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lja2020/11/12 22:35:32
上石村的贡生:张盛文和张存俭
上石村有两座古老的单孔石拱桥,合称双峰桥,传说分别由张姓族人和吴姓族人所建,其中横跨天台山来水的石拱桥为张姓族人所建。在离张姓族人所建石拱桥不远处的一处住宅前,树立着一根彰显获取科举功名标志的石旗杆,走近一看,发现此处原本应有两根石旗杆,只是其中一根旗杆已不见了,仅存夹石座。那根完整保存的石旗杆上只有一块斗石,杆身上镌刻着“恩荣 乾隆丙午科张天衢竖”;另一根旗杆不存的夹石座上刻有“乾隆癸未科中式”字样,当地村民说这根旗杆是为张日保立的。这座保存着石旗杆的住宅的主人收藏有一本大约手抄于清代的《清河张氏族谱》,据族谱记载:张日保为“永庠廪生,乾隆廿八年(癸未,1763)宁岁贡”;张天衢为“宁庠廪生,乾隆丙午(1786)科恩贡”,两人均无外出为宦的经历。张日保原为永安县学廪生,后转宁洋县学并获取岁贡生,这种经历是上石属地的特殊性造成的。宁洋县设立于明隆庆六年(1572),“分割龙岩、大田、永安三县里图而成”,其中永安分割出去的是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的各一部分,这些地区民众的心理偏向于永安,形成割图不割地的状态。因此历史上上述地区一度成为永安与宁洋两县辖地,如上石村被一分为二,在路中设界碑,碑北属永安县二十九都,碑南属宁洋县永宁里。翻阅《清河张氏族谱》,发现张氏族人在科举时代获取的文科功名仅止于贡生,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张盛文和张存俭,《宁洋县志》载有他们的传记。张盛文,字惟实,因居紫云洞山脚下故,以紫麓为号。由永安县学转入宁洋县学,在万历十八年(1590)考取岁贡,是上石村第一位获得贡生功名的儒生。不久被授予江西临江府(府治在清江县,即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通判职位。通判在明朝期间为各府的副职,分掌粮运、督捕、水利等事务。因为为官清廉且办事能力强,期间还曾代理过临江府辖下的新喻、峡江两县知县,颇有治声。在担任临江府通判六年后,张盛文又擢升河南汝宁崇王府左长史。崇王是明宗室藩王,长史为执管王府中之政令官。任职期间,张盛文曾直言劝谏当时的崇王朱翊钅爵(在位时间为1558年-1610年):王府有辅佐朝廷的义务,这样才不负朝廷的册封。人们因此把他比作汉朝曾辅佐过江都易王刘非的董仲舒。担任崇王府左长史两年后,张盛文以回去读《礼》的理由辞职回家,以后未再出来作官。回到家乡后的张盛文关心民间疾苦,曾经调停过永安、宁洋两县的盐政纠纷,在地方很有声望,屡被县府请出参加宾筵盛典。张存俭,号心莲,也是从永安县学转入宁洋县学,并于万历二十年(1592)考取岁贡。后被授予祁州(隶属北直隶保定府)判官,但他旋即辞官回家。有关部门根据他的生平事实,在向上级申详的报告中对他的评语是:“赋性方正,动拟规绳。甫受判职,矢志辞荣”。辞官回乡后的张存俭“辟云山石室以栖身,甘薤盐蕨薇而度日”,多次谢绝永安、宁洋两县礼聘他为宾介,专心在家课子读书。张盛文和张存俭还曾被族人委以编修族谱的重任,但张盛文长期在外为官,辞官回乡后又交游广泛,显得比较忙碌,所以编修族谱的任务主要由性格庄重严肃的张存俭来承担。张存俭在万历四十年(1612)七月为族谱作的《弁言》中记道:“万历二十四年(1596),族众以旧谱字迹漫灭,近代又久未修,命俭与盛文修谱事。盛文才优事冗应酬不暇,而俭拙且逸,悉以谱务委于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