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连载
复制给您的好友分享:http://bbs.yawin.cn/t981471_1.html
《永安抗战文化史话》序:永安,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图说长征》丛书由曲青山任主编,介绍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管其乾 摄影)
1、(横版)《图说长征序曲》介绍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管其乾 摄影)
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正门(管其乾 摄影)
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公园的主题为“红军北上抗日从这里出发”(管永兴 摄影)
《永安抗战文化史话》序二:永安,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序二
永安,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高时良
(连载网页,未完待续,请注意继续浏览观看)
受委托上传者阿管视频手机:15059028136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411页至422页《抗战时期,永安现代文艺部分作品简介》
后记
我为什么要出《永安抗战文化史话》这本书?因为我在岗从事党史工作凡17年,1999年退休至今仍尽力而为,30年来,我和参加过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老同志有着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他们对我真诚的关心和帮助,鼓励和鞭策,牢牢地把我吸引在这个被边缘化的工作岗位上;他们作为我的良师益友,使我长期受益,终生难忘。我要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深切的怀念。如今,我也退休13年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高时良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今年都101岁了。当我提出请他为集子写序时,高老二话没说,满口答应,陆续看了我寄给他的文稿后,迅速而认真负责地写了序文寄来,因此我首先要感谢高时良教授。
如今,这批上了年纪的人大多已离开了人世,他们青壮年时期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的可贵贡献,已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渐淡去;但只要走进他们中间,就会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对永安、对我本人的深厚感情。例如,本书所介绍的在广州的李品珍,享年100周岁。他生前就成为我的忘年至交。李品珍女儿李行远(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于2011年7月1日来电话说:“我爸爸已于2011年6月27日上午去世了,去世前不少熟人的名字都忘却了,可对你的名字却还记得。”
李品珍1938年就担任中共湖南宁乡县的地下县委书记,1943年10月来到永安,不久就成为羊枣的得力助手,在抗战文化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我和李老是1983年开始通信的,2009年4月25日收到他的最后一封信,这年他已98周岁。这封信可能是在病榻上写的,是他审阅我的一篇文稿后的回信。他写这封信时很可能眼力极差了,上下行文字都重叠在一起了,可见写信的艰难。这令我极为感动,我眼眶湿润地读着信。他在信中说:“弟今目不明耳不聪,也只能徒唤奈何天了!”他自称为“弟”,这令我无比惭愧,因我比他小28岁。这不单是谦词,更说明我们间友谊之深厚,更体现李老为人的高尚。我俩虽通信26年,但见面只有两次。一次是1992年,我们邀请他到永安辨认《民主报》社论作者时;另一次是2004年,我到广州办理赴美签证时。此后再也没见过面了。我非常后悔,他在2006年以后一直来信要我到广州他家聚会见面,我没有成行。对于他的逝去,我非常难过。
李老98周岁时,还关心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信息。2009年3月28日给他的亲密战友王一帆、徐昭华夫妇致信时曾说及当年在永安抗战文化中的作品,现在又被人们重视。
本书收入的《一位“永安大狱”被捕者的不老人生》一文,对李品珍老人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的事迹有较详细的介绍。
又如,本书所介绍的福建省著名教育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省民盟名誉主委章振乾,二十多年来给我以极大的教育和帮助,在我处境最困难时给以鼓励和支持。1999年,我的工作单位由于人事变动,我的工作陷于被动,几乎无法开展。在我心灰意冷之际,章老以现身说法的姿态于3月30日来信鼓励我,说:“我已超过耄耋之年(93岁),去年九月承准离休,总想利用余暇干些对国对党有益之事……我觉得当今尚有不少真正革命的人,这是国家民族的有希望和会发达的象征……对于埋头苦干,不求闻达,应该有很高的评价。这对于你是一种精神上的丰厚酬劳,你应该承认这一点。你现在处境有些不大顺当,但不要紧,凭爱国爱党之心办事,不管人家怎么样……不必与人争一日之短长。”他殷切地说:“永安抗日时期进步文化活动资料得来不易,无论如何都要好好保存,不得散失,更要防止被破坏,希望你千方百计把这责任承担起来!”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是一位93岁的老前辈,我省知名人士的肺腑之言,对我这样一个县基层单位的办事人员来说,真是感动万分!
再如,本书所介绍的抗战时期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的秘书谌震,今年已96岁,只可惜他患的肺气肿病太严重了,只能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一动身,一说话,就喘不过气来,书报也极少看了。三年前,2009年4月27日我到长沙拜访他时,他还能坐轮椅由儿子推到大门口来迎接我。更令我感动的是,坐轮椅的他,还领我到离家5里外的长沙市中心的特色风味饭店请我共进午餐。足见他待我的真诚。自从1985年永安召开抗战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时我见过他一面以后,二十四、五年没有见面,他完全变了样,判若两人,耳朵几乎全聋了。即使如此,他还让孙子买来一套《胡适文集》共四十来册,继续研究胡适。他所写的《古文新读—新译新评古文观止》电子版和《民国春秋》的电子版,我特地复制携带回来。他说有些译评较好的篇章可以由我拿去上网。这是对我的莫大信任。我特托朋友在“永安之窗”网站上发表。本书介绍的《拜访抗战时期福建省主席秘书—谌震》和《一位“永安大狱”被捕者的晚年笔耕》两文正是表达我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
还有,本书介绍的1938年就代表我省唯一一位参加首届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首届中国作家协会的老作家赵家欣。他是福建省唯一获得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给的“老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纪念章和中国作家协会颁给的“以笔代枪,投身抗战”铜匾殊荣的老作家,今年98岁了,前不久(即2012年8月3日)还给我一封充满深情厚谊的信,嘱我将“纪念黎烈文逝世40周年”的文章写好后可寄《炎黄纵横》刊登。至今,30年来,赵老给我来信就达120多封,全是对我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他多次指出,对历史人物评价要慎之又慎,一定要实事求是。本书还介绍了他的患难之交的夫人谢怀丹。她1930年就入党了,两次坐敌牢,两次丧爱子。她为人刚正不阿,当赵家欣被打成右派后,有人劝她离婚,她坚决不干,不愧是坚贞的女共产党员。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我从心底里敬佩这些老前辈、感谢这些老前辈!
我作为最早进入永安党史办工作、任职时间最长的负责人,在这里,还要感谢一批早期被抽调到党史办协助征集永安抗战文化史资料的同志们。他们中有邓家焕(已故)、陈学其(已故)、赖承俊、魏植余、李贵荣、林春田、吴炎谦、赖中秋、谢治添、杜元会等。正是他们冒严寒、顶烈日,四处奔波征集史料,才有这批史料文章的形成。尤其是邓家焕,被党史办借用了五六年,不顾年迈,竭尽全力,认真负责,广泛收集史料。那张抗战时期的永安城全景照片就是他到福州仓山一位老同志毛伯仁家中征集的。现在本书就采用了这张照片。我还要感谢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邱文生处长和连江县委办公室原主任张平官同志。是邱处长把张平官同志借调来协助编辑《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党史丛书,协助工作了三年。平官同志工作极端负责任,吃苦耐劳,实干苦干,协助补充收集了大量资料和整理了抗战文化史料档案,成为《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一书的编辑骨干。我还要感谢福建省图书馆领导,特别是特藏部主任刘大治,是他把当年永安出版的图书全找出来,有的是孤本,供我们翻阅和拍照。同时也要感谢福建画报社记者吴宝光,他用其独特的摄影技术为我们拍下了永安《民主报》300多篇社论和部分书籍封面。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我由衷地感谢他们对永安人民的深情厚谊,这也就是我要出这本书的目的之一。
1985年在“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上,众多当事老同志共同研讨、一致公认的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的黎烈文、董秋芳、卢茅居、邵荃麟、王亚南、羊枣(杨潮)六位是领军人物,他们的可贵事迹和十多位骨干人物的活动事迹,本书力求作出力所能及的介绍,试图从人物活动入手来描绘永安抗战文化的真实面貌。但是本书所捜集的材料尽量要求完整详尽,其有欠详之处,仍在继续多方发掘,于有日再版时补入。本书所介绍的60多位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和30多位爱国民主人士生平,前者主要以组织关系为主,少讲功绩(因人数过多,无法一一作较细介绍)。后者,即《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的部分爱国民主人士生平简介》一文,写于1993年,当时在征求意见中,曾收到不少老同志来信提出修改,后由张和陆作了部分修改。但直至我退休前并没有再次修订打印提供应用。我退休后特别是近年来,觉得这件事应善始善终,以便留下一份较为完整可信的史料。所以再次对原稿进行修改和补充,并在去年补写或请人补写了郑贞文、李由农、林浩藩、蔡力行、蔡振扬、蔡继琨、刘独峰简介。对这34位当时的非党人士的生平简介,解放前后都讲,突出在永安的事迹。至于人物生平资料来源,早在1984年我们就发了“调查表”,让当事人自己填写;有的当事人去世了,就由所在单位同事或亲友填写。我们就从“调查表”中整理并在此后不断补充完善。这两篇简介,权作已出版的《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一书中53位人物简介的补充。看来,人物简介资料很有公开发表的必要。许多读者、学者、研究者并不太清楚这些人物的确切身份。至今,仍有研究永安抗战文化的学者把不曾加入中共的人士当作共产党员。多年来,我的许多朋友,都劝我把退休后发表的或未发表的文章汇集出书,留作资料和纪念。这些朋友有老前辈赵家欣、王一帆、李品珍、张永平、周挺南、陈天绶、虞韶年、耑青、张革、陆超虎、伍顺发、陈纬地等,还有同乡、同事、同学、同行张一仪、赖林嵩、赖茂功、李廉德、马瑞淮、卢汝镇、肖传坤、赖承光、朱昌极、张克涌、张如腾等。正因为有这么多老前辈、老朋友的鼓舞和期盼,在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顺利地出版本书。这本书的篇章大部分是我退休以后写的,或者是在职时写的初稿,退休以后修改的。这批书稿的史实经过众多当事老同志亲自审阅订正,或是经我的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的审阅、修改。尤其是我中学时期的耑青、虞韶年两位语文老师和永安一中特级教师张一仪老师,他们对我的许多文稿都进行认真的审阅和修改。更巧的是,2012年春节我在福州探亲,巧遇我爱人的初中同学林万恕。他60年代毕业于师范院校中文系,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现已退休。他为我的全部书稿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逻辑考辨和文字把关,直至最后定稿。因而,应当说,这本书并不是我个人的作品,而是众人共同努力整理的成果。以上是我要出这本书的第二个原因。我出这本书,还因为要负起党史工作者的责任,坚守党史工作者的品格和良知。我以前在征集史料过程中,发现有些虽说是第一手资料,但毛病很多,说法各异。尤其是一些回忆录和访问记,对同一事件的一些细节各人说法并不一致,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这就必须对史料进行考证核实,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资料才能正式公开和提供使用。对于采访来的访问记尤其应该如此,它还要经历多次访问或返回资料进行再回忆,才能比较全面反映史实。对这方面工作我曾花去了不少时间。遵照上级党史专家关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教导,我们只能无休止地接受锻炼与考验。回顾在党史工作岗位磨练17年的酸甜苦辣,我别有一番情趣,也倍感珍贵。现在想来,最能让我引为自豪的,还是这17年,我的工作起初并不被人们理解,连家里人、亲戚、朋友、同乡、同学、同事都劝我离开党史办,有的甚至觉得我脑子“有毛病”,觉得很可笑和不可思议。因为县级党史部门是被边缘化、被认为是最没有“派头”的单位。但我没有离开。当时,我想自己文化不高,更不适合做轰轰烈烈的工作,只能在这儿待着。然而,我也曾经灰心过,动摇过,后来看了老同志给我们的来信是那么迫切地希望弄清历史真相,那么殷切地恳求我们弄清历史冤屈,这就更坚定了我待在这儿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在老同志的鼓舞帮助下,与同行一起,四处奔波,征集党史资料,外调时住最便宜的旅社,例如到福州出差,就住省教委招待所,每天只花7元钱住宿费,出行乘最廉价的交通工具。17年来整个单位最终征集到1000多万字的党史资料,编印了一批史料书籍,基本完成了民主革命时期的永安党史资料征集任务。
还有,我到党史办当主任说起来也很好笑。1981年上级对县级设立党史机构催得很紧,可是永安这么大的县,人才济济,据说找了一年多了,竟然找不到一个人来当主任。这也难怪,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经济开始活跃,谁有心思研究党史?我原在宁化县委办公室做机要秘书,后到县政府办当副主任一年多。恰在这时,我想从宁化调回老家永安,这可乐了永安县组织人事部门。他们即把我塞进党史办。当时三明市委党史办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赵世华即赶到宁化找我谈话,要我快快到永安党史办上班。我说我不会写文章。赵说不要写文章,只征集资料即可。我信以为真,答应了。于是,1982年9月我调回永安后即着手建立了党史办,编制2人。后来才知道,这单位果真要写文章,我后悔了,但为时已晚。这样我才硬着头皮写起党史文章来。我之所以会安下心来做党史工作,如前所述,得到众多老同志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之外,应是党性、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使,还有历届市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上级业务部门的热情指导和帮助,从而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我退休以后一度下决心再也不写党史了。然而2003年我去看望一位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的永安县委书记边圻,接着看望98岁的章振乾教授,他们的可贵品格感动了我,不由自主地写出了访问记。谁知这一写却有二三十篇(包括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些文章大多在党史刊物上发表。我深感“永安抗战文化史”很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责任。作为党史工作者,决不能失掉职业道德和对历史负责的良知。也绝不应推给后人去承担,这是当代党史工作者和亲历者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烟云已经快要被人们遗忘了。季羡林说:“如果我们这一批人一个个遵照自然规律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些极可宝贵的、转瞬即逝的经验,也将随之消泯得无影无踪。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对有这种经验而没有写出来的人来说,这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最可怕的是,这些千载难得的经验一旦泯灭,以千万人遭受难言的苦难为代价而换来的经验教训就难以发挥它的‘社会效益’了。再想获得这样的教训恐怕是难之又难了。”当然,我们写的史料必须真实,不虚美、不隐恶,求真务实。杜润生也说:“敢于求真务实是一种高尚史德。”这些是多么发人深省的话语啊!这就是每一位党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崇高使命!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决定要出这本书。本书内容有错误和疏漏之处,请读者鉴谅和指正。
林洪通
2013年8月于上海
1、林洪通谈《我为什么要出“永安抗战文化史话”这本书?》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现代文艺》部分作品内容简介
00、《图说长征》丛书由曲青山任主编(管其乾 摄影)
2、《图说长征序曲卷》封面及封底,搜索“图说长征序曲卷介绍石峰村”有详情(管其乾 摄影)
《现代文艺》部分作品内容简介
林洪通 肖传坤
《现代文艺》是抗战时期中共东南局文委邵荃麟委派王西彦到永安开辟的抗战文化阵地。它在著名进步作家黎烈文的支持和帮助下,成为当时永安“改进出版社”六大期刊中抗日救亡色彩最浓、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刊物。它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史上抒写了光辉的一页。
这里介绍的,仅是阅读了《现代文艺》刊物中各类体裁作品,共138万余字后的内容简介。以加深读者对抗战时期永安的《现代文艺》这个刊物主体内容的了解。
小说
《英雄》 作者:邵荃麟(一卷一期)小说描写老实巴交的穷苦农民王大有糊里糊涂被抓去当兵,受伤后被锯掉一只臂膀,回乡后,他向老爹出示了挂在左襟上的一块银质荣誉章,认为这是为老爹换来的“一点功名”。在乡间,他虽然受到轻蔑和误解,但同时也受到虚伪的推崇和尊敬(虽然,这些推崇和尊敬并不是出于真心)。区长甚至赞许他是“本区的唯一勇士”和镇上的“民众的模范”。可是,因为受不了周围一些人的冷言冷语,又因为失了一只臂膀子,不会劳动,王大有生活陷入困境。他被迫无奈,终于到了一处后方医院,提出重返前线的要求。在“欢送受伤英雄重上前线”的大会上,院长又一次称他是“英雄”。暴露了被誉为“英雄”的人物是多么可悲与可怜。(约15000字)《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 作者:王西彦(一卷一期)作品描写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李其成,在地主家里当长工,地主不但占有了他的妻子,还勾结联保主任,把他送到前线去当了一名担架兵;又因为他过分负责,在一次抢救伤兵时负了重伤,最后死在担架上。作品同情象李其成一类农民的不幸遭遇,控诉了在专制制度下人吃人的黑暗社会。(约10000字)《吉甫公》 作者:邵荃麟(一卷三期)小说所描写的人物,一是乡间标本式的土财主周吉甫,二是他的兄弟,败家子兼冒险家周廷甫。本份的周吉甫逐渐走向没落,而刁钻的周廷甫大发国难财,越来越兴旺。作者从芸芸众生中选取这么两个人物来对比描写,以衬托社会的现实,引人深思,促人猛省。(约7500字)《号兵冯玉珂》 作者:魏伯(一卷六期)16岁的冯玉珂当了号兵之后,时时想念在战乱中离散的父亲、妹妹。他的母亲被敌人杀害了。其实,他的父亲也被敌人杀害了。他的妹妹在前来侮辱她的敌人面前作了英勇的反抗,杀死了几个敌人之后也被敌人杀害了。冯玉珂则在一次战斗中爬上城墙,吹起军号,引来了大批敌人,手榴弹便在敌群中开了花……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灾难,也在作英勇的抵抗,控诉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约16000字)《眷恋土地的人》 作者:王西彦(二卷一期)小说描写的重点是庄稼汉杨老二对土地的眷恋。前线的炮声愈来愈贴近,撤退下来的伤兵愈来愈多,摆渡的任务也愈来愈重,向“官长”请了一回示又毫无结果,回不了家,却又打不退鬼子,自己就在这样一个命运的骗局里打滚,后来随队伍退却,借机在黑夜里悄悄地离开了向后方溃退的队伍。他的目的还是想回村子,回到自己女人和孩子身边去。谁知命运给他安排了一个始料所不及的“结局”——依靠随身带着的一支步枪,他在一处山峡间和敌人追击部队突然遭遇,竟以寡敌众地拖延了敌人的行动,使被围的中国部队有了个通过敌人阵地回身堵击的机会;而他自己也双手紧抱着那支已经打完子弹的枪支,依然保持着伏击的姿势,长眠在峡间。(王西彦《山丛里的篝火》,《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1期)(约19500字)。作品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民抗战路线的正确性与必要性,鞭挞了国民党当局片面抗战路线的错误与危害。《外套》 作者:艾芜(二卷一期)小说描写了一家父与女的冲突。父亲是一位专门替洋行卖东西的、精通英语的商人;女儿是一位进步的中学生,热心于抗日救亡工作。父亲要把家从桂林迁到上海“孤岛”去,女儿不同意。因此,当人们欣赏着父亲给她买回来的新大衣时,她却说:“我才不喜欢这件鬼皮哩!”作品鞭挞了“看客”之类麻木不仁的民众。(约7500字)《军渡》 作者:黑丁(二卷二期)小说所描写的是一出人间惨剧。主人公水溜子的爷爷、父亲、母亲都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杀害了。但水溜子并没有被这一惨剧所吓倒,而是顽强地成长了起来。一次,趁日本鬼子过渡时,他拿起枪打死了那些杀害他亲人的野兽,自己潜入水底逃走了。(约10000字)《爱与仇》 作者:布德(二卷二期)作品描写留学日本的李光曾,娶了一个日本女人做妻子,回国后在东北某地当教员。日本占领东北后,因不满于日本人的统治,不满于妻子的骄横,终于成为一个“满洲的囚徒”。作品从反面告诉人们:作为一个亡国奴是多么可悲啊!(约7500字)《变》 作者:蹇先艾(二卷四期)贵州省某县的罗家寨是个偏僻的小村庄。村民王母头守寡二十年,把两个儿子养大。因为抗战,因为抽丁,给王母头的家带来一场风波。最后,她终于志愿把大儿子小顺哥送去当兵,并引以为荣。反映了我党提出的抗日救亡十大纲领的深入人心。(约9000字)《葬礼》 作者:碧野(二卷五期)小说所描写的是一个女八路军战士于陵。她女扮男装,当了八路军某旅长的勤务兵。她在几次的战斗中历尽艰险。最后,为了保护旅长而英勇牺牲。这是一个富有浪漫意味的非凡的英勇故事。(约8000字)《柳河上》 作者:青苗(二卷六期)小说描写日本鬼子把柳庄人民逼上了绝路,柳庄人民被迫拿起武器反抗。说明了侵略压迫别人,一定会遭到反抗。(约12000字)《蠢货》 作者:司马文森(三卷二期)小说的主角王大嫂是一个力大无比而又命运坎坷的青年女子。在一次日本鬼子的骚扰中,她与丈夫王大哥被冲散了,流落到国民党军队的一个炊事班里当一名伙夫兵。她力大、勤劳,博得了弟兄们的好感。她时常怀念王大哥,当她打听到王大哥参加了游击队后,便开小差去找他。她几经波折,终于来到了丈夫所在的游击队,丈夫却英勇地牺牲了。王大嫂最后又来到她原先所在的炊事班,弟兄们又惊又喜,但王大嫂却说:“我想有一支枪”。作品控诉了侵略者滔天罪行和被侵略者的深重灾难。反映了在神圣的抗战中,处于最下层的劳动者也一步一步地觉醒了。(约15000字)《春天的故事》 作者:碧野(三卷三期)小说写的是兄妹四人从海外归来参加抗战的遭遇。作者详尽地描述这一悲惨的故事,正是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控诉。(约9000字)《借兵》 作者:渚江(四卷二期)作品写的是小公务员宓本立为了几十斤“家庭米”而弄巧成拙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战时期一般公务人员生活的艰难。(约9000字)《十一圩港》 作者:平凡(四卷二期)写的是抗日阵亡战士叶泉与阿新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是新四军的两名平凡但却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战士。(约6000字)《叮叮当当男士》 作者:骆赦(四卷四期)小说写的是一个青年的沉沦,最后成了汉奸的故事。(约9000字)《复仇》 作者:菱舟(四卷四期)抗战期间,福建沿海的沦陷,那里的渔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小说写的是一群饱受苦难的渔民奋起反抗的故事。他们袭击敌人的汽船,把船底凿穿,让鬼子葬身鱼腹……(约6000字)《仁慈的心》 作者:叶德浴(四卷五期)作品描写失陷后的福州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小女孩依玉的父母最近都被日本鬼子打死了。依玉的舅舅原想将她卖到长乐去当童养媳,可是地主太太却以仁慈之心收留了依玉做第二个佣人,然而依玉受尽非人的虐待,创伤累累。作品点明:“一个还不懂世事的孩子就遭受这人间最大的悲哀,就是一个心志坚定的成年人,也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啊!”(约12000字)《新生》 作者:姚隼(四卷六期)年轻的胡斌当上了少校医务主任后,曾决心将医务室来个整顿,但敌不住周围恶势力的包围,被管理员老何及投机商老金拖下水,一步步走向深渊。后来,在血的教训面前,他终于醒悟了,向团部自首……(约15000字)《秦淑的悲哀》 作者:蒂克(五卷一期)小说描写一个女大学生秦淑为了搭乘便车,被司机骗到旅馆强行奸污的悲剧,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约20000字)《别人的故事》 作者:靳以(六卷一期)这是一个发生在大动荡年月的平静的故事。黄金发、李依妹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然而,他们共同把妻子卖了,这是善良,还是愚昧?只有读者自己去体会了。(约7000字)《奴化教育下》 作者:刘黑枷(六卷一期)这是一个教育、争取下一代的故事。霍权德是一个小学生。他的父亲被日本鬼子杀死了。可是在奴化教育下,他却带着敌人去抓游击队员。最后,参加游击队的舅舅却把他带上了游击队的根据地老爷岭。霍权德无知地说:“人家老师说那里是杀人放火的土匪窠呢!”说明日本军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对我国东北少年的严重毒害。(约1000字)《难女》 作者:钟美(六卷一期)小说写的是青年女子阿琼当了难民后的不幸遭遇。她被拐卖后又逃了出来,但谋生无门,最后被迫卖身。小说既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控诉,也是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揭露。(约13500字)诗歌
《鞍鞯店》 作者:艾青(一卷三期)鞍鞯店所出售的是鞭子、缰绳、马鞍……然而,这一切又做得那么美丽。读了之后,读者所认识的大约不只是鞍鞯店吧?(约占1000字篇幅)《悦来场》 作者:邹荻帆(二卷一期)诗中所描写的这个阴湿寒冷,老鼠繁衍,米珠薪桂,山民愁苦的悦来场,就是当时中国的一幅缩影。(约占1000字篇幅)《石滚河》 作者:臧克家(二卷二期)诗描写的是一个贫穷、荒凉的山寨所发生的变化:昔日野兽出没,强盗四起;如今是“绿林的好汉加入了游击的行列”,成了一片抗日的根据地。这是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一个胜利。(约占1500字篇幅)《骑马的人》 作者:姚奔(二卷三期)诗人用他所描绘的形象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决不会在侵略者的面前屈服,他们为了国家,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约占3000字篇幅)《猎人》 作者:郭风(二卷三期)写的是猎人,却又象战士。为了保卫“平和的生活”,猎人和战士其实是统一的呵。(约占1000字篇幅)《草原交响乐》 作者:邹荻帆(二卷四期)诗中所描写的人物是:抗日救亡宣传队的队员、农民、船夫、战斗者。他们团结一致,艰苦抗战,对最后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开花的日子来了,结果的日子也该不远了。”(约占12000字篇幅)《不见阳光的小草》 作者:音鹃(二卷四期)这首诗很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那被饥饿和疾病折磨而死的小姑娘,在当时何止万千。(约占500字篇幅)《收割与播种》 作者:柳倩(二卷五期)一场战斗刚刚结束,农民便下地耕种。他们这种爱土爱乡的精神不正是爱国的表现吗?(约占1500字篇幅)《我们的班长》 作者:高岗(三卷四期)作者用白描的写法,写出了“我们的班长”可爱的形象。(约占500字篇幅)《遥寄》 作者:稚人(三卷六期)这首诗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对在浴血奋战中的战士的祝福与讴歌。(约占1000字篇幅)《院落》 作者:曾卓(四卷四期)这首诗从一个侧面描写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情形。那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每个人都在辛勤地工作着,对明天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约占3000字篇幅)《高原之歌》 作者:李雷(四卷五期)呵,高原——你是革命的圣地。这里,是一切伟大的英雄事业和诗篇的起源,这里是一切走向新世界的人们的出发驿站。这首高亢、嘹亮的《高原之歌》来自延安。我们今天读起来倍感亲切。(约占4500字篇幅)《写在圣诞节前夕》 作者:邹荻帆(四卷五期)诗人在诅咒黑暗,追求光明。他的歌声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约占3000字篇幅)《迎着这一天》 作者:冀汸(四卷六期)作者以饱满的激情、高亢的歌声,在最艰苦的年月预言着胜利的到来。(约占3000字篇幅)《盐海上》 作者:厂民(四卷六期)这是一首战斗的、劳动的颂歌。是打破敌人封锁、开展生产自救的一个方面的反映。(约占3000字篇幅)《船夫与船》 作者:彭燕郊(五卷一期)一个船夫,在一个大雪天,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把一队下乡掠夺的日本兵翻入江水之中,而自己却安然脱险了。(约占3000字篇幅)《工作》 作者:缘原(六卷一期)这是一首劳动、抗战的颂歌。(约占1500字篇幅)散文、杂感
《车站》 作者:夏琪(一卷二期)这篇散文通过家乡车站屡遭轰炸,屡次修复的事,歌颂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约3000字)《轰炸中及其他》 作者:巴金(二卷二期) 作者描写了他在敌机轰炸中的两个生活片断。文笔如同行云流水,对破坏人们和平安宁生活的日本帝国主义充满了无比的仇恨。(约3000字)《散离》 作者:蹇先艾(二卷三期)这篇散文,可以当作一幅抗战离乱图来读,真切而又感人。(约2000字)《重庆的作家》(通讯) 作者:庄艟(二卷六期)从这篇通讯中,我们可以看到1940年重庆文坛的一些情况,且对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也有所反映,可将它作为一篇历史资料来读。(约3000字)《爷爷和茶叶》 作者:李岳南(三卷一期)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念亲人、思念故乡的作品,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痛苦和悲惨的命运。(约2500字)《夜酒楼》 作者:姚隼(三卷二期)文章所描写的,是社会上各种人物在酒楼上的不同反应和表现。如果谁不了解抗战时的社会情况,请读一读这《夜酒楼》是有益的。因为社会上的各种人物,都以他们的言行在酒楼上亮相了。(约7000字)《故园草》 作者:邹绿芷(三卷三期)这是作者对沦陷了十年的故土(东北)的怀念,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日寇的仇恨。(约3000字)《山野间》 作者:萝白(三卷四期)晚唐诗人杜苟鹤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谣”。(《山中寡妇》)看来,在日本占领区的深山中,百姓的处境比诗人所写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约4500字)《窗》 作者:靳以(四卷五期)作者透过窗口看到了黑暗,也看到了光明。然而,这光明必将撒给大地,预示抗战虽然艰苦,但胜利必将到来。(约3000字)《灯下》 作者:也耶(四卷五期)全国人民都在进行艰苦的抗战,而有些人却在后方纵情享受,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区那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实。(约3000字)《犁及其他》 作者:郭风(四卷六期)这是一组对劳动、对土地的赞歌。(约1500字)《雨》 作者:雨田(五卷一期)作者所描绘的,是烽火中一幅幅人们受苦受难的画图。(约5000字)《关于形式主义者》 作者:杨洪(一卷二期)本文是针对“写与抗战无关”者而发的。这种人追求形式,反对文章应有革命的内容。在抗战前这种人自命为“第三种人”;当日本人到来之后,有不少人便附逆了。形式主义者们的本质昭然若揭。(约1000字)《抗战浴室的顾客》 作者:俞易(一卷三期)这是一篇写得巧妙而又尖刻的文章。在那些不抗战或假抗战的人面前,它是一面照妖镜。(约1000字)《 “不是驴子” 》 作者:细言(二卷一期)作者用他那支泼辣的笔,写出了一个正直的中国人对汉奸走狗,对一切黑暗势力的抗争:“我们不是驴子呀,我们永远不做驴子呀,我们要叫喊呀。”(约1000字)《文与行》 作者:俞易(二卷一期)文章通过事例,说明了“文与行的不可分”。(约1000字)《哭泣》 作者:细言(二卷二期)作者从古今中外举出例子,侃侃而谈。谈的是“哭泣”,论的却是“作为一个作家的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约1000字)《新的主题和新的题材》 作者:细言(二卷三期)“发掘那更广更大的主题和新的题材,所依赖的却是作为一个作家的经历——也即是说作家的所见所想的深度。”——作者这一议论是正确的,深刻的,至今还有其现实意义。(约1000字)《批评者与被批评者》 作者:戴肃(二卷四期)文章论述批评与反批评的重要和它们所应取的态度——“必要保有一种求进步的热情”。(约1000字)《描写农民》 作者:莫荣(二卷五期)题目是“描写农民”,所讨论的实际上是深入生活的问题。因为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真正的农民形象来。(约1000字)《艺术形象的锻炼》 作者:白蕖(二卷六期)作者认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愈深沉,则主题的积极性也愈增强,艺术形象的手段也愈高。”因此,远离了生活的人写不出好作品;参加了实际工作而没有深刻地观察当时的现实,也写不出好作品。(约1000字)《两种微笑》 作者:南荒(二卷六期)文章谈的是文学,实际上谈的也是当时的社会。在当时,“健康的微笑”与“含泪的微笑”——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读之,令人深思。(约1000字)《再真实些》 作者:唐弢(三卷二期)作者认为,现实主义手法“不但要传达客观的现象,而且必须触及透过这客观现实的内涵的真实。”(约1000字)《鉴赏种种》 作者:蓼莪(三卷四期)作者写这篇杂感的目的,是因为“有人在那里对某种是文人却又是民族罪人的人作赞美”和“有人在那里对某种作品作凌迟及曲解。”笔锋所向,正是对准着那些大大小小或明或暗的汉奸们,旗帜是鲜明的。(约1000字)《李陵与周作人》 作者:相棱(三卷五期)这篇杂感写于1941年8月,作者认为,周作人已沦为汉奸,他比汉朝时因战败而投降匈奴的李陵都不如。对周作人的言行作了分析和揭露。(约1000字)论文
