:07:10

    催可夫、平可夫之流,是无理取闹,正义属于《永远的长征》

    催可夫、平可夫之流,是无理取闹,正义属于《永远的长征》催可夫、平可夫之流,是无理取闹,正义属于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品的《永远的长征》!!催可夫、平可夫之流,为了失去的权力哀伤,如不及时调整心态,只有独自哭去了!!!




    2、《石峰村规划》经质证论证,党史办代表没意见,后来又在永安市住房建设局网站和石峰村内进行了公示,现在,公示期已过,规划已经打印成书,即将付诸实施---以此图作答————扫一扫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 ,看央视报道

    ^4阿管视频2019/12/24 22:53:41

    永远的长征·坚韧不拔确认石峰村为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

    永远的长征·坚韧不拔确认石峰村为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那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品的历史文献资料片。



    永远的长征·坚韧不拔确认石峰村为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经张丽华(平可夫、催可夫)提议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四部委审核以石仲泉题字为内容,为特色的石峰村《传统村落登记表》后,批准石峰村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并拨款300万元,现石峰村已完成《传统村落保护规划》;2017年10月11日,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授予石峰村为三明市第二批中央红军村。2018年12月10日,在永安市住房建设局,党史办、民政局、文体局及安孝义、张承忠等代表和专家联合举行了《石峰村规划》听证会,就石峰村村牌定位问题,会议主持人询问党史办代表林家卓“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党史办,有意见吗”,林家卓表示“本身,石峰村那个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就是我们党史办拨钱进去建的”。主持人说“党史办没意见,安孝义老师接着说”。


    后来,《石峰村规划》又在永安市住房建设局网站和石峰村内进行了公示,现在,公示期已过,规划已经打印成书,即将付诸实施。平可夫、催可夫,再来这套鬼把戏,已经不顶用了。



    《永远的长征·坚韧不拔》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品的历史文献资料片催可夫、平可夫之流,是自取其辱!!



    催可夫、平可夫之流,你去哭吧!! 催可夫、平可夫之流,是自取其辱!!

    《永远的长征·坚韧不拔》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品的历史文献资料片,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协助拍摄,出品人曲青山,监制 高永中(片尾字幕),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郑毅陪同采访并出镜,仔细看看那边片子吧,有种的,你找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去!!


    纪录片长征—永远的长征第四集坚韧不拔_土豆视频https://video.tudou.com/v/XMjQ3MDQ2NzUzMg==.html


    【央视纪录片·永远的长征】第四集:坚韧不拔_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817621/


    永远的长征第4集:坚韧不拔- 视频在线观看- 永远的长征- 芒果TVhttps://www.mgtv.com/b/304604/3653752.html

    ^3崔可夫2019/12/23 10:44:24

    你所谓的文化自信无知的自信其实一点都不自信,是当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文革思维。

    ^2崔可夫2019/12/23 10:25:28

    北上抗日先遣队没有到过石峰,是护送的红九军团完成护送任务返回瑞金时经过石峰。
    2024 福建·永安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