《创作实践与生活实践》 作者:石滨(一卷二期)作者认为“将创作实践与生活实践割离为二元论的看法,是不了解艺术伤口底生产过程的。”(约4500字)《文艺与政论》 作者:维山(一卷三期)作者认为“文艺和政论的结合……正是文艺和生活的密切的关系所极自然地要达到的结合”。因此,对每一个作家“既要求有卓拔的艺术”,也“要求有卓拔的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质地”。(约4000字)《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 作者:张天翼(二卷一、二期)作者认为文艺作品要写得真实、深刻、生动,要具有自己的民族形式。文中所提出的若干似乎平凡但实在是极精到的意见,对我们今天仍有参考价值。(约2400字)《最近文学创作的一般倾向》 作者:欧阳凡海(一卷六期)这篇文章可以作为1940年小说创作(仅限于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不包括单行本)的回顾和总结。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现代文艺》在全国文艺杂志中所占的份量是不轻的。(约9000字)1987年8月初稿2012年8月修订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王西彦、章靳以主编的永安《现代文艺》
本次网页发表的是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395页至410页《抗战时期,王西彦、章靳以主编的永安现代文艺》,其他书稿及其书评将陆续发布。
抗战时期,王西彦、章靳以主编的永安《现代文艺》
林洪通 肖传坤
(56)爱国民主人士王西彦(40年代)
永安《现代文艺》,是中共东南局文委邵荃麟委托王西彦到永安开辟的抗战文化阵地,是当时永安改进出版社六大期刊中革命
色彩最浓、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刊物。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之《羊枣事件始末》
本次网页发表的是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370页至394页《羊枣事件始末》
【按: 本次网页楼层发表的是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370页至394页《羊枣事件始末》,其他书稿及其书评将陆续发布。搜索“林洪通编著”或本网页中的相关标题或关键字句,可找到本网页。搜索本文标题,在其他网站,多数有照片。受托网上发布者管其乾欢迎各界人士到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永安市吉山村等地参观国家级永安抗战遗址群。】
羊枣事件始末
林洪通卢汝镇
(35)①中共地下党员羊枣(杨潮)(1940年)①
正当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即将迎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时刻,1945年7月,在福建战时省会永安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大逮捕事件。一个月中,国民党顽固派在永安和福建各地逮捕27人,连同5月初在浙江龙泉被捕的2人,共29人。另外,拘留和软禁各1人。此案被称为“永安大狱”。其中,优秀共产党员、著名记者、杰出的政治军事评论家杨潮(羊枣)遭捕半年后,被虐死狱中,故又称为“羊枣事件”。
为时七年的永安抗战文化活动
羊枣事件发生之前,福建战时省会永安的抗战文化活动盛极一时,因而永安被称为抗战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文化据点”或“文化城”,和陪都重庆、西南边陲之城桂林、昆明齐名于国内外。羊枣在永安的战斗
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羊枣事件的导火线
永安大逮捕
羊枣被虐死狱中
羊枣事件震惊中外
羊枣监禁致死的消息传出后,全国舆论哗然。营 救 难 友
大逮捕阻挡不住历史前进
羊枣事件,是进步文化人士与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上的一场短兵相接的斗争。是革命与反革命、进步与倒退的一场尖锐较量。其结果,国民党顽固派不但没有达到扼杀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目的,反而使革命力量向着更大的范围扩展。后记
本文1986年夏开始整理,1987年3月第一稿脱稿以后,曾打印发给60多位当事老同志和有关专家审阅,并由永安党史办发出专函,请他们就本文史实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充实,评论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提出意见。他们本着“立准”、“立好”的精神,提出了很好的史实订正和修改意见。我们于1987年10月写出了第二稿,并再次征求意见。两次征求意见共收到32位同志的40余份信件。来信的同志是:张次愚、周左严、赵家欣、陈松茂、章振乾、王一帆、冯子齐、叶和中、李一凯、陈学其、霍劲波、郑锦华、陈庭煊、蔡龙岗、陆华柏、陈文治、赵玉林、熊寒江、陈耀民、林佑、张一仪、潘超、周璧、王戈、叶康参、林子力、顾春林、李品珍、刘金、郑公盾、卓克淦、尤淑德。我们认真地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修改成现在的这个稿子。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之《邵荃麟与永安》
邵荃麟与永安《现代文艺》
林洪通、杜元会
邵荃麟3
正当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妄图进一步蹂躏中国大地,中华民族处在严重危难之时,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准备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前夜,在这关键时刻,我党在东南国统区担任抗战文化领导工作的邵荃麟同志突然来到永安。邵荃麟,1906出生于浙江慈溪(现宁波市江北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20周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先后担任江苏省团委常委,在江苏、上海、杭州等地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4年参加上海反战反帝大同盟,任宣传部长,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1938年9月,受党的派遣,到金华参加浙江省文化小组的工作。1938年11月设立东南局,邵荃麟为东南局文委成员。这次邵荃麟夫妇是奉党组织之命,撤离浙江到永安的。
董秋芳(1898—1977):
董秋芳,笔名秋航、冬芬、冬奋等,浙江绍兴人,鲁迅的同乡和朋友,30年代左翼作家。1919年毕业于浙江第五师范学校。1920年在北京大学英语系就读,1923年在该校组织青年文学团体“春光社”,邀请了鲁迅、郁达夫等作指导老师。1926年翻译《争自由的波浪》一书,鲁迅曾为之介绍出版并写了“小引”。1927年任杭州第一中学教务主任。1929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因撰文揭露国民党叛变革命罪行而被通缉。后在济南、天津、杭州等地中学任教。1937年4月应福建省政府公报室主任郁达夫之邀到福州,任省政府编译室编译、省政府图书馆副馆长。1938年5月随福建省会内迁到永安,任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编译兼省政府图书馆馆长。他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利用工作之便,购进了大量进步书刊公开出借。还秘密出借当时的禁书、禁报给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1943年9月任《民主报》副刊“新语”主编,《新语》出刊602期,大量刊登进步青年和文化界人士抨击时弊的杂文和文学作品。他自己也曾在副刊上发表大量揭露社会黑暗和抨击时弊的文章。1945年7月“羊枣事件”发生后,他出于对国民党特务的愤慨,发表了《沉默之美》一文,对国民党顽固派摧残进步文化人士的暴行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强烈抗议。同年7月22日被捕入狱,1946年2月被保释。4月到福州任《改进》月刊编辑,因发表《新世界观与新审美观》一文,被迫于8月离闽回绍兴从事教学工作。解放后历任杭州高级中学语文教员、宁波市立中学校长,并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室等处任职。“文革”中遭受迫害,被疏散回绍兴闲居,在闲居期间撰写了不少回忆和纪念鲁迅的文稿。1977年2月11日病逝。
蔡力行(1917-1999)
蔡力竹,1917年6月生于广东澄海,原名蔡侠兰,笔名蔡求生、江子扬等。曾在汕、宁、粤、浙报社任职。1934年进入南京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工作。抗战时期,曾创办广州《民族革命》、南雄《民生日报》。1942年8月到永安,任《中央日报》福建版社论委员、南平《东南日报》记者、驻永安特派员兼办事处主任,9月创办联合新闻社、联合书屋出版社和《敌伪研究通讯》。同年被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以“主编左倾刊物”开除其党籍。次年12月创办《联合新闻通讯》。1944年2月创办联合新闻社和《联合周报》,3月举办“永安劫后诗画展览”。1945年1月,《联合周报》由东南出版社接办,蔡任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兼联合周报主编。同月,国民党省执委以“未据申请变更登记”而禁止该报发行。6月省图书杂志审查处以《联合周报》思想左倾为由勒令停刊。蔡思想活跃,善于交际,在永安与蔡振扬、刘独峰2人一起曾被称为国际时事评论“三把笔”。同年秋联合编译社迁福州,次年初又迁上海。蔡在上海先后出版《现代文摘》、《现代经济文摘》、《现代新闻》(与章伯钧、覃子豪合编)、《新诗歌》等。1947年经章伯钧介绍,加入民盟,任上海市支部宣传干事。是年秋自称因“文萃案”被军统中统以“诋毁党国”罪逮捕,两个月后出狱。1948年1月因介绍和推销书刊,再度被捕。出狱后,主编上海《群言》周刊和《内幕新闻》丛刊。他自1936年至1949年在各报刊发表时评300余篇。上海解放前夕,联合编译社秘印《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等文,在上海解放第一天公开发行。1950年主持上海实用出版社和人人出版社。1951年8月和1957年11月分别因“欺诈罪”和“牟取暴利罪”被判刑,1968年9月又加刑,共坐牢26年。1978年刑满释放后开办“蔡大丰针织店”。1999年受聘于上海商业建设装潢工程公司,9月9日遭车祸身亡。蔡振扬(1917--2011):
蔡振扬,广东澄海人,1917年生于泰国,原名喜生,学名华振,改名振扬,笔名华五、瘦子、忆凤、柳望月、蔡金声等10余个。著名翻译家,识五种语言,精通英、俄、日文。九三学社社员。1929年回国,就读于澄海县立中学。1933年至1940年分别在汕头、南京、上海、广州、南雄各报刊任校对、版面设计员、记者、编辑、总编辑等职,发表国际论文和译述。1937年翻译了石丸藤太的《地中海的军事形势》,发表于南京《国际政治》月刊上。1941年到永安,任永安《福建民报》编辑、《中央日报》福建版国际版编辑兼资料室主任。1942年9月由蔡力行介绍入《东南日报》南平版任国际新闻版编辑兼评论委员会委员,负责撰写国际评论。1944年任永安联合周报总编辑。因撰写大量国际评论,被人称为“国际评论三把笔”之一。1946年随《东南日报》社迁上海,任国际版编辑。1949年11月由陈向平介绍任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室科员,后入上海苏联商学院俄文专修科学习,并自学英、法、德、日文等。参加编辑《新教育》、《汉语拼音小报》,并先后加入上海市世界语协会和翻译工作者协会。1961年任和田中学英语、俄语教师。1978年借调宝山钢铁厂技术培训班任日语教师。1980年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所副译审,从事英、日、俄文译校工作,并加入市外文学会。1987年退休。一生发表评论千余篇、译著约50余种,译作涉及政治、社会、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还译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与现时代》、《历史唯物主义》、《信息传播知识辞典》、《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哲学百科辞典》、《论基础与上层建筑》、《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手册》、《英汉经济管理词典》等辞典类著作。他的小传列入《中国翻译家辞典》。晚年研究、撰写、介绍保健、养生方面知识,颇有成就。2009年7月移居北京,一直坚持日本健康方面的翻译研究。2011年4月8日,因肺功能衰竭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蔡继琨(1914—2004)蔡继琨,福建晋江县人。20世纪30年代赴日本东京帝国音乐学院留学,1937年4月在福州创办音乐师资训练班,蔡兼班主任。1938年音乐师资训练班随省府内迁永安,1940年4月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正式成立,蔡为创校校长。在任上,蔡对于来自国内外的躲避法西斯迫害的音乐专家和流亡的进步文化人士,乃至中共地下党人都广为接纳,安排入校、任教和学习,支持进步师生开展抗战文化活动。学校学风优良。蔡于1943年离开永安。抗战胜利后,蔡赴台创办交响乐团,任团长兼指挥,并兼任台大等院校教授。1949年赴菲律宾,任马尼拉交响乐团指挥、中大教授。改革开放后回国讲学,先后被聘为厦门大学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福建省歌舞剧院等单位乐团客座指挥或音乐指导。20世纪90年代初,变卖在国外所有财产,回国创办福建社会音乐学院,1994年又创办私立福建音乐学院。是一位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评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一,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颜学回(1908—1980):颜学回,又名颜子安,笔名天乐、乐天,浙江绍兴人。他参加过第二期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后在济南发动5000名学生到南京请愿,要求蒋介石出兵抗日。后被蒋介石下令逮捕判处死刑,经顾孟馀、经亨颐等营救,关押4年后出狱。1936年夏到福州,在福建省反省院任图书管理员。1937年到建瓯创办《闽北日报》,后改《民主报》,1943年民主报社搬迁永安出版,他随到永安任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提出三条办报宗旨:一是鼓动抗战民气;二是开发闽省文化;三是力争政治民主。他聘请了进步作家董秋芳为《民主报》副刊《新语》主编,聘请政治军事评论家羊枣为《民主报》主笔,因而使《民主报》成为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1945年10月《民主报》随福建省政府迁返福州后,他继任该报社社长。1947年春民主报社被国民党警察局捣毁,他只身避往苏州。在苏、沪两地参加苏纶纺织印染公司及公益实业公司从事实业生产。1947年至1949年任苏州江东日报副社长、全国工业总会代秘书长、公益实业公司办事处董事。解放后,他作为公益实业公司私方代理人之一参加社会主义改造试点,随同企业并入长江航运局。他在该局教育科任职。又由丁超五介绍参加民革,曾任民革上海黄浦区委员兼民革长航支部主委。1958年被逮捕,判处有期徒15年。1975年列为国民党县团级以上人员予以特赦,后回到苏州闲居。1980年在苏州逝世。1981年2月,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其冤案得以平反。黎烈文(1904—1972):黎烈文,小名六曾,笔名亦曾、维克、尊寒、林取等,湖南湘潭人,著名作家、翻译家。他少小好学,中学毕业后于1919到上海求学,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22年任该馆助理编辑,曾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留学日本,1927留学法国,193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学位。1932年春回国,先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法文编辑,后应《申报》馆总经理史量才之邀,任该报副刊“自由谈”主编,经常发表鲁迅、瞿秋白、茅盾、郑振铎、陈望道、叶圣陶、巴金等进步作家的文章,他在鲁迅等帮助下,先后与他人合办《呐喊》、《译文》、《海燕》、《中流》等抗战刊物并参与左翼作家的诸多活动,30年代被誉为上海“文坛一勇士”。八一三日本进攻上海后,1938年春,应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之邀到福州,他任郁达夫主办的福建省公报室编辑。后随福建省会内迁到永安,组建改进出版社,任社长。在当时的国民党开明将领、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大力支持下,以“推重车上峻坡”的精神,先后创办、接办了《改进》、《现代儿童》、《现代青年》、《战时民众》、《战时木刻画报》、《现代文艺》六大进步期刊。力主“对抗战和建国两重工作都能有些许贡献”。改进出版社还出版了大量的丛书、丛刊和单行本,出版物行销全国。他还创作和翻译了大量进步文学作品。他在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对省会永安的抗战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1946年春去台湾,初任新生报副社长,同年秋,改任台湾省训练团高级班国文讲师。1947年应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许寿裳之邀到该院任外国文学教授。1972年10月31日病逝于台湾。一生著作有《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礼》、《台湾岛之历史与标志》;散文集《崇高的女性》;译著有《法军侵台始末》、《第三帝国的士兵》;小说《红与黑》、《河童》、《乡下医生》、《两兄弟》、《冰岛渔夫》等多种。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部分爱国民主人士生平简介
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部分爱国民主人士生平简介
林洪通、张和陆、赖承光
2、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331页至360页《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部分爱国民主人士生平简介》
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包括国民党内坚持爱国抗日的进步人士)在省政府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中,不少人担任着重要职务,掌握了许多重要文化阵地。他们利用这些阵地为抗战呐喊呼号。当时他们都不是共产党员,但同样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繁荣抗日文化、坚持团结的典范作用。他们和身份隐蔽的中共党员一道,形成了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建立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抗日爱国统一战线,共同实现抗日救亡的神圣使命。当时,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在永安所起的作用是共产党员本身所不能替代的。这就真正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广泛性和正确性。
抗战胜利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停止革命活动。他们中有的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人加入了同共产党荣辱与共的各个民主党派,继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解放后他们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批人士中的很多人,在反右和“文革”中,遭受无端审查和政治上的冲击,遭受极不公正的对待,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甚至被判刑劳改,后大多得到改正、平反。他们仍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各自的工作,为建设繁荣、富强、自由、民主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努力奋斗。他们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永远为我们所怀念。本文对部分从事永安抗日文化活动的爱国民主人士的生平事迹,作一简略介绍(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一帆(1916— ):王一帆,笔名王石林、于帆、海丁、一帆,四川中江县人。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5年春在清党时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入狱40天,后由家人保释出狱,逃往成都,被介绍入川军当文书。七七事变后,随川军到河南,后转京杭、皖南、江西前线,组建剧团宣传抗日。1939年9月,被指控为思想“左倾”而遭囚禁,1940年5月又被疑有“异党”行为被逐出军队。6月,经友人介绍到湖南衡阳力报社任记者、编辑,遂与地下党员孟月秋(即孟树德)、余志宏相识,建立联系。1941年11月到桂林,先后在两所中学任教。1943年10月应福建省建设导报社长谌震之邀,他与李品珍同到福建战时省会永安,任建设导报采访部主任兼国际版编辑。1944年3月到漳州,任闽南新报总编辑。在两报工作期间,在报刊上发表国际时事评述文章,参与永安及漳州的抗战文化活动。1945年3月返回永安,任东南出版社第三任经理。同年7月在“羊枣事件”中被捕,1946年4月获释,7月绕道香港转入粤东一所中学任教,1948年春进入游击区,担任潮汕地委机关报团结报副社长兼总编辑。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在肃反、反右、“文革”中均受审查,1979年3月得到平反。1981年调潮汕地委党史办工作,任中共潮汕地委党史领导小组领导成员,任编审组副组长,1983年离休后仍负责编研工作。王亚南(1901—1969):王亚南,原名际主,号渔村,笔名王真、碧辉,湖北黄冈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早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教育系。1927年8月在北伐学生军教导团任政治教员。1928年初在杭州与郭大力合作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1933年参加反对蒋介石的福建事变。下半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继续从事经济学研究。1934年赴英国、德国深造,1936年回国后与郭大力从事《资本论》翻译工作。1938年第一部《资本论》全译本中文版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完整出版的《资本论》中译本。抗战期间,他先在中山大学任教,1944年应福建省政府秘书长程星龄之邀来到战时省会永安,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从而使该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气氛迅速活跃起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王还同时兼任长汀厦门大学、建阳暨南大学教授。在永安还创办了经济科学出版社,发行了《社会科学》季刊和《研究汇报》学刊。在永安完成了其代表作《中国经济原论》、《社会科学论纲》等,并首次在永安出版。他先后还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和专著,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羊枣事件”发生不久后愤然辞职,并离开永安。后任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兼经济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全力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解放后历任厦门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当选为第一、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195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11月13日在上海病逝。王西彦(1914—1999):王西彦,浙江义乌人,原名王希曾,著名进步作家。1933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由“左联”扩大而成的北平作家协作候补执委,曾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和旧学联。抗战初期在武汉参加中共长江局领导的战地服务团。1938、1939年任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观察日报》编辑,并参加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塘田讲学院的教学工作。1939年底至1941年10月,受中共东南局文委邵荃麟的委托和改进出版社社长黎烈文的邀约,来到山城永安,主编《现代文艺》月刊。这时期,他在《现代文艺》和《改进》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著有《村野的爱情》、《暗淡的春天》、《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眷恋土地的人》等支持抗战、揭露社会黑暗的长、短篇小说多种,为繁荣东南文化和福建的抗日文学活动作出了卓越贡献。1941年10月离开永安,先后担任桂林师范学院、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45年任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教授。1947年后历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兼主任。解放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政协委员、文联委员、作协理事、副主席、《文艺月刊》编委等职。1955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六十年来,著述颇丰,已出版的计有长篇小说《古屋》等8部、中短篇小说集《夜宿集》等10余集、散文集《炼狱中的圣火》等5集、评论集《第一块基石》等4集、回忆录《乡土·岁月·追寻》等2部。已出版《王西彦选集》5卷,早期作品多以家乡生活为题材,为深受苦难的农民诉说悲苦。后期作品则多以知识分子的追求和幻灭为题材,描写陷入苦闷的知识分子的多样面貌。晚年撰写了一系列回忆的散文著作,刻划“十年浩劫”期间知识分子的艰辛历程。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饱含情感,而又不失冷峻的剖析力量。晚年著作显示了对社会和人生理解的不断深化。一生勤于写作,作品累计逾八百万字。曾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顾问。刘 金(1922— 2008):刘 金,原名刘文铣,笔名柳无垠、茅塞、刘青阳、张扬、梦旦等。浙江嵊县人。1940年在清波中学读书时,参加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开掘社”,参与创办油印刊物《学生阵地》。在此其间,他阅读了《大众哲学》、《新经济学读本》、《社会科学二十讲》以及秘密流传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进步书籍,思想倾向进步。1942年日寇发动浙赣战役后家乡沦陷,遂流落到福建省三元县(现三明市),在“福建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任文书,翌年随训练团迁往福建战时省会永安。1943年开始在永安《民主报》副刊“新语”上发表进步文章近200篇。1945年3月陪同周璧前往浙东寻找新四军,到达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后,即留下参加了游击队。此后一直在师和军一级的部队报纸当记者和编辑。解放战争中,亲历华东战场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战役。1950年,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身份,随所在部队入朝参战。1952年从部队转业到上海,在华东人民出版社工作。1954年调往新文艺出版社工作,任现代文学编辑室主任。1978年至1986年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文学报总编辑等职。他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文联委员、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著有诗集《笨拙的颂歌》、《前线的故事》;评论集《感情问题及其他》;散文杂文集《马上随笔》、《吹沙居杂文》、《吹沙居随笔》、《上海杂文家自选丛书—立此存照》;民间故事集《九斤姑娘》、《神仇》、《长乐宫惊梦》;专著《〈红日〉试析》;中篇小说《阿Q后传》等。1988年获编审职称,同年底离休。林舒谦,福州市人。自大学时起,即参加并组织抗日救亡话剧团体,从事宣传抗战的戏剧活动。30年代在《青白评论》上编辑《康巴斯》副刊,鼓吹普罗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了大量宣传新文艺的作品,在多种报刊上发表。1938年随省会内迁到永安,任福建省教育厅戏剧委员会“战时国民巡回教育团”干事,后“战教团”改为“民众教育施教团”,任第一团团长,巡回于闽西北的大田、尤溪等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1年1月起,相继任《剧教》、《福建剧坛》编辑。创作、发表的作品有《喷火口》、《毒》等剧本,为省内外戏剧团体采用演出,颇受欢迎。福建剧坛上毕生从事编、导、演的戏剧作家、活动家。解放后,他先在福建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工作,后任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艺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专职编剧,为闽剧的“推陈出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创作、改编、移植、整理演出的剧本达二十五种,其中《炼印》、《六离门》曾轰动省内外剧坛;《炼印》拍成电影;《六离门》在国庆十周年赴京献演,为周恩来总理亲点观赏剧目,颇受赞赏。“文革”中受到冲击,但从事戏曲创作之志不衰。“文革”结束,剧团恢复元气后,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戏曲的创作、改编、移植工作,并为剧团培养了不少创作人才。曾任福州市政协委员、民盟福州市闽剧支部主委。党的三中全会后他积极为闽剧艺人落实政策奔走呼号,不遗余力。1983年病故。
林浩藩(1910--1994):
林浩藩,字孟屏,1910年3月生,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乡人,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他青年时代即热忱支持民主革命,曾掩护中共地下党人脱险。在大学期间,与中共地下党员杜星垣(建国后曾任国务院秘书长)结为密友,经杜引见参加沈钧儒、史良等“七君子”组织的抗日民主秘密会议。抗战爆发后,林被派往福建省教育厅任职。此时,林积极支持他的挚友、中共地下党人孟起从事地下活动。1938年5月随福建省教育厅内迁到永安。10月,共产党员陈培光邀集林浩藩、卓克淦、高时良等在永安创办通俗报纸《老百姓》,揭开了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序幕。1939年,经陈培光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还参加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生活教育社等进步组织。因《老百姓》报宣传中共主张,发表社论《拥护三大政策》等而被勒令停刊,林浩藩等人也受到当局监视和审查,并强迫他们参加国民党。1940年至1944年,他任省立龙岩师范学校校长。抗战胜利后,他任省立福州中学(现福州一中)校长,并创办了福商中学(现福州第四中学),任校长。通过孟起介绍,林浩藩认识了当时的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化名郑守铭),以及王一平和城工部部长庄征(化名老赵)等中共地下党员。为了掩护地下党的活动,他专门为曾镜冰等人发放福商中学教员聘书,作为“身份证明”。曾镜冰和孟起等常在林家议事、食宿。1947年林加入民革前身—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是福建“民联”创始人之一,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迎接福州解放。解放后,曾任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局长、福建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省民革秘书长、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员、中央监委常委等职。1994年5月7日逝世,终年85岁。
卓克淦(1914— ):
卓克淦,笔名小泓、刻干,福州市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教育学院(现华东师范大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担任福建同学抗日救国会总干事、教育学会会长、“猛进社”三人领导小组之一、榕声学社社长。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后,上海大学生积极响应,卓与中共地下党员田馨田作为大夏大学学生代表,与上海各大学联系,组织同学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后,乘火车赴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一致抗日。请愿队伍历尽艰难险阻,车行三天三夜,始到达无锡,被国民党宪兵堵截,围困无锡戏院,各校代表在与宪兵司令谷正伦谈判中,因语言激烈冲突,代表均被扣押,后被押送回上海,交由各校处理。卓回校后,被警告威胁,并禁止一切社会活动。他1937年毕业回福建,任福建省教育厅股长、视导员,后调任省立莆田中学校长。1938年卓随福建省会内迁到永安,在教育厅工作,这时在中共地下党人领导下,与林浩藩、高时良等自费创办《老百姓》通俗报,宣传抗日,后《老百姓》报因宣传中共主张,发表社论“拥护三大政策”等而被勒令停刊,卓克淦等人均受监视和审查。抗战胜利后,卓转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管委员会委员,先后在台东厅及淡水郡进行接管工作,并担任淡水区区长。1947年,中共闽浙赣区委城工部副部长孟起潜往台湾开展工作,经林浩藩介绍,孟与卓联系,卓掩护孟,并让孟住其家中。1948年他任上海市“民食调配委员会”专门委员、代主任秘书,同年参加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革前身)地下组织,进行反蒋斗争。解放后曾任民革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期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民革福建省委顾问。
赵家欣(1915— ):
赵家欣,笔名赵璧、诸葛朱,福建厦门人。30年代初从事新闻和文艺工作,历任厦门《星光日报》、香港《星岛日报》、上饶前线通讯社等报社记者、编辑等职。结集出版了《今日的厦门》一书。1938年至1940年曾到武汉、台儿庄和东战场各地采访,撰写了大量通讯、特写、散文、杂文、时事评论,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3月,23岁的赵家欣在武汉采访了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叶剑英。他铭记叶的“真理在哪一方,青年就奔向哪一方”的教导,参加在武汉举行的首届“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代表大会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会上,聆听了周恩来、郭沫若、冯玉祥的讲话。他成为福建参加这两会的作家兼记者唯一代表。同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2年夏,他应改进出版社社长黎烈文之邀来到福建战时省会永安,任《现代青年》月刊主编,积极投身于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后任福建省政府编译室编译,主编《新福建》月刊,并为《改进》、《民主报》、《联合周报》、《东南日报》等报刊撰写社论、评论等。1943年编辑出版《沦陷区的故事》通讯集。1945年汇编出版杨潮(羊枣)的《太平洋战争新局势》等书。同年他主编立达书店《立达青年》丛书。1945年7月“羊枣事件”发生后,他积极营救被捕同志。同年,随福建省会迁回福州。1946年他担任福建时报总编辑、社长。194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解放后历任福州新闽日报总编辑、福建省文教厅文化科长、福建省中苏友协副总干事、民盟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副主委、民盟福州市委主委、名誉主委、福建省政协一至七届委员、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新闻学会副会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胡风案”、“反右”、“文革”受到的长期迫害得到平反昭雪。此后20多年来“枯木逢春犹再发”,写了500多篇文章,选编出版7本书。即《风雨故人情》、《雨丝集》、《历史的情思》、《永久的思念》、《走笔写人生》、《无尽情思逐逝波》及与夫人谢怀丹合著的《金婚岁月》。1995年和200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之际均获国家级荣誉奖。
徐君梅(1911—1966):
徐君梅,福州市人。他在厦门大学就读期间,参加了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现代文化社”。1936年厦门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继而进入福建省教育厅任编审工作。1938年随省会内迁到永安,参加了中共地下党人创办的《老百姓》报初期编辑活动。在永安创作和编辑的战时国民读物有:《抗战诗歌十九首》、《抗战歌谣选》、《抗战声律启蒙》、《黑旗将军刘永福》、《中华好儿女》、《我们的家乡——福建》、《怎样认识你自己》等十余种,又创作、翻译了多种文艺作品在各报刊上发表,以不同的文艺体裁宣传抗日救亡。这些均由省教育厅出版发行或赠送小学和各地民众教育馆,影响颇大,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还主编过《中等教育》、《教育与文化》等月刊,为《现代青年》和《现代儿童》撰写了大量稿件。解放后曾任厦门大学校友中学教务主任、厦门师专和福建第二师院讲师。1966年逝世。
徐君藩(1914—1998):徐君藩,笔名均凡,福州市人。在厦门大学就读期间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现代文化社。1937年厦门大学毕业后,曾在福建省教育厅工作。1938年随福建省会内迁到永安,参加了中共地下党人创办的《老百姓》报编写活动。除从事新文艺的创作和教育论著外,还主编《民教指导》半月刊,并在《改进》、《现代青年》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进步作品。1943年7月至12月,《现代青年》月刊由改进出版社移交福建省教育厅编辑出版时,曾任该刊主编。1941年起在福建省立师专和国立海疆学校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建国后历任福建师范学院、福州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系主任,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并曾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分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当选为福建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福州市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委员。1960年12月在福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退休。晚年还牵头编辑出版了《榕城老人文学三部曲》[即《福州诗与散文选》(1930--1949)、《福州文坛回忆录》(1930--1949)、《两岸故人情》。高时良(1912— ):高时良,曾用名子遂,福州市人。1933年在厦门大学参加党的外围组织——现代文化社。1937年厦门大学毕业后到福建省教育厅,先后任编辑股长和编辑委员会主任。1938年随福建省会内迁到永安,参加由中共地下党人主办的《老百姓》报编辑工作。曾任《福建教育》等刊物主编。所著以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大战中的近东与远东》(作为《现代青年》丛书出版)、《亚洲风云》、《欧洲风云》等,均在永安出版,并为永安的报刊撰写了许多进步文章。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福建省教育厅研究室主任、福建师专副教授。1949年初加入“民联”(后与民革合并)地下组织。解放后历任福建新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福建省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民革福建省委顾问、民革福建师范大学支部主委、福建师大研究生导师、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华民族振兴基金会副会长。专著有《学记评注》、《中国教育史纲》、《学记研究》、《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中国教育史论丛》。主编《明代教育论著选》、《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中国教会学校史》。参加编写的有《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先秦教育论著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论文数十篇先后发表于《人民教育》、《文汇报》、《福建师范大学报》以及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87年离休,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章振乾(1907—2005):章振乾,又名姜雨平,笔名辰乞,福建连江县人。早年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后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院深造。曾任《新福建日报》编辑、《国光日报》总编辑。1938年随福建省会内迁到永安,任福建省银行董事会秘书,并与福建地下党人陈培光等共同自费创办《老百姓》报,任发行人,积极宣传抗日。1942年至1944年任广州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1944年下半年再到永安,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嗣后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又兼任经济研究组组长。曾在《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有关中国土地问题及租佃制度等论文多篇。在永安社会科学研究所任职期间,受老所长王亚南委托,组团前往闽西龙岩、永定、上杭、武平、连城五县实地调查红军分田情况、农村经济状况及存在问题,在省研究院《研究汇报》学刊上发表了《闽西土地改革区公田经营方式研究》等文,阐述对老苏区土地改革的看法。1945年7月《羊枣事件》发生后他积极营救被捕同志。1945年10月随省会迁返福州。1947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解放后,历任厦门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校长助理、厦大经济研究所指导教授、福建省博物馆馆长、福建学院、福建农学院、福建师范专科学校教授、福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委、民盟福建省委副主委、名誉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及民盟参议委员会常委等职。(未完,待续)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
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
林洪通 肖传坤
抗日战争时期,在福建省战时省会永安开展的长达七半年之久的抗战文化活动中,先后到永安工作的有60多位中共党员。他们当中,部分同志是党组织派来的,与党组织有联系。如王毅林、卢茅居、刘子崧、陈培光、高力夫等十多人;部分同志到永安后开始与党组织有联系,以后中断联系,如张立、郑贞篯、萨一佛等少数人;大部分同志是暂时中断组织联系或失掉组织联系,如杨潮、李达仁、谢怀丹、陈矩孙、陈宗谷等40多人。为了防范国民党顽固派随时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党中央对国统区党的组织形式、斗争方向、工作方式作了新的部署。特别是1942年“南委事件”以后,中央规定,在国统区贯彻“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党员“转人不转党、不发生关系、不过组织生活”,并实行“三勤、三化”,即勤学、勤业、勤交友和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因而当时党员的活动处于隐蔽、分散状态。尽管如此,他们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积极主动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努力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也没有停止对民主与科学真理的追求,均心照不宣,人自为战,为永安抗战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将他们在永安的组织关系简
述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子谷(马式材):马子谷,湖南新化人。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永安,任省政府顾问、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羊枣事件”后回湖南。王毅林:
王毅林,1941年在南安入党,1944年9月到永安,在东南出版社门市部工作。他与南安党组织保持联系。“羊枣事件”后,他协助李志国把东南出版社发行部的进步书刊采用批发赊购的形式,转移到永安东方出版社出售。1945年9月,王离开永安到厦门。
(27)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卢茅居(30年代)
卢茅居(又名卢懋矩):
卢茅居,福州市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闽江工委组织部长等职。1939年底,由党组织派来永安改进出版社工作,主编《现代青年》。时省委地下交通员郑挺在沙县,每月来永安一次,与卢茅居联系。1940年4月,省委调卢茅居赴闽北崇安山区,任中共福建省委武夷干校教育长。1941年3月,在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围剿中,卢为掩护同志突围不幸被捕。同年秋被国民党杀害于三元(今三明)梅列集中营,时年33岁。
(34)中共地下党员叶康参(40年代)
叶康参(康生、章敏):
叶康参,福建建瓯人。1934年在建瓯由中共建瓯县委负责人张冬普介绍入党。曾介绍庄征入党,并在建瓯、沙县、南平、金华等地做抗日宣传和党的地下工作。1938年10月到1939年初,在南平编辑由中共地下党人创办的报纸《老百姓》。后到长汀做文化工作,1943年秋到永安,任省政府编译室编译。在“羊枣事件”中于1945年7月23日被捕。1946年4月出狱后回福州主编《民主报》副刊“新语”。
孙道华(又名朱老):
孙道华,福州市人,1939年8月在顺昌洋口英华中学由简印泉介绍入党,后任英华特支书记。1943年到永安,入下渡省卫生试验所工作。1945年到福州邮电局工作。1946年初任中共福州第一市委书记。1947年10月任新组建的中共福州市委书记。1948年4月在“城工部冤案”中被错杀。时年26岁。
毕平非(毕扶华、毕朋非):
毕平非,浙江海盐人。1939年1月在浙江金华入党,党组织关系属中共浙西特委。1943年9月到永安,任福建省“工合”视导兼连城事务所主任。毕到福建后党的组织关系在粤北省委。1944年曲江沦陷,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45年7月17日在“羊枣事件”中被捕。1946年4月出狱后奔赴苏北解放区,参加新四军。
(43)中共地下党员江士骙(江艾)
江士癸:
江士癸,1939年在广东开平入党。1943年夏到永安就读于国立福建音专。1946年离开永安。
华国谟:
华国漠,中共地下党员,入党时间与组织关系不详,1941年到永安,在省农业改进处工作。
吕仲恺:
吕仲恺,1938年入党,1939年到永安,任福建省建设厅工商指导员。1940年春以后,他每月都与高力夫、陈荩民、杨昌辉联系。1940年10月离开永安。
(122)①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刘子崧①(1985)
刘子崧(笔名刘重远):
刘子崧,1938年11月在福州由王助(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主任)、林大棋介绍入党。1940年5月王助派刘到永安开展党的工作。刘到永安后被聘为省政府参事兼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0月,王助派孙竹云(曾镜冰的妻子)到永安与刘联系一次。11月、12月各派一人联系二次,提供地图一张。1941年2月王助派蒋柏铭(即陈明)到永安工作 ,经刘推荐入省经济建设计划委员会工作。1942年9月,刘子崧离开永安到三元,进江苏学院任教。
(28)①中共地下党员许文辛(许文新)①
许文辛(原名许乃东,在永安时名许文新):
许文辛,1938年8月在漳州入党,属漳州中心县委漳厦工委领导。1940年3月他组织关系转到泉州中心县委。1943年2月至1945年7月他在永安吉山国立福建音专读书,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1944年6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保释。
(36)中共地下党员王戈(李力行夫人)
李力行(李敦蕾)、王戈(王洪岑):
李力行、王戈,他们俩为夫妻,分别于1940年5月在湖南邵阳和1939年2月在湖南湘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失去联系。他们1944年5月到永安,先在永安工合工作。6月,李任东南出版社第二任经理兼门市部主任,王在东南出版社门市部工作。1945年春,李与王一起到改进出版社工作,李任襄理。李力行于1945年7月14日因“羊枣事件”被捕,1946年2月保外就医。1946年夏离开福州到上海并进入苏北参加新四军。
(37)①中共地下党员李达仁(李品珍)(40年代)①
李达仁(李品珍,史任远):
李达仁,湖南宁乡人。1937年11月在湖南长沙入党。1938年任宁乡县工委书记。1943年10月由谌震介绍到永安,任《建设导报》主笔兼东南出版首任经理。1944年7月到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并协助羊枣编辑《国际时事研究》周刊。1945年7月15日“羊枣事件”中被捕。1946年4月出狱后回湖南,参加游击队投入解放战争。
李志国:
李志国,1939年4月在湖南武岗塘田战时讲学院入党,后到桂林新知书店,为负责人之一。“皖南事变”后,到赣南主持章贡书店。后搬到永安,任东南出版社营业部主任。在永安时,他与省外的党组织保持联系。“羊枣事件”未受牵连,为东南出版社做了大量善后工作。他与王毅林一起把东南出版社发行部的进步书刊采用批发赊购的形式,转移到永安东方出版社。
李 健(李盛乐):
李 健,1939年9月在顺昌洋口英华中学由邱文凯介绍入党,1940年任福州市工委委员,11月任闽江特委政治交通,1941年1月在崇安被捕,1942年初保释后到永安黄历福建农学院读书,与党失去联系。
陈伟顺:
陈伟顺,中共地下党员,入党时间和组织关系不详,曾任《建设导报》校对。1944年3月《建设导报》停刊后,由谌震介绍到永安师范任教,后任永春敏斌中学教员。1945年8月因“羊枣事件”在晋江被捕。
陈宗谷
陈宗谷(陈功):
陈宗谷,1938年8月在浙江参加“民先”,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入福建音专读书,目的是找党的组织。因在音专开展抗日进步活动,于1944年6月3日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解送崇安“上饶集中营”关押。1945年10月获释后奔赴山东解放区入华东野战军。
陈矩孙(陈絜):
陈矩孙,福州市人,1935年12月在北平燕京大学由姚依林介绍入党(1987年姚证明当时为中共党员,但不记得是他介绍的),后失去组织关系。1944年10月到永安,任省政府参事(后为顾问)。1945年5月与杨潮、程星龄、谌震等人策动刘建绪脱离蒋介石,搞第三势力,未果。随即离开永安。年底在福州与中共福建省委接上组织关系。
陈荩民:
陈荩民,1939年冬从广东到永安,在电报局工作,由卢茅居介绍入党,与杨昌辉联系。1940年冬他接党组织通知,到崇安山区参加省委办的学习班。1941年下山到南平,党组织安排在铁工厂工作。皖南事变后,形势恶化,他离闽回广东。
陈培光:
陈培光,福建建瓯人。1937年以前在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时入党。1938年到永安,在福建省教育厅任科员,为中共福建省委联络员。1940年春调往闽北武夷山省委机关任秘书长。1941年三四月间下山向国民党当局自首。1945年赴美,后在联合国某机构任职。
(29)③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邵荃鳞、葛琴夫妇1959年在杭州③
邵荃麟、葛琴:
邵、葛夫妻均为1926年入党。抗战初期,他们在浙江金华。邵荃鳞、葛琴在中共东南局文委工作。1940年五六月间,邵、葛在浙江遭国民党通缉,党组织命令他们撤离。时葛琴身孕,北上困难,决定南下福建永安。在浦城受林涧青接应,后组织关系由闽江特委代理书记黄贤才(余光)经手办理。邵、葛在永安时,福建省委派卢茅居等与他们联系。1940年12月底,中共南方局安排他们离开永安赴桂林。
(124)①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张立①
张立(魏然):
张立,1926年在武昌由从允中(曾任大冶地委书记)介绍入党,1940年到永安,在省银行工作,党组织关系与卢茅居联系,不久,到沙县图书馆工作。卢茅居调走后组织关系中断。
张新民:
张新民,建瓯县人,1937年由詹楚材介绍入党,1939年10月到永安,在省银行总管理处工作,为闽江工委系统的党员。1940年4月离开永安,1941年底调回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工作。
杨学修(杨蕴仁):
杨学修,福建仙游人。1938年3月参加新四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捕,囚于上饶集中营。1942年6月“赤石暴动”中逃脱。1943年4月加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台湾义勇队”。后任“工合”连城事务所永安办事处主任。1945年7月“羊枣事件”时被捕,在狱中供出地下党员潘超、陈学铨,致潘、陈在龙岩被捕。
杨昌辉:
杨昌辉,1938年入党,1939年到永安,任改进出版社编辑。党组织关系与卢茅居联系。1940年春开始,每月都与高力夫、陈荩民、吕仲恺联系。1940年秋接中共福建省委通知撤入崇安山区。1941年初夏到桂林。
(42)中共地下党员杨桦(杨衍咏)
杨 桦(杨衍咏):
杨 桦1939年或1940年在广东入党。1942年8月到永安就读于国立福建音专。1946年离开永安。
(35)①中共地下党员羊枣(杨潮)(1940年)①
杨 潮(羊枣):
杨 潮,湖北沔阳人,1933年在上海由周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7月,由谌震向刘建绪推荐到永安,被聘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省政府参事。同时为《民主报》主笔,并主编《国际时事研究》周刊。撰写论文达140多篇,宣传抗战。1945年7月15日,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1946年1月11日被国民党特务虐死于杭州狱中。史称“羊枣事件”。
苏 节:
苏 节,地下党员,入党时间和组织关系不详。1942年春来永安,任省政府专员。
何柏华(女):
(123)①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何柏华①
何桕华,又名何正生、何阿英,福建福清人,1926年在福州女子师范学校由陈昭礼、潘贞美介绍入党。1927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永定暴动”,1930年为福建省委候补委员(后转为正式委员)、妇委书记。1941年秋到永安,在吉山永安中学教国文。1942年9月到永安师范任历史教员。1943年7月,何柏华与其夫赵天问及学生陈文治同时被省保安司令部通缉,逃离永安,到闽南山区任教。
(38)①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何雪瑜(何芸)①
何雪瑜(女,又名何芸):
何雪瑜,1940年在广东入党,1942年到永安就读于国立福建音专。1945年10月离开永安。
(39)①中共地下党员何雪飘①
何雪飘(女,又名阮琪):
何雪飘,1938年在广东入党。1942年春到永安就读于国立福建音专。1945年春离开永安。
余禄熙:
余禄熙,1939年春在广东开平入党,1943年夏到永安就读于国立福建音专。1945年春病故。
(40)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余志宏
余志宏:
余志宏,湖南醴陵人。1938年5月在桂阳由熊邵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失去联系。1943年由程星龄介绍到永安,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为《民主报》、《国际时事研究》、《社会科学》撰写专论、社论,并参加以章振乾为首的闽西土地改革区的调查组,收集整理土地革命时期闽西土改情况。后与孟起接上组织关系,抗战胜利后回湖南。
卓 如:
卓 如,1938年秋在福州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关系与卢茅居联系。1940年5月到永安,经刘子崧介绍给黎烈文,入改进出版社任编辑,负责编辑《改进文库》丛书及《改进》月刊,卢茅居离永安去崇安时,委托卓如主编《现代青年》。1941年辞去改进社编辑,转省干训团任教。后赴暨南大学、英士大学、沪江大学任教。
林汝楠:
林汝楠,1939年或1940年入党,1940年到永安师范读书,1943年离开永安。
(31)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林鸿图
林鸿图:
林鸿图,福建大田县人,1935年在河北省立农学院读书时入党。1941年春到永安,任省农业改进处造林事务所技师,党的组织关系与陈培光联系。同年9月被捕,50天后由农业改进处保释,1942年10月再度被捕,于1944年1月保释,1944年8月第三次被捕。1949年在厦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37岁。
(48)②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郑书祥②
郑书祥(1912—1978):
郑书祥,福建省永定县人,1935年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厦门沦陷时他按照党组织指示转移到香港。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他奉上级党组织指示撤退至永安。他先在国立福建音专任教,后入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抗战胜利后到福州,1946年六七月间与中共闽浙赣省委候补委员、城工部副部长孟起取得联系,1947年7月任星闽日报总编辑。
郑贞篯:
郑贞篯,地下党员,在改进出版社工作,与卢茅居单线联系。卢离开永安后,组织关系不详。
(49)①中共地下党员金希树(金村田)①
金希树(金苕,现名金村田):
金希树,1939年在浙西天目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属浙西特委)。1943年4月到永安国立福建音专读书,和陈宗谷、许文辛等在校内开展党的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5月被捕,关押在崇安“上饶集中营”,1945年10月“双十协定”后被释放。后入上海音专就读,1947年接上组织关系。
周左严(周佐年):
周左严,1938年1月在浙江丽水入党,1940年浙江金衢特委遭破坏而撤离,失去联系。1940年到永安,任省统计处股长,1943年5月任《建设导报》总编辑,1944年2月任省银行专员。
胡允恭(胡邦宪、胡萍舟):
胡允恭,安徽寿县人。1923年在上海由瞿秋白介绍入党。他参加过北伐,1931年脱党。1937年到福建,曾任明溪、泰宁、同安、福安等县县长。1943年2月至10月在永安,任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兼设计组组长。与中共闽江特委沙县支部书记孟起取得了联系。1946年经福建省委批准,恢复党籍。
(50)中共地下党员柯咏仙
柯咏仙(女,嘉平、戈音):
柯咏仙,1938年在江西南昌入党。1940年5月在福建被捕,出狱后失去组织联系。1940年8月到永安,任改进出版社期刊现代儿童主编。1942年初到长汀进厦门大学读书。
(51)中共地下党员赵方幸(赵芳杏)
赵芳杏(女,又名赵方幸):
赵芳杏,1939年5月在广东开平入党。1942年8月到永安就读于国立福建音专。1945年1月离开永安。
赵伯衡(赵伯恒):
赵伯衡,江苏常州人。1924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经赵虎臣介绍入党。1927年5月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判刑后,与党失去联系。他抗战初期到永安,在省干训团任科员。他与刘文铣(刘金)同住一室,关系密切。刘赴浙东找新四军前,赵曾在小饭馆饯行,周璧在座,故1945年7月“羊枣事件”中被捕。1946年4月获释。
骆何民(钟尚文):
骆何民,江苏扬州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湖南《开明日报》总编辑,1941年1月特务搜查《开明日报》,逮捕骆等12人。骆越狱逃来福建,化名钟尚文。1942年由刘岳厚通过谌震推荐,任福建省物价管制委员会秘书,并帮助筹办《建设导报》和东南出版社。1944年任福安县田粮处副处长。1945年8月“羊枣事件”中在福安被捕。获释后往上海,参加了中共上海工委领导的《文萃》周刊的编辑工作,1947年7月21日被捕,1948年12月27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南京雨花台,为“文萃三烈士”之一。
贵畹兰(女,又名宛蓝、胡瑜):
贵碗兰,浙江吴兴人,周左严之妻。1938年1月在浙江丽水入党。1941年秋由金华到南平,后到永安,先后任福建省统计处科员、建设厅秘书、省设计考核委员会专员、“工合”永安办事处指导员等职。1945年7月“羊枣事件”时被捕。1946年4月获释。
(125)②高力夫(1941年)
高力夫(高缉光、高天宇):
高力夫,1938年入党,1940年到永安。途经南平时通过王一平见到王助。王助告诉他,永安尚无党组织,要高力夫到永安后和杨昌辉、陈荩民、吕仲恺联系,成立党小组。高在永安下渡吕仲恺家开会,传达王助的指示,后每月都开一、二次会。同年4月,福建省委派黄扆禹到永安向高力夫传达国内的抗战形势,并通过高力夫传达给陈培光,并由高缉光通知卢茅居准备离开永安到崇安山上。王助派黄扆禹到永安找高力夫联系过一次。5月,高调回福州。
(33)②中共地下党员萨一佛(80年代)
萨一佛:
萨一佛,福州市人,1939年入党,在改进出版社主编《战时木刻画报》,与卢茅居单线联系。卢茅居离开永安后关系中断。1941年萨曾被捕,出狱后到生活促进会工作。1945年春到美国新闻处永安分处工作。抗战胜利后,因国民党又在逮捕他,与彭世桢乘坐军车逃离永安,南下广州。
黄卫世:
黄卫世,1939年初在沙县入党,后到永安,在省政府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厦门市委委员。
曾列明(笔名戈扬):
曾列明,广东揭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疏散到永安,为省气象局职员,常以“戈扬”的笔名为《民主报》副刊“新语”写稿。在“羊枣事件”中于1945年7月31日被捕。出狱后去台湾工作,1947年回广东参加地方武装斗争。
蒋柏铭(陈明):
蒋柏铭,入党时间不详。上海同济大学学生,抗战初期参加新四军,1940年10月,东南局决定成立政治交通队,负责与各省委、特委联系,派蒋柏铭为驻福建省委的政治交通。1941年2月由省委派到永安,党的组织关系与刘子崧联系。后由刘子崧介绍,入省经济建设委员会工作。1942年7月离开永安赴上海。
傅孙焕(马一峰、老马):
傅孙焕,长乐县人,1941年在顺昌洋口英华中学由孙道华介绍入党,抗战时到永安,为福建农学院学生,组织关系属闽江工委。抗战胜利后他随校迁回福州,历任福州第一市委委员、城工部闽北特派员、沙县中心县委书记,1948年4月,“城工部冤案”中被错杀。
(52)①中共地下党员谢怀丹①
谢怀丹(女,原名裘东莞,又名谢亿仁):
谢怀丹,1925年9月在山东济南女子中学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转党,1940年失去组织联系。1942年夏到永安,先后在《建设导报》编辑部、《民主报》资料室工作。1944年8月,进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后升为副研究员),协助羊枣编辑《国际时事研究》周刊。1945年10月离开永安前往福州。1946年与城工部取得联系。
(127)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裘振纲(1949年7月)
蔡翔云(女):
蔡翔云,1916年生,江苏无锡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南平工委委员、妇女部长。1939年至1940年间在永安教育厅所属话剧团为演员,往来于南平、永安之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对福建省委所在地闽北连续发动军事“围剿”,她奉命分散隐蔽,1943年1月饿死于邵武大山中。
黎绍吉(黎民):
黎绍吉,1939年在广东入党。他1943年夏到永安就读于国立福建音专。1946年离开永安。
(32)②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霍劲波(1985年)②
霍胤光(霍劲波、霍振梦、涤川、郭巴):
霍胤光,湖南湘阴(今汨罗市)人。1939年4月在湖南武岗塘田战时讲学院入党。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经组织决定分散隐蔽来福建,先在南安任《南光日报》编辑。1944年到永安,任“工合”联社经理,后任省政府助理秘书,省行政干部训练团科长。与外地党组织有联系。因“羊枣事件”案于1945年8月11日在泉州被捕。1947年冬与泉州党组织联系上。1948年6月地下党劫狱成功,参加了解放战争。
通过上述探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抗日战争时期,永安没有建立统一的党的地下组织。由于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福建省委贯彻中央有关隐蔽精干的方针,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是通过党的政治路线和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广大地下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团结一切进步的学者和文化界人士,利用国民党统治区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政府创办的各种报纸、期刊宣传抗日救国,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为推动抗日文化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党的和非党的革命知识分子和爱国进步人士来实现的。
(1988年12月初稿,2012年 4月修改)
(本文曾发表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五期)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304页至313页《论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
论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
林洪通 李万成
抗日战争时期,永安作为福建的战时省会达七年余。许多革命知识分子、爱国民主文化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以及许多热血知识青年聚集永安,他们用笔作武器,以新闻机构、出版机关或报刊等为阵地,宣传抗日救亡,使山城永安成为我国东南抗日文化十分活跃的地方。永安的抗战文化活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共产党员、革命知识分子和爱国进步的文化人士共同奋斗,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丰硕成果。本文拟就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党的领导形式及其特点作一粗浅探讨。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发表了团结御侮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但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国共两党的斗争并没有停止过。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政策重点由对外转向对内,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一整套办法。国民党在大后方强化特务统治,继续大肆破坏中共地下党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其间,福建的国民党顽固派也进一步明目张胆地向各地的共产党机关和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加紧军事进攻和破坏活动。福建的局势仍处于紧张之中。
根据形势的急剧变化,为了防范国民党顽固派随时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避免革命力量的不必要损失,党中央对党的组织形式、斗争方式和工作方式作出了新的部署。中央指示大后方党的组织应“善于隐蔽自己的力量,要以埋头苦干的精神去进行持久的工作”。对于国统区,中央要求党的领导机关“力求短小精干”,党的组织求精不求多,不应大量发展。193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关于巩固党的组织决定中指出:“党的发展一般的应停止,而以整理紧缩严密和巩固党的组织工作为今后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1940年5月4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东南局的指示中再次明确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的工作,则应和战争区域、敌后区域不同,在那里是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性和暴露”。
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中共福建省委对城市工作方针也相应作了新的调整。1940年4月,省委在《关于新形势与抗日战线的新任务》中,指出城市秘密工作的任务应当“是顾及整个的、是合法的、是群众的”。福建党的工作开始侧重于以公开职业的掩护,利用各种合法的机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此外,福建省委还陆续将城市中的“红干部”撤退转移到农村隐蔽。在这特殊的斗争形势下,中共福建省委没有在永安建立一级党的组织机构。虽然省委范式人1940年12月28日给中央的《福建组织报告》提纲中有永安“已成立工委”的记载,但实际上是没有成立的。
1942年6月,“南委事件”发生后,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提出党员要“三勤”,即党员转移出去,自己找职业掩护,要勤学、勤业、勤交友。党员转移一个地方,不转党的组织关系,也不与当地组织发生联系,不建立组织,也不过组织生活。对于隐蔽在国统区的共产党员,组织上要求他们不暴露身份,不互相联系,自己好好工作,起模范带头作用,以此来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因此,这一期间虽然陆续有一些共产党员转移来到永安,但根据上述原则,永安也就不成立党的组织机构。这说明,永安在抗战期间没有建立党的组织机构,是当年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中共福建省委贯彻执行中央有关隐蔽精干方针的必然结果。
纵观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当时永安没有建立共产党的一级组织机构,不存在党的组织指挥系统,既有利于共产党员的隐蔽,又有利于抗战文化活动的开展,是符合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和永安当时的客观实际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既不同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以半公开的党的形式出现,也不同于十年内战时期非常孤立的秘密的党。这一时期共产党一方面是完全秘密的党,同时又有空前广大的社会政治基础。这就是为全国人民大众包括国民党中的抗日爱国志士所拥护和接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共产党员在各个工作部门内有着相当广泛的合法性可以利用。但由于国民党限制异党活动,共产党还是一个秘密的党。因此,党的活动显然有一定的严格限度,这种限度表现在共产党还不能以党及党员的面目去进行公开活动。当时,永安是各种人才聚集之地,要进一步激励各界人士的抗日热情,发挥他们在抗日救亡中的积极作用,关键是共产党员如何根据个人的可能,去参加各种公开的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去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保持联系;去联络各种公开合法的社会团体、机关和报刊出版单位,使这些团体、这些报刊成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支点和堡垒。先后来到永安的地下党员如王毅林、叶康参、卢茅居、刘子崧、羊枣、李达仁、邵荃麟、余志宏、郑书祥、钟尚文、谢怀丹等等同志,正确而成功地实践了党的组织路线,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
当时,永安客观上具备了一定的有利于共产党员的隐蔽条件。首先,永安作为福建省的省会所在地,各种职能机构名目繁多,很容易在其中任职,找到隐蔽身份的所在。由于是省会所在地,各方面活动,包括文化方面的活动比较多,因此,七年半时间内,先后创办120多种报刊和编辑出版了800多种书籍,为各种人才施展才智提供了机会。其次,陈仪、刘建绪担任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期间,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们的表现与国民党顽固派不同,曾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明。他们为了建立自己的言论阵地,除了自己办有报刊外,还支持部署创办各种刊物,客观上容纳了一些进步文化人士。在这一环境下,共产党没有在永安建立组织机构,显然有利于陈仪、刘建绪开明度的发挥,有利于抗战文化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国统区没有共产党合法地位的历史条件下,永安没有建立党的组织机构,而是依靠共产党员的埋头苦干和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和推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开展的做法,是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领导的卓有成效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没有在永安建立所属的组织机构,但党的领导作用始终贯穿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全过程。
福建省会由福州迁入永安后,中共福建省委随即派出干部前往永安开展工作。共产党员陈培光到永安后,利用在教育厅工作的合法身份,团结有识之士,于1938年秋创办《老百姓》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激励各界人士抗日救国的热情。《老百姓》的创刊,为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树起旗帜。对于吸引更多进步人士汇集永安,广泛开展抗战文化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永安当时没有共产党的组织机构,没有国共两党合作的合法形式可以利用,要团结永安的工农商学兵、爱国民主人士抗日,必须依靠和发展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福建省委派人在永安创办《老百姓》报,实质上是在这一闭塞的山城,竖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可以说《老百姓》报是信号弹,它为广大进步爱国文化人士发布了抗战文化活动的号召书,召唤着更多的知识分子前来为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施展才智。所以,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一开始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
1939年,中共福建省委又一次派出共产党员、原福州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宣传部副部长卢茅居到永安工作。卢到永安后,在改进出版社主办的《现代青年》月刊担任主编。此外,卢还以多个笔名在改进出版社出版的许多刊物上撰写文章,对改进出版社各个刊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作用;并出谋划策,用以对付国民党当局的图书审查。改进出版社作为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支持下组建的出版机构,能够团结一批进步作家,出版许多进步书籍,是与中共福建省委在永安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分不开的。这也是利用他人的刊物,出版自己文章,宣传自己主张的范例。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福建省委还多次派出干部到永安,向所辖的党员传达国内抗战形势的有关指示。1940年4月,省委派当时担任闽江特委青年部长的黄扆禹到永安向高辑光等共产党员传达有关党的指示,同时通过高辑光与卢茅居联系,敦促他们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
随着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开展,党组织对永安的工作也更加关注。1940年4月间,中共东南局文委邵荃麟委派进步作家王西彦到永安开辟抗日文化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在王西彦来永安之前,邵荃麟详细向他传达了党的方针政策,提出要团结人民大众,包括各界爱国人士,努力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尽可能利用国民党的刊物,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王西彦来永安时,邵荃麟还交给他一批现成的稿子,为王在永安办刊打下基础。王西彦在他主编的《现代文艺》创刊号上,突出力求回答“谁在抗战”这一主题,发表了邵荃麟的《英雄》、王西彦的《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等作品。后来,邵荃麟还亲自为《现代文艺》组稿,有力地支持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开展。1940年6月间,邵荃麟受党组织委派转移来到永安,直接领导并亲自投入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直至1941年1月初,才奉组织的安排离开永安。
1941年2月,东南局曾派蒋柏铭(陈明)到永安,组织关系直接同刘子崧联系,经刘子崧介绍安排在经济委员会工作,以作掩护。这充分体现了东南局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重视和支持。
中共福建省委和东南局对永安这一阵地的重视,为永安的抗战文化赢得了活动空间。也充分说明,党对开展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是进行过具体领导的。
先后到永安的60多位地下党员虽然多数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身体力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们目标一致,心领神会,有共同的语言,因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核心。共产党员的核心作用,也是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领导的具体表现。如共产党员、著名的新闻时事和军事评论家杨潮(羊枣)到永安后,创办了《国际时事研究》周刊,并在其他刊物上撰写文章,成为改进出版社衰落以后,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又一支坚强力量。杨潮日夜操劳、不辞艰辛、忘我工作,在敌人的心脏坚持斗争的精神,影响和带动广大文化工作者,为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历时七年多的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聚集在永安的共产党员基本占领和掌握了永安的十多种主要报刊阵地。其余的报刊,也有不少地下党员和进步同志在那里活动。他们利用小说、诗歌、戏剧、漫画、杂文、评论、译文、通讯报道、出版印刷丛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宣传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政治主张,促使永安各界和各阶层人士以极大热情投入抗日救亡斗争,抗战文化呈现一派繁荣的新局面。正如1940年9月《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中指出的“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很可能广泛发展与极应该广泛发展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抗日文化运动。这项工作的意义在目前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是当前抗战的武器,而且是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未来变化与推动未来变化的武器。”“对文化运动的进行,应该联合一切不反共的自由资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与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共同去做,而不应使共产党员尖锐、突出与陷于孤立。”“要把一个印刷厂的建设看得比建设一支几万军队还重要。”在永安的共产党员,正是遵循着党中央的这些指示精神而努力工作的。
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还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对永安整个抗日救亡活动的政治领导。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中国各阶层、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以及海外侨胞联合组成的抗日大军进行普遍深入的政治动员和政治领导。这一政治领导,是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途径来实现的。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是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和激励下掀起的抗日救亡活动,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同样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下进行的。
当时,参加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除了共产党员以外,还有进步的非党文化人士,包括作家、学者、专家、教授、新闻工作者,爱国民主人士和爱国的国民党人士,革命知识青年等等。他们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认真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制定的一整套坚持抗战、推动抗战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永安的进步爱国文化人士的欢迎和拥护。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下所取得的。
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就成为召唤、激励、率领永安的进步文化人士和各阶层爱国人士团结抗日的光辉旗帜。永安的抗战文化活动,不仅仅限于几十名共产党员参加的单一色的文化活动,而是包括各方面进步、爱国人士参加的广泛的抗战文化活动。如当时任改进出版社社长兼发行人的黎烈文、担任省政府编译室编译兼省政府图书馆馆长的董秋芳、翻译《资本论》的经济学家、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的王亚南等等。他们都是三十年代的著名作家、学者,都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们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自觉地接受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团结各方面的抗日爱国人士,共同抗日。黎烈文在《改进》创刊号上发表的《我们的希望》一文,鲜明地阐述他创办《改进》的目的是为了“对抗战和建国两重工作都能有些许贡献”。他和改进社的同仁发扬“推重车上峻坡”的精神,出版了许多激励人们抗日的书刊,使《改进》等出版物成为风行东南各县的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读物。董秋芳则利用省图书馆这一阵地,采购许多进步书刊,这样,永安打开了一扇透进清新空气的窗户,使他所在的图书馆成为传播进步思想的阵地。此外,如著名学者王亚南、沈炼之、郑庭椿、章振乾,进步青年谌震,及以程星龄为代表的爱国人士,以颜学回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人士等等,也都接受和确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纲领,都在他们主持的学术机构和创办刊物中宣传抗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反对投降卖国。
由此可见,永安的抗战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非党的革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来实现党的抗日主张的。他们所起的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政治环境中,是共产党员本身所不能代替的,也是做不到的。这就真正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性、广泛性和重要性。
显然,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在永安当时的情况下,这一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阶层的人们,是很难形成一个目标一致,共同为着繁荣永安的抗战文化而努力的政治局面的。正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就难于开展,也不可能屡经风险,在逆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探索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领导问题,必须充分肯定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政治领导的历史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能够渗透到永安的文化界、学术界、新闻界、出版界等等,深入各阶层、各团体,是与当时在永安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除了民族的共同利益这一前提外,共产党员的作用,是党实现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政治领导的关键。
当时,在永安的共产党员,无论是组织派遣来开展工作的,或者是由于所在的组织机构遭受破坏撤到永安的,都能够自觉地把发动民众抗日、为抗战努力工作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利用各自的合法身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造成有形和无形的影响,激励永安各界人士的抗日热情,从而加强了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政治领导。
共产党员李达仁,1938年曾担任过中共湖南宁乡县工委书记。因组织被破坏转移来永安,1943年被聘为《建设导报》主笔。他利用这一阵地,以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手段撰写和登载进步文章。用进步的观点阐述国内一些重要政治时事,单为《民主报》撰写社论就近百篇。东南出版社成立后,李达仁担任经理,他除了为《建设导报》、《民主报》撰写社论外,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出版工作上。东南出版社坚持进步,先后出版了于潮的《方生未死之间》和郭沫若等的进步著作三十多种,鼓舞人民群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李达仁勤奋工作、艰苦创业的精神,为东南社的同仁树立了榜样,后来他成为羊枣的得力助手。还有其他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也进一步促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各单位、团体、阶层得到更好贯彻。
1944年6月,共产党员杨潮来到永安后不久,除创办《国际时事研究》周刊,兼任《民主报》主笔外,还在永安举办讲座。他一面广交各界进步人士,热情帮助青年,夜以继日工作,一面搞翻译,写评论,不顾个人安危,投身抗战文化事业。他在永安13个月,共撰写论文120多篇,70多万字。由于杨潮的影响和带动,当时在东南出版社和《民主报》等单位的地下党员和其他革命同志,他们之间虽然没有任何组织联系,但却自然形成了一个身处各个方面,彼此互相协同配合的无形的战斗集体。杨潮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共产党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政治领导进一步深入和加强。
在历时七年半的时间内,共产党员在永安的以文化工作为主的各个岗位上,以合法的身份从事各项工作,他们身体力行,宣传和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有关抗日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政治领导。这就证明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政治领导是普遍存在的,成为永安的抗战文化活动也正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卓有成效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方针、政策和斗争策略在这些共产党员的身上鲜明地体现出来,从而使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政治领导在永安的文化战线上展示的更具体、更深入。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时期,在“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下,中国共产党没有在福建的战时省会永安建立党的一级组织机构。但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这集中表现在中共福建省委和中共东南局等党组织及时部署和派出人员前往永安开展的。此外,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政治领导,这也是党对永安抗战文化活动领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还有,没有暴露身份,单兵作战的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是党实现对永安抗战文化政治领导的关键。总而言之,党的领导,是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历史经验,雄辩地证明:加强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1985年8月初稿
2012年4月修改
林洪通编著:中国现代文学馆中的永安抗战文化,其中有邹韬奋
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记
林洪通
(119)中国现代文学馆大门前矗立的采自山东莱州的樱花巨石,它的前后两面刻有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的名言,精辟地阐明中国新文学的使命。
展馆在国统区文化栏目中,介绍了当年曾经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王西彦在永安创作出版的小说《村野恋人》(但没有注明是在永安出版的),说“王西彦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村野恋人》(1943)是作者少年时期家中雇佣的长工与一个寡妇的恋情为生活原型,描述了闭塞落后的山村中农民的悲惨遭遇。”其他作家在永安创作的作品没有展出。而当年著名的桂林文化城、重庆文化城的作品也没有展出。工作人员解释说地方太小,容纳不下,无法展出。
展馆在介绍邹韬奋的生平时,说他“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生于福建永安,现代作家、出版家。”这与我们永安方面所披露的资料基本一致。秋风秋夜雨潇潇,
碧海青天已不潮;
丝尽蚕心哀未死,
还从一笔写离骚。
( 2007年 5月28日于北京)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姚勇来、沈嫄璋政治身份之谜
姚勇来、沈嫄璋政治身份之谜
林洪通
(132)姚勇来先生
笔者曾于1990年撰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中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一文。该文发表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5期。文中将姚勇来、沈嫄璋夫妻(均为莆田人,一说仙游人)也划入“中共党员”之列,这是不对的,应当予以纠正。
姚勇来、沈嫄璋夫妻俩来到战时省会永安后,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曾作出过可贵贡献。姚勇来曾担任过由中共地下党人创办的进步报纸《老百姓》报的编辑,后又担任过改进出版社的六大期刊之一《战时民众》主编,又任过《联合周报》编辑,常以“姚隼”为笔名在《现代文艺》、《联合周报》等报刊发表进步文章和文艺作品。沈嫄璋也曾任过《老百姓》报编辑,也在《改进》、《战时民众》、《现代青年》等刊物发表进步文章。同时,姚勇来、沈嫄璋都是抗战话剧运动的活跃分子,常是姚勇来当导演,沈嫄璋饰主角。抗敌剧社常在永安文庙大殿前和全省各地巡回演出《放下你的鞭子》、《麒麟寨》等救亡话剧,受到各界好评。姚勇来、沈嫄璋都因“羊枣事件”牵连,于1945年7月16日被捕。
抗战后期,姚勇来、沈嫄璋二人都在《中央日报》(福建版)任记者。姚勇来同时任《中央日报》(福建版)副刊编辑。并主编该报《星期文艺版》。而该报总编辑蒋海溶,是当时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统永安区区长。
基于姚勇来、沈嫄璋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中的进步表现,有人就认为他们是共产党员。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们加入过中国共产党组织。然而,就在笔者1990年5月在《党史研究与教学》发表《抗日战争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中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一文后不久,当年曾经担任过中统永安区副区长的黄缘炘,在1990年9月24日给中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写了一信,信中说:
“关于我的认罪材料《羊枣同志当年遭受逮捕的经过》文中(指由中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羊枣事件》一书第一版收入的该文─-笔者注)所写‘有些和中统特务组织有关的人也被捕了’,指的是姚勇来被捕。姚勇来当时是福建中央日报记者,和当时中统永安区区长蒋海溶是同事。蒋海溶自1943年起在福建中央日报社工作,先任总编辑,后任总经理,一直至抗战胜利离开永安。蒋在1945年初起,暗中兼中统永安区区长。我就是在他担任区长组织骨干时,才暗中兼任副区长兼组织股长的。他在‘羊枣事件’发生前,曾经告诉过我,姚勇来是共产党内的暗线。我们当时称这样的人为“特情人”。他是和蒋单线联系的,有否办理什么手续不知。不过我没有听到姚勇来有供给过有关共产党什么情报(假使姚有供蒋什么有价值情报,我相信蒋一定会告诉我的)。后当蒋海溶知道姚勇来被军统逮捕时,蒋心中很有气的对我说:‘姚也被他们抓去了!’关于姚勇来是特情人情况,在解放初期我的认罪材料中,曾经提过。”
由此,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姚勇来、沈嫄璋是在“羊枣事件”发生以前加入了中统永安区的特务组织的。1945年年初,姚勇来就同中统永安区区长蒋海溶开始单线联系,“羊枣事件”发生,姚、沈于7月16日被军统特务逮捕,应当说是国民党内部两股特务组织间的一场误会。因为“羊枣事件”是由第三战区顾祝同的军统特务组织一手策划,永安的中统特务组织处于被动应付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姚勇来和沈嫄璋被捕不到三个月即被释放。姚勇来是以汉奸嫌疑,被押解到铅山“第四联络站”,不久后,转送到法院释放的;沈嫄璋是在永安以“保外分娩”名义释放的。如果他们早先参加过共产党组织,那么,到1945年初,他们也已背叛了中共。所以,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中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一文中将姚勇来、沈嫄璋划入“中共党员”之列是不对的,应予以纠正。
根据姚勇来在狱中的情绪和表现,曾经引起当时被关押在一起的李品珍的怀疑。李怀疑姚是作为“苦肉计”而入狱暗中监视他人的特务。而李出狱以后,又曾在福州、上海二次巧遇姚,更使李生疑,以为自己走到哪里,姚跟到哪里。此疑团至今未解。故笔者曾在2006年7月25日写信给李品珍,询问他在永安狱中曾怀疑姚勇来的情况。李品珍老人于2006年8月2日回信说:
“关于姚勇来夫妇事,我知之不多。他们当时在中央日报工作,对于这种人,我们是不轻易相信的。四五年七月十五日下午,我被捕了,一到监房,即看到姚勇来,他说他也被捕了,但若无其事,我即提高了警惕,认为:可能是特务安排的圈套。后来他被解到上饶,不久,放回永安,说是汉奸嫌疑。后来我到福州,他也到福州;我到上海,他也到上海。我在上海摆脱了他。经过只是如此,其他说不上。他们后去台湾,情况我不知道。这类问题,恐怕只宜向公安机关了解。”这时李老虽已96岁,但记忆十分清晰。
1946年秋,姚勇来、沈嫄璋前往台湾。姚勇来任台湾的一家大报《新生报》编辑,沈嫄璋任该报记者。他们在台湾成为大红人。特别是沈嫄璋,被称为“叱咤风云的名记者”、“资深记者”、“大牌记者”,尤以采访蒋夫人宋美龄和妇联会新闻出名。新闻界人士均称她为“沈大姐”。本次网页发表的是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290页至294页《抗战时期,福建省会永安美国新闻处的抗日宣传活动二三事》
永安美国新闻处的抗日宣传活动二三事
林洪通
(118)②抗战时期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永安分处)处长克里斯托弗.兰德②
1944年11月至12月间,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所属永安分处与设在南平的东南分处在永安合并为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机构设在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所在地永安县。兰德任处长,高乐博任副处长。
美国新闻处有先进的电讯设备,可获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大量英文电讯,包括新闻、评论和资料。同时,美新处还有从重庆美新处通过美国空军飞机捎来的美国出版的主要报刊。
然而,当年在永安的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福建分社“电讯稿毛病很多,以国际新闻为例,一是报道面窄,片面,如美英的新闻多,苏联的少,而苏德交战,东欧和苏联却是主要战场。窄的另一方面是外国权威专家的政治、军事评论几乎不选发。二是新闻零碎,不系统。三是不注意时间性,三天前的消息在外国已是‘明日黄花’,它还作为最新新闻。四是政治偏见,选稿主观片面。”①相比之下就突显了美国新闻处资讯的优势和价值。
羊枣在永安能创办驰誉中外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能写出那么多既好且快的国际时事评论,除了他的学识造诣外,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永安美新处的资讯;因他受聘为美新处顾问,可迅速得到全世界最新的信息。
据当年在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任编译工作的叶康参回忆,美新处每天给编译室送来一束英文新闻稿,其中主要是美国新闻媒介播发的战讯和一些政论简介。由担任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主任的李由农交给叶康参翻译成中文,后呈给省政府秘书长。可见美新处的新闻稿,能及时供官方参考和利用,也能及时供给叶康参、赵家欣、李品珍等进步文化人士。他们利用这些资料为报刊撰写文章。
永安美新处的兰德、乐博等人政治倾向比较进步,对羊枣、彭世桢、俞励挺、萨一佛、郑公盾等进步文化人士都比较友好。国民党中央直属台湾省党部的执委兼宣传科长谢东闵也被美新处邀去监听每天台湾的日语广播。
在1944—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在职其间,美国的对华政策并不排斥中共,主张中国内部团结,共同抗日。当时美驻中印缅盟军主要负责人之一史迪威将军和罗斯福总统均对中共有好感,以至曾筹划美军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打击日军的计划。②于是,美新处处长兰德主动要求福建省主席刘建绪的秘书谌震帮忙,物色人选去浙东找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准备交换情报部署登陆等。汕头地区的中共组织也有在1944年秋准备盟军登陆的部署。
谌震物色的周璧浙江之行无果后,美军欲在东南沿海登陆之事仍在继续:当时担任美国陆军驻华总部高级顾问的吴大琨来到福建永安,找过谌震议此事。后吴大琨派永安新知书店③工作的王坚等人前往浙东,他自己则坐镇崇安静候佳音。王坚曾于1985年7月31日给永安市委党史办写来了长信,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他大约于1945年四五月间前往浙东联系新四军的经过。现将信件全文公诸于下:
中共永安市委党史办负责同志:
7月18日来信收到。关于我跟吴大琨同志搞的那件工作,现简略地介绍如下:
当时我在新知书店(即李志国同志负责的东方出版社)工作。吴大琨同志当时任美国陆军驻华总部(头头好像是魏德迈将军)高级顾问。当时美军曾计划在浙东沿海登陆,出于军事上的考虑,他们想与活动于浙东沿海的新四军部队—三五支队取得联系,以便美军登陆时配合行动。此事,国民党方面当然是极不愿意的,因此,美方委托吴大琨同志秘密进行(吴大琨同志当时佩有长短武器;来往重庆与东南各省之间坐的是美国军用飞机;活动经费也是美方提供的)。具体计划是先取得联系,然后运一台收发报机进去,以便直接与美军联系,提供气象与有关日敌活动的情报;再后是准备空投武器进去,以便配合美军登陆。(这段时期美军在华的活动情况,你们可参看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的《中国通—美国一代外交官的悲剧》一书)吴大琨同志邀我参加这件工作。我们当时认为这件工作搞成了,不仅有利于打败日本侵略者,而且对新四军所属的浙东游击队的发展壮大也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在取得了书店领导的同意后,就参加了这项工作。当时我们都在永安。参加这件工怍的人,除了吴大琨同志和我外,记得还有四个人:一是朱洁夫同志,他原来是赣州的,他的任务是留在后方,协助吴大琨同志工作;另一个是暨南大学的学生,他懂得收发报技术,准备派他帯收发报机进入游击区;还有两个青年(一个名何为,另一个姓徐)是从龙岩“台湾义勇队”(?)出来的。他们二人负责第一批进入游击区进行联系,他们好像是带有地下党的介绍的。我的具体任务是,在浙东靠近游击区的蒋管区天台县城,设立一个联络点(公开的身份是“兴华茶叶公司天台办事处”)。行前,我先到崇安“茶叶研究所”(属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所长吴觉农与吴大琨个人关系较深,他是了解并支持我们这件工作的。解放初期他曾任农业部副部长),学习了几天有关茶叶的业务知识,并在那里接受了吴大琨同志的部署。第一批去到浙东天台的是我和龙岩来的那两位青年,我留在天台,那两位青年进入了游击区。但到了约定的日期他们没有回来(也有个意外情况,福州的日敌撤退时,曾路经天台,天台县城沦陷了一两天),福建那边也没有继续来人。按照约定,过了约定的日期,不见人来,可能是出事了,我是可以撤退的,但我考虑到我一走,那条线就断了,再要接上就麻烦了,因此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不久日敌就宣布投降了,那时我才离开天台回到崇安。回到崇安后才知道因羊枣案的影响,吴大琨同志早已乘美军飞机回重庆了。解放后我才知道那两位青年,当时已顺利地到达了游击区,大概是当地领导对此事不敢作主,需要请示,所以他们没有及时回来的。这两位青年解放后在上海工作。
关于这件工作的更全面更详细的情况,你们可向吴大琨同志了解。你们来信中提到吴大琨同志时,把“同志”两字涂掉了,是不是你们对他的情况不了解。他解放后曾任人民大学教授、财政部顾问、政协委员等职。不久前在报上看到他的名字,他被任命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委员。
此复
敬礼!
王坚
1985.7.31
(118)③1946年国共和谈破裂,周恩来回到延安前,在南京约見美国记者·。右一为兰德。③
注释:
①叶康参遗作:《燕江风暴》第一章第二节。
②美军准备在浙东沿海登陆,可从1945年1月14日下午3时美国驻华大使赫尓利致罗斯福总统的电报中得到印证。电报写道:“……在魏德迈将军不在司令部期间,其麾下的一些军官制订了一项在共产党控制区使用美国军队的计划。这项计划规定,在游击战争中使用由美国领导的共产党部队,计划以在美国和共产党之间达成一项协议为基础,避开中国的国民政府,直接向中共部队提供美国的给养。我们的任务理所当然是阻止国民政府垮台,维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统一中国的军事力量……已为共产党所知的上述军事计划,向他们提出了他们正需要的东西:给予承认并提供租借物资,摧毁国民政府,作为一个武装政党的共产党如能成功地与美军实现这种安排,那么我们为挽救中国国民政府所作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984年编辑的《党史通讯》第7期50页)。
③党领导的新知书店,原在江西赣州设有一个机构,招牌是章贡书局。日敌侵赣时迁到永安,故名为东方出版社。抗战胜利后迁厦门。
抗战时期我国东南独树一帜的永安《民主报》
林洪通
抗日战争时期,在福建战时省会所在地的永安山城,曾先后出版发行了12种报纸和129种期刊。其中《民主报》是一份有影响的、以力争民主、宣传抗战为宗旨的重要报纸。
《民主报.大成日报》刊头
(原载《福建新闻史料》1993年11期、永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专刊》)
林洪通编著:抗战文化城与“永安大狱”: 电视系列片脚本(文学本)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史话》255页至279页《抗战文化城与“永安大狱” 福建爱国主义教育电视系列片脚本(文学本)》
抗战文化城与“永安大狱”
[福建爱国主义教育电视系列片脚本(文学本)]
林洪通
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可曾知道,五十多年前,就在福建中西部的一个小山城永安,有过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和文化界爱国民主人士,在当年的文化战线上,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了长达七年半的英勇斗争,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永安成为著名的抗战文化城。(画面):日机轰炸,日军进攻。我军反击,日军败退。《抗战文化城与永安大狱》片名。永安抗战文化活动
(画面):永安新貌。(解说):永安,现在是福建省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已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然而,50多年前,永安又是怎样的呢?(画面):1939年的永安城特写(相片)。永安城区省直机关分布地图;省政府办公厅旧址(永安文庙实景);1939年浮桥、南塔、“龟山夕照”等(相片)。(解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福建省会由福州迁到中西部的永安县。一批革命知识分子、文化界爱国民主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相继从各地辗转来到永安。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和进步文化活动,永安成为驰誉东南和海外的抗战文化城。(画面):《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标题(《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集487页,永安党史办亦存)(内文特写)。(解说):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很可能广泛发展与极应该广泛发展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抗日文化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这样一支文化军队,在永安进行了轰轰烈烈、卓有成效的斗争。(画面):各类图书封面、封底(相片)。(解说):1938年5月至1945年10月七年半的时间,永安这座小小的山城曾先后出现过出版社39家,新闻通讯社4家,编辑单位20家,书刊发行机构15家,印刷所19家,文化学术团体和群众组织40余个,出版报纸12种,期刊129种,书籍800多种,丛书、丛刊近40套。参加抗战文化活动的专家、学者达100多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景象。(画面):1939年高时良所撰介绍《老百姓》报短文。(解说):1938年6月《老百姓》报最早在永安出版发行,拉开了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序幕。(画面):叶文烜、叶康参像(相片);叶文烜编辑《老百姓》报笔记(实物);高时良、徐君梅、徐君藩、卓克淦、林浩藩像(相片)。(解说):《老百姓》报,是在中共福建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创办的宣传抗战的通俗报纸,由中共地下党员陈培光任主编,由叶文烜、叶康参负责编印,发行量达5000份。它观点鲜明,内容通俗,被誉为“在荒芜的本省民众读物中,是一株最早萌芽的茁壮青苗”。经常为该报撰稿的有高时良、徐君梅、徐君藩、卓克淦、林浩藩等。(画面):黎烈文、沈炼之像(相片),《改进》等六种期刊封面(相片)。(解说):1939年初,由著名进步作家、翻译家黎烈文组建并担任社长的改进出版社,先后编行了6种固定期刊,出版八大丛书和单行本共100余种,每年销行量高达37万余册。尤其以《改进》半月刊和《现代文艺》月刊最为突出,在东南各省和大后方都拥有大量的读者。(画面):再现不同式样的《改进》封面;《改进》发刊词《我们的希望》(原刊复印件,下同);《改进》部分著名作家名篇;巴金:《和平主义者》(1卷6期);马寅初:《中国统制物价问题》(1卷3期);老舍:《归自西北》(2卷9期);郭沫若:《二年来敌国的社会状况与反战潮流》(1卷9、10期);孟秋江:《“皇军”溃退三百里》(2卷4期);范长江:《国际新形势与抗战前途》(2卷7、8期);千家驹:《如何对敌执行经济反封锁》(2卷7、8期;邵力子:《从苏联归来》(6卷11期);臧克家:《最后的讽刺》(5卷9期)。(解说):《改进》由黎烈文、沈炼之先后主编,黎烈文在《改进》创刊号中阐明,办刊宗旨是:“配合长期抗战需要”,“推动内地文化据点”的建立,以鲁迅“推重车上峻坡”的精神,力求“对抗战和建国两重工作都能有些许贡献。”《改进》期刊作者阵容宏大。他们之中有郭沫若、巴金、老舍、马寅初、孟秋江、范长江、邵力子、臧克家、谷斯范、郭大力、王亚南、羊枣、黎烈文、邵荃麟、王西彦等130多人。这一大批著名作家、学者在《改进》等刊物上发表大量文章,大大繁荣了永安抗战文化。(画面):改进出版社印刷厂旧址、印刷机(实景或相片)。邵荃麟、葛琴、王西彦、章靳以像(相片);邵荃麟、葛琴在永安虾蛤村的住所(相片);《现代文艺》封面、目录;刊内名著:邵荃麟:《英雄》(1卷1期);王西彦:《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1卷1期);何其芳:《为人类工作》(7卷1期);张天翼:《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7卷1期);巴金:《怀念》(4卷5期)、《伤害》(相片);章靳以:《别人的故事》(6卷1期)。(解说):《现代文艺》先后由王西彦、章靳以主编。该刊是中共东南文委书记邵荃麟委托王西彦到永安开辟的战斗文艺阵地。目的是“尽可能利用国民党的刊物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创刊两年多,共出版33期,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80余篇和大量通讯、散文、诗歌、译作和文艺理论等作品。(画面):《村野恋人》原书(永安龙岭新村曾树立存)。(解说):1941年10月王西彦离开永安,建国后担任上海《文艺月报》编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60多年来著述丰盛,已出版长篇小说《古屋》等8部,中短篇小说10余集,散文集与回忆录2部,《王西彦选集》5卷。(画面):《现代青年》创刊号封面、目录(相片);几种不同样式的《现代青年》封面(相片);部分《现代青年》主编头像;卢茅居、赵家欣(40年代相片);《现代青年》上刊登的木刻画;《现代青年》上发表的部分作品:郑贞文(省教育厅长);《现代青年与抗战建国》(新1卷1期);卢茅居:《理想与奋斗》(新1卷1期)、《精神重于物质》(新1卷2期)、《时间、生命、年龄、事业》(新1卷4期);赵家欣:《地狱与天堂》(新1卷2期)。(解说):《现代青年》原由省教育厅创办,1939年11月由改进出版社接办。先后由陈东帆、卢茅居、卓如、陈培光、赵家欣担任主编。该刊以中学生和知识青年为主要对象,内容以宣传抗战为主,也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该刊的“青年园地”曾先后刊登80多位青年作者的文艺作品。(画面):《战时民众》封面(几种不同样式)。(解说):《战时民众》旬刊原由省教育厅创办,姚勇来主编,有浓厚的民众口味。比较适合在农村发行。1940年4月编出《讨汪特辑》,鞭挞汪伪之流。(画面):《战时木刻画报》主编之一萨一佛像(相片);《永安劫后画展》(相片);《萨一佛永安劫后素描画展》目录(原件,《永安党史参考资料》23期原底稿,永安党史办档案目录4,案卷4,页号85)。(解说):《战时木刻画报》是一份颇具特色的通俗画刊,由萨一佛主编。作品有木刻、漫画、故事画、连环画等。每当日机轰炸永安后,萨一佛就冒着硝烟,在残垣断壁的瓦砾堆中现场写生,汇集了100多幅诗画,在建瓯、南平、福州、沙县、永安各地展出。曾选出40余幅画由诗人覃子豪配诗,美国新闻处拍成相片寄往国外发表。这是1944年在南平剑津公园展出的情形,左边站立者和端坐者为木刻画作者萨一佛。(画面):《现代儿童》封面;几种不同的《现代儿童》封面;葛琴、柯咏仙像(相片)。(解说):《现代儿童》先后由张文郁、葛琴、邓治馨、许粤华、柯咏仙和郭风主编。是少年儿童的通俗读物,内容广泛,趣味性强,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画面):改进出版社各类图书封面,封底(相片);《伟大的命运》、《苏联的建设》、《第三帝国的士兵》、《麒麟寨》、《科学与人生》、《何谓法西斯主义》、《生命之谜》、《生命》、《权力》、《达尔文》、《托尔斯泰》、《马志尼》、《卢骚》、《大战前夕》、《俄罗斯母亲》、《罗马哀歌》、《强者的力量》、《英国人》、《风尘》;期刊总汇。(解说):改进出版社还编行了八套丛书和单行本100多种,远销全国各地。特别以《现代文艺丛刊》影响最大,多为唐弢、艾芜、邵荃麟、聂绀弩、黎烈文等名家作品。(画面):《闽政与公余》旬刊封面,《闽政与公余》旬刊26、27、28号合刊目录,刊内文章:朱德:《八路军的抗战》,郁达夫:《全面抗战的线后》,郭沫若:《节约与抗战》,沈钧儒:《向青年提出四个要点——切实!伟大!坚强!宁静!》,金仲华:《第四期抗战形势的展望》,方秋苇:《战略论》。(解说):《闽政与公余》旬刊,1938年5月由福州迁至永安出版。原由郁达夫主编。该刊先后刊登郭沫若、沈钧儒、巴金、郁达夫、孟秋江、范长江、曹聚仁、许涤新、金仲华等名家作品,同时也刊登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消息,还转载朱德、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的文章,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全民抗战路线。(画面):《剧教》月刊、《福建剧坛》半月刊、《剧讯》月刊封面和部分目录(相片);林舒谦、陈启肃像(相片),部分剧作封面;林舒谦:《喷火口》、《好汉子》;陈启肃:《徘徊着的女人》、《岭上梅》;朱一震:《青春曲》;果戈理:《狂欢之夜》;王沣泉:《芸花一现》;剑平:《工作的魔鬼》;萨兆琛:《县长太太》;谷剑尘:《逃兵》;吴慈:《后方一角》。抗战宣传街头话剧历史影片资料。(解说):永安的抗战戏剧活动十分活跃,尤其是话剧盛况空前。1940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成立由郑贞文、黎烈文、陈启肃、林舒谦、李澜平、石叔明等十一人组成的戏剧教育委员会,由陈启肃、林舒谦、石叔明创办《剧教》月刊、《福建剧坛》半月刊和《剧讯》月刊。戏剧团体有话剧团、评剧团、歌咏团、音乐团、施教团等十多个,不少剧团除在永安公演外,常深入乡村宣传演出,鼓舞民众抗战斗志。各剧团从1940年到1943年在永安和全省演出700多场,创作、改编和移植剧目200多种。(画面):福建研究所《院务月报》第一期封面;《福建教育通讯》封面;《福建教育》封面;《中等教育》封面;《战教导报》封面;《新福建》封面(相片);《今日的师范学校》封面(相片);《音专通讯》封面(相片);《抗战歌曲选集》封面及目录;歌曲:《救国军歌》;《打回老家去》;省教育厅旧址(吉山);省立音专旧址(上吉山);《音专通讯》(相片);省立永安师范学生自治会会刊《永安师生》封面(相片),音专寒假旅行演奏团合影(相片)。(解说):福建省研究院、教育厅、省政府编译室、省农学院和省立永安师范、省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等单位创办的刊物,也都围绕抗日救国这个主题,发表不少好作品。他们与改进出版社彼此呼应,相互支持。此外各大中专院校歌咏活动声势浩大。主持人:随着全国抗战的深入,国民党顽固派却采取了“防共”、“溶共”的政策,于是,发生了皖南事变,“闽西事变”,“南委事件”。国统区政治局势日益恶化。国民党顽固派采取高压手段,限制和取缔各种抗日活动,摧残进步文化。1941年7月,福建省成立“图书杂志审查处”。至1942年底,《战时民众》、《战时木刻画报》、《剧教》、《福建剧坛》、《剧讯》、《现代青年》、《现代文艺》等刊物被迫停刊。改进出版社只剩下《改进》和《现代儿童》支撑门面。虽然寒霜遍地,但是爱国进步文化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并不为国民党顽固派的高压政策所吓倒。他们总结斗争经验,开展政治、军事评论和社会科学的宣传,把抗战文化活动同不断高涨的民主运动融为一体。此时,中共地下党员、著名军事政治评论家杨潮(羊枣)、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和一批青年爱国志士相继来到永安,他们和先来的文化战士联合作战,很快又建立了一批具有战斗力的文化阵地。把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推向更高层次。(画面):《建设导报》刊头;社论:《巩固抗战农村基础》;文章:谷斯范:《发扬急公好义的优良传统》;冯玉祥:《打回老家去》(1943年9月1日);王石林:《国际一年》(1944年元旦);谌震像(相片,1985年)。(解说):《建设导报》创办于1943年5月,是刘建绪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后,为推行“地方自治”而建立的言论阵地。社长谌震,总编辑周左严,编辑为谢怀丹、林子力;李达仁和王石林分别担任主笔和采访部主任。该报基本上为进步文化人士和地下党员所掌控,发行量达3万份。报纸巧妙地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如1943年秋,当共产国际解散,全世界反共声浪叫嚣很凶的时候,该报在1944年元旦发表了王石林的《国际一年》的文章,引用斯大林答记者的谈话,反击了反共叫嚣,澄清了是非,消除了人们的误解和疑虑。由于该报的进步倾向,1944年2月被迫停刊。(画面):《民主报》刊头;颜学回像(1951年相片);社论、评论:羊枣:《只有牺牲才有胜利》(1944年8月13日第二版)、《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1944年8月20日二版);《剧变中的欧洲战局》(1944年9月11日)、《统一——团结——粉碎敌人的攻势》(1944年9月24日);《我们还需要进步》(1945年2月2日)、《民主的旗帜是胜利的旗帜》(1945年2月27日)、《伟大的胜利》(1945年5月5日)、《日本颤栗了!》(1945年6月27日)、《日寇往哪里走?》(1945年5月23日)。(解说):《民主报》前身是《闽北日报》,1936年创刊于建瓯,1942年1月改名为《民主报》,1943年9月迁永安出版。《民主报》总编辑颜学回是国民党内坚持抗日进步的爱国人士,办报比较开明,并大量吸收进步文化人士和共产党员为其撰写社论,因而《民主报》成为进步人士进行抗日宣传的战斗阵地。《民主报》最大的特色是每天发一篇社论或评论,特别是杨潮(羊枣)担任主笔以后,社论的战斗力大为增强。(画面):李达仁(李品珍)、赵家欣1992年10月考证《民主报》社论作者的情形(相片)。(解说):经当年参加撰写社论的当事人李品珍、赵家欣1992年考证,1944年6月至1945年7月的一年时间中,羊枣为《民主报》撰写的社论和评论就有76篇。李达仁撰写的社论有70篇,他在《我们需要进步》的社论中,揭露国民党统治区域和国民党当局所谓抗日“总动员”的虚伪性,指出“中国仍然没有总动员”,“没有全民抗战”,其原因就在于“政治不够民主”。(画面):《民主报》副刊《新语》刊头画若干;董秋芳像(30年代相片);刘金像(近影);周璧像(40年代);张垣像(40年代);陈耀民像(40年代相片);《新语》文章:《漫谈人生》、《太阳神赞》、《伟大作品的产生问题》、《为女子鸣不平》、《改善囚犯生活》、《路、女人、社会》、《打“落水狗”原来不是痛快的事》、《苦难的春天》、《当心汉奸上岸》、《沉默之美》。(解说):《民主报》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副刊《新语》办得有声有色。《新语》的主编是鲁迅的学生、左翼作家董秋芳。董秋芳利用《新语》园地,团结和吸收了一大批青年作者和老作家,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民主而呐喊。其中青年作者刘金一人就为《新语》写稿近200篇。更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至1945年间国民党《中央日报》(永安版)连续发表一批诽谤鲁迅、高尔基,大肆攻击进步文化界的文章,《新语》同它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针锋相对的“论战”。此时,董秋芳任省政府图书馆馆长,利用业务上的方便,通过进步人士的私下传递,让一些进步青年能看到某些“禁书”,知道中共中央的政治主张和毛泽东的言论。因此省政府图书馆也成为传播进步文化的阵地。 (画面):东南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天下一家》、《东京归来》封面、封底(相片),郭沫若:《先秦学说述林》、《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夏衍:《水乡吟》,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王亚南:《社会科学论纲》,茅盾、于潮(乔冠华):《方生末死之间》(均为封面),李达仁像(1953年相片),王石林像(1985年相片)。 (解说):东南出版社创办于1943年秋,谌震为社长兼发行人;李达仁、李力行、王石林先后任经理,江子豪为董事长。建社之初,以谌震从重庆带回的《天下一家》、《东京归来》、《联合国概观》三本书的纸型开始办社,出版后得到好评。后印行郭沫若的《浮士德》、《先秦学说述林》,夏衍的《水乡吟》,王亚南的《社会科学论纲》,茅盾、于潮的《方生未死之间》等30多种书籍。又接办了《联合周报》,成为传播抗战文化的又一个重要阵地。(画面):《十日谈》(原刊1—4辑)封面、目录,刊内作品:董秋芳:《向血的现实进军》(第1辑),许天虹:《狂人笔记》(第2辑),徐中玉:《高尔基论批判的现实主义》(第3辑),许杰:《再谈鲁迅的〈药〉》(第3辑),王西彦:《刀俎的人们》(第4辑)。(解说):《十日谈》旬刊1944年5月创刊于永安,海岑为主编,朱侃、马云为编辑,以《民主报》副刊的名义出版,是一种纯文艺刊物。曾发表过著名作家、理论家、翻译家的作品。(画面):《联合周报》2卷17期封面,作品:郭沫若:《秦楚之际的儒者》,羊枣:《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王亚南:《三论战争与社会进步》、《论社会科学的应用》。(解说):《联合周报》1944年2月创刊于永安,原由蔡力行主编,后由东南出版社接办。每周一期,每期登稿3.5万字。该报稿件多为名家所撰,倾向进步,观点鲜明,公开抨击当时社会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前方浴血抗战,后方歌舞升平”的现实。(画面):《民意》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封面、目录,作品选录:羊枣:《东线的伟大胜利》(1卷2期),史任远:《论生活态度与民主主义》(1卷4期),王亚南:《民主问题与经济问题》(1卷4期),赵家欣:《论自尊心与民主精神》(1卷5期)、《新闻自由与新闻政策》(2卷2期)。(解说):《民意》月刊1944年7月创刊于永安,赵家欣、黄哲真主编。曾发表羊枣、王亚南、李达仁、赵家欣等人士的文章,起到了“导扬真正民意”的作用。(画面):《社会科学》创刊号封面、目录,社会科学研究所全体同仁合影①②《1945年相片》,王亚南像(相片)、章振乾像(1985年相片)、谢怀丹像(30年代)、郑书祥像(1951年)、余志宏像(40年代)、汪德耀像(近影),作品:王亚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1卷1期)、《混合经济制度论批判》(1卷2、3期),章振乾:《租佃制度原论》(1卷1期),谢怀丹:《国际问题研究方法简论》(1卷1期)。(解说):《社会科学》季刊1944年底创刊于永安,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为主编。在王亚南的主持下,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成为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所创办的《社会科学》季刊先后发表王亚南、郭大力、章振乾、余志宏、郑书祥、张来仪、李达仁、谢怀丹等人学术价值颇高的论文。王亚南在永安一年时间即在各种报刊发表论文近20篇和出版多种专著。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在永安从事抗战文化活动的这支“文化军队”,不论是中共地下党员,还是革命知识分子和爱国进步人士,他们都为争取抗战早日取得胜利,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时至今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只采访到他们中健在的几位老前辈。现在让我们以极其崇敬的心情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经历和事迹。(画面):王西彦访谈录(上海)。(解说):王西彦是浙江义乌人,1934年加入“左联”,曾任多所大学教授,1938年担任湖南《观察日报》编辑,1939年底受中共东南局文委邵荃麟的委托和改进出版社黎烈文的邀请,到永安创办《现代文艺》月刊,并在《改进》、《现代文艺》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和评论,创作了《村野恋人》、《暗淡的春天》等中长篇小说。(画面):赵家欣访谈录(福州)。(解说):赵家欣早在抗日战争初期,作为厦门《星光日报》、香港《星岛日报》特派战地记者,到武汉访问八路军办事处,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成立大会,采访台儿庄战役和闽、浙、赣东战场战时新闻,写了大量战地通讯和文艺作品。1942年夏,受黎烈文之邀到永安主编《现代青年》,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曾主编《新福建》月刊、《民意》月刊,出版《沦陷区的故事》通讯集。1944年底在永安汇编出版羊枣的论著《太平洋战争新局势》,并为《改进》、《民主报》、《联合周报》、《东南日报》等报刊撰写大量文章。现为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新闻协会、新闻学会顾问、民盟福建省委会顾问、福州市委会名誉主委,“文革”后出版《风雨故人情》等散文集5部。(画面):章振乾访谈录(福州)。(解说):章振乾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后赴日本深造。曾担任《新福建日报》编辑、《国光日报》总编辑,1938年到永安,担任省银行董事会秘书,其间为《老百姓》报发行人。1942年至1944年夏任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1944年下半年再到永安,担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后任研究所所长,在《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是王亚南的得力助手,同王亚南有深厚的情谊。解放后历任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现为福建省政协常委、民盟福建省委名誉主委。(画面):陈耀民访谈录(福州)。
(解说):陈耀民1942年到永安,1943年到省卫生试验所会计室当雇员。1943年至1945年间,常用夏侯、梁楚等笔名,在《新语》及其他报刊上发表进步文章60余篇,“羊枣事件”中被捕入狱,1946年2月出狱。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福州地下市委所属的特别支部书记、总支书记、福州联合小组副书记等职,建国后任福建省卫生局秘书、福建省医科所书记等职。
(画面):李品珍访谈录(广州)。(解说):李品珍,化名李达仁,笔名史任远,1938年曾任中共湖南宁乡县委书记,1943年10月到永安,担任《建设导报》主笔兼东南出版社首任经理。1944年7月进入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先后为《民主报》撰写社论近百篇,并协助羊枣编辑《国际时事研究》周刊。“羊枣事件”中被捕入狱。1946年4月释放。出狱后到上海、南京,以“小雅出版社”的名义再版《方生未死之间》等。不久到湖南参加游击队,曾任湘中第一中队、湘中第三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建国后先后在衡阳、韶关、广州等铁路部门从事教育工作。(画面):谌震访谈录(长沙)。 (解说):谌震1941年以前曾担任南京《早报》、湖南《观察日报》、《国民日报》、九战区《阵中日报》、桂林国际新闻社和湖南衡阳《开明日报》的编辑或总编辑。1941年到永安,任刘建绪的随从秘书、《建设导报》社长、东南出版社常务董事。1945年7月12日被捕。1946年3月获释。后在福州主编过《世界语双月刊》。1948年回长沙,担任《长沙晚报》“法报”主笔。解放前夕在醴陵等地参加起义活动,曾任湘东纵队政治部主任。解放后曾任《湖南日报》编辑、《大众晚报》主笔等职。 (画面);王一帆访谈录(汕头);《永安狱中记》(载《羊枣事件》126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解说):王一帆,又名王石林,四川中江人。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7年9月出川抗日,随国民党部队在东南前线抗战三年,因为从事抗日宣传,后以“共党”嫌疑被赶出部队。1940年6月到湖南担任《力报》记者、编辑,后到桂林从事教育工作。1943年10月应谌震之邀与李品珍同到永安,担任建设导报采访部主任等职,1944年3月到漳州担任闽南新报总编辑。1945年3月返回永安,担任东南出版社第三任经理。同年7月12日被捕。1946年4月获释,7月到粤东一中学任教。1948年进入粤东游击区,担任中共潮汕地委机关报团结报副社长兼总编辑,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离休。抗战文化活动的杰出代表--羊枣
主持人:在众多革命知识分子、爱国民主人士和60余名共产党员荟萃永安,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进步文化活动的激流中,羊枣是最杰出的代表。(画面):羊枣侧面像(特写);羊枣192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时与同学的合影。(解说):1923年羊枣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33年经周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曾担任“左联”宣传部负责人。(画面):《羊枣政治军事评论选集》及其篇目。(解说):抗日战争爆发后,羊枣四处奔波,曾在上海、桂林、香港、衡阳等地从事文艺和新闻时事工作,为许多报刊撰写政治、军事评论,分析抗战形势,坚定而有效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画面):日军进攻历史影片资料。 (解说):1944年春,日军进犯湘桂,衡阳告急,羊枣精辟地分析了形势,认为日寇打通粤汉线以后,必将顾此失彼,兵力分散,东南一隅可能出现偏安局面。6月,羊枣毅然决定到福建战时省会永安开辟新的抗日宣传阵地。 (画面):战时永安省政府办公厅大门(永安文庙相片),刘建绪(相片)。 (解说):羊枣到永安后,被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聘为福建省政府参事;福建省研究院聘羊枣为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政治研究组组长。1944年7月底,羊枣又被民主报总编辑颜学回聘为该报主笔,为该报撰写社论和专论。 (画面):《民主报》刊头,羊枣论文《只有牺牲才有胜利》。 (解说):1944年8月13日,羊枣为《民主报》“每周评论”栏撰写了第一篇社论《只有牺牲才有胜利》。一方面热情赞扬衡阳军民坚守孤城45天的爱国牺牲精神之外,一方面鞭挞了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消极抵抗政策。8月20日发表了社论《普遍实现联合作战》。8月28日发表了社论《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该文讴歌了人民力量的伟大,提出了“重建我们的全民抗战问题”,他写道:“我们必须把全民抗战真正实现在全民的基础上,必须使每一个民众动员起来,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自己本身而战斗”。羊枣大胆地、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全民抗战”路线,使《民主报》的论坛耳目一新。 (画面):《民主报》社论若干。 (解说);1944年9月起,羊枣邀集了在永安的李达仁、赵家欣、叶康参、余志宏、郑书祥、谌震、谢怀丹等人组成社论编写委员会,为《民主报》撰写社论。羊枣本人自1944年7月到1945年7月被捕以前,就为《民主报》撰写论文76篇,12万字。 (画面):《国际时事研究》周刊l—39期封面及刊头标题。 (解说);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宣传阵地,羊枣提出要办《国际时事研究》周刊,并担任主编。立即得到社科所的王亚南、章振乾和省政府编译室的李由农、赵家欣、谌震、叶康参、钱念文和省政府秘书长、爱国进步人士程星龄的支持,并通过刘建绪的随从秘书谌震请刘建绪题写了刊名,避免了图书杂志审查机关找麻烦。这是羊枣善于做统战工作的一个范例。由于羊枣的周密筹划和编辑李达仁、谢怀丹的积极配合,《国际时事研究》周刊于1944年9月1日问世。第一期即刊登羊枣的两篇论文:《解放浪潮在欧洲》、《罗斯福访问夏威夷后的太平洋战场》。 (画面):《暂缺) (解说):尽管当时永安的物质条件极差,生活十分艰苦,但羊枣经常从凌晨伏案写作到夜晚。 (画面):1945年羊枣在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永安)时的合影,论文若干标题。 (解说):1944年底,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从南平迁到永安,羊枣被美国友人聘为美国新闻处顾问,为国际新闻特辑撰稿。羊枣精通英文,在美新处阅读大量英文资料,为他撰写论文提供了优越条件。他以扎实而敏锐的理论修养,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与同盟国在欧、亚、非各个战场的战略战役态势,用犀利的文笔,作出精辟的论述。 (画面):《国际时事研究》论文《战神降临敌帝国》、《返回菲律宾》、《决定意义的大海战》、《太平洋战争新局势》、《环绕世界战场》、《历史空前的攻势》、《人类命运在铸造中》标题,赵家欣主编的羊枣论文集《太平洋战争新局势》封面及羊枣自序。 (解说):羊枣撰写的一系列国际军事评论,文思敏捷,立论正确,观点鲜明,预见性强,对战争的全局和每一重大战役都能作出精辟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判断。敌对双方征战的结果,往往和他的分析相吻合。读者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清战争的现状,也可以看到战局的发展前途。 (面画);苏军攻克柏林、美苏易北河会师的影片资料;《从柏林到东京》——《最后胜利的日期》(原文特写)。(解说):羊枣1945年5月18日在《从柏林到东京》的论文中,作出了“至多三四个月,日本便可能完全崩溃”的预见。他写道:“如果苏联参战,如果美国空军对敌国本部的战略轰炸特别有效,如果我军反攻有力,在总攻发动后或甚至以前,日本都可能投降。”果如羊枣所料,这篇文章发表不到三个月,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人们无不佩服羊枣的准确预见。羊枣的老战友、文化界知名人士金仲华曾作这样的评价:“抗战八年,在出现于报章刊物上的极少数军事评论家中间,羊枣是特殊杰出的一个”, “我们应当把他的军事论文,和美国的麦克斯·威尔纳与伊利奥特少校、英国的佛勒少将与李特尔哈特上尉并列”。 (画面):羊枣的政论文章《方兴未艾的欧洲政争》、《从莫斯科看欧洲》标题。 (解说);羊枣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评论家,也是杰出的政论家。他在《国际时事研究》上发表的一系列政论文章,对当时各国所采取的政治策略的历史背景及现实需要,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教给人们“从两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对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这两个支配历史事件的基本因素,来分析欧洲和国际政治,引导读者穿过历史的迷雾,去寻求纷繁万端的世界政治军事演变的本质。指出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不可抗拒的,决定欧洲和世界的局势,主要不是哪一个强国的军事和外交行为,而是绝大多数的人民。 (画面):《国际时事研究》最后一期,6月25日特写及其他报刊刊载的羊枣论文若干标题。 (解说):《国际时事研究》周刊于1945年6月25日被迫停刊,十个月时间共出39期,每期2万多字。其中羊枣论文54篇,40余万字。除此以外,羊枣还分别为《改进》、《新福建》、《联合周报》、《民意》、《东南日报》和《民主报》等多家报刊撰写论文。据不完全统计,羊枣在永安的13个月时间里,发表论文达140多篇,70多万字。羊枣的这枝如椽大笔,为反对国际法西斯,为争取中国抗战的早日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但也因此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七月大逮捕
主持人: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前夕,1945年7月,国民党顽固派在永安制造了迫害羊枣等进步文化界人士的大逮捕事件——“羊枣事件”,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永安大狱”。顽固派特务从永安到全省各地实施大逮捕。永安城处在白色恐怖之中。这个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画面):新四军抗日历史影片资料。 (解说):1945年初,美国军队曾经打算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对日作战,希望得到有关沿海日军的情报。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的秘书谌震便将改进出版社的助理编辑周璧介绍给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处长兰德。2月下旬,周璧和未婚妻彭传玺,在省行政干部训练团的刘文铣的陪同下去浙江,找到新四军浙东纵队负责人,传达了美新处要与新四军联系的要求。浙东纵队请示党中央后答复,应由美国大使馆与延安联系。之后,刘文铣留在浙东参加了新四军。周璧、彭传玺则于5月在返回永安途中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画面):周璧访谈录(常州) (解说):周璧1943年到永安,先后在《中央日报》、《民主报》和《东南日报》副刊发表宣传抗战文章,还在其他进步报刊任记者、编辑。并协助董秋芳编《新语》。周璧于1946年3月出狱,解放初在苏州参加工作,1982年退休。 周璧并不是共产党员,被捕后在特务胁迫下交代了一些他认识的文化界人士,而国民党顽固派便把这些人作为逮捕的对象。妄图取缔永安的抗战文化活动,并企图从中挖出永安的地下共产党组织。所以,他们根本不管周璧是受美新处派遣,持的是美新处护照这一事实,也不与美新处联系,就悍然施行了大逮捕,一手制造了“永安大狱”。所以,周璧被捕成了“永安大狱”的导火线。 (画面):刘金访谈录(上海) (解说):刘金因浙江家乡沦陷,1942年流落到福建三元,第二年随省干训团迁到永安。1943年起在《民主报》副刊《新语》上发表进步文章近200篇。45年2月底随同周璧前往浙东后,留下参加新四军。此后一直在军师部队的报纸当记者、编辑,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转业到上海,历任现代文学编辑室主任、文学报总编辑、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等职。著作有《前线的故事》、《马上随笔》、《愁死岗的黄昏》、《阿Q后传》等多部。 《画面》;《中央日报》(福建永安版)社论(2篇)。 (解说):事实上,国民党顽固派早就把永安抗战文化活动视为洪水猛兽,伺机镇压。早在1945年3月13、1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福建永安版)发表的《肃清危害党国的毒菌》和《强化本党革命的壁垒》两篇社论,就已经凶相毕露地道破了他们要进行镇压的罪恶阴谋。社论诬蔑进步文化界人士“深入文化机关团体,盗用公私报纸杂志发布谬论”,叫嚣要对“潜藏在福建境内的反革命及假革命分子”“实行大刀阔斧的手段彻底对付”,为镇压抗战文化制造舆论。 (画面):“闽省文化界”《通电》。 (解说):1945年7月7日,《中央日报》以“闽省文化界”的名义泡制一份所谓130人的联名《通电》,污蔑,谩骂中国共产党和进步文化界,叫嚣要“立即赶而堵击”。目的是为他们即将施行的大逮捕又进一步制造舆论。 (画面):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大门口照片,顾祝同照片。 (解说):1945年5月,窜到福建活动的国民党少将特务俞嘉庸,秉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密旨, 于7月l1日在永安召集本省军统、中统特务头目制订抓人计划。他们首要的目标就是立即逮捕羊枣和谌震。 (画面):刘建绪签发的“逮捕令”(相片);省政府主席公馆(永安上吉山)。 (解说):1945年7月12日凌晨,特务头目俞嘉庸亲自窜到刘建绪官邸,胁迫刘建绪以“商谈公事”为由,通知羊枣、谌震到省政府开会,刘建绪迫于顾祝同的压力,只好照办。 当天上午七点多钟,省政府打电话要羊枣马上来开会。羊枣赶到省政府办公厅,见情况异常,知道事态不妙,立即打定“走”的主意。他没有拿走进门时挂在衣架上的西装,装着去解手,神态自若地走出会议厅,又走出省政府大门,奔向郊外山上,在草莽、荆棘中边走、边爬、边躲,直到深夜,才到达美国新闻处。羊枣夫人沈强当天下午就到了美新处暂避。 (画面):(暂缺) 7月12日这一天,特务搜查了羊枣和谌震的住处。一连几天搜查了东南出版社、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省政府编译室,省政府图书馆、省气象局,省行政干部训练团及东南“工合”永安事务所等单位有关人员的办公室和宿舍,翻箱倒柜,寻找共产党人的“罪证”,但一无所获。 逮捕行动由特务头目俞嘉庸坐镇指挥,省党部调查统计室主任中统特务赖文清和中统永安区区长蒋海溶带领特务抓人。军统特务头子、省政府调查统计室主任易聘珍在外地闻讯,急忙赶回永安,参与逮捕行动。 (画面):(暂缺) (解说);当特务得知羊枣躲在美新处后,他们立即武装包围美新处,逼美新处交人。美新处负责人兰德以羊枣是美新处职员为由加以拒绝。相持几天之后,顾祝同电告重庆,由外交部向美驻华大使馆交涉。这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已由支持国共联合抗日改变为“扶蒋反共”,美国大使馆以“不干涉中国内政”为借口,命令永安美新处将羊枣“引渡”给第三战区。羊枣于7月15日被投入监狱。 (画面):《羊枣事件被捕人员》表(载《永安进步文化活动陈列室资料解说词》55页)。 (解说):从7月12日开始,特务先后在永安还逮捕了王石林、易湘文、李达仁、李力行、余敦、陈耀民、姚勇来、沈嫄璋,贵畹兰、李达中、赵伯衡、董秋芳、叶康参、曾列明;在连城逮捕了毕平非、杨学修;在福安逮捕了钟尚文(骆何民);在龙岩逮捕了陈学铨、潘超;在泉州逮捕了霍劲波;在南安逮捕了林子力、游淑德;在晋江逮捕了陈伟顺;在顺昌逮捕了陈文全;在南平逮捕了刘作周。省政府秘书长程星龄被软禁,省汽车运输公司董事长江子豪被拘留。连同周璧、彭传玺,在“永安大狱”中先后被捕、被扣、被禁达31人。其中有部分为中共地下党员,有的是进步文化人士和国民政府职员,有的是青年文学爱好者。永安城朝野上下为之震动,进步人士人人自危。国民党顽固派特务企图从被捕人员的审讯中破获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但一无所获;也没有查到羊枣、谌震同新四军有任何联系的证据,他们的希望落空了。 (画面):永安上吉山省保安司令部监牢(实景或相片);1985年9月叶康参、王一帆等重游当年囚禁羊枣、叶康参、王一帆等12人的省保安司令部监牢时的合影(相片)。 (解说):羊枣被捕后,被单独关押在永安上吉山省保安司令部监牢的单房里。夜阑人静,不时传出羊枣低微而坚定的抗战歌声。羊 枣 之 死
(画面):(暂缺) (解说):1945年8月6日,羊枣、谌震等四人被押送到江西铅山,囚禁于国民党第三战区直属联络站。 (画面):羊枣翻译的《我的爸爸》手稿(《文萃》第16期,1946年1月23日);(其余暂缺) (解说):顾祝同曾以少将军衔引诱羊枣为国民党办报,要羊枣“写书悔过”,参加国民党,都被羊枣严辞拒绝。在监牢里,羊枣埋头翻译美国作家克拉伦斯·戴的长篇小说《我的爸爸》。 (画面):庆祝抗战胜利影片资料。(解说);1945年8月,历经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了,而为夺取抗战胜利而日夜呐喊的羊枣和他的战友们,却被羁押在杭州及永安地方法院看守所。人们日夜盼望的胜利到来了。然而,他们却不能为庆祝抗战胜利而欢呼,他们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欢笑。(画面):羊枣弥留之际和夫人沈强的合影;(其余暂缺) 在杭州监狱,特务对羊枣施行了惨无人道的精神折磨和肉体摧残。1945年底羊枣患了恶性疟疾,他几次要求出狱就医。从福建赶到杭州的羊枣夫人沈强,也苦求当局给羊枣治病,但都不被准许。直到1946年1月7日,羊枣舌头变大,说话困难,视力模糊,生命垂危,国民党当局才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下送羊枣去医院就诊,但羊枣已病入膏盲,回天无术了。 (画面):(暂缺) (解说):沈强陪了他四天,可是羊枣所讲的话不到20句。弥留之际,沈强问他:“是不是你翻译的书要设法出版?”他点点头; “是不是想念你的儿子朝汉?”他又点点头。朝汉是羊枣唯一的儿子,16岁时送去参加新四军。沈强说:“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把你的稿子拿回来出版,我一定把朝汉找到!”这样他才放下心来。1946年1月11日晨,也就是蒋介石在政协会上宣布释放全国政治犯的第二天,羊枣在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囚禁中,被迫害致死了。就这样,一个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一代新闻巨子、党的好儿子、中华民族的优秀战士,离开了战场,离开了我们!年仅46岁。 (画面):羊枣留给夫人沈强的遗言(记录手稿)。 (解说):羊枣死后,沈强从谌震那里得到羊枣1月3日托谌震笔录的遗言,遗言说:“我真不想死,因为有好多工作需要我做,现在我只希望你坚强的活下去。希望六妹再接再厉,为中国学术文化多尽点力。我从事著译十余年,此刻回想起来,真觉得太少。我一向集中力量做当前工作,并不曾打算先替自己留点永久的业绩,更没有想到自己就这么死了。不过总计这些年,写的东西如搜集齐全,也有四五百万字,虽说算不了什么,总是我这一生留下的足迹,希望六妹为我集辑出版,那我也就不虚此生了。”羊枣的六妹杨刚也是中共党员,从事新闻工作。 (画面);《解放日报》刊登的悼念羊枣文章剪集(相片);《解放日报》1946年1月23日特稿;《上海新闻记者为羊枣之死向国民党当局的抗议声明》(《羊枣和“永安大狱”》第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杨刚质问顾祝同公开信和顾祝同的复信(相片);《杨刚致全国新闻界同业电》(《羊枣和“永安大狱”》第5页);杨刚在羊枣墓前像(相片)。有关抗议国民党反动派要求民主自由和释放政治犯的历史影片资料。 主持人:羊枣被迫害致死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大为震惊。《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文汇报》、《时代》等报刊纷纷发表消息、评论,要求惩办非法下令逮捕羊枣的祸首,平反永安冤狱,释放同案一切人士。羊枣胞妹,《大公报》驻纽约特派记者杨刚在上海《大公报》发表了质问顾祝同的公开信。政协委员罗隆基等人当面质问蒋介石,要求释放“永安大狱”的全部政治犯。 (画面):《文萃》周刊第16期封面,目录(1946年1月24日)和同一期19页“特稿”《羊枣(杨潮)之狱》;夏衍等人的悼念文章标题。 (解说):羊枣的战友和全国知名人士夏衍、田汉、金仲华、柳亚子等纷纷发表文章痛悼羊枣,愤怒抗议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永安大狱”,揭露了国民党政治制度和特务制度的反动本质。 (画面):羊枣追悼会现场相片:郭沫若主持、参加追悼会的人士、马叙伦致悼词;杨潮烈士墓碑;陆定一挽联。 (解说);1946年5月19日,上海文化界、新闻界一千多人举行羊枣追悼会,由郭沫若主持,马叙伦、粱漱溟、许广平,金仲华、田汉、熊佛西等讲了话。参加国共谈判的中共代表陆定一送的挽联写道:新闻巨子,国际专家,落落长才惊海宇;缧绁蒙冤,囹囵殒生,重重惨痛绝人寰。这个追悼会把永安进步文化活动的斗争延伸到全国规模的斗争中去。结 束 语
(画面):《羊枣政治军事评论选集》、《羊枣和“永安大狱” 》、《新闻巨子羊枣》(福建师大图书馆流通部藏书)、《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羊枣事件》、《新文化史料》等书刊封面;《羊枣生平事略》及《后记》;杨朝汉在羊枣墓前像(相片);羊枣烈士证书(民政部1989年核发)。 (解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989年颁发的羊枣(杨潮)烈士证书说:“杨潮同志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永安大狱过去了5O年,羊枣烈士牺牲已整整50周年。现在为了缅怀这位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代新闻巨子,纪念他的光辉业绩,发扬他的革命精神,羊枣唯一的儿子杨朝汉已将其父亲的部分文稿加以整理、出版。他在回忆起1937年底,在上海,父亲把他送去新四军时,他曾稚气地问父亲,说:“爸爸,许多人都到延安去了,你怎么不去延安?”父亲平静地回答:“党还需要人留在这里工作。”那年杨朝汉才16岁。自离别以后,再也没见过父亲的杨朝汉痛心地说:“万万没有料到,抗战初期在上海的分别,竟成了我和父亲的永诀! ”杨朝汉以崇敬的心情,在1982年补写的“后记”中说:“永别了,亲爱的父亲!您那从容赴义、义无返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全家子孙后代的心中,永远活在中国革命人民的心中”! 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1945年发生在永安的大逮捕事件,国民党顽固派得意于一时,镇压了永安抗战文化活动。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是胜利了。但是历史的发展恰恰相反,永安大逮捕激发了一场超出省界、波及全国的斗争,使国民党反动派的面目更加暴露,激起了更多人们的反抗。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国民党顽固派不得不释放其他的被捕者。难友们一出狱,或参加新四军,或参加游击队,或参加地下党,或参加民主党派,或以笔代枪继续战斗。 (画面):“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会场、全体与会人员合影,部分与会当事老同志合影(相片)。 主持人;半个世纪过去了。杰出的文化战士、学者、作家卢茅居、黎烈文、王亚南、邵荃麟、董秋芳等都先后去世了,同他们一起战斗的战友们也大多离开了我们,健在的也已满头白发。但是,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时,我们不会忘记,这些革命知识分子和文化界爱国民主人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追求真理,伸张正义,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战斗,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热,甚至生命,贡献给民族解放事业。 (画面):永安新貌;《金山银水话永安》电视片资料选录。 (解说);燕江溪水,滔滔东流。永安山城,已到处是高楼大厦,观今追昔,我们无限怀念曾在永安进行过艰苦卓绝斗争的文化战线的先驱们,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的爱国热情、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精神,将激励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 1996年6月 成稿 2012年9月 修改林洪通编著:抗战省会永安,“永安大狱”中年龄最小的囚徒陈耀民
“永安大狱”中年龄最小的囚徒陈耀民
林洪通
抗战时期,在“永安大狱”事件中,陈耀民是年龄最小的囚徒,就因为写文章在报上发表,年纪轻轻,未满18岁就被国民党顽固派抓去坐牢。而又因为这一次坐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叛徒”,在福州城“万人大会”上遭批斗,戴高帽游街。林洪通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之《他们无愧为羊枣烈士的后代》
他们无愧为羊枣烈士的后代
林洪通
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的核心人物之一羊枣(杨潮)烈士的后代怎么样?这是人们所关心的事情。金秋时节,北京的阳光格外明媚。我趁在北京小住之机,于2006年10月6日到马神庙拜访了羊枣儿媳林佑和长孙杨南征。
(111)羊枣烈士的儿媳林佑(中)、长孙杨南征(左)及本文作者林洪通
他们很热情,但时间很匆促。因林佑次日一早要赴美国探亲(其长女和次子在美工作)。赴美行装尚未准备好,特别放下手中的事接待我的造访,真令我过意不去。她和杨南征邀我共进午餐,并合影留念。我翻拍了民政部颁发给他们的羊枣烈士证书照片。林佑送我一册《羊枣政治军事评论选集》和几件资料后,我便匆匆告辞。
林佑今年已83岁。是一位1939年即参加新四军,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洗礼的刚强女战士,至今仍精神矍铄,行动敏捷。她83岁高龄尚能独自一人乘坐13小时飞机赴美还满不在乎,便可知其身体的康健。
羊枣唯一的儿子杨朝汉,现名耿青。他16岁那年,即1937年年底,在上海,羊枣就委托好友钱俊瑞把他带到新四军。当年他曾稚气地问父亲:“爸爸,许多人都到延安去了,你怎么不去延安?”父亲平静地回答:“党还需要人留在这里工作。”①万万没有料到,抗战初期在上海的分别,竟成了他和父亲的永诀!
儿子不负父亲重望,第二年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在部队历任宣传股长、营教导员、文化科长、团政委、师副政委、政委等职;解放后,他先后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党委常委,科学技术部党委书记、副部长、部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党委委员、科研设计局党委书记、局长、综合计划局局长、科研生产局局长等职。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他作战勇敢,在部队政治工作上多有建树。抗战期间,他先后参加和指挥大小战斗60余次,荣立一等战功,成为新四军二师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1946年他受党的派遣,到内蒙少数民族地区组织革命武装,在国民党策动民族武装叛乱的恶劣环境中,他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在部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为党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和巩固了革命武装。
1948年,他任东北军区七纵队十九师五十五团政委时,把战时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诸兵种协同作战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合同立功运动”,并被东北军区推广,为此荣立大功一次。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役中,他和师长领导一三○师进一步运用这一经验,保证部队在整个战线上首先实现了突破。
他从50年代末期开始,从政工人员改行担任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组织领导工作,是我国航天事业早期的组织者之一。1959年春,奉周总理之命,他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党委常委、科学技术部部长等职。为了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他从头学起,在很短时间内,就由外行变成了内行。正如有领导同志所说:“他是三八式干部中知识水平较高的,较出色的一位干部。”1960年秋,在聂帅督战,他受命组织指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的发射,从押运到发射,任务异常艰巨。“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后,他继续组织科研人员,投入一系列火箭导弹的研制工作。他长期担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机关助手,始终战斗在国防科研工作第一线,作了大量的科技组织领导工作,并多次协助领导制订航天事业发展的方向、规划、技术途径,组织大型试验、大型工程和重大技术的协调工作。他还按照领导意图亲自动手起草了许多呈报中央的有关重要报告,特别是组织并拟订了航天事业的第一个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对加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正规化、科学化作出了贡献。在他积极倡导和参与下,筹建了中国宇航学会,并被选为第一任秘书长。他在科技组织管理岗位上,身体力行,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实行业务领导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周总理关于研究、设计、生产相结合,研制、生产、使用相结合的科研工作方针,作出了优异的成绩。
(35)④1983年出版的《羊枣政治军事评论选集》封面④
然而,在“文革”中,他却遭受到严重的政治迫害,批斗百余次,被打掉六颗牙。“九.一三”事件后他被解放出来,仍孜孜不倦地工作。他于1981年调任中国科协咨询工作部部长。因工作过于繁忙,积劳成疾,不久,癌症复发。因他对父亲的感情极为深厚,一心梦想搜集父亲遗著,这时他才开始整理父亲文稿。他在病榻上编辑了一本《羊枣政治军事评论选集》,收集羊枣论文32篇,28万字,由周扬、钱俊瑞撰写序言。他在该文集《后记》中写道:“永别了,亲爱的父亲!您那从容赴义、义无返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全家子孙后代的心中,永远活在中国革命人民的心中!”②该书1983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可惜,他未及看到出版发行,便于1983年4月溘然长逝,终年62岁。他无愧为羊枣烈士的后代。
羊枣的长孙杨南征,现年57岁,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工商管理博士,沃尔吉明(北京)技术开发院创始人、执行董事、技术总监。他1968年入伍,从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副营级参谋、作战副处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直至军事科学院研究员。80年代初,他在全军率先引进计算机作战模拟技术,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并多次立功,成为中国作战模拟技术开发应用的领先者。杨南征自1980年以来不断搜集、整理国外兵棋资料,陆续发表《智能军队》、《兵与棋》、《虚拟演兵》等专著和专论,成为中国兵棋研究第一人。1993年退伍后,杨南征应用兵棋技术建立“虚拟军事学院”,“从玩电子游戏的孩子里培养中国的下一代将军”,1994年就独立设计、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款原创战争游戏软件《神鹰突击队》,因此又被誉为“中国军事游戏第一人”。
兵棋技术的用途之一是对战争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我不知道这是否巧合,羊枣的多数军事论文也是对当时的战局进行预测。杨南征认为,这是他祖父、父亲注入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这种潜意识的遗传似无所不在。例如,杨南征的女儿叫杨羊(纪念羊枣之意),也从事软件行业。杨南征强调:羊枣当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局势发展的预测之所以那么准确,就是因为羊枣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又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其中在永安美国新闻处时所获资料尤为重要。因此他对羊枣在永安撰写的140多篇二战预测性论文怀有强烈的研究欲望,准备将其逐一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结局相对照,并用他的兵棋推演进行研究,探索战争预测的深层规律。
杨南征有感于我们为他提供了较全的《羊枣在永安发表的论文目录》,于2006年10月13日给我发来电子邮件说:“谢谢您发来的羊枣论文目录。令人惊讶,竟有142篇之多!这件工作是我父亲毕生梦想做而没有做成,应当由羊枣第三代来完成的。未曾想在他去世23年后,我们看到了永安的这一部分完整的论文目录。这是羊枣最成熟和最主要的学术成果。为此,我们全家非常感谢您与您的同志们做的大量工作。并希望在您的帮助下,能早日见到这些论文。”
现在,羊枣的第三、四代致力于继承先辈的理想,正在作出可喜的贡献。这四代人均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这样的家庭并不多见,使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和钦佩。而他们对永安人民、永安市委和我们党史工作者也有深厚的感情。10年前,为了纪念羊枣牺牲50周年,我们在《永安党史资料》上出了一期专刊,刊登了我省新闻界知名人士黄明、赵家欣等同志关于纪念羊枣的6篇文章,该刊寄给林佑后,她于1996年4月28日给我们寄来了热情洋溢的来信函:“收到贵室编的《永安党史资料》第155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先辈革命精神》专刊,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潮烈士的后代,以无限感激的心情,向永安市委领导,向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全体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这份文件反映了永安市委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狠抓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具体活动之一,体现了永安市委正确地贯彻了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正确地领导了永安市人民的政治、经济建设。羊枣同志仅仅是革命烈士之一,但用这一事实弘扬先辈革命精神,十分重要而紧迫。在今天市场上的报刊杂志中,这种充满为革命无私奉献精神的革命事例太少了。我带领杨潮烈士的儿孙们,认真学习了这份文件,并用文件中很多与杨潮同志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撰写的文章,激励今天正在成长的青年,期待着他们以烈士为榜样,建设我们的祖国。”
我们作为永安人,有感于永安这座小小山城,曾经涌现出一代革命的文人志士,有过如此傲人的文化业绩,当引为自豪。我想这对于永安的年青一代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前不久,我的一位宁化县朋友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看了我发给他的有关材料后,来信说:“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您在信件中介绍一位革命老前辈或是叙述革命年代的一些事件的时候,我总是能够获得一段时间内心的平静和思想的放松,让我从心灵上暂时离开了目前这个物欲横流、缺少精神寄托的社会。”这也许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意义所在吧。
(2006年10月初稿,2012年10日修改)
(原载《炎黄纵横》月刊2007年第2期)注:①、②《羊枣政治军事评论先集》371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抗战时期著名的军事、政治评论家杨潮(羊枣)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驰名中外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
曾经准确预言日本投降结局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主编羊枣(中共地下党员)
抗战时期驰名中外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
林 洪 通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周年了。然而现在的青年一代很少人知道,60多年前在福建中部一个小小山城永安,曾经出现过一家驰名中外的评论国际时事的刊物--《国际时事研究》周刊。
《国际时事研究》周刊是抗战时期由中共地下党员在战时福建省会永安创办的一份以评论国际时事和军事动向为主的政治性刊物。1944年9月1日创刊,为16开12版,每周一期,每期2万多字;1945年6月25日永安大逮捕前夕被迫停刊,共出39期。
《国际时事研究》周刊由羊枣(中共地下党员)主编,李达仁(中共地下党员)、谢怀丹(中共地下党员)为编辑。
羊枣1944年6月经金仲华介绍,由谌震(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的随从秘书)向刘建绪推荐,得刘同意即来到福建战时省会永安,被聘为省政府参事、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政治组组长。羊枣来到永安后,8月间即为《民主报》撰写“每周评论”,之后被聘为《民主报》主笔。
(109)《国际时事研究》周刊第35期封面
(108)《国际时事研究》周刊第1期封面
这时,羊枣以独当大任的魄力提出建议,要出一种国际时事刊物,定名为《国际时事研究》。当时社科所所长王亚南、研究员章振乾等人都极力支持。李达仁和谢怀丹是社科所的助理研究员,就参加了编辑工作。但要出刊物不用官方名义难于生存,还必须请省政府支持,于是羊枣即与省政府秘书处编辑室的进步文化人士李由农、赵家欣、谌震、叶康参、董秋芳、钱念文等人商量,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并很快得到省政府秘书长、爱国民主人士程星龄的支持和省主席刘建绪的同意,并通过谌震请刘建绪题写了刊名,即以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和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名义共同编印。这是羊枣善于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范例。这样就避免了图书审查机关找麻烦。由于羊枣的周密筹划和辛勤写作,李达仁、谢怀丹的积极配合,稿子很快发到省政府印刷所排印,一份16开12版的《国际时事研究》即于9月1日正式出刊。第1期刊登了羊枣的两篇论文:《解放浪潮在欧洲》、《罗斯福访问夏威夷后的太平洋战场》和羊枣画的《法国战场图》及《世界大事记》。此后羊枣每期都撰写1至2篇论文刊登。虽当时永安的物质条件很差,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在为《民主报》撰写社论的同时,为了使周刊不脱期,几乎每天都秉灯达旦,日出万言。连那些精心绘制的战地形势图,也是出自羊枣手笔。他工作态度十分认真,原稿总是用毛笔写得清清楚楚送去排印。还亲自到省政府印刷所去校对清样,真是一丝不苟。李达仁则在每期的刊物上翻译发表1—2篇介绍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情况的文章。如译自美国《时代杂志》的《狄托其人与狄托其事》是最早介绍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和游击队反对法西斯的文章。当时中央社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谢怀丹收集资料,每期编辑约1800字的《世界大事记》登在12版上。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编年史料,取舍严谨,编辑独出心栽,极有参考价值。
《国际时事研究》周刊所报道的新闻时事快捷及时,材料新颖,特别是羊枣的文章,最受读者欢迎。因此该刊成为当时最为注目的权威性读物。该刊由东南出版社总经销,行销我国东南各省,后来还通过美国新闻处发往国外。
1944年底,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从南平迁往永安,羊枣被聘为顾问。羊枣精通英文。他每天在美国新闻处阅读彭世祯处转来的大量英文资料,为他撰写论文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他以高度的社科理论修养,分析轴心国和同盟国敌我双方在欧、亚各个战场的战略战役态势,用犀利的文笔,作出精辟的论述。文章立论正确、观点鲜明,预见性强。读者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清战争的现状,也看到战局的发展前途。他所写的《战神降临敌帝国》、《返回菲律宾》、《决定意义的大海战》、《太平洋战争新局势》、《环绕世界战场》、《历史空前的攻势》、《人类命运在铸造中》、《从柏林到东京》等一系列论文,对战争的全局和每一重大战役都能作出精辟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判断,对战争双方的历史和现状都有深刻的研究,对战略战术有丰富的知识,对战斗双方的历史地理和指挥人员的性格特点也了如指掌。因而敌对双方战斗的结果往往恰如他所分析。例如,1945年5月21日在《国际时事研究》第35期上发表的《从柏林到东京》一文中,在详细地、科学地计算了美国和苏联军队东调所需的船只、车辆的数量和时间的基础上,预测了对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时间,写道:“如果苏联参战,如果美国空军对敌国本部的战略轰炸特别有效,如果我军反攻有力,在总攻发动后或甚至以前,日本都可能投降。”果如羊枣所料,这篇文章发表不到三个月,日本即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110)1945年5月18日羊枣论文《从柏林到东京》的末尾部分,预料日本即将投降。果如羊枣所料。
金仲华在1946年2月16日出版的《世界知识》第十三卷第四期上发表的一篇《悼军事评论家羊枣》的文章中,曾作这样的评价:
“抗战八年间,在出现报章刊物上的极少数军事评论家的中间,羊枣是特殊杰出的一个。他的冷静判断,他的明快的文笔,使他对于每一次军事局势的发展,无论是国内的或世界的,都能作出非常详尽而深刻的分析。我们应当把他的军事论文,和美国的麦克斯·威尔纳与伊利奥特少校、英国的佛勒少将与李特尔哈特上尉并列。”
羊枣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评论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政论家。他在《国际时事研究》上发表的《方兴未艾的欧洲政争》、《欧洲现实政治与美国》、《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从莫斯科看欧洲》、《歧路上的法兰西》、《德意志的悲剧》、《欧洲的现实问题》、《解放欧洲问题的关键》等一系列论文,对当时各国所采取的政治策略的历史背景及现实需要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教给人们“从两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对立”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内在矛盾”这两个支配历史事件的基本因素去分析欧洲和国际政治,引导读者穿过历史的迷雾,去洞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45年这27年间欧洲错综复杂的历史,去寻求纷繁万端的世界政治军事演变的本质。指出了人类历史进程是不可抗拒的,决定欧洲和世界局势主要不是哪一个强国的军事和外交行为,而是绝大多数的人民;指出民主、民族解放必然胜利的前途。例如,在《欧洲现实政治与英国》一文中,对南斯拉夫问题的论述中说:“……在南斯拉夫境内却勃起了那个真正与法西斯侵略者抗战的狄托和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与人民解放军。”“南斯拉夫十分之九的土地,是由南国人民自己解放的,而南国的解放军更与苏军并肩北进,协助进行匈牙利与奥地利的解放。”鼓舞人们抗击法西斯和求解放的信心。
《国际时事研究》从创刊到停刊的十个月时间里,刊登了羊枣的军事、政治评论文章54篇,40余万字。李达仁撰写的论文和译文30多篇,周国钧的译文20多篇,还有郑庭椿、叶章敏(即叶康参)、彭世祯、陈美柏、彭亮材、谢怀丹、朱绍仪、叶公胤、美辛等人的部分译文和论文。39期刊物共达80多万字。
《国际时事研究》周刊虽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但也受到极少数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1945年7月,在永安发生了一起以迫害进步文化人士为主要目标的大逮捕事件——“羊枣事件”,国民党特务逮捕了羊枣、李达仁,《国际时事研究》周刊即被扼杀。
(2005年7月于永安,2012年7月修订)
(原载《福建新闻史料》1993年12期)
参考资料:
《国际时事研究》1-39期(笔者在任中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期间,曾组织力量前往各地征集这一刊物。后来终于从福建省图书馆、建瓯县图书馆、福建师大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几个图书馆征集凑齐了一套《国际时事研究》周刊。任远:《羊枣与〈国际时事研究〉》。 《羊枣事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羊枣政治军事评论选集》-新华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著名的军事、政治评论家杨潮(羊枣)(2)
附录1:羊枣在永安发表的论文目录
空军战略的发展 《改进》3卷12期
联合作战在太平洋 《改进》9卷5期
解放浪潮在欧洲 《国际时事研究》第1期
罗斯福访问夏威夷后的太平洋战场 《国际时事研究》第1期
震撼欧洲的一周间 《国际时事研究》第2期
德军失败的原因 《国际时事研究》第2期
倔强的波兰人 《国际时事研究》第2期
芬兰终于明白了 《国际时事研究》第2期
德国现在会投降吗 《国际时事研究》第3期
箭在弦上的太平洋新攻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3期
战栗新攻势前的敌国 《国际时事研究》第4期
两次魁北克会议 《国际时事研究》第4期
粉碎敌寇的救命攻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5期
锁钥地带的鏖战 《国际时事研究》第5期
洲还有艰苦的斗争 《国际时事研究》第6期
英国与太平洋战争 《国际时事研究》第6期
战神降临敌帝国 《国际时事研究》第7期
打开欧洲新局面的新莫斯科会议 《国际时事研究》第7期
返回菲律宾 《国际时事研究》第8期
东线攻势在展开 《国际时事研究》第8期
怎样突破西墙 《国际时事研究》第8期
白热化的美国大选 《国际时事研究》第8期
决定意义的大海战 《国际时事研究》第9期
酝酿中的欧战新局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9期
太平洋战争新局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10期
亟待打开的欧洲战局 《国际时事研究》第11期
冬季攻势在西线 《国际时事研究》第12期
争夺日本的大战开始 《国际时事研究》第13期
莱茵河上的守望 《国际时事研究》第13期
方兴未艾的欧洲政争 《国际时事研究》第14期
环绕世界战场 《国际时事研究》第14期
三年的太平洋大战 《国际时事研究》第14期
欧洲现实政治与英国 《国际时事研究》第15、16期连载
岁暮年头看战局 《国际时事研究》第16期
战略战术在欧洲 《国际时事研究》第17期
展望太平洋战场 《国际时事研究》第18期
历史的报复 《国际时事研究》第19期
希特勒的决死挣扎 《国际时事研究》第19期
历史空前的攻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20期
从菲律宾到缅甸 《国际时事研究》第20期
从维斯杜拉到奥德河 《国际时事研究》第21期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论美国的欧洲政策 《国际时事研究》第22期
伟大胜利与伟大前途 《国际时事研究》第23期
对敌国心脏的攻势 《国际时事研究》第24期
最后胜利的保证 《国际时事研究》第24期
促进新时代的宪章
——论克里米亚会议的成就 《国际时事研究》第25期
歧路上的法兰西 《国际时事研究》第26期
东西并进的压迫 《国际时事研究》第27期
清算幻想 加紧努力 《国际时事研究》第27期
从莫斯科看欧洲 《国际时事研究》第28、29期连载
会师东京迈进 《国际时事研究》第31期
最后的总攻 《国际时事研究》第32期
人类命运在铸造中 《国际时事研究》第33期
德意志的悲剧 《国际时事研究》第34期
从柏林到东京 《国际时事研究》第35期
黎明的欧洲 《国际时事研究》第36—39期连载
为了祖国的光荣 《联合周报》第1卷
敌国阁潮的前因后果 《联合周报》第1卷
从史达林格勒到柏林 《联合周报》第23期
鸟瞰世界战局 《新福建》第5卷第6期
敌寇的企图 《新福建》第6卷第1期
巴黎的解放 《新福建》第6卷第2期
东线的伟大胜利 《民意》第1卷第2期
欧洲的现实问题 《东南日报》1945年6月
只有牺牲才有胜利 《民主报》1944年8月13日
普遍实现联合作战 《民主报》1944年8月20日
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 《民主报》1944年8月28日
法国的内地军 《民主报》1944年8月29日
泛论浙局 《民主报》1944年9月2日
法北之战及其以后 《民主报》1944年9月5日
滇缅战争 《民主报》1944年9月10日
剧变中的欧洲战局 《民主报》1944年9月11日
如何加强军队战斗力量 《民主报》1944年9月12日
从魁北克会议看日寇的命运 《民主报》1944年9月13日
太平洋新攻势 《民主报》1944年9月18日
西欧的决定战役 《民主报》1944年9月20日
统一团结——粉碎敌人的攻势 《民主报》1944年9月24日
从强森谈话说起 《民主报》1944年9月27日
巴尔干解放战 《民主报》1944年9月30日
请英国考虑一下 《民主报》1944年10月2日
欧战现势 《民主报》1944年10月7日
还须千百倍的努力 《民主报》1944年10月8日
猛炸硫、台的意义 《民主报》1944年10月14日
莫斯科会议的任务 《民主报》1944年10月17日
加紧努力、刻苦奋斗 《民主报》1944年10月22日
向东普鲁士进军 《民主报》1944年10月26日
敌寇海军冒险出战 《民主报》1944年10月27日
意大利的新生 《民主报》1944年10月28日
匈牙利之战 《民主报》1944年11月4日
泛论滇缅军事 《民主报》1944年11月6日
德国的亡命挣扎 《民主报》1944年11月16日
西线新攻势 《民主报》1944年11月25日
对日空中攻势展开 《民主报》1944年12月2日
意大利的政潮 《民主报》1944年12月6日
太平洋战争三周年 《民主报》1944年12月8日
迅速解决希腊内争 《民主报》1944年12月15日
菲战新阶段开始 《民主报》1944年12月18日
论法苏同盟与互助条约 《民主报》1944年12月22日
论西欧集团 《民主报》1944年12月24日
菲战结束的开始 《民主报》1945年1月10日
空前的渡海远征 《民主报》1945年 1月13日
决定的一周 《民主报》1945年1月20日
苏军入德与亚洲战局 《民主报》1945年1月23日
论苏军的胜利 《民主报》1945年1月26日
欧战结束在望 《民主报》1945年2月1日
伟大的胜利 《民主报》1945年2月7日
最后阶段的前夕 《民主报》1945年2月10日
论准备反攻 《民主报》1945年2月13日
克里米亚会议之成就 《民主报》1945年2月15日
美海军突攻东京(社论一) 《民主报》1945年2月17日
太平洋上的联合作战(社论二) 《民主报》1945年2月17日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民主报》1945年2月25日
土耳其向轴心国宣战 《民主报》1945年2月26日
东西协同的攻势 《民主报》1945年3月3日
西线新攻势的首次大捷 《民主报》1945年3月9日
美军登陆日本前夕 《民主报》1945年3月23日
最后决战前的欧洲战局 《民主报》1945年3月26日
美军登陆硫球的意义 《民主报》1945年3月27日
再论欧洲战局 《民主报》1945年3月30日
论德国的“地下抵抗” 《民主报》1945年4月6日
准备配合苏军作战 《民主报》1945年4月10日
论硫球战役的意义 《民主报》1945年4月17日
论豫鄂之战 《民主报》1945年4月21日
德境战局展望 《民主报》1945年4月26日
纳粹帮匪的最后一计 《民主报》1945年4月30日
伟大的胜利 《民主报》1945年5月5日
从德国无条件投降看太平洋战争 《民主报》1945年5月8日
管制德国与消灭法西斯毒菌 《民主报》1945年5月9日
湘西之战与敌寇企图 《民主报》1945年5月12日
论义北事件 《民主报》1945年5月21日
法国与叙、黎之争 《民主报》1945年5月24日
审判贝当 《民主报》1945年5月29日
论表决程序 《民主报》1945年5月31日
纵谈我国战局 《民主报》1945年6月4日
提前举行五强会议 《民主报》1945年6月8日
美印僵局展望 《民主报》1945年6月19日
旧金山会议的成就 《民主报》1945年6月26日
日本颤栗了 《民主报》1945年6月27日
英国的竞选 《民主报》1945年7月4日
今日之苏联 《民主报》1945年7月9日
羊枣儿子耿青的书画
林洪通编著:抗战时期著名的军事、政治评论家杨潮(羊枣)
(111)羊枣烈士的儿媳林佑(中)、长孙杨南征(左)及本文作者林洪通
抗战时期著名的军事、政治评论家杨潮(羊枣)
林洪通
(35)③中共地下党员羊枣(杨潮)③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没有忘记,一位驰誉新闻战线的巨子、著名的新闻时事、军事、政治评论家、共产党员杨潮(羊枣),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1945年7月,在福建战时省会永安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入狱,1946年1月囚死于杭州狱中。一代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为宣传反法西斯斗争作出重大贡献的新闻巨子,却牺牲在国民党顽固派的屠刀之下,这充分暴露了国民党顽固派迫害革命知识分子、摧残人生自由和进步文化的罪恶行径。
杨潮,原名杨廉政,字九寰,笔名羊枣、朝水、洋潮、易卓、潮声、杨丹荪。他1900年5月8日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一个封建大家庭。父亲杨会康为清末举人。在17位兄弟姐妹中,杨潮排行第四。杨潮少年读私塾,14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杨潮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洪流中,当年被清华学校开除,因此受到父亲训斥。但经过“五四”运动锻炼洗礼的杨潮,更加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目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家的日益衰败,他认定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改名为杨九寰,考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1921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杨潮也转入交通大学机械系就读,与陆定一同学。1923年杨潮以全系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后任职于上海“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考工科。由于杨潮对音乐和戏剧有爱好,因而曾业余从事“明月歌舞社”活动。1926年,杨潮加入了有志于电影事业的同仁组织“俭德会”,在上海闸北经营“百星电影院”,与外国资本在租界的“大光明”等电影院竞争。他1930年又在汉口开办“百星”影院,但因得罪当地流氓,影院被捣毁,损失惨重。不久上海影院亦被外国资本挤垮,“俭德会”影业全部破产,债台高筑。1932年,为清偿债务,杨潮向其父亲求援,遭到拒绝。自此,杨潮与他的封建家庭断绝了关系。
1946年5月19日,上海文化界、新闻来举行羊枣追悼会,郭沫若主持。
1932年,遭到了现实生活沉重打击的杨潮,处在苦闷、彷徨之中,产生了探索新道路的念头。这时,杨潮的六妹杨刚从北京来到上海。杨刚是1930年在燕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是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在杨刚的帮助下,杨潮明白了实业救国的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救中国。从此,他为追求真理,勤奋攻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大量马列主义著作,不倦地追求真理,逐步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并终于抛弃了民主个人主义的立场,坚信马列主义,决心走向革命。
1933年,在上海的白色恐怖环境中,杨潮结识了一些共产党员和进步作家。年初,由周扬介绍,杨潮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在坚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同时,开始从事党的秘密活动。下半年,经周扬介绍,杨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羊枣烈士证书4
1934年,杨潮担任“左联”宣传干事,并参加了“文艺理论研究委员会”。他在“左联”报刊和陈望道主编的《太白》半月刊、《申报》副刊《自由谈》、《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等报刊发表杂文和科学小品,并以杨丹荪的笔名翻译出版了《今日之苏联国》一书,全面介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9月,又在《文学新地》创刊号上发表译作《马克思论文艺》。这年秋天,杨潮担任了“左联”宣传部负责人。他曾与鲁迅有过两次书信往来(见《鲁迅日记》),将自己有关文艺理论方面的译作请教鲁迅先生。
1935年,杨潮辞去上海铁路局的职务,到了桂林,在陈望道主持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撰写了《现阶段学生运动的检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等文,发表在桂林《月牙》杂志。1936年6月,广西师专停课,杨潮回到上海,在塔斯社上海分社任翻译。根据抗日救亡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杨潮开始转而研究新闻时事,撰写军事评论和政治论文。1938年上海沦陷,他仍坚守在上海“孤岛”租界,为报刊撰写社论、专论,分析抗战形势,鼓舞民众必胜的信心。
(35)⑥陆定一同志吊唁羊枣的挽联⑥
1939年底,杨潮离开上海到香港,在金仲华主编的《星岛日报》任军事记者。这时开始用“军事记者羊枣”笔名撰写论文。在香港的两年间,羊枣在《星岛日报》、《世界知识》、《华商报》等报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军事评论及译文。这些文章内容翔实,笔调明快,立论有据,见解独到,常能作出准确判断,击中敌人要害,给南方诸省和海外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期间,羊枣还参与了范长江等人发起组织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并在其附设的青年新闻学院授课;1940年,羊枣担任国际新闻社编委,为该社撰写了许多专论。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经党组织营救,一批进步作家撤到内地,羊枣也到达桂林,撰写出版了《太平洋的暴风雨》一书。1942年4月,经国际新闻社介绍,到湖南衡阳主编《大刚报》。本来奄奄一息的《大刚报》,经羊枣主持笔政数月,即以内容进步、消息迅速而受到读者欢迎,日销万份。1943年6月,因《大刚报》坚持不载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充斥反共叫嚣的电讯,羊枣受到特务迫害,不久被解聘。此后的一年时间,他作为自由撰稿人在《力报》等报刊继续发表军事评论。
1944年春,日军准备进犯湘桂,在衡阳的多数进步文化工作者准备西撤。羊枣精辟地分析了形势,认为日寇打通湘桂、粤汉铁路以后,将顾此失彼,兵力分散,东南一隅可能出现偏安局面。他决定到东南一带开辟抗日宣传阵地。
1944年6月,经金仲华介绍,通过谌震向福建省国民政府主席刘建绪推荐,羊枣即受聘来到福建战时省会永安。
这时的永安,由于福建省会内迁已六年,有大批革命知识分子、身份隐蔽的中共地下党员、爱国民主人士汇集于此,开展了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进步文化活动,永安也因而成了抗战时期我国东南一带的抗战文化名城。
羊枣到永安后,刘建绪优礼相待,聘为福建省政府参事、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政治研究组组长。7月底8月初,又被永安的一家进步报纸《民主报》的总编辑颜学回(国民党内坚持抗日爱国的左派人士)聘为该报主笔,为该报撰写社论和专论。8月13日羊枣在《民主报》“每周评论”栏发表了他到永安以后撰写的第一篇署名论文《只有牺牲才有胜利》,文章除热情地赞扬衡阳军民坚守孤城45天的爱国牺牲精神之外,也鞭挞了因国民党最高当局消极抗战而造成被动挨打的惨败。该文还以“每条河都有苏联人的血”为小标题,热情赞扬苏联军民的牺牲精神。8月20日发表了《普遍实现联合作战》,8月28日发表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的署名文章,讴歌了人民力量的伟大,提出“重建我们的全民抗战问题”。他写道:
“如所周知,我们的抗战是全民抗战。如果我们要克服我们一切物质的不利点,我们就必须把我们的本质的最大有利点彻底发挥与利用;换言之,即我们必须把全民抗战真正实现在全民的基础上,必须使每一个民众动员起来,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自己本身而战斗……。一切善恶都是相对的,但人的行为却也有一个最后的衡量:它是否为了大多数人民,为了人类整个的利益。同时也只有真正为人民的利益的行为,才必然得到最后的成功。”
参加羊枣追悼会的文化界、新闻界人士
马叙伦先生在羊枣追悼会上致悼词
这些观点出现在国统区的《民主报》的报端,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全民抗战”的主张。羊枣除先后在《民主报》发表9篇署名文章之外,还撰写了大量未署名的社论。羊枣十分重视和善于利用《民主报》这块阵地。为了赶写每天的社论(该报每天发一社论,有时一天发两篇),自1944年9月起,羊枣邀集了在永安的进步文化人士李达仁、赵家欣、叶康参、余志宏、谢怀丹、李由农、郑书祥、谌震等人组成社论撰写委员会。[笔者在主持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其间,曾于1992年9月,邀请当年与羊枣共事的李品珍(即李达仁)、赵家欣以及王一帆等三位老同志汇聚永安,为时7天,阅读、研究、辨认我们所征集到的360多篇《民主报》社论究竟出自谁的手笔。主要目的是确认羊枣写的文章究竟有几篇。他们根据当年羊枣的写作风格,笔锋所向,加之细致的回忆和研究,然后才郑重地审慎地确定出自羊枣手笔的社论。他们在确认证实出自羊枣手笔的每一篇文章后,均一一签名在案,以示负责。这样我们才敢于向世人公布羊枣在永安撰写文章的数量和篇目。]据不完全统计,自1944年至1945年6月底羊枣被捕前,羊枣在该报发表的社论、专论(包括署名)就有76篇,12万字。如《法国的内地军》、《太平洋新攻势》、《巴尔干解放战》、《莫斯科会议的任务》、《意大利的新生》、《论西欧集团》、《论苏军的胜利》、《伟大的胜利》、《最后决战前的欧洲战局》、《纵谈我国战局》、《日本颤栗了》、《今日之苏联》等文均出自羊枣手笔。这批社论的发表,不但在国统区的报刊上独树一帜,而且刷新了《民主报》的论坛。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宣传阵地,羊枣以独当大任的魄力提出建议,要出一种国际时事刊物,定名为《国际时事研究》。此议立即得到省社科所所长王亚南和研究员章振乾、省政府秘书长、爱国进步人士程星龄的支持。并请省政府主席刘建绪题写了刊名,使刊物顺利出版发行。《国际时事研究》是羊枣在永安全力主编的一个刊物。于1944年9月1日创刊,到1945年6月25日止,共出了39期,每期2万多字,其中二分之一的篇幅是羊枣的论著。(中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征集到的完整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是从福建省图书馆、建瓯县图书馆、福建师大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几个图书馆征集凑齐的一套刊物,因为没有一个图书馆有成套无缺的《国际时事研究》周刊)。尽管当时永安的物质条件很差,生活十分艰苦,但羊枣为了使刊物不脱期,每每秉烛达旦,日出万言。连那些精心绘制的战地形势图,也出自羊枣手笔。他工作态度十分认真,原稿总是用毛笔写得清清楚楚才送去排印,真是一丝不苟。《国际时事研究》周刊自创刊到被迫停刊的十个月时间里,羊枣共发表了54篇文章,40余万字。这些文章大体可分为军事评论和政论两大类。
羊枣弥留之际与夫人沈强合影
1944年底,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从南平迁往永安,羊枣被聘为美新处顾问,为国际新闻特辑撰稿。羊枣精通英文,他每天在美新处阅读大量的英文资料,为他撰写论文提供了优越条件。他以娴熟的军事政治理论修养,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和同盟国敌我双方在欧、亚各个战场的战略战役态势,用犀利的文笔,作出精辟的论述。文章思路敏捷,立论正确,观点鲜明,预见性强。读者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清战争的现状,也看到战局的发展前途。他所写的《战神降临敌帝国》、《返回菲律宾》、《决定意义的大海战》、《太平洋战争新局势》、《环绕世界战场》、《历史空前的攻势》、《人类命运在铸造中》、《从柏林到东京》等一系列军事论文,对战争的全局和每一重大战役都能作出精辟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判断。羊枣对战争双方的历史和现状都有深刻的研究,对战略战术有丰富的知识,因而敌对双方战斗的结果往往恰如他所分析。例如,1945年5月21日在《国际时事研究》第35期发表的《从柏林到东京》一文中,在详细地、科学地计算了美国和苏联军队东调所需的船只、车辆的数量和时间的基础上,预测了对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时间,写道:
“如果苏联参战,如果美空军对敌国本部的战略轰炸特别有效,如果我军反攻有力,在总攻发动后或甚至以前,日本都可能投降。”
果如羊枣所料,这篇文章发表不到三个月,日本即宣布无条件投降了。羊枣的军事论文,在战时是战斗的武器,在战后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有学术价值的论著。
羊枣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评论家,也是杰出的政论家。他在《国际时事研究》上发表的《方兴未艾的欧洲政争》、《欧洲现实政治与英国》、《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从莫斯科看欧洲》、《歧路上的法兰西》、《德意志的悲剧》、《解决欧洲问题的关键》等一系列论文,对当时各国所采取的政治策略的历史背景及现实需要,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教给人们“从两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对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这两个支配历史事件的基本因素去分析欧洲和国际政治,引导读者穿过历史的迷雾,去寻求纷繁万端的世界政治军事演变的本质。指出了人类历史进程是不可抗拒的,决定欧洲和世界局势主要不是哪一个强国的军事和外交行为,而是绝大多数的人民;指出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前途。从而,鼓舞人们抗击法西斯侵略和拯救民族危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国际时事研究》周刊成为当时我国东南地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重要刊物,给东南各地的读者和海外读者留下深远的影响。
羊枣在永安的13个月时间里,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工作。他一面广交各界进步人士,热情帮助青年,举办时事讲座,一面搞译著、写评论,献身抗战进步文化事业。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他在永安撰写发表的文章共达140多篇,七八十万字。羊枣的一枝如椽大笔,为反对国际法西斯,为争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受到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极端仇视。
正当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1945年7月,极少数国民党顽固派在永安制造了一起以迫害羊枣等进步文化人士为主要对象的永安大逮捕事件。羊枣于7月15日被顽固派特务逮捕。在一个月中,特务在永安和福建各地逮捕了29人,拘留和软禁各1人。这一事件就是震惊中外的“羊枣事件”。亦称“永安大狱” 。
羊枣被捕后,先囚禁于永安上吉山的福建省保安司令部监狱。8月6日被解往江西铅山,囚于国民党第三战区直属联络站。抗战胜利后转羁杭州。他在狱中同顽固派特务进行坚决斗争,大义凛然,还翻译了美国作家克拉伦斯·戴的长篇小说《我的爸爸》。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以少将军衔待遇引诱羊枣为他们办报,要他写“悔过书”,“参加国民党”。羊枣不屈于威胁利诱,严辞拒绝。由于精神的折磨和肉体的摧残,羊枣终于在1946年1月11日被虐死于杭州狱中,时年46岁。
羊枣之死引起全国新闻界、文化界的极大愤慨。上海记者金仲华等61人发表抗议声明,谴责国民党顽固派暴行,要求释放福建全部被捕人员。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和大量通讯及悼念文章。美国新闻界24位著名人士、加拿大群众团体和华人团体致电国民党政府或发表声明,对羊枣之死表示强烈抗议。1946年5月19日,上海各界人士一千多人由郭沫若主持举行羊枣追悼会,马叙伦、许广平、田汉等讲了话。在众多挽联中,陆定一送的挽联写道:“新闻巨子,国际专家,落落长才惊海宇;缧绁蒙冤,囹圄殒生,重重惨痛绝人寰”。
羊枣在永安走完了他一生中事业最为执著、战绩最为辉煌的一程。他是新闻战线的杰出代表。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不畏权势,不受利诱,直至献出生命,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羊枣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为后人所缅怀。
(35)⑦羊枣之子杨朝汉在羊枣墓前⑦
羊枣唯一的儿子杨朝汉1982年在整理他父亲的简略传记时,回忆到1937年底在上海,父亲把他送去新四军时曾稚气地问父亲:“爸爸,许多人都到延安去了,你怎么不去延安?” 父亲平静地回答:“党还需要人留在这里工作。” 那年杨朝汉才16岁。自离别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父亲的杨朝汉在《后记》中痛心地写道:“万万没有料到,抗战初期在上海的分别,竟成了我和父亲的永诀!” “永别了,亲爱的父亲!您那从容赴义,义无反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子孙后代的心中,永远活在中国革命人民的心中。”
(2005年7月于永安,2012年7月修订)
(原载《大江南北》月刊2008年第9期)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史话》连载
复制给您的好友分享:http://bbs.yawin.cn/t981471_1.html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的领军人物—黎烈文
04、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左)通过石峰村籍记者管其乾将他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转交石峰村两委(赖晓斌 摄影)
1、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林洪通同志退休后编著的《永安抗战文化史话》于2013年10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管其乾 摄影)
林洪通编著:永安抗战文化的领军人物—黎烈文
1933年1月30日,黎烈文主编的《申报·自由谈》发表的鲁迅杂文(网络资料)
[摘要]鲁迅原来对《自由谈》是不屑一顾的。为《自由谈》撰文,是黎烈文托郁达夫向鲁迅邀请的结果。“他才从法国回来,人地生疏,怕一时集不起稿子,要我去投几回稿。我就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
人物生平:
● 1904年5月31日,黎烈文生于湖南湘潭。
● 1932年12月,成为《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
● 1932年12月1日,黎烈文发表《幕前致辞》,奠定《自由谈》改革基调。《自由谈》开始成为民国时期“左翼文人”阵地。
● 1933年1月底,鲁迅开始为《自由谈》撰稿,发表杂文约计140余篇。茅盾、郁达夫、林语堂、巴金等文学大家,以及姚雪垠、刘白羽等后起之秀,都先后在《自由谈》上发表文章。
● 1934年5月9日,因政治压力被迫离开《自由谈》。
● 1936年,创办了以杂文、散文为主的半月刊《中流》。
● 1939年,在福建永安,创办改进出版社,任社长。
● 1946年,应当时台湾省省长陈仪之邀,赴台担任台湾《新生报》的副社长兼总主笔。
● 1947年,应聘至台湾大学,任教外文系,教授法文课。
● 1969年,黎烈文中风瘫痪。
● 1972年10月31日,黎烈文在台湾去世,终年68岁。
2014年5月18日,是中国现代著名编辑家、作家、翻译家黎烈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5月29日,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了黎烈文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黎烈文纪念展”目前也在鲁迅纪念馆正式展出,以照片、书籍以及其他大量的文献和实物展现了黎烈文的一生。
(83)①爱国民主人士黎烈文(青年)①
永安抗战文化的领军人物—黎烈文
─纪念黎烈文逝世40周年
林洪通
黎烈文,小名六曾,⑴生于1904年,卒于1972年,湖南湘潭人。他笔名有亦曾、维克、尊寒、林取等。他少小好学,七、八岁时就涉猎经史,十七岁就发表小说。他在湘潭读完小学和中学后,1919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做誊抄、校对。1925年留学日本,1927年留学法国,1931年获巴黎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学位。1932年春回国,先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法文编辑,后应《申报》馆总经理史量才⑵之邀,任该报副刊《自由谈》主编,经常发表鲁迅、瞿秋白、茅盾、郑振铎、陈望道、叶圣陶、巴金等进步作家的文章。他在鲁迅等帮助下,先后与他人合办《呐喊》、《译文》、《海燕》、《中流》等抗战刊物并参与左翼作家的诸多活动,三十年代被誉为上海“文坛一勇士”。“8.13”日本进攻上海后,1938年5月,黎烈文来到福建永安。
创办改进出版社
1938年春天,黎烈文应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原是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同事)之邀,来到福建。先在省教育厅任视导员。同年5月黎随省府内迁,从福州来到闽中山城永安县。省府于1939年2月决定组建改进出版社,郑贞文向省府主席陈仪推荐,由黎任社长兼发行人。改进出版社是省政府出资创办的官方出版机构,得到陈仪的积极支持,给黎提供了用武之地。黎决心利用这块阵地推动抗战文化的发展,建立东南地区文化据点。
改进出版社社长办公室和经理部、发行部设在永安城北门抚沟街23号,是一栋有台阶的平房,工作条件简陋。黎住在办公室后半间的一条狭长的过道里,刚够摆下一张单人床、一张小桌子和一个面盆架,晚上他与在县城上学的儿子黎念之⑶就挤在这里。公务、家务,常常弄得他焦头烂额,心焦力瘁。当年曾与之共事的赵家欣说:“我对黎烈文先生仰慕已久,初到永安,即以相见恨晚的心情去拜会他。黎先生中等身材,略显肥胖,仪态庄重,待人客气而矜持。在我的印象中,他没有郁达夫那么爽朗,也不象曹聚仁那么随和。我想,这大约是世家子弟、留欧学生、名流学者和机关首长四者集于一身的综合气派吧。”⑷
(83)⑤黎烈文创办的改进出版社印刷所旧址--虾蛤村黄家祠堂(林洪通摄于1985年)
为避敌机轰炸,后来,改进出版社编辑部和印刷所搬到离城七八华里路的虾蛤村。村中有一座古老的黄家祠堂,就作为改进社编辑部。虾蛤村是一个虎兽出没和疟蚊作祟的小山村,可见出版社办公条件之差。尽管如此,为筹办出版社急需的物资,黎烈文经常抱病挣扎着跑广州,赴桂林等地采购器材。
在黎烈文的艰苦努力、悉心经营下,改进出版社创办了《改进》、《现代文艺》、《战时木刻画报》三个期刊,又从省教育厅手里接办了《现代青年》、《现代儿童》、《战时民众》三个期刊。《改进》是大型综合性刊物,其余刊名冠以“现代”或“战时”字样。这“现代”和“战时”体现了黎烈文要用现代的新思维来表达抗战的决心。这些刊物,多是抗日与做学问相结合的文化平台,也是普及性的宣传抗日救国的通俗读物。后来改进出版社还出版“改进文库”、“现代文艺丛刊”、“世界大思想家丛书”、《现代青年丛刊》、“世界名著译丛”等书刊100多种,出版物行销全国。
黎烈文说:“改进出版社的创设,为的是要使永安这个正向开发路上的小城,成为一个推动内地文化的据点,进而对全省乃至全国文化界有贡献。”
改进出版社是在国共两党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局势下经营的出版机构,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短短几年间编辑出版了杂志、丛书、丛刊和各类书籍达八百多种,满足了不同文化水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务职业的人们的需求。据粗略统计,在改进出版社鼎盛时期,一年间就销行本版图书杂志377000多册,外版图书杂志38800多册。当时在福建省内就设有3个营业处,3个总经销处,省外往来同业多达300余家。应当说,这在国土大片沦丧的国统区是极少见的。黎烈文堪称是一位抗战建国、抗战文化的重要推手。
由于黎烈文及其同人的共同努力,永安的抗战文化活跃一时,遂使这个已经成为福建行政枢纽的小城,逐渐成为一个推动我国内地文化的据点。几年来事事能干的黎烈文,焕发了30年代初主笔《自由谈》时的旺盛朝气,在这闭塞的山城开拓新的天地。也由于黎烈文及其同仁的共同努力,改进出版社出版的刊物,内容充实,选材精审,印刷完美,备受读者欢迎,也使永安成为与重庆、桂林、昆明等地齐名的抗战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飘扬在我国东南诸省上空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改进出版社的确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办、发展起来的,成绩巨大,确实把重车推上了峻坡。七年时光,社里虽然有许多文人编辑,但大家进进出出,来去匆匆,而自始至终、七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拼死推车的,只有黎烈文一人。黎烈文成为永安抗战文化的领军人物,当之无愧。
纵览经历七年半的永安抗战文化历程,我们不难发现,1938年初,中共地下党人陈培光最早在永安创办五日报《老百姓》,开始了抗日宣传,深受欢迎,到年底由油印几百份到铅印五千份。永安抗战文化由此开始耕耘,虽然规模小,影响还不大;但为1939年2月黎烈文创办的改进出版社播洒了抗战文化的种子。而黎烈文能够继续勤勉耕耘、播种,永安抗战文化才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配合长期抗战需要”,建立“推动內地文化的据点”;汇集各方知名文化人士,开展抗日文化宣传,从而奠定了永安作为战时东南地区抗战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而后来羊枣等人正是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使永安抗战文化再焕生机,又造辉煌。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追求民主政治,坚持团结抗战,配合抗战形势的发展,推动东南文化建设,把永安抗战文化推向新的高潮。应当说这三个阶段共同谱写出永安抗战文化史,共同造就了永安抗战文化的辉煌。而最具开拓性作用的当属黎烈文。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得全国人民之心,国共合作抗日的政治背景和所形成的抗日影响力量,是永安抗战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更是黎烈文在永安抗战文化中有所作为的最重要的政治因素;而且处于地下状态的共产党员也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永安任改进出版社《战时木刻画报》主编的萨一佛指出:共产党员在改进出版社是起到了一定的领导作用的,改进出版社就是得到党的支持,才团结了一些作家,组织了一批力量,才出了许多好书的。党的东南文委书记邵荃麟曾指示要尽量利用官方或半官方办的刊物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他早先委派进步作家王西彦到永安主编《现代文艺》,邵托他带去了许多稿子,具体帮助和支持改进出版社,把《现代文艺》办成当时发行量最多,战斗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抗战刊物。邵自己也写小说投稿,后来也来到永安,在改进社任职,直接参加和指导改进社工作。萨一佛特别指出,主编《现代青年》的地下党员卢茅居“在改进出版社的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他在改进出版社的许多刊物上,都写文章,分析抗战形势,而且出主意,如怎样对付图书审查等。萨一佛说:“当时我主编《战时木刻画报》,也是在卢茅居同志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的。他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所以,改进社能够出那么多好书,与地下党员组织、团结周围的进步力量,自身模范地卓有成效地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⑸
不分派别,广纳贤士
黎烈文在永安能够做到不分派别,不分阶级,广纳贤士,共同抗日。这种思想早在1936年黎烈文参加由鲁迅、郭沫若、茅盾等21人发表的《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时就已确立。黎烈文在永安充分实践这一诺言。以“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心情,诚心吁请广大文化界人士“到这里来耕耘、垦拓”。
改进出版社有十多种期刊和丛书,虽然名义上每种期刊和丛书都有一个编辑部,实际上每个编辑部都只有一名编辑,有时甚至还得负责一些其他工作。整个编辑部总共只有两名校对,编辑也得负责校对。黎烈文是省政府参议员,常有政务活动;他作为社长、总编,不但有行政事务缠身,而且还得写政论、作翻译。
创办《改进》月刊
改进出版社的重头刊物是《改进》半月刊(后改月刊)。《改进》是一份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艺的综合性期刊。《改进》初由黎烈文主编,吴朗西、陈东帆、周学普等任编委。第五卷第十二期起由沈炼之主编。第七卷至第十二卷第四期仍由黎烈文主编,倪师坛、郑庭椿为编辑。
当时的永安交通困难,文化落后,物资匮乏,想办这样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刊物,是十分困难的。但黎烈文决心使《改进》的内容“对抗战和建国两重工作都能有些许贡献”。他要以鲁迅“推重车上峻坡”的精神,以“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诚意,呼吁文化界给予竭力支持。
黎烈文在《改进》创刊号发刊词《我们的希望》中说:“最先我们要说的,就是《改进》编辑、印刷、发行的地方,是在福建中部一个最贫瘠的县城---永安。……我们盼望这小小刊物出世后,能够引起各处文化界人士对这个地方的注意,能够有更多的人到这里来耕耘,垦拓,使得这已经成为一个行政枢纽的小城,更慢慢地、成为一个推动内地文化的据点。其次我们要说的,就是《改进》的内容是想对抗战和建国两重工作都能有些许贡献。我们除尽量提供一切和抗战有关的材料外,同时决不忽略各种专门学问的研究。”⑻黎烈文还在“发刊词”中提出了“使中国在思想学术各方面迅速地赶上欧美先进国家,可使中国迅速地现代化”的设想。所以《改进》杂志撰稿人多为有名望的进步学者、作家、记者。其中有郭沫若、朱自清、钱俊瑞、冯雪峰、何其芳、马寅初、周予同、金仲华、胡愈之、臧克家、戈宝权、章乃器、千家驹、黄药眠、宋之的、胡风、老舍、艾青、萧乾、张天翼、艾芜、唐弢、葛琴、司马文森、王亚南、羊枣、石西民、聂绀弩、范长江、邵荃麟、巴金等等。改进出版社的广告说,《改进》是“国内外文章精华之总汇,各部门知识之宝库”。
在黎烈文等的辛勤耕耘下,改进出版社书刊不仅在福建,而且在桂林、重庆、甚至延安等地都有很大影响,对当时抗战文化运动有很大的推动。曾与黎烈文一道共事的作家王西彦说:“在当时的情形下,政治环境既十分险恶,物质条件也极端缺乏,还有交通的阻隔和其他种种不易克服的困难,在永安那么一个偏僻的小山城和虾蛤村那么一个破旧的小祠堂里,作为主持人的黎烈文,的确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⑼
1940年3月3日,在重庆的胡风答复黎烈文为《现代文艺》约稿的回信说:“(老兄的)大刊《改进》,(大后方陪都)也时常看到,坊间也有出售的……不是有一个‘文艺界抗战协会’么,兄高为第一届理事,今为一方之雄(指任改进出版社社长、省参议员),不缴费(指“文艺界抗战协会”会费)不免笑话,但(你)又远居东海,决不会理此小事。于是小弟附庸知己,代缴法币若干,回家把食米节省节省。现年会又届,非再缴不可,老兄还要我减食(再为你缴会费)么?”⑽胡风此信谈笑风生,反映出他们之间的友情,也反映了改进出版社书刊发行的广泛。《改进》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时事和学术论文。如:胡愈之的《论目前的国际形势与中国》、《汪逆伪组织成立以后》,冯河清的《在时代转换点上的中国》,马寅初的《中国统制物价问题》,王亚南的《研究社会科学应有的几个基本认识》、《中国经济思想评论》,陈范予的《科学与人生》等。第一卷一至六期的“半月谈话”由黎烈文撰稿,对抗战问题有所论述,通俗易懂,颇受欢迎。《改进》自1939年4月创刊至1946年7月25日终刊,共出105期(其中有七期是两期合刊本)。
为抗战呐喊助威,为文艺雪里送炭
皖南事变前,中共东南局文委领导人邵荃麟委托王西彦到永安开辟抗日文化宣传阵地。在王西彦到永安之前,邵荃麟交代了党的方针政策,提出要团结人民大众,包括各界爱国人士,努力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并指示要尽可能利用国民党的刊物,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1940年4月,改进出版社《现代文艺》月刊创刊。黎烈文作《发刊词》说:“抗战后,很多人在喊着文人下乡与文化到内地去,不过却依然局促于少数大都市,如重庆、桂林、香港、上海,很少有人想到在东南前线尚有一片如此广阔的土地!……我们抱着‘雪里送炭’的苦心,想以微薄的力量,尽可能地补救于万一。”《现代文艺》由王西彦、章靳以先后任主编。该刊始终得到邵荃麟的全力支持,最初几期稿件大部分由邵荃麟组织,从浙江寄来。它是改进出版社战斗性最强、艺术性较高的刊物。黎烈文对王西彦的工作很支持,除在组稿与发行工作方面出力外,还亲自动手写文章,发表了几篇很有见地的短论和译作。《现代文艺》“以‘雪里送炭’的苦心”,竭尽全力实践着“人类精神最伟大的鼓励者和创造者”的事业。“保留了一个伟大民族在苦斗中的血肉与呐喊。”《现代文艺》以较多的篇幅发表进步作家或共产党员作家的作品,诸如维山(冯雪峰)、张天翼的论文,艾青的诗,邵荃麟、聂绀弩、骆宾基、艾芜的小说,巴金、李广田的散文。还有葛琴、碧野、司马文森、艾青、臧克家、厂民(严辰)、高岗、彭燕郊、邹荻帆、林淡秋、蹇先艾、章靳以、许杰、欧阳凡海、石滨(卢茅居)、许天虹、陈占元、万湜思、荒烟的小说、诗歌、散文、通讯报告、论文、译著、戏剧、木刻版画等作品。《现代文艺》先后发表了中短篇小说80多篇,最引人注目的是邵荃麟的《英雄》、王西彦的《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等。散文60多篇,新诗100余首,通讯报告40多篇,外国作家作品评介30多篇,在文艺理论上也有突破,作出了贡献。
由于《现代文艺》以较多的篇幅发表了不少当时进步作家,有的还是公开或半公开的中共地下党员作家的作品,黎烈文熟悉这些人,知道他们的来历,发表他们的作品,虽不全无顾虑,却敢担风险。例如在发表邵荃麟的四幕剧《麒麟寨》、艾青的诗歌《兵车》、王西彦的小说《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谷斯范的小说《至尊》和唐弢的杂感《株连草》后,就不断地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指责、控告。黎烈文总是默默承受着责难,而对出版社的同仁却真诚保护。所以《现代文艺》从创刊到停刊的二年多时间内,风波迭起,国民党顽固派把它视为眼中钉。如创刊号上邵荃麟的中篇小说《英雄》,就被省保安处长黄珍吾指控“妨碍役政”,说出版社有共产党在活动,要查封《现代文艺》。事情闹到省主席陈仪那里,陈仪便把黎烈文找了去。幸好按照邵荃麟的指示,在创刊号上发表了万湜思的一幅《蒋委员长慰劳出征军人家属》的木刻画。黎烈文向陈仪解释《英雄》并没有“妨碍役政”,而且以万湜思的木刻画报作为反证。陈仪点点头表示同意。后来黎烈文对王西彦说:“《英雄》这篇小说确实写得不错,应该发表,不过今后要多加小心!好在这一期登了《蒋委员长慰劳出征军人家属》的木刻,我指给陈主席看了,他点点头,就不再说话。不然,出了本创刊号,怕就出不成第二期了。”⑿又如《现代文艺》第五卷第1期刊登了蒂克的小说《秦淑的悲哀》,描述一个女大学生为了搭乘便车,被司机骗到一个小旅馆强奸的悲剧。这也触痛了顽固派的神经,煽动司机工会闹事,向编辑部施加压力。
为了配合“旧社会的改革和新理想的实现”的宣传,黎烈文翻译了一些具有较深刻的社会思想的作品,如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乡下医生》等,宣传理想社会。
《现代文艺》创刊后,共出版33期,其发行量高达一万份,为当时发行量较大的刊物之一。1942年12月停刊。其“编者语”指出:“(本刊)创刊以来,备受读者欢迎,第一卷各期印数仅三千份,转瞬即销售一空,致使多数读者有向隅之感,纷纷请示再版。”
《现代文艺》还编辑出版了《现代文艺丛刊》。这套丛刊以六册为一辑,共出了3辑18册。其中有邵荃麟的《麒麟寨》(剧本)、葛琴的《生命》(中篇小说)、聂绀弩的《夜戏》(短篇小说)、艾芜的《杂草集》(杂文)、唐弢的《劳新辑》(杂文)、黎烈文的《第三帝国的士兵》(长篇翻译)、陈占元的《马来西亚的狂人》的长篇翻译等。
培植青年一代,鼓舞民众
1939年9月,改进出版社从省教育厅接办了“现代儿童”月刊。它是一份少年儿童通俗读物,先后由张文郁(朱力)、葛琴(允裴)、柯咏仙(静林)、许粤华(雨田)、郭风(郭嘉桂)任主编。它的栏目众多,趣味性浓,常常报道抗战时事新闻、英雄传记等,对厦门市儿童救亡剧团的活动也曾做过连续报道。其“儿童创作”栏目每期都发表4篇以上少年、儿童的作品,引起少年写作的兴趣,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1946年7月终刊于福州。
1939年11月改进出版社从省教育厅接办了《现代青年》月刊,出新一卷第一期。该刊先后由卢茅居、卓如、倪师坛、杨昌辉、陈培光、赵家欣任主编。《现代青年》针对青年的特点,设了“卷头语”、“中国与世界”、“科学知识”、“自学指导”、“抗战与青年”、“史地常识”、“青年文艺”、“青年修养”、“青年信箱”等栏目,以“满足其旺盛求知欲望”,“补学校教育之不足,或给失学青年以业余的进益”。其“青年园地”栏目先后发表了八十多位青年作者的一百多篇作品,增强了广大青年写作的兴趣,受到青年朋友的普遍欢迎。1942年10月15日出满三卷后停刊。
1940年1月改进出版社从省教育厅接办《战时民众》,为半月刊,由姚勇来主编。1941年9月改为单行本。主要撰稿人有沈嫄璋、徐君梅、达仁、蔚青、赵芷厂等。它的内容通俗,很适合民众口味。先后辟有“谈话”(后改短论)、“好事分析”、“抗战故事”、“现代知识”、“民众茶馆”、“谜语”、“诗歌”、“木刻”等栏目,尤宜于对广大农民的宣传。1940年4月编辑的《讨汪特辑》,挞伐汪伪之流投降卖国行径,在民众中产生较大影响。
1940年2月改进出版社创办《战时木刻画报》半月刊(后改月刊),由江则明、萨一佛主编。1941年9月改为单行本。它是一份通俗画刊,以抗战为主要题材,发表木刻画、连环画、故事画、漫画等作品,内容生动形象,深受群众欢迎。1943年11月5日永安最后一次遭日机大轰炸,街上血肉横飞,一片火海,惨不忍睹。对此,画家萨一佛在街头巷尾实地画了100多幅写生画,覃子豪配诗,携往全省各地展览,形象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残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大大激发了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敌情绪。
抗战中期,陈仪被调往重庆,刘建绪继任省主席。黎烈文虽仍受刘信任,但出版社工作却处处受到国民党省党部、宣传部的牵掣。一些投枪式的杂文被审查机关抽掉,或大加删改,或禁止发行,或勒令停刊。起初,他们在被抽文章的版面印上“缓登”二字,以示抗争,这种办法用不了几次,即被禁止。黎烈文就只好要求作者们将文章尽量写得“含蓄”、“朦胧”一些,以蒙过审查老爷的眼光。
抗议苏联不够朋友
黎烈文早在1930年留法期间,曾为中国左翼作家机关刊物《世界文化》撰写过介绍苏联工农业方面成就的文章,对苏联加以赞扬。但是,到了1941年4月间,苏联与日本军国主义者签订所谓“苏日中立协定”以后,他对苏联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因为签订“苏日中立协定”时,在双方共同发表的宣言里,声称“苏联誓当尊重‘滿洲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日本誓当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⒀对此,作为一名“具有独立思想”的民主爱国知识分子的黎烈文,自然会引起极度的不满。
黎烈文在改进出版社的三个主要刊物上发表了《我们的抗议》一文。⒁指出:
这次苏日协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妨碍中国的领土主权。此时,日本侵略军正在各条战线上加紧进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已经四个年头,正处在十分困难的境地。我们正以全民族的力量,忍受空前未有的艰苦与牺牲,进行神圣的抗战。我们的最后目的,是要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收复国土,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进而维持国际正义,保全世界和平。但是,曾经积极支持中国抗战的友邦苏联,却忽然和我们的民族敌人签订协定,并以一个“中国之友”的身份,竟然公开表示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并用来换取对方对“蒙古人民共和国”作出同样的尊重,的确足以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在做法上颇有些“分脏式”和“卖友式”的嫌疑。“这种只顾一时的国际利害,自毁立场,而以中国为牺牲的卑污行为,我们只有鄙弃,只有愤怒!”“这对于正在进行抗战的我们,对于被侵略的我们,对于一切以苏联为友的我们,对于爱护自由正义的我们,不能不是一种侮辱,一种背信的行为。因此,对于苏联此举,在此大声喊出我们的抗议!”⒂
在《现代文艺》发表《我们的抗议》之前,黎烈文和王西彦曾经对苏联及斯大林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种种弊端及《苏日中立协定》等问题进行过一翻探讨。王西彦说:“特别重要的是,在我的脑子里也存在着和黎烈文相同的看法,觉得批评苏联那种引人迷惑的外交策略究竟不能和反共立场划等号”。黎烈文“对苏联这种机会主义的外交策略的确是不满的,还由此联系到他在上海时期介绍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andre Cide)作品的往事。纪德曾经一度倾心于建立起新制度的苏联,满怀热情地访问了这个国家。可是他的苏联之行却使他于1936年发表《从苏联归来》一书,对苏联持批评态度;接着又于次年发表《从苏联归来修订》一书,坚持并重申这种态度。因此他遭到包括罗曼.罗兰这样的作家在内的人们的激烈攻击甚至辱骂。但黎烈文在1937年5月间所出版的一本翻译文集里,不仅收入好几篇纪德的作品,还借用了这位作家著作的名字《邂逅草》来做书名,并在‘前记’里写道:‘明知这位忠于良心的老人,最近在一本小书里,对于他所寄予同情的国家,有着若干苛责,因此引起了许多反感,看情形象要倒霉的样子;但我读纪德的著作,既远在世人哄传一时所谓‘转向’以前,现在也就不能因为这再度哄传一时的另一‘转向’而失去对他的钦敬。’在当时的那种情况里,他却称纪德是‘忠诚自己良心的老人’,并且表示自己不愿为此‘而失去对他的钦敬’,就明显地表露出他那种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的面貌和立场。他对《苏日中立协定》的不满,根源就在这里。”⒃
然而,《我们的抗议》在社会上的影响却是负面的。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正欲千方百计想摆脱人们对皖南事变的谴责,《苏日中立协定》就适逢其会地成为他们攻击共产党的一条理由;在这个关口上发表《我们的抗议》,自然将招致进步阵营方面的惊讶和不满,至少会被认为是在某种政治压力下的屈从。意即黎烈文是听从国民党反动派指使才发表《我们的抗议》的。“很快就从桂林方面传来对这件事情表示不满的声音,甚至影响到一些素来给他热情寄稿的朋友”。甚至,有的“自己人”给黎烈文扣上“反动文人”的帽子。黎烈文更向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他向往革命,也仅是一种雾里看花似的憧憬,并未意识到苏联与美、英、法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界限,以及斯大林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种种弊端。抗战爆发后,他为蒋委员长‘抗战与建国同时进行’的口号所鼓舞,对抗战中国家、民族的复兴寄予莫大期望。他的“文化建国”思想,正是一个民主爱国知识分子在抗战初期形势下的必然产物。”⒄
冒险掩护救助中共干部、地下党人
1940年6、7月,中共浙江金(华)衢(州)特委被破坏,中共中央东南局通过浙江省委通知中共东南文委邵荃麟紧急疏散。但邵荃麟妻子、地下党员葛琴有孕在身,北上困难;基于他们过去曾接到黎烈文邀请加入改进出版社工作的信函,于是,他们决定南下福建,地下党员杜麦青与他俩同行。他们到达永安后,入住一家高级旅馆“中南旅运社”稍息。其时,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处长黄珍吾早已接到浙江省党部协捕“共党首要分子邵荃麟和葛琴”的通报,并向陈仪作了报告,正等着陈仪批准逮捕他们。这时,黎烈文忽接邵荃麟电话,说他已到永安,要求设法安置。黎急找王西彦磋商。先由王西彦与邵、葛夫妇会见,后黎烈文立即到上吉山陈公馆向陈仪请示。王西彦后来回忆说:“荃麟同志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下党员,他是党的东南文委书记,受到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严密监视,这一点黎烈文是知道的,陈仪也决不会全然无所觉,福建省保安处更是虎视眈眈地等待下手的机会。当时正是‘平江惨案’刚过、‘皖南事变’前夕,政治形势的险恶可以想见。在未得到陈仪的表态以前,黎烈文不便和荃麟见面。来往商谈都由我居间奔走。幸好很快黎就从陈仪那里取得了‘约法三章’:一是可以留下邵、葛两人,但杜麦青须立即离开;二是留下后不能从事政治运动;三是邵、葛两人在福建范围内是安全的,一出闽境就责任自负。”⒅黎烈文见陈仪时,把邵荃麟的政治问题说成是一般问题,把浙江省党部对他的通缉说成是出于个人恩怨。陈仪听信其言,当即表明许可,终于使邵荃麟夫妇转危为安,在永安落了脚。陈仪为什么能够这么做呢?大概和1938年10月,陈仪代表国民党省政府和中共代表共同签订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地方协议”有关。在当时国共合作的政治大背景下,不拘一格,大胆任用、容纳共产党员、左翼进步人士,是允许的,陈仪主政福建,这样的事也不是少数。黎烈文立即聘请邵为改进出版社编辑,并且预支给葛琴拟在改进出版社出版的小说《生命》的稿费,以此作为杜麦青(陈仪不让杜留在永安)前往安徽去找新四军的路费。为了此事,当时国民党福建省执委主任委员陈肇英就公然说黎烈文是“有名的共产党”。黄珍吾并没有就此罢休,不久,再次向陈仪请示,要逮捕“共党首要分子邵荃麟和葛琴。”黎烈文知道此事后,和王西彦商量对策,决定还是由黎烈文去找陈仪。因为只要陈仪不点头,保安处长黄珍吾就不敢下手。陈仪还是说,邵荃麟、葛琴在永安如不搞政治活动是安全的。由于黎烈文冒险相助,邵葛夫妇才得以安全在永安指导并亲自参加抗战文化活动达半年之久。他们的爱女邵小琴即在此时在永安出世。
1941年春,邵荃麟夫妇接桂林“国际新闻社”发来要他们火速赴桂林开会的电报,其实是组织令其撤离的指示。黎烈文挽留不成,于是在城南一家菜馆给他们饯行,并为他们沿途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他特意嘱咐当时任出版社总务主任、他的妹夫张介生找一条民船,半夜悄悄送他们上了船,沿着九龙溪逆流而上,再转道长汀、吉安、南雄到衡阳,最后转至桂林。张介生后来回忆道:“他(黎烈文)当时只对我说,出版社有两个人有要事出差,半夜走,事关重要,不要让外面知道。我对妻子友元说出了我的疑点,也可能烈文对他妹妹说了,而对我保密,所以友元对我说:你别管什么事,只是慎重些就是。”⒆王西彦也说:“黎烈文能为被通缉的‘重要共党分子’奔走,给身处险境的共产党员安排出走,这不能不说是需要置个人安危得失于不顾的勇气,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富于良知和正义感的好品质。”⒇
后期的改进出版社和黎烈文
1942年夏,改进社处于刊停人走,徒存其名的状况:《战时民众》和《战时木刻画报》早在1941年9月停刊。姚勇来、萨一佛已离去,《现代文艺》主编王西彦也于1941年年底离开永安前往桂林,改由章靳以任主编,但他在南平的省立师专任教,很少来社。《改进》由黎烈文主编,两位编委沈炼之、郑庭椿在省研究院工作,编辑业务由助理编辑倪师坛负责。这时改进社编辑部和印刷所已由虾蛤村迁入城内抚沟街,编辑部设在一个不大的房间里,只有赵家欣、倪师坛和许粤华上班。这时《改进》也无奈常登省政府厅局长的官样文章。到1942年底,《现代文艺》和《现代青年》也先后停刊。赵家欣也离社了。改进社只剩下黎烈文和许粤华夫妻分任主编的《改进》和《现代儿童》期刊,以支撑门面,而单行本几乎不再出版。
改进出版社由辉煌跌入低谷,黎烈文也悄悄地退出了战斗的行列,这自然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原因。1941年9月下旬主政福建的陈仪离闽,作为官办刊物的最重要“靠山”的消失,对改进社和黎烈文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这与《战时民众》和《战时木刻画报》也在1941年9月停刊,在时间点上是相吻合的,也不是偶然的。当然,更重要的是40年代初期政治环境更趋险恶,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逆流,1941年7月国民党省政府成立图书杂志审查处,进一步加强了对文化出版方面的统制。就黎个人来说,他在30年代曾是上海“文坛一勇士”,以左翼作家面目闻名于世,在永安,国民党省政府大小官员都晓得他,有的人在公开场合还以此来讥讽他。还有前面述及的黎因针对《苏日中立条约》而发表的《我们的抗议》在读者中引起的惊讶和“自己人”的责难也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然而,黎烈文在情绪上却显得很恬静、沉稳,蕴含韧性。险恶的政治环境使黎烈文不能再有所作为,他只能以消极和退让来谋求改进社的生存。他“最好能找个僻静的地方安居下来,种种花草,晒晒太阳,不问外事。”(21)黎的这种想法,是知识分子遇到挫折艰难时,往往出现的逃俗避世情绪的典型表现。因此也不难理解。
1945年7月中旬,“永安大狱”事件爆发,改进出版社发行部经理李力行被抓。黎烈文一方面嘱咐员工不要外出,一方面自己也做好了被捕的准备。据郑庭椿分析:“黎烈文此时表面十分镇静,沉着应对国民党的政治压力,这样却更能贯彻其推动进步文化活动的初衷,更有利于抗战工作,同时也就避免了改进社的更大损失。”(22)郑庭椿认为,改进出版社后期的减少活动,渐趋退却,是恶劣环境和政治压力造成,不是由于黎烈文本身的消极。
“永安大狱”发生后,有人责难黎烈文不努力去营救出版社部门经理李力行和羊枣等人。郑庭椿认为,黎烈文何尝不想营救被捕人士,不是不为,而完全是不可为。一是当时“陈仪已去,吉山路断”,不能再上省主席公馆所在地吉山去通融了。刘建绪也无能为力,连省政府秘书长程星龄都被召往重庆监视、软禁。也就是说,走上层通融营救已不可能;二是下令逮捕的是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来头很大,下属应不敢轻易放人;三是当时一些思想进步的爱国青年,有正义感的进步人士,包括有的地下党员都相继撤离,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一介书生去救人,未免过于天真和苛求;四是黎烈文在上海和永安的左翼面目和知名度,本身目标就够大,在白色恐怖中,有可能被捕入狱,哪有办法营救他人呢?
郑庭椿回忆说,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顽固派愈加猖狂,永安环境恶劣,特务横行,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他对黎烈文谈及此事时,黎说,能走的就走吧!要迅速撤离为佳。还说,撤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攻。话里一点消沉的含意也没有。可见,即使在大逮捕的白色恐怖下,黎烈文表面消沉,其实心中充满斗志。迫于形势,只好退却,但心中牢记着进攻。
黎烈文是一位著名的进步作家,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出版家,是一位“埋头著作,不求闻达”的正直、民主、爱国的知识分子。抗战八年,他作为全国文艺抗战协会的理事,在山城永安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为繁荣文化,推动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隐蔽政治身份的共产党人无法发挥的作用。他在永安的战斗业绩,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泯灭的。
其胞弟黎烈师回忆道:“好在那时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虽然你(该文用第二人称,文中“你”即黎烈文,下同—本文作者注)改进出版社有些左倾的人,但你因得到陈仪和刘建绪先后两任主席的信用,对你也没有甚么打击,你在福建的这些年,的确做了不少事,不但你唤醒了全省民众,同仇敌忾,写日军各种屠杀、奸淫、抢夺的惨状,使得民心士气异常高昂,对抗日宣传方面,你是尽了力量。”(23)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改进出版社迁往福州。1946年春,黎烈文应时任光复后的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之召,毫不犹豫地奔赴台湾,任《新生报》副社长。不久,因得罪了报社上司而丢了官,实际上因其自由民主主张与当局军政专制相径庭,终被迫辞职。后来他应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鲁迅之友许寿裳之邀,任该院法国文学教授,直至去世。
平淡敦实的晚年
黎烈文在台湾,生活很不如意。在台20余年,洁身自好,除教书外,进行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他不求闻达,埋头教学、写作,培养出不少优秀弟子,译作颇丰。
1969年11月5日黎烈文中风瘫痪,失语呆滞,食管进食,卧病三年,于1972年10月31日晨六时去世,时年68岁。其胞弟黎烈师说:“你一生真没有什么享受。你从小读书、留学,没靠祖产父业;你中年投身事业,原可发挥所长、所学,贡献于文坛,贡献于社会,然而内忧外患,使你不得安宁。”。(26)
至于黎烈文曾是鲁迅好友(27),后堕落成“反动文人”一说,现已查实,此乃在高压政治下,泼向黎烈文的脏水和污泥。巴金先生及许多正直文化人士均撰文澄清事实,予以反驳,“揩掉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了。(28)
黎烈文一生著作盛丰,有《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礼》、《台湾岛之历史与标志》和文学译著等三十多部。
(2012年9月于上海)
(原载《炎黄纵横》2012年11期)注释:
(1)六曾:黎烈文出生那年,他的曾祖父黎景嵩(1847-1910)刚好60岁,故给黎烈文取小名“六曾”,意60岁得曾孙。黎景嵩曾任台湾台中知府,痛恨清政府割台给日本,率众2千抵抗。事败抱知府印跳海自杀,被清兵救起,送回大陆。后做张之洞幕僚。
(2)史量才当年是《申报》馆总经理,因黎烈文主持《申报》副刊《自由谈》后,大量刊登进步作家针砭时弊的文章,触怒反动派。但史毫不屈服当局的屡屡警告,刚直不阿,1934年11月13日遭暗杀。当时上海当局也给史量才降半旗,追凶手,但不了了之。解放后据沈醉交代,是蒋介石授意戴笠所为。
(3)黎念之(黎念慈):黎烈文的长子,现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黎念之出生半月,其母严冰之患产褥热去世。黎烈文为纪念爱妻严冰之(与黎烈文同在法国攻读文学的同学),给儿子取名“念之”(亦称“念慈”)。黎念之留学美国攻读化学,1964年(32岁)获博士学位,发明了液体膜等应用广泛的新技术,是世界化学领域的顶尖人才,曾参与美国登月计划。
(4)赵家欣:《黎烈文与永安改进出版社》,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萨一佛:《地下党员在改进出版社中的作用》载《抗日战争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专辑》,1988年6月内部版。
(6)1940年春,曾经与黎烈文在上海一道从事过文艺活动的女作家许粤华,在战乱飘流中给黎写信,要求安排工作,黎表欢迎。许粤华的前夫黄源与黎烈文相识,都是鲁迅好友,一道编辑过《译文》、《烽火》等杂志。抗战爆发后,黄源北上参加新四军,许粤华却南下来到永安。当时黎烈文既当爹又当妈,把儿子念之拉扯到十岁。许粤华见状,颇为同情。她以女性的温柔体贴,给忙碌而枯寂的黎烈文带来了抚慰。她也“很疼爱”这个儿子,给他们父子生活上很多照料。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各自都曾遭遇过波澜、挫折,经历过离合、悲欢,命运使他们走到一起来了。1942年2月24日,他们在艰难岁月中结为伉俪,彼此都很珍惜这迟来的幸福。新中国成立后,黄源相继任过浙江省作协主席、文联书记、文化局长等职。许粤华与黄源生二子,即黄伊凡、黄伊林。1989年许粤华从美国回到上海,专程看望了黄源,还特意带着伊凡、伊林兄弟前往华东医院探望病中的巴金。
(7)赵家欣:《风雨故人情》,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34页。
(8)黎烈文:《改进》发刊词--《我们的希望》(1939年3月14日于永安,4月1日《改进》创刊号出版,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9)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0)(11)《湘潭历史文化名人—黎烈文》2009年7月。
(12)王西彦:《回忆荃麟同志》,载《收获》1981年第1期。
(13)王西彦:《遗留下的火星子》,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4)《我们的抗议》曾刊登在《现代文艺》1941年4月25日三卷一期、《改进》1941年5月1日五卷三期、《现代青年》1941年5月10日四卷一期上。
(15)(16)王西彦:《遗留下的火星子》,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7)《湘潭历史文化名人—黎烈文》2009年7月。
(18)王西彦:《遗留下的火星子》,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9)(《湘潭历史文化名人—黎烈文》2009年7月)。
(20)王西彦:《遗留下的火星子》,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1)赵家欣:《黎烈文与永安改进出版社》,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2)郑庭椿:《怀念黎烈文》,载《抗日战争时期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学术讨论会专辑》,1988年6月内部版。
(23)黎烈师:《怀念长兄黎烈文》,笔名“曾三”,1984年5月发表于美国旧金山《源流》双月刋创刊号。
(24)(25))巴金:《随想录.怀念黎烈文》。
(26)黎烈师:《怀念长兄黎烈文》,笔名“曾三”,1984年5月发表于美国旧金山《源流》双月刋创刊号。
(27)1937年元旦,郁达夫到厦门。赵家欣回忆:当赵家欣、马寒冰、郑子瑜三位厦门文学青年问郁达夫与鲁迅的关系时,郁说:“人们以为我和鲁迅思想不同,性情迥异,却不知道我和鲁迅交谊至深,感情至洽,很能合得来的朋友。黎烈文编辑《申报.自由谈》托我代向鲁迅拉稿,后来鲁迅化了数十个笔名,在《自由谈》上发表了挺多的‘花边’短文,都是我的一拉的结果。”当年,郁对鲁迅说,《自由谈》的编辑换了才从法国回来的黎烈文,人地生疏,怕一时集不起稿子,要他去投几回稿,他说那是可以的。如1933年1月24日,鲁迅写了《观斗》和《逃的辩护》两文,通过郁达夫转黎烈文,黎于1月30日、31日刊用。从1933年1月24日至1936年10月11日鲁迅逝世的前八天,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日记》载有有关黎烈文的日记,一共有195则,《致黎烈文》书信81封,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书信集》仅存32封。鲁迅给《自由谈》写稿125篇。由于国民政府新闻检查处的查禁,“没有能够刊出的”(鲁迅语)的十篇,全部收入《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三个鲁迅的杂文集中。1936年8月黎烈文主编《中流》半月刊, 鲁迅共写稿十篇, 全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这就体现鲁迅对黎烈文革新《自由谈》副刊和编辑《中流》杂志的支持,对法国文学翻译的充分肯定。鲁迅说:“《自由谈》的编辑者为了忙于事务,连他夫人的临蓐也不暇照管,送在医院里,她独自死掉了。”编辑,就是黎烈文。
(28)巴金:《随想录.怀念黎烈文》。
附:黎烈文在永安的部分著作文章目录
著作:
1、《乡下医生》(长篇小说),法·巴尔扎克著,黎烈文译,1938年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
2、《胜利的曙光》,1940年重庆烽火社出版。
3、《苏联的建设》,黎烈文与周学普等合译,改进出版社1940年1月初版。5、《第三帝国的兵士》,匈·霍尔发斯著,改进出版社1941年出版。
6、《两兄弟》,法国莫泊桑著,194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再版。10、《掷骰戏》,P·梅里美作,黎烈文译,《现代文艺》第1卷第2期,1940年。
11、《“落水”与“出水”》,《现代文艺》第1卷第1期,1940年4月25日 。
12、《苏联的集体农场》,C·维德纳作,六曾译,《改进》半月刊第3卷第9期。1940年。
13、《模仿与创作》,《现代文艺》第3卷第3期,1941年6月25日。
14、《偶像之变形》,《现代文艺》第3卷第4期,1941年7月25日。
15、《伟大的命运》,苏联F·克洛勒作, 林取译,《现代文艺》第5卷第2期,1942年5月25日 。
16、《略论文化总动员》,《新福建》1卷3、4期合刊,1942年4月30日。17、《再会罢》, 美国A·玛尔茨作 林取译,《现代文艺》第5卷第6期,1942年9月25日 。
18、《第九十六个女人》, 苏联·L·梭罗维耶夫, 林取译,《现代文艺》第6卷第3期,1942年12月25日。
19、《热烈的握手》,《改进》第7卷第1期,1943年5月。20、《方形堡的攻克》,P·梅里美作,黎烈文译,《改进》第7卷第6期,1943年。
21、《热烈的握手(卷头言)》,《改进》第7卷第1-2期,1943年。
22、《深刻的印象》,黎烈文译,《联合周报》第三号“笔会”,1944年。黎烈文与许粤华1944年摄于福建永